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指导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更换与应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性,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抗菌作用,第四代的加替沙星和第三代的左氧氟沙星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无显著差别。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性。不需要应用加替沙星替代左氧氟沙星用于抗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指导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更换与应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回顾性调查2011年我院检出的19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抗菌作用,第四代的加替沙星和第三代的环丙沙星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几乎一致。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性。不需要应用加替沙星替代环丙沙星用于抗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2 2004年北京儿童医院门诊5岁以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使用E试验法(E-test)对114株肺炎链球菌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114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36%,对阿莫西林/棒酸全部敏感,对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不敏感率为6.1%,头孢呋辛为30.7%,头孢克洛为29%,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在90%左右,全部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敏感。结论儿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二代抗菌药物不敏感率为29%~36%,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在90%左右,未发现对氟喹诺酮类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集我院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细菌,并分析这些细菌对7种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K-B法及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并判断结果。结果:临床上,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对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耐药性细菌感染是医院面临的严峻问题。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减少耐药细菌产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目前国内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抗菌药物之一,近几年用量逐渐增加。随着药物在患者身上使用频率加深,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是日益加重。目前对此类症状主要采用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的方法,本文对此情况的现状、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展开讨论,希望为同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粪肠球菌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的开发提出实验依据.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12株粪肠球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并选择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对其gyrA和parC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域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随机选择5株PCR产物...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1].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其耐药性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提高.本研究对临床医护人员上报的226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提供依据,避免或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细菌对各种抗微生物制剂的敏感性正逐渐发生改变,本文旨在了解阑尾炎局部分离菌株对氟喹诺酮抗菌药物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并迅速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阻断DNA复制。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需氧菌、厌氧性球菌和杆菌均有很强活性,且细菌很难对其产生耐药性,因而深受临床欢迎。临床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泌尿系统、肠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外伤感染等。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较低、体内分布广、给药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抗感染药物,卫生部办公厅公布《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1.
烧伤创面细菌的环丙沙星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烧伤创面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作者自1990年11月~1995年12月从烧伤创面分离的680株细菌进行环丙沙星耐药性监测,并分2个时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对环丙沙得的耐药率明显增加,分别由20.7%和14.6%增加至51.5%和78%(P<0.01),肠杆菌科的耐药菌株由8.9%增加至17.5%(P<0.05)。烧伤创面环丙沙星耐药菌株明显增加的原因可能与应用氟喹诺酮类作为首选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烧伤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60年代萘啶酸作为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中的首个产品问世以来,本类药物的研制非常迅速,已经发展至第三、第四代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尤其是后来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需做皮试、给药方便、与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优势,因此成为制药商竞相开发的重点抗菌药物。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吴蔚 《现代实用医学》2008,20(3):204-205
目的研究我院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6例甲型副伤寒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细菌敏感药物和耐药情况进行性分析。结果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三、四代头孢敏感率达98.2%~100%,对氯霉素及SMZco的敏感性达100%,对氨苄西林、复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阿莫西林耐药性高。结论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后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的耐药性变迁 ,对下呼吸道分离的 10 93株细菌进行环丙沙星耐药性监测 ,并分两个阶段加以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增加 ,由 2 2 .87%增加到37.97% (P <0 .0 5 )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显著增加 ,从 17.48%增加至 45 .45 % (P <0 .0 1)。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增加的原因 ,可能与常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杨东平 《浙江医学》1992,14(6):39-40
氟喹诺酮类或新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血药浓度高、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不易产生耐药性,且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特对国内正在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对其它药物的影响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龟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龟分枝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机理。方法:从我市工厂医院内感染标本中分离龟分枝杆菌12株。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抗生素的敏感性,用滤纸片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并提取、鉴定质粒,用氟哌酸消除质粒。结果:42种抗生素中,3株龟分枝杆菌龟亚种对大多数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敏感。对抗结核药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敏感。9种脓肿亚种对大多数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敏感,对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敏感,对多数抗结核药耐药。在药物间均为无关作用。从6株脓肿亚种中提取出一个9.1kb质粒,消除质粒后耐药性不变。结论:龟分枝杆菌是一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其耐药性与质粒传递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志贺菌在本地区的流行趋势及其对不同类别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临床转归。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志贺菌61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株为福氏志贺菌,其中福氏2a是最主要的亚型(91.38%);3株为宋内氏志贺菌;未见其他血清型菌株。另外宋氏志贺菌组临床预后好,治愈率100%,细菌阴转率100%。宋内氏菌对常规抗菌药物仍有高度敏感性,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无明显耐药性。但是,福氏志贺菌组治愈率86.21%,细菌阴转率93.10%,且福氏志贺菌对常规抗菌药物有高度耐药性,其中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分别达到75.86%、58.62%、43.10%、50.00%。对诺氟沙星也有一定耐药性,耐药率为22.41%。福氏志贺菌还显示出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菌(MDR)发生率55.17%。结论:要地区志贺菌主要流行趋势仍是福氏2a型,且有高度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尤其对诺氟沙星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临床细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检出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针对临床感染问题选用药物提供依据。面对抗菌药物滥用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WHO于2000年发布了“遏制抗微生物药品耐药性全球战略,我国也于2004年8月由卫生部等单位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正确分析和应用药敏试验结果是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遏制抗微生物药品耐药性全球战略中重要的一步。现就有关知识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合成广谱抗菌药,自1979年合成氟喹诺酮药物以来,因其抗菌谱广,适应证广泛,不良反应少,在体内分布广及组织浓度高等优点,发展十分迅速,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然而,随着临床用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细菌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耐药菌种不断增多,耐药程度不断加重,给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现状及临床治疗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分析421例前列腺炎患者标本的细菌学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421例前列腺液标本,273例分离出细菌,共分离出15个种别共计278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7.3%;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白霉素耐药率为88%~97%,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为33%~50%,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新霉素、利福平和头孢哌酮耐药率均<30%,对万古霉素全部显示敏感。结论葡萄球菌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最常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新霉素、利福平和头孢哌酮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