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内蒙古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0年内蒙古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以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内蒙古共报告AEFI643例,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26∶1.00;一般反应534例,占83.05%,异常反应91例,占14.15%;3~5、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0岁组报告最多为146例,占22.71%;麻疹疫苗报告最多为271例,占42.15%;发热/红肿/硬结报告数349例,占54.28%;接种后1d内发生AEFI487例,占75.74%;48h内报告率为89.11%,48h内调查率为96.27%。结论监测系统运行良好,2010年灵敏度较2009年明显上升;全区使用疫苗安全性较好,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48h内报告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吴区2015-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报告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无锡市新吴区2015-2017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中监测指标要求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结果 2015-2017年无锡市新吴区共报告AEFI病例275例,报告发生率为49.71/10万剂。以一般反应为主(233例),占84.73%,均为发热/红肿/硬结;异常反应42例,占15.27%,其中以荨麻疹最多。报告数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是百白破疫苗(无细胞) 110例(占40.00%),A群流脑疫苗40例(占14.55%),麻风疫苗39例(占14.18%);发生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麻风疫苗(140.47/10万剂)、Hib疫苗(138.31/10万剂)和五联疫苗(119.86/10万剂)。AEFI病例主要集中在2岁及以下儿童,占90.91%(250/275);发生在接种后24 h内的AEFI占92.00%,48 h内及时报告率和调查率均为100.00%,全区各街道报告覆盖率100.00%。结论 AEFI的发生无地区差异,存在4~5月和11月前后两个高峰,AEFI的发生率与疫苗接种剂次数呈正相关,应重点加强对2岁及以下儿童在接种后24 h内AEFI的监测。新吴区疫苗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安全性均较高,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丰宁县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状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丰宁县2014年报告的AEFI,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丰宁县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到审核AEFI病例报告62例,48 h报告率为98.39%。所有报告的AEFI均为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无异常反应发生,也未监测到其它的异常接种反应。男女性别比为1.42∶1,≤1岁组儿童21例,占33.87%;2~6岁组9例,占14.51%;≥7岁组1例,占1.61%。3月报告发生AEFI 16例,占51.96%,报告病例数前3位的疫苗分别是百白破(DPT)、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JEV-L)、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其中发热48例,占77.41%;红肿44例,占70.96%;硬结33例,占53.22%。所有的病例均痊愈。结论丰宁县2014年预防接种总体是安全的,没有发生大的异常接种反应和不良事件,一方面表明疫苗安全性、疫苗储存运输的规范,同时也表明该县预防接种技术、预防接种门诊和免疫规划管理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兴山县2008年~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集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1年AEFI个案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县报告AEFI 68例,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52:1.00。≤1岁的儿童有45例,占66.18%;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共62例,占91.18%,异常反应4例,占5.88%。5~6月和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数最多为26例,占38.24%;AEFI在接种后24 h内发生率为91.18%;发热/红肿/硬结报告数45例,占66.18%。结论: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平凉市2012年报告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平凉市2012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593例,报告发生率67.86/10万剂次,一般反应590例(99.49%),异常反应3例(0.51%)。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1例、过敏性紫癜1例、心源性猝死1例。AEFI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逐步降低,6岁组发生率突然增高;81.45%发生在接种后1天内。结论平凉市疫苗的安全性良好,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高,应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和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屏南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方法收集屏南县2011-2015年的AEFI监测个案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屏南县2011-2015年共报告AEFI个案141例,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48.48/10万剂次,涉及19种疫苗,一类疫苗报告发生率45.79/10万剂次、二类疫苗63.66/10万剂次,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P>0.05)。一般反应占80.85%、异常反应占17.73%、偶合症占1.42%。3~8月报告AEFI个案居多,0~1岁组占69.50%,男女性别比为1.76∶1。发生率较高的疫苗是白破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临床损害以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和过敏性反应为主,60.99%的个案出现发热,91.49%在1 d内出现反应,转归良好。就诊后48 h内及时报告率97.87%,48 h内及时调查率100.00%。结论屏南县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敏感性较高。AEFI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一般反应为主,愈后良好。应加强培训,规范预防接种操作,提高AEFI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2012年南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探讨监测重点。方法:对2012年南阳市系统上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南阳市共报告127例个案,其中8个县报告例数不到10例,占61.54%;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89∶1;<1岁年龄组最多,占53.54%;一般反应占98.42%,异常反应占1.57%;百白破疫苗报告例数最多,占51.18%;白破疫苗AEFI发生率最高,为110.24/100万剂;接种后24 h内发生者101例,占79.53%;48 h内报告率和调查率均为100%。结论:全市AEFI监测敏感性尚需提高,低龄儿童、接种后2 d内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贺兰县2008-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疫苗安全性及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AEFI信息管理系统分别收集2008-2015年各类疫苗接种剂次及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5年全县共接种17类疫苗667 029剂次,共报告AEFI个案63例,报告单位覆盖率82.35%;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9.44/10万剂;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00/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6.00/10万剂;偶合症报告发生率为0.45/10万;一般反应20例(31.75%),异常反应40例(63.49%),偶合症3例(4.76%);0~2岁组较多(77.77%);临床表现多见过敏性皮疹,共28例(44.44%);接种后24 h内发生较多(55.56%)。结论贺兰县AEFI监测敏感性较低,应多措并举提高AEFI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目前使用的一类和二类疫苗安全可靠,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高,大大降低了AEFI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儋州市疑似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质量.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反应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4年累计报告的AEFI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儋州市共报告AEFI个案452例,年均发生率20.72/10万,其中一般反应占73.45%,异常反应占25.00%,耦合反应占1.55%.接种单位的报告覆盖率未达到100%,报告卡和调查表完整率为100%,48 h内报告率和调查率均>90%.报告的AEFI主要集中在6~9月;那大镇、东成镇和两院报告AEFI居全市前三位;男女性别比1.58:1,≤1岁占52.43%.一类疫苗中AEFI发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白破)疫苗和乙脑疫苗;二类疫苗发生率居前三位分别为霍乱疫苗、23价肺炎疫苗和水痘疫苗.90.04%的AEFI发生在接种疫苗1 d以内.临床损害中一般性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100%);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52.21%).56.63%的AEFI发生在疫苗接种首针.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质量较好,但AEFI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较低,监测和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小年龄组儿童和首针疫苗接种为重点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当阳市2008年~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采集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0 AEFI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市使用疫苗29种,共接种423069剂次,20种疫苗报告了188例AEFI,报告平均发生率4.44/万.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84.04%,AEFI在接种后24h内发生率为87.77%,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数最多,占总例数的21.43%,麻腮风AEFI发生率最高,为93.90/万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AEFI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细胞百白破,与国内有关文献报告相悖,AEFI的发生与接种针次和年龄有关,随着儿童年龄增加,接种疫苗针次越多,AEFI发生率越高、不良反应程度越重.结论 掌握AEFI的发生特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接种对象或监护人对AEFI的正确认识,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2年义乌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监测资料,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探讨监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年义乌市AEFI监测资料。结果 2012年义乌市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54例,其中一般反应21例(38.89%),异常反应29例(53.70%),偶合症4例(7.41%)。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6.59人次/10万剂;48 h报告及时率及调查率均为100%。病例报告数较多的是百白破疫苗(10例)和麻风疫苗(6例),而报告发生率较高的为乙脑(灭活)疫苗(124.44人次/10万剂)、流脑A+C结合疫苗(98.89人次/10万剂)及7价肺炎疫苗(40.05人次/10万剂)。结论 2012年义乌市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良好。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异常反应的报告比重大于一般反应,部分二类疫苗的报告发生率也较高,提示需强化人员监测意识,提高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全省截至2012-03-31报告的2011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1 256例个案,其中≤1岁者占80.73%,男女性别比为1.16∶1,集中在6~7月份和11~12月份。AEFI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第1剂接种为主;一般反应占94.43%,其中73.52%发生在接种后≤1 d;异常反应占4.78%,以过敏反应和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56.67%发生在接种后≤1 d。估算全省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06/10万剂次~3.76/10万剂次。1 247例(99.28%)病例治愈或好转;1例(0.08%)死亡;1例(0.08%)有后遗症。全省132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内报告率为100%,48 h内调查率为100%。结论全省AEFI监测的敏感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各市(地)间报告例数和报告发生率差异性较大。AEFI常发生在NIP疫苗、小年龄儿童、第1剂次、接种后2 d内。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布特征,评价深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整体运行情况。方法通过国家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深圳市2009—2012年监测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09—2012年共报告AEFl个案3626例,报告估算发生率为8.09/10万剂-20.53/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2298例(63.28%)、异常反应1074例(29.62%)、偶合症250例(6.89%)、心因性反应3例(0.08%)、待定1例(0.03%);监测系统个案完整率100.00%,及时报告率98.65%;需调查病例1928例,调查率为100.00%,48h内及时调查率为99.99%。结论深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需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配合培训和督导,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AEFI 1 557例,报告发生率为39.64/10万,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9%以上。涉及32种疫苗,其中麻风疫苗报告发生率最高(202.92/10万),其次是7价肺炎疫苗(187.04/10万)。病例主要发生在0~2岁组(占74.5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54.34%),多在接种后1d内发生(76.50%)。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占73.47%、异常反应占18.62%、偶合症占7.84%。临床诊断主要为发热、红肿、硬结(73.22%)和过敏性皮疹(13.81%)。病例转归良好,99.87%治愈或好转。结论深圳市福田区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海南省AEFI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指导AEFI调查处置工作.方法 通过全省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1年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个案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18个市县共报告AEFI病例1019例,报告发生率2.60/万剂,市县报告覆盖率100%,AEFI病例48小时内及时报告率和及时调查率分别为94.50%和98.82%.AEFI分类一般反应占70.17%,异常反应占25.71%,其他反应占4.12%.异常反应主要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和荨麻疹为主,占85.87%.AEFI病例中接种后≤1天发生者占80.18%.结论 海南省AEFI监测系统维持较高敏感性,病例报告、调查和处置等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有待进一步加强接种技能培训,接种前告知和接种后留观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鸣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武鸣县发生的AEFI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武呜县在2008—2012年共报告AEFI病例76例,累计发生率为6.61/10万,男性多于女性,〈1岁儿童占47.36%。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是两个不同公司生产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卡介苗,其中一般反应占38.16%、异常反应占47.37%、心因性反应占3.95%。治愈病例占90.79%,好转病例占9.21%。AEFI监测系统及时报告率97.37%,个案报告完整率100.00%。结论疫苗自身安全性良好,全县AEFI疫情上报及时、完整,监测体系走上正轨,今后应继续加强预防接种人员在发生AEFI后合理解释、规范处置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景  李晓玲  张莹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20-1022
目的 分析珠池医院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反应(AEFI)发生特征,了解预防接种安全性,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AEFI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珠池医院2010~2012年共报告AEFI为273例,发生率为70.47/10万,3年分别为132例(110.20/10万),67例(55.24/10万),74例(50.58/10万),一般反应有246例占90.11%,偶合反应24例,占8.79%,异常反应3例,占1.10%,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一类疫苗发生AEFI为205例,发生率为71.52/10万,以百白破、白破二联、含麻疹类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为主,二类疫苗发生AEFI为68例,发生率为67.51/10万,以甲型流感(裂解)疫苗、流感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疫苗、23价肺炎疫苗为主.2010年、2011年一类疫苗之间、二类疫苗之间AEFI发生率差别均有显著性. 结论 认真做好接种前告知、接种规范培训、接种后观察工作,同时开展AEFI诊断、处理、调查培训,可以有效减少AEFI和接种事故的发生,同时能提高AEFI监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德庆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情况,分析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工作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德庆县2009~2011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德庆县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170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20.99/10万剂次。反应分类构成为一般反应占72.94%(15.31/10万剂次)、异常反应占24.12%(5.06/10万剂次)、偶合反应占2.94%(0.62/10万剂次)。全县接种单位报告覆盖率为61.54%(8/13),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1.13:1,年龄分布以1岁以下年龄组较多(47.06%),主要报告月份为3~8月份,报告反应时间较多发生在1d内(67.06%);AEFI涉及25种疫苗,第一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以全细胞百白破疫苗(212.12/10万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43.11/10万剂次)、麻风疫苗(29.07/10万剂次)居前3位;第二类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以甲乙肝联合疫苗(225.56/10万剂次)、23价肺炎疫苗(164.38/10万剂次)、甲肝灭活疫苗(115.42/10万剂次)居前3位。一类疫苗的报告发生率17.57/10万剂次,二类疫苗为37.58/10万剂次,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P=0.10)。一般反应中以发热(53.23%)、局部红肿硬结(30.65%)为主;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56.10%)为主;偶合反应以上呼吸道感染较多。结论德庆县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较好,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及其负面影响。促进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以下简称AEFI)监测和与处置情况,为今后大型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或应急免疫活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全省建立疑似病例救治绿色通道,所有疑似病例通过全省AEFI监测系统上报,同时送定点医院免费救治,及时进行调查诊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个案数据,评价处置效果。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监测报告AEFI 573例,报告发生率为7.41/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70/万,异常反应为1.42/万,偶合症为1.09/万;76.79%AEFI在接种后24h内发生,就诊后24h内报告率达94.07%,报告后48h内调查率达99.65%。86.4%异常反应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发生率为1.07/万;其它较严重反应为过敏性紫癜、脓疱疹、热性惊厥、血管性水肿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率分别为0.03/万、0.03/万、0.02/万、0.01/万和0.01/万。15例严重的AEFI中,异常反应9例,占60%,偶合症4例,不明原因2例;除一例偶合病毒性心肌炎死亡外,其它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强化免疫活动建立敏感的AEFI监测系统、医疗机构绿色救治通道、及时处置AEFI病例非常关键,针对不明原因的、偶合症的病例需进一步实验室诊断准备,才能保证强化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束方燕  梁峰 《医学动物防制》2014,(6):683-684,686
目的分析江阴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免疫规划疫苗的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方法对江阴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江阴市2011年共报告AEFI90例,报告发生率23.01人次/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73例(81.11%)、异常反应17例(18.89%),症状主要以发热(63.00%)和过敏性皮疹(18.00%)为主。结论江阴市2011年AEFI监测系统运行良好,接种疫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