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规律关系。结果共89例早期胃癌病人纳入研究分析,所有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14.6%(13/89)。肿瘤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0%、5.6%及22.0%,各型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9%(2/41)及22.9%(11/48),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高分化良好型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0.3%(3/29)、18.5%(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6例病人伴有脉管癌栓,其中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对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性影响(P <0.05),其比值比(OR)值分别为4.7、3.2、15.1和5.7。病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早期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低,其转移与否同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脉管癌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间行D2手术的369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瘤栓、肿瘤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有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和肿瘤分化类型,其中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需综合患者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分化程度和性别等因素来制定。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59例接受D2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影响早期胃癌患者预后(χ~2=8.476,6.210,4.014,14.197,55.027,P<0.05).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对预后的影响越大.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最为重要的因素,适度地施行淋巴结清扫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存在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谨慎地施行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病人预后间的关系,分析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微创治疗、缩小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仁济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31例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与早期胃癌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单发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5.6%(36/231),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7%(4/70),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9.9%(32/16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直径>2 cm(P=0.038,OR=1.351)和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P=0.027,OR=3.635)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子。本研究中,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人,其术后3年生存率为98.6%,显著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2 cm、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子;术前应用影像学技术评估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术(D1或D2)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1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3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P=0.010)、年龄(P=0.013)、肿瘤部位(P=0.042)、有无合并溃疡(P=0.001)、浸润深度(P<0.0001)、有无脉管癌栓(P<0.0001)有关,合并有溃疡(P=0.012)、浸润至黏膜下层(P=0.008)及有脉管癌栓(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P=0.007)及大小(P=0.010)有关,肿瘤直径>20mm(P=0.041)是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有溃疡、浸润至黏膜下层及有脉管癌栓的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时,建议行淋巴结清扫(D2)术;肿瘤直径>20mm黏膜内癌也要考虑行淋巴结清扫(D2)术。  相似文献   

6.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神经浸润、分化程度及组织学表现。了解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规律有助于评估病人预后,为其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对于术前分期发现或高度怀疑有淋巴结受累的病人,应行胃切除术以切除肿瘤和适当选择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7.
胃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研究胃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证实的181例胃黏膜下层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病人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形态学类型、大小、部位、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结果 胃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0.44%。影响胃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主要有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型 vs 分化不良型,P =0.0352)、直径大小(<2cm vs ≥2cm,P =0.0143)、部位(近端胃vs胃体vs远端胃,P =0.0254)及脉管内癌栓(无vs有,P =0.03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与大小为胃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胃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大小、部位及脉管内癌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参考上述临床病理因素判断淋巴结转移风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为腹腔镜胃癌缩小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96例早期胃癌患者,对比不同组织学类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与其他类型腺癌相比,早期印戒细胞癌更常见于女性,肿瘤部位常见于胃体中部,印戒细胞癌患者通常是小于50岁的患者(P0.001),隆起型、混合型少见(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黏膜下入侵的发生率、淋巴管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方面,印戒细胞癌与高分化腺癌相似,但与中、低分化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低分化腺癌,肿瘤直径≥20 mm,黏膜下入侵,淋巴管肿瘤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20 mm,且无淋巴管肿瘤浸润的黏膜内印戒细胞癌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0 mm,且无淋巴管肿瘤浸润的黏膜内印戒细胞癌表现出较低的淋巴结转移率。结论:印戒细胞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黏膜下入侵率与高分化腺癌相似,无淋巴管肿瘤浸润的印戒细胞型黏膜内胃癌患者可行腹腔镜缩小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77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177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3%,第一站(N1)和第二站(N2)的转移率分别为13%和3%.单因素分析发现,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88)和22%(20/89)(X2=14.222,P<0.01);肿瘤长径小于2cm和2cm以上的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117)和32%(19/60)(X2=27.992,P<0.01);分化型胃癌与未分化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81)和21%(20/96)(X2=11.402,P=0.001);大体分型I型、Ⅱ型和Ⅲ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6)、8%(7/99)和19%(14/92)(X2=8.172,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长径大于2cm(OR=8.408,P<0.01)、侵及黏膜下层(OR=5.926,P=0.009)和未分化型胃癌(OR=4.880,P=0.020)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径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271例早期胃癌手术患者.结果 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类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淋巴结转移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肿瘤浸润至黏膜层时,对于<3.0 cm且病理学分类为分化型的患者并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同样在<2.0 cm病理学分类为未分化型的患者中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而当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时,所有分类中均存在淋巴结转移.结论 建议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术前超声胃镜及病理筛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严格把握内镜切除术治疗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