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将中医药学研究方法从观念理论、核心方法和技术手段3个方面进行解构,并对其内在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中医药学研究方法的范式特性、观念理论的思辨性、核心方法的主观性以及整体刚性和局部柔性的特性,揭示了中医药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医药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现代化与中医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与中药是中医药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研究中药现代化应从中医药的科学与理论入手。指出了评价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中国传统与文化的糊涂观念。提出要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先应心悦诚服地承认中医药学的科学地位,其次应解决好两个基本点、一条界限和四个战略重心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医学模式和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为中医药学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现代医学以科学技术为辅翼,正飞速发展,形成对中医药学的严峻挑战,中医药学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中医药现代化已是势在必行,中医药科研现代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科研现代化,创新是灵魂,科研如何创新是摆在广大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现仅结合中医药理论的特点及中医药科研的难点,谈一谈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药学的历史看中医药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文贤 《山西中医》2003,19(6):41-43
分析了中医药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各个时期共存的发展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临床实践中研究、深化、发展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以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从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创新思路、建立新学说;引进其他国家、民族医药学治疗方法,补充归化为中医药学理论内涵;引进各种有疗效的药物,补充、增加为中药的新品种。论述了现代中医药学研究和发展应遵循的方向: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发展方向的指导思想;中医药学现代研究的误区在于脱离中医药学理论指导,脱离临床实际;中医药现代研究必须引进现代一切有关生命科学的新进展、新认识、新方法、新技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的科研设计和科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据悉,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于今年8月中旬在江西省井冈山市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达成一定共识,主要有: 一、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内涵。认为“中医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基本上等同于中医药学术!,狭义指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核心是中医哲学,即中医的思维方法、本体观念与价值取向。 二、“中医文化学”的界定与组成。“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学问。具体地说,它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前沿学科与学科前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现代科学前沿学科与学科前沿例证分析,概括出前沿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参照这一认识,结合中医药学科现状提出阐明研究对象本质的机理研究是中医学中药学的学科前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学、中药学的前沿学科。该论点的理论前提是:1.中医药理论迄今尚是未摆脱自然哲学形态的直观描述性理论假说;2.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理论由直观描述至入微观阐明的关键环节,因此是带动中医药学发展的前沿学科。机理研究是中医药理论突破,基础学科分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关键因素,因此是中医药学科前沿  相似文献   

7.
继承验证质疑创新——关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医药现代科学研究历史的回顾,认为21世纪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主要是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和观念的问题。强调在中医药现代研究思维方法中应自觉地应用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应从传统开始,走出传统,取其数理化弃其糟粕,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历经继承、验证、质疑创新四个阶段,进行中医药学新的理论综合。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现代化与系统复杂性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中医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关于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现在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关注程度很高的问题,其探索过程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从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中可以看到中医药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等诸多特性。笔者试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计算机和现代数学等相关知识,在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浅析中医药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认识中医药学的发展规律,探讨中医药学兴盛、衰微、复兴的历史原因,从宏观上把握和阐明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只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问题,文章从中医药文化概念、中医药文化传统积淀、中西医文化比较及其拒斥与结合、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历史必然等方面对中医药文化研究进行述要。  相似文献   

10.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药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学科,是学好中医药学各门学科的基础。作为中医药学的基础学科和入门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要全面介绍中医药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反映中医药学的特点,因而涉及范围较广,名词术语较多,知识结构较为独特,逻辑思维方法独具特色,为高等中医药远程教育的初学者学好这门基础课带来了一定困难。为学好中医药基本知识,为将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假说来源于中医理论基础和医疗实践,并接受临床检验,为理论创新和临床研究开展提供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假说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科研假说范例等方面入手,从中医学发展历史与现代科研角度分析中医药科研中的假说。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五行学说、具身认知研究领域现状提出研究五行学说的策略与方案。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五行学说这一理论建构型隐喻,探索五行学说为中医药理论提供认知框架与建构概念基底的作用,揭示五行学说具有的“归纳开放性”及其“可拓展性”,即其暗示的进一步研究策略与运用创造性推理来生成新奇的富含有价值信息的可能。应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逻辑学的方法,考察木、火、土、金、水概念隐喻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建立;以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构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轴心展开多方位的探求,探讨五行学说视域下的中医藏象、病机、治法、五色、五味、五时、五方等概念的隐喻特征。本研究以中医经典或名著原文为语料,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原型理论、概念整合理论、隐喻逻辑探求中医藏象、病机、治法等概念隐喻的形成;分析其工作机制;探讨中医藏象、病机、治法等概念隐喻逻辑特征;昭示五行学说影响下中医概念隐喻的心理、语言、逻辑基础;明辨这些概念隐喻从哪里来,它又将引导我们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3.
《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医药学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以理论概括和总结作为入门课程,违背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和教材编写原则。加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的结构性缺陷,初学者接受困难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影响了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所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对象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治疗分为"四阶段",证候研究是中医肿瘤治疗的核心及肿瘤治疗四阶段理论的内在要求;证候研究现代方法学包括证候数据挖掘技术,证候量化方法及证候统计学方法,在证候的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基础理论之现代研究应当坚持中医药学科的主体性,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多学科研究,并注意研究角度与方法的多角度、多样化。其基本思路与要求应是:注重中医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进行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学科理论、方法的对比研究,寻求基本的结合点与研究的切入点,提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研究假说,设计出可重复的实验研究方案,对研究结果进行数理逻辑分析,提炼出规律性认识,力争建立数学模型。应注意11个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理论的基本概念、术语出发,并与中医辨证论治、治则、治法、配伍规律、药性理论等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内容相关联,提出基于"性-效-物"三元论的基本认识,建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策略和研究模式,并以元胡止痛滴丸为例进行示范性研究,确定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为其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李檬 《河南中医》2008,28(2):11-12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研究水平更直接关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发展。本文从藏象学说中五脏"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五脏的生理特性是中医的特征性内容。并通过对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明了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从总体层面扼要回顾了中医基础几十年研究工作状况,总结出目前研究工作7个方面的特征,包括找核心、找特征、找实质、找结合点、找突破口、找切入点、找方法等.提出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针对中医基础理论现状,认为应对理论范畴、研究方向呈现的峰值、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类、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困惑的原因及任务与发展等8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为制定本学科的发展规划、把握和调整中医基础理论未来走向、开展课题招标、衡量评估重点学科和学科建设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性理论源于临床实践,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中药药性研究发展缓慢,现有教材中缺少系统的药性形成方法的内容,目前所开展的药性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未形成完善的药性研究体系。文章通过阐述、总结传统中药药性形成方法之一口尝法的研究内容,分析该法的特点、价值与改进思考,以期客观地认识传统药性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中药药性现代化研究方法,丰富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