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猫爪草胶囊和抗结核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将26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猫爪草胶囊。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猫爪草胶囊和抗结核短程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对肺结核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 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配对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给予 2HRZ/ 2HR方案规则化疗 ,1个月后加用BCG免疫治疗 ,对照组给予 2HRZ/4HR方案单纯规则化疗。比较免疫学参数变化情况和两组近期临床效果与 5年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物加猫爪草胶囊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猫爪草胶囊治疗加用抗结核药物对颈淋巴结核的研究,寻找一条治疗浅表淋巴结核的新途径。方法:收集门诊和住院颈淋巴结核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2DL2ZS/4DL2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给予2DL2ZS/4DL2和猫爪草胶囊,4粒,每天3次,用6d停3d为1周期,共10周期(90d)。所有病例每个月对包块变化情况进行测量(查体及B超)和登记,所有的病例均随访1年。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3.3%,对照组78.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1年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5.1%,对照组83.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94.5%,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5.5%,治疗组无复发。结论:抗结核药物加猫爪草胶囊对颈淋巴结核临床治愈率高,无复发,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颈淋巴结核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HRZ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6月组(6M 2HRZ/4HR).9月组(9M 3HRZ/6HR)、12月组(12M 3HRZ/9HR)。疗效考核以X线及痰菌为依据,满疗程X线学治愈的病例X线学随访1~3年。结果:3组满疗程X线学治愈率分别为55.0%、73.7%、90.0%。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7.8%、85.7%、100%。各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相近。随访1~3年X线学复发率分别为27.3%、7.1%、5.6%。结论:12月方案优于9月方案,9月方案优于6月方案,延长疗程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王育华  李艳香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164-1166
目的 观察异烟肼、利福平粉针剂局部治疗溃疡瘘管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初治颈部浅表淋巴结结核,自然破溃或手术切开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全身化疗(3HRZS或AMK/9HRE)并口服猫爪草的基础上局部应用异烟肼、利福平换药治疗,对照组无局部用药;全部病例临床观察6个月,最终完成全部疗程治疗,观察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24例,对照组2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治愈率:治疗组100%(24/24),对照组40%(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局部异烟肼、利福平换药+全身化疗治疗溃疡瘘管型淋巴结结核,有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了注射给药的痛苦和风险,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电导透药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体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2HR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辅以INH+KM和利多卡因局封治疗;超导组64例采用2HR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同时应用超声电导局部透入INH+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超导组有效率96.88,复发率为1.56%,对照组有效率83.88%,复发率6.67%,超导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抗结核治疗同时联合超声电导透入抗结核药物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疗效肯定,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胎盘贝及抗痨散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38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结核药物化疗组17例,胎盘贝及抗痨散组21例,常规抗结核药物化疗组给予2S(E)HRZ/4HR化疗方案,胎盘贝及抗痨散组在2S(E)HRZ/4HR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胎盘贝及抗痨散,2组均治疗2个月后痰涂片镜检抗酸杆菌,疗程结束评价痰菌阴转率及X线胸片病灶吸收变化。结果:胎盘贝及抗痨散组有效率95.2%,常规抗结核化疗组有效率52.9%。结论:胎盘贝及抗痨散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协同西药杀灭结核菌,减少结核菌对抗结核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消除肺结核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张丽  黄汉平  周霞  邹鹏  周金海 《临床医学》2009,29(10):17-19
目的探讨6ThZ(E)OK/6ThZ(E)O方案治疗2HRZ(E)S/4HR治疗后复发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HRZ(E)S/4HR治疗后复发菌阳肺结核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1例),化疗方案分别采取6ThZ(E)OK/6ThZ(E)O和3HRZES/9HRE。观察两组治疗第1、2、6个月末和疗程末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程末痰菌阴转率、肺内病灶吸收好转率及空洞闭合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6ThZ(E)OK/6ThZ(E)O方案治疗2HRZ(E)S/4HR治疗后复发菌阳肺结核疗效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诚  刘军兰  张红国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16-111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治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将98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2组给予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淋巴结缩小、溃疡愈合、治疗时间情况,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52例治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82.61%(P<0.05)。强化期治疗组显效率73.08%,高于对照组45.6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脓肿型颈淋巴结核一期愈合时间及二期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治颈淋巴结结核疗效显著,有利于抗结核治疗疗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治愈率,减低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结核性胸膜炎巩固治疗期每周1次使用利福喷汀化疗方案与每天1次利福平用药方案的疗效、毒性及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单纯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和治疗组118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2HRZ/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强化治疗2个月,后用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巩固治疗,共4个月;治疗组采用改进的治疗方案(2HL3Z/4H3L7):异烟肼、利福喷汀、吡嗪酰胺强化治疗2个月,后采用异烟肼、利福喷汀每周1次巩固治疗,共4个月。结果: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时胸水吸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的巩固治疗方案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良好,药物的毒性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合并肺结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疗效及是否会导致肺结核复发或恶化。方法:将COPD并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抗痨治疗,治疗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吸入,2次/日,对照组则予口服班布特罗胶囊10 mg,1次/日。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6月、9月及12月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及在观察期间的入院次数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人次及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EV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结束时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及同组间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未出现结核复发或恶化。结论:COPD并肺结核患者在规范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应用ICS并未增加结核复发或恶化风险,且可改善肺功能并减少入院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应用ICS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饮食行为训练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糖尿病知识讲座,实验组接受为期5个月的饮食行为训练管理.在管理前、管理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管理后3个月和6个月,其主要饮食行为优于管理前和对照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食行为训练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新发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8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予注射用胸腺肽α1、格列美脲联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予格列美脲联合抗结核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病灶吸收情况,记录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检测治疗前、治疗2个月及治疗6个月时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血清CD3+、CD4+、CD8+水平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2个月、治疗6个月时sIL-2R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治疗6个月时sIL-2R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6个月CD3+、CD4+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6个月CD3+、CD4+水平升高及CD8+水平降低,且两组治疗6个月FBG、2hPG及HbA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sIL-2R水平,提高IFN-γ水平,有利于恢复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肝胆消石片治疗胆道结石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肝胆消石片与爱活胆通胶囊进行随机对照、平行试验 ,共治疗胆道结石 90例 (胆囊结石 35例 ,肝内结石 2 5例 ) ,其中治疗组 (肝胆消石片 ) 6 0例 ,对照组 (爱活胆通 ) 30例。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治愈 9例 ,(15 % ) ,显效 10例 (16 6 7% ) ,有效 39例 (6 5 0 0 % ) ,无效 2例 (3 33% ) ,总有效率 96 6 7% ,总显效率 31 6 7% ;对照组治愈 2例 (6 6 7% ) ,显效 4例 (13 33% ) ,有效 2 1例 (70 0 0 % ) ,无效 3例 (30 0 0 % ) ,总有效率 90 0 0 % ,总显效率 2 0 0 0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说明两组疗效相当。肝胆消石片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爱活胆通 ,其治疗后中医证候记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1)。提示肝胆消石片有较好的溶石消积 ,疏肝利胆 ,和胃止痛的作用。在用药过程中 ,未发现该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胡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55-105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对照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给予雾化治疗,比较2个月后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以及6个月后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个月后临床症状以及胸部X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移动抑制因子(MIF)、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1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行肺结核规范化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巩固治疗4个月。检测对照组入组时、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观察组患者按照治疗后结核是否控制分为临床控制组79例和未控制组3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血清MIF、INF-γ、TNF-α。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IF、INF-γ、TNF-α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IF、INF-γ、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6个月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IF、INF-γ、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控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均低于临床未控制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MIF、INF-γ、TNF-α水平与临床控制率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MIF、INF-γ、TNF-α水平随着病情控制时间和效果而下降,可在一定程度反映患者治疗控制病情情况,对病情观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百令胶囊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00例难治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口服,每次3粒,3次.d-1,疗程6个月。通过检测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变化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经治疗后尿蛋白、血肌酐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浆白蛋白比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4%)显著高于对照组(74%)(P〈0.05)。结论百令胶囊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能有效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肥胖型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 4 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较大剂量其他降糖药 ,血糖控制稳定但水平较高 (FBG >7 5mmol/L ,但 <12mmol/L) ,加服罗格列酮 4mg/d ,6周后 ,观察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降低空腹和餐后 2h血糖有效率分别达 95 %和 72 5 % ,且能降低TG ,提高HDL C ,不良反应少。结论 肥胖型 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其他降糖药效果不理想时 ,加用罗格列酮可进一步降低血糖 ,改善血脂 ,且服用方便、安全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以针刀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典型病例100例,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刀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分别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判定疗效.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探析针刀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机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3%(41/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1,0.01,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松解粘连,缓解软组织痉挛,使血管、神经受压得到解除,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20.
林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2):3138-3140
目的探索莫西沙星对多重耐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180例MDR-TB患者,随机等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对照组,动态观察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改变,以及临床治愈情况。同时分析莫西沙星治疗后PCT和sTREM-1水平改变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莫西沙星组累计显效率(85.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莫西沙星组患者血清sTREM-1和PC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sTREM-1在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有效控制MRD-TB患者病情程度,并降低血清PCT和sTREM-1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