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这些微粒输入人体后,对人体造成潜在的或长期的危害,如何加强对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探讨、分析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将有助于微粒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患者对治疗手段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加强对静脉注射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医院和患者所重视。现根据临床工作实践,分析引起输液中微粒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粒污染与净化台的临床应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00211)艾翔静脉输液是临床普遍的治疗方法,由于人体血液是十分洁净的环境,因此提高输液剂质量,清除环境对输液剂的污染,是安全输液的保障。1不溶性微粒的来源不溶性微粒是指不溶于水,不能被代谢,肉眼看...  相似文献   

4.
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慧  唐燕 《现代护理》2007,13(9):2449-2450
针对普通输液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进入机体,造成各种危害,提出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安全型输液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推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救手段。对部分同时需要静脉推注的输液患者,常规将输液器与头皮针管分离,再把吸有药液的注射器与头皮针管衔接推药,或衔接于输液器上的三通管进行推注药液,而临床上使用的头皮针管和输液三通管都没有过滤装置,因此,不能截留药液中的微粒,如大量的不溶性微粒直接进入人体,后果十分严重。而且在分离接头的过程中,由于物理的空吸作用很容易在输液器两端产生微小气泡,随着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静脉,  相似文献   

6.
精密药液过滤器用于临床输液3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但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寻找临床有效、安全、稳定的输液方法,减少微粒污染反应引起的危害,我科在输液时使用了精密药液过滤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金鹤 《上海护理》2007,7(5):55-57
近年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日益广泛,而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较大的不溶性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则可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还可引起肉芽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均可对人体造成危害[1]。这些问题已引起世界医药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概念不溶性微粒是指注射液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径后形成的颗粒状杂质。在应用于人体的输液中,最道德的微粒限度是“零”微粒,但这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临床常用的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状况,探讨目前状况下在静脉推注给药时使用微粒截留器的必要性。方法研究开发一次性独立包装微粒截留器,使用GWJ-5微粒检测仪,检测按规范配制好的实际用于患者静脉推注药液在截留前后不溶性微粒数目及大小的变化。结果静脉推注药液在截留前后不溶性微粒数目及大小均符合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标准,但经截留后的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目及大小明显小于截留前(P<0.01)。结论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静脉推注药液必须使用微粒截留器。本研究开发的一次性单独包装微粒截留器在任何情况下均可使用,包括单独静脉推注时、输液过程中、抢救时及麻醉用药时,具有价格低廉、实用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之中,输液微粒被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1]。输液微粒直径为1~15μm,少数微粒直径可达50~300μm[2]。随着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病人对输液质量的要求提高,如何加强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逐步减少不溶性微粒对静脉输液病人的危害正愈来愈被医院和病人重视。故本文将从静脉输液微粒来源、相关因素和预防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静脉输液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日趋为人们所认识。如何有效地防止静脉输液过程的微粒污染,这是医药界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注射器、输液器是静脉输液的工具,为探讨注射器,输液器对输液的微粒污染,笔者对本院消毒供应室的注射器,密闭式输液器中的微粒及对药液澄明度  相似文献   

11.
输液器多功能终端滤器截流微粒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改进临床使用的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使其终端过滤器一管多用,减少静脉用药不溶性微粒污染。方法 在过滤器侧上方,设计一倾斜带帽状开关的侧管,管径的大小与注射器乳头或输液三通管相衔接,既能过滤静脉输液药液微粒,又能过滤静脉推注药液的微粒。结果 经过滤过的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的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减少,直径≥10 μm微粒数分别为2.786±1.805、1.267±0.249,与经普通输液器滤过的药液微粒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次性多功能过滤器可有效截留静脉滴注联合静脉推注药液不溶性微粒,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慧  唐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5):2449-2450
针对普通输液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进入机体,造成各种危害,提出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夏莹  陈琰 《现代护理》2006,12(20):1937-1938
目的探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在中成药静脉输液中对不溶性微粒的滤过作用。方法200例需输注中成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优尔特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输液器输液,伏尔特组加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输液。观察2组患者的皮肤局部、血管及全身反应。结果伏尔特组患者的皮肤局部、血管及全身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0、0.003和0.009)。结论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在中成药静脉输液中能有效截留不溶性微粒,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夏莹  陈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0):1937-1938
目的 探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在中成药静脉输液中对不溶性微粒的滤过作用.方法 200例需输注中成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优尔特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输液器输液,伏尔特组加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输液.观察2组患者的皮肤局部、血管及全身反应.结果 伏尔特组患者的皮肤局部、血管及全身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0、0.003和0.009).结论 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在中成药静脉输液中能有效截留不溶性微粒,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但也是微粒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微粒是指存在于静脉滴注液体中的并无意加入的、可游动的、不溶性的外源性物质及可溶而未溶的药物。它对机体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者参阅有关文献,就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来源及其防范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精密输液器对静脉中药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滤过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对静脉中药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滤过效果。方法使用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输液器分别对灯盏花、丹参、天麻等中药制剂配制而成的静脉滴注药物进行过滤,然后用微粒分析仪分别对两种滤液进行微粒含量的检测。结果经检验两种滤液中不溶性微粒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密输液器作为静脉输液的终端过滤装置,能有效减少中药制剂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各环节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微粒产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可能影响静脉输液微粒产生的注射剂规格、消毒方式、安瓿开启方式和药液抽吸角度4种因素以及每种因素下不同水平进行试验,并对比有粉和无粉手套对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配置静脉药物时采取的消毒方式和注射剂安瓿开启方式是影响微粒产生的主要因素;佩戴一次性无粉手套,较有粉手套进入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少。结论配置静脉输液时,采用佩戴无粉尘手套、用砂轮在安瓿瓶颈处划割、使用酒精喷壶喷雾消毒、以消毒镊子敲击开启的工作流程,能够在保证大规模静脉用药配置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临床输液不溶性微粒危害及其预防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韩红芳 《护理研究》2003,17(14):812-813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近年来 ,临床应用输液的面越来越广 ,已由过去单纯用于补充体液、提供热量 ,变为以输液为载体 ,从静脉给药为主。这种给药方式 ,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给药剂量准确 ,起效快。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微粒的污染。现就临床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来源及预防进行综述 ,以期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1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危害的认识 ,始于 2 0世纪 5 0到 6 0年代。 195 5年Bruning报道 ,在 2 10例患肺血管肉芽肿的小儿尸检中发现有 19例是由于纤维所造成的。这些病例的…  相似文献   

19.
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减少输液反应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缪书卉 《护理研究》2003,17(3):167-168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在输液过程中 ,输液反应时有发生 ,除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 ,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0 0 1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 ,分别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精密过滤输液器给 3  相似文献   

20.
周灵英 《护理研究》2007,21(4):1005-1006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而静脉用药中的微粒污染及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不溶性微粒含量的测量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医疗机构是病人聚集地,人流量大,空气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含量较多,故污染严重。感染、输液反应、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笔者依据河北省药检所对一些医疗机构的相关内容进行实地测定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