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波  兰田 《西部医学》2008,20(4):744-74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高凝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所有患儿均常规泼尼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及血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治疗8周,血清白蛋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效果显著,对缩短疗程,减少复发,防治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泼尼松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二聚体、AT-Ⅲ、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AT-Ⅲ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且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灯盏细辛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8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利尿以及潘生丁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连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量、体重和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周后尿量明显增加、体重明显下降(p〈0.05),24h尿蛋白明显减少,ALB增加,TG和Chol明显下降(p〈0.05)。主要凝血指标除PT无明显变化外,APTT明显延长、FIB和D-D明显下降(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灯盏细辛可明显增加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尿量,降低体重和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对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以强的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潘生丁、速尿、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5000^u皮下注射。结果:治疗4W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FIB)、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Sk浆蛋白明显上升;肾功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LMWH可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服用常规剂量激素,其中治疗组24例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每日60~100 U/kg静脉滴注),对照组18例服用潘生丁抗凝。均4周为1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改善,24 h尿蛋白及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上升(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均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中未发现明显出血、肝损害、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激素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可改善高凝状态,有助于降低蛋白尿,有利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早期缓解,且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48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标准化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客观评价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常规组24h尿蛋白量、D-二聚体均有所下降(P0.05),但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与治疗前数据比较相差无几(P0.05);用药期间,常规组1例并发深静脉血栓,观察组2例现轻度皮下淤斑。结论在标准化糖皮质激素疗法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够优化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尿蛋白量、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以及血浆白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19-119,122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 6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和舒血宁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尿蛋白减少,尿量增加,血浆白蛋白升高,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bg)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完全缓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PNS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促进PNS的早期缓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池市中医院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约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血清白蛋白(ALB)以及活化部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且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疗效(71.8%)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3%)高.疗效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多,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同醇明显降低.活化部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明显增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量和尿蛋白、降低血脂,改善高凝状态,提高血清白蛋白,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drome,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标准量强的松及依那普利等治疗,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天一次,对照组用潘生丁25mg每天3次,用药14d,共观察4wk,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脂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升高,24h尿蛋白定量减少,血脂下降,治疗组血浆白蛋白升高较对照组明显(〈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有明显改善(〈0.01,〈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PTT有明显改善(〈0.05)。治疗后两组间APTT、FIb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完全缓解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完全缓解率46.7%,总有效率76.7%,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可降低蛋白尿、血脂、血黏度,具有明显改善患者高凝状态的作用,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少,且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 《中外医疗》2011,30(14):18-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小儿肾病综合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58例常规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对比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4周后24h尿蛋白定量和总胆固醇下降,血清白蛋白增高,D-D浓度下降,且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有利于其早期缓解,且出血危险性小,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伴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银杏达莫注射液+其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4100U/d,治疗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两组间治疗前24 h UP、ALB、TG、TC、APTT、D-D及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两组间UP、APTT、FIB及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治疗后ALB升高,UP减少,TG及TC下降,APTT延长,FIB降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伴高凝状态的原发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和氯吡格雷(泰嘉)在膜性肾病抗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肾内科2011年3月~2013年5月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MN),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伴有严重水肿的患者3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激素+CTX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并联合尿激酶和氯吡格雷(泰嘉)治疗。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ACEI、利尿消肿、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尿量、体重、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2-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观察组的患者较对照组尿量增多,体重减少显著,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D2-聚体下降明显,血浆白蛋白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膜性肾病临床肾病综合症表现患者激素+CTX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和氯吡格雷(泰嘉)治疗有效,优于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CTX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方法 :观察 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血脂、肾功能和尿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后 ,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肌酐等各项指标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高凝状态 ,保护肾功能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产STA-R全自动血凝检测仪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水平。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vW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诊断的 4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2 4例 ,对照组 2 5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 6 0~ 80抗 Xa Iu/ (kg.d) ,每天皮下注射 1次。结果 :观察组尿蛋白定量和血清总胆固醇下降 ,血清白蛋白升高 ,且均较对照组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利尿消肿时间明显缩短 (P<0 .0 5 ) ,D-二聚体转阴 2 1例 (87.5 %) ,而对照组转阴 6例 (2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未发现严重出血现象。结论 :LMWH可以明显改善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降低尿蛋白、血胆固醇 ,升高血清白蛋白 ,有利于疾病早期缓解 ,延缓肾功能 ,且出血危险性小 ,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谭蔚越 《河北医学》2013,19(10):1511-151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及新桥医院自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1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X2=12.365,P〈0.01),治疗后尿蛋白、ALB、FIB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素华  刘新华 《农垦医学》2004,26(5):330-33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的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潘生丁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强的松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缓解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原发肾病综合症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强的松、洛汀新;低分子量肝素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结果:治疗3周后,低分子量肝素组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浓度明显降低,D-二聚体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肾功能和血脂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2例出现皮下微小出血点。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减少尿蛋白,有利于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且出血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肾病综合征的理想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长期随访的经肾活检确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40例,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给予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纤维蛋白原(Fib)、血清总胆固醇(S‐Chol)变化。结果:治疗3、6、12个月,观察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