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例患者研究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潜伏期与异氟醚麻醉浓度定性及定量关系。全麻诱导采用2.5%硫喷妥钠(3~5mg/kg),阿曲库铵(0.6mg/kg)。气管插管后麻醉维持采用1.15%、1.73.%、2.30%异氟醚及60%N2O,肌松维持用阿曲库铵。记录麻醉前、诱导后,1.15%、1.73%、2.30%及减至1.15%异氟醚时BAEP峰潜期(PL)和峰间潜伏期(IPL)值。结果表明,BAEP波VPL能稳定反映异氟醚麻醉浓度变化,具有等级性并呈正相关关系,BAEPPL、各波正常值似可作为判断异氟醚麻醉深度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及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应用阻抗法和分气流监测法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Propofol,PRO)后患者血流动力学(MAP、NR、SLCI、IFI、VET、EVI、SVRI、IC、PFI、LSWI)与通气功能(VT、RR、VE、FEV1%、ETCO2、SPO2、 I-EtO2)的变化。 40例(ASAⅠ~ Ⅱ)随机分成四组,PRO剂量分别为 1.0mg/kg、1.5mg/kg、2.0mg/kg、2.5mg/kg。结果:(1)1~4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0%、20%、30%、80%,苏醒时间分别为3 0±1.5、7.4±2.3、9.1±3.6、9.6±4.2分钟:(2)静脉注射不同剂量PRO启SAP、DAP、MAP、SI下降,HR、CI、SVRI无明显变化,心肌收缩性(IC、PFI、EVI)明显减弱,SVRI减少;(3)PRO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以VT和VE影响最大,与剂量呈正相关;对面罩吸氧患者SpO2、RR、ETCO2无明显改变,I-EtO2减少;舌后坠者托起下颌对VT、VE的恢复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脑电功率谱分析用于监测手术切皮时的麻醉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反映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65例ASAⅠ级腹部手术病人,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维持PETCO2在正常范围内。麻醉: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前不追加长效肌松药。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5、Ⅱ组n=20、Ⅲ组n=20。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0%、1.5%、2.0%,至少维持15分钟。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仪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的改变,同时监测MAP、HR的改变,切皮后四肢肌肉活动、面部表情变化、呛咳或切皮前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刺激者定为切皮反应阳性。结果:切皮前三组病人的EEG随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增加,波谱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双谱指数(BIS)明显降低(P<0.01),δ波比率(δR)明显升高(P<0.01),MAP仅Ⅰ组和Ⅲ组之间有差异(P<0.05),HR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切皮反应者的SEF、MF、BIS明显高于无反应者,δR明显低于无反应者(P<0.01)。反应者切皮前、后的MAP和HR变化差明显大于无反应者(P<0.01)。结论:EEG数量化指标SEF和BIS能较准确地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量化脑电图与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关系。方法:62例腹部手术病人,常规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潘库溴铵或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探查毕,调整每个病人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达2%→1.5%→1%,每种浓度维持至少15分钟,记录3分钟数量化EEG及MAP、HR变化。结果:随七氟醚呼气末浓度降低,原始脑电波逐渐由低频高振幅波转变为高频低振幅波;SEF和MF趋势曲线明显右移;SEF、MF、BIS、δR明显差异(P<0.01)。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仅在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与2%时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数量化脑电图能监测不同七氟醚麻醉深度时大脑皮层电活动变化,而MAP和HR只能区别极深和极浅的麻醉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比较麻醉前呼气末CO2分压(PETCO2)、ASA分级等因素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CVDI)影响的程度。方法:32例择期手术患者,检测其麻醉前CVDI,再分别以CVDI各指标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术前空腹血糖浓度、ASA分级、术前Hct及HPETC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CVDI动力学指标的主要有年龄、Glu、ASA分级,其复相关系数多在0.68以上。此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症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氧供需平衡和氧合状态的变化。方法:监测26例重症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动脉血乳酸含量(ABL)的动态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至CPB前(DO2)、VO2、ERO2均下降,SvO2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停CPB后20小时内DO2、VO2、ERO2持续升高,停CPB8小时内SvO2持续下降,ABL持续升高,与CPB前时值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停CPB后氧供需平衡障碍、组织缺氧明显存在,且有在一定时间内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及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麻醉诱导与维持用异丙酚,对照组用咪唑安定。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DO2,VO2,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动脉血乳酸(ABL0的变化。结果:(1)组内各时点DO2无明显变化,复温后观察组ERO2增加非常显著;降温开始及复温后观察  相似文献   

8.
喉罩置入对婴幼儿呼吸和循环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喉罩内对婴幼儿呼吸循环的生理影响。方法 30例(1 ̄3)岁、ASA(Ⅰ ̄Ⅱ)级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喉置(n=15,L组)和气管插管(n=15,T组)维持通气。分别于置入前1、2、3分,置入即刻,置入后1、2、3、4、5分记录患儿Ppeak、DP、SP、PETCO2等数值,并描计P/VLoop图表。结果:两组置入前Ppeak、DP、SP、PETCO2无显著差别,置入即刻与置入后1、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观察了经腹腔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临床资料择期手术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2~67岁,ASAⅠ~Ⅱ级。采用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诱导后插入Doppler气管导管,常规机械通气。监测呼吸频率(f)、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VE)、气道压力(Paw)、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同时间断进行动脉血气…  相似文献   

10.
1,25(OH)_2D_3口服冲击治疗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陶立坚,池田,孙明OBSERVATIONONSHORT-TIMEEFFECTOFORAI.1,25(OH)_2,D_3PULSETHERAPYINHEMODIALYSISPATIEN...  相似文献   

11.
相同MAC浓度的安氟醚和异氟醚对脑电图功率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4例 20~50岁、ASAⅠ级、行择期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不用术前药,麻醉诱导以静脉硫喷妥钠5mg/kg、阿曲库胺0.6~0.7mg/kg。单纯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维持全麻。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4.27。4.93hpa。以TOF监测肌松,间断给予阿曲库胺 10~15mg,维持T4/T1<25%。采用 FP1-A1、FP2-A2双导联监护脑电,验证呼气末麻醉药浓度在 0. 5、0.8、1. 0、1. 3和 1.5 MAC时的脑电功率谱、95%边缘频率(SEF)和中心频率(MPF)改变。结果发现,随MAC增加脑电功率谱表现出波增加,α和β波减少,而SEF、MPF值随MAC增加而减少的改变呈负性线性关系,r=-0.95。提示脑电功率谱、SEF和MPF在评价全麻深度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异氟醚及60%N2O-O2麻醉下对3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食管下段收缩性(LEC)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PCA)作同时观测,其中LEC包括自发性收缩(SLEC)、诱发性收缩(PLEC)和收缩指数(LECI);P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肾上腺素(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法一并检测。结果显示LECI与DA、PLEC与E均显著相关(r分别为0.135和0.217,P<0.05),但个体差异较大。提示 LEC与 PCA在异氟醚麻醉手术中具某种伴行关系,因而 LEC对评估术中 PCA变化并进而判断全麻深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51例志愿全麻手术患者不同麻醉药浓度异氟醚和66%氧化亚氮及硫喷妥钠(7m/kg)时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异氟醚吸入浓度的增高,SEP各个波峰潜伏期(P1、N1、P2、N2)逐渐延长,波幅(P1-N1、P2-N2)逐渐降低,其中以N2潜伏期延长最明显(P<0.01),P2-N2波幅降低最显著。停止吸入麻醉药后,SEP各个波峰潜伏期均开始缩短,波幅逐渐增加;出现角膜反射时,N2潜伏期已达麻醉前范围(P>0.05)。再次加深麻醉后,SEP潜伏期和波幅重现以上变化。提示异氟醚一氧化亚氮麻醉使SEP呈剂量依赖效应,麻醉深浅与SEP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硫喷妥钠静注10分钟后,S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仍以N2潜伏期延长和P2-N2波幅降低最显著。说明异氟醚一氧化亚氮和硫喷妥钠麻醉中,皮层SEP可做为连续监护麻醉深浅的有效方法,而晚成份(N2潜伏期和P2-N2波幅)为麻醉深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12例ASA1级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肺功能变化。年龄为40.7±9.4岁,体重61.4±9.4kg。Midazolam-Fentanyl-Isoflurane-Tracrium维持麻醉,控制呼吸,间歇正压通气。连续监测吸气气道峰压(PIP),动态肺应性(LC),PECO2,EKG,NIBP和SpO2。结果:体位改变对PIP和PECO2无明显影响(P>0.05),却使LC下降9.7%(P>0.05)。腹腔充气后30分钟PIP上升17%(P<0.05),LC与麻醉后和充气前相比分别下降25.8%和20.8%(P<0.01),PECO2增加19.1%(P<0.01);腹腔充气后60分钟,PIP和PECO2未继续增加,但LC继续下降,比麻醉后和充气前下降34.2%和27.1%(P<0.01)。本文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肺顺应性显著下降,气道压明显升高,PECO2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以时的镇痛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MS  Luo A  Huang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440-442
为评价数量化脑电图(EEG)反映镇痛强度的准确性,作者对65例ASAI级腹部手术患者,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带不追加长效肌松药,监测TOF。随机分为三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I组)、1.5%、2%,至少维持15min。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和平均动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患者的切皮反应改  相似文献   

16.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组织氧供氧耗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时组织DO2、VO2的变化,寻找ANHD的生理极限。方法:1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用戊巴比妥钠、维库溴铵静脉麻醉后行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每只犬进行三个水平即中度(HD1)、深度(HD2)、极深度(HD3)ANHD,然后回输自家血,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及混合静脉血气,动脉血乳酸等,以观察ANHD时DO2、VO2的变化。结果:HD1(HCT=19.43%±1.97%),HD2(HCT=14.73%±0.99%)时,DO2分别降低42%和52%,ERO2分别升高40%和88%,CI升高41%和48%,而VO2只降低4.8%和5.2%,动脉血乳酸末升高。HD3(HCT=9.50%±0.88%)时,DO2降低73%,ERO2升高200%,CI降低,VO2降低35%,动脉血乳酸显著增加。回输自家血后,DO2、VO2及血乳酸均恢复。结论:中、深度HD时,DO2减少,VO2可通过增加ERO2和CI代偿;极深度HD时VO2降低显著,出现无氧代谢,HD达极限。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观察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颅内肿胶病人,测定七氟醚麻醉的时颅内压变化并与异氟醚和安氟醚进行比较。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的静脉用药相同。于L3-4穿刺蛛网膜睛腔测脑脊液压(代表颅内压,ICP)。依吸入药不同随机分为七的氟醚(S)组,异氟醚(1)组和安氟醚(E)组,监测BP、MAP、ECG、SpO2、PET、CO2和MAC,调整VT和RRaCO2维持在4~4.66KPA。三  相似文献   

18.
异氟醚对眼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异氟醚对眼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明显眼部疾病的成年非头颈手术患者15例,静脉注射异丙酚、阿曲库铵快速诱导麻醉,插入喉罩,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仪(CDI)预测麻醉前、异氟醚1MAC和1.5MAC30min后的双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Tmax)和阻力指数(RI)及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头高脚低体位(rT位)和CO2气腹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5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全麻组(GA组,11例)和硬膜外组(EA组,14例),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rT体位、气腹及术毕等各时点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1)EA组rT后CVP明显下降;气腹时SV、CO、MAP和HR均明显下降,但仍维持在正常低限水平,SVR增加幅度明显小于  相似文献   

20.
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皮时的镇痛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数量化脑电图(EEG)反映镇痛强度的准确性,作者对65例ASAⅠ级腹部手术患者,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前不追加长效肌松药,监测TOF。随机分为三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Ⅰ组)、1.5%(Ⅱ组)、2%(Ⅲ组),至少维持15min。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Fp1-A1,Fp2-A2)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患者的切皮反应改变。结果显示,切皮前数量化EEG随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增加,波谱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双谱指数(BIS)明显降低(P<0.01),δ波比率(δR)明显升高(P<0.01),MAP仅Ⅰ组和Ⅲ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R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切皮反应者的SEF、MF、BIS明显高于无反应者,δR明显低于无反应者(P<0.01)。反应者切皮前、后的MAP和HR变化差明显大于无反应者(P<0.01)。作者认为,EEG数量化指标SEF和BIS能较准确地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镇痛强度,血流动力学与七氟醚呼气末浓度无相关性,因此不能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镇痛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