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抵抗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巧  贺彩果 《临床荟萃》2007,22(19):1389-139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脂、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88例MS患者和26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按体质量指数(BMI)将MS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同时检测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其BMI、腰臀比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MS患者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28.08±11.92)μg/L vs(18.96±6.27)μg/L,P<0.01],非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25.96±12.08)μg/L vs(18.96±6.27)μg/L,P<0.01],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相比其血清抵抗素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MI、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21、0.23,均P<0.05),与血糖、血压、血脂无相关性(P>0.05)。结论M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因而抵抗素可能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MS、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连接点。  相似文献   

2.
黄芩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黄芩苷组(均n=10).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糖尿病组及黄芩苷组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糖尿病组及黄芩苷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30mg/kg,1周后建立糖尿病模型.黄芩苷组灌胃黄芩苷150 mg/(kg·d),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测定24 h摄食量、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及黄芩苷组24 h摄食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体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P<0.05或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胆固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黄芩苷组24 h摄食量、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水平下降(P<0.05或P<0.01),体重显著升高(P<0.01),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黄芩苷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基因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在肝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HCV感染后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50例作为HCV感染组,依其病情发展再分为3个亚组,即丙型肝炎组、丙肝肝硬化组以及丙肝肝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以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差异.结果 丙型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差异,但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值升高(P<0.05);丙肝肝硬化组、丙肝肝癌组患者较丙型肝炎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且两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IR值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丙肝肝硬化组与丙肝肝癌组相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I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丙肝患者随着肝病程度的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减缓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63岁以上老年人空腹血糖水平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1314名离退休机关干部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组、高空腹血糖组,比较3组冠心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结果:空腹血糖正常组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低于空腹血糖受损组和高空腹血糖组(P<0.01);空腹血糖受损组冠心痛、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空腹血糖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组高脂血症发病率高于正常空腹血糖组,高空腹血糖组高于空腹血糖受损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加,高脂血症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肥胖、胰岛素敏感性、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正常对照30例,观察一般情况,并测定血清抵抗素、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和血脂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非酒精性脂肪肝组(24.1±7.2) μg/L,正常对照(14.3±5.6) μg/L,P<0.05).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呈正相关关系,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血脂、血糖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过程中,抵抗素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量老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82例(老年糖尿病组),成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成年糖尿病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空腹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老年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成年糖尿病组(P<0.05或P<0.01)。老年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成年糖尿病组明显,并伴有脂代谢紊乱。结论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尤其是老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并MS患者29例(T2DM+MS组)、非T2DM的MS患者28例(单纯MS组)、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胰岛素,并计算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T2DM+MS组、单纯MS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瘦素、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MS组与单纯MS组空腹血糖、收缩压、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水平升高与体质量指数、血尿酸、收缩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瘦素水平升高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结论血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与MS密切相关,高血清瘦素水平在MS和T2DM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生芪降糖颗粒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血糖等血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并分析该变化是否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将其作用效果与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的药物罗格列酮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罗格列酮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养,其余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从中选取体质量增长80%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以随机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剂(蒸馏水配制)10mL/(kg·次),2次/d。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以人鼠单位体质量用药量直接换算后剂量的5,10,20倍灌胃生芪降糖颗粒溶液(三九集团,批号0401021,相当于生药当量2.5g/mL)。罗格列酮组:灌胃100g/L的马来酸罗格列酮悬浊液(葛兰素史克公司,批号04120005)。复方中药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1次;复方中药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2次;共灌胃3个月。测定实验开始时、高脂饮食1个月后、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除自然死亡和造模失败的大鼠外,数据保留完整的大鼠分别为正常组10只、中药复方低剂量组7只、中剂量组8只、高剂量组7只、罗格列酮组7只、糖尿病模型组7只。①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胰岛素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②高脂饮食1个月后:中药各剂量组、罗格列酮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胰岛素均较实验起始时明显提高(P<0.01)。血糖、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与正常组相近(P>0.05)。③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各治疗组和模型组血糖、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比较(P<0.01),而胰岛素水平则与正常组相近(P>0.05)。④治疗3个月后:中药各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较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明显下降(P<0.05~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血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及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生芪降糖颗粒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生化指标,作用效果与罗格列酮相当,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瘦素的关系,比较抵抗素和瘦素水平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71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OGTT开始30min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ΔI30/ΔG30),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μg/L):DM组(30±12)显著高于NGT组(22±8)(P<0.05),略高于IGT组(25±10)(P>0.05);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AUCG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及ΔI30/ΔG30呈显著负相关。空腹血清瘦素浓度(μg/L):DM组(22±11)显著高于IGT组(12±9)(P<0.05)和NGT组(10±7)(P<0.05),瘦素浓度与AUCG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与ΔI30/ΔG30无相关。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空腹血清瘦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抵抗素浓度显著影响AUCG,瘦素对AUCG无直接影响。结论抵抗素和瘦素可能联合影响体内能量代谢和平衡,但低抗素与糖代谢的关系较瘦素更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持续性低氧对大鼠肝脏和胰腺葡萄糖转运体2(GLUT2)m RNA表达及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同批次80只购于四川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分别在低海拔(西宁,海拔2 260 m)、高海拔(拉萨,海拔3 700 m)两地饲养90 d,在0 d、30 d、60 d及90 d留取腹主动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ELISA法测定胰岛素,留取肝脏和胰腺组织,RT-PCR测定GLUT2 m RNA的表达,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大鼠血糖水平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01),但两组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大鼠体重进入高海拔后均增加,30 d及60 d时低海拔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高于高海拔组(P<0.05),但90 d时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进入高海拔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大鼠肝脏和胰腺GLUT2 m RNA表达量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均明显升高(P<0.001),同时高海拔组大鼠明显高于低海拔组(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肝脏和胰腺GLUT2 m RNA与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r=-0.690,r=-0.602;P<0.01),而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255,r=0.030;P>0.05)。结论慢性持续性低氧时大鼠肝脏和胰腺GLUT2 m RNA表达明显增加而血糖下降,提示肝脏和胰腺GLUT2可能参与慢性持续高原低氧条件下葡萄糖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T2DM患者65例(T2DM组),根据是否合并OSAHS分为T2DM未合并OSAHS组35例,T2DM合并OSAHS组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名.测定血清抵抗素浓度,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相关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及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浓度(9.06±0.85) μg/L比较,T2DM组(12.54±1.74) μ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7,P<0.01);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1),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2)与T2DM未合并OSAHS组比较,T2DM合并OSAHS组血清抵抗素浓度[(13.84±1.31)μg/L与(11.43±1.21)μ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3,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抵抗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 =0.343、0.315、0.298,P均<0.05);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615、0.587、0.517、0.435、0.453,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36,P<0.01).结论 血清抵抗素可能与T2DM发生相关,而且血清抵抗素可能不是通过进一步引起肥胖来增加T2DM患者发生OSAHS的患病风险,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如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增加OSAHS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针刺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脂肪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未明确;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早中期具有良好的疗效,那么针刺对脂肪细胞因子是甭也有影响呢?目的:验证脂防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以及针刺对2型精尿病机体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8/2007-0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刚断乳的SD雄性大鼠100只,平均体质量50 g左右,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20只,高脂饲料组80只,高脂饲料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普通饲料组平均体质量20%为食源性肥胖大鼠.方法:给40只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成功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27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后二里、内庭和胰俞.1次/d)及优降糖组[格列本脲片1.6 mg/kg给药,1次/d],每组各9只,处理4周,与随机抽取的9只正常饲料大鼠做对照.主要观察指标:以快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抵抗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结果:模型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空腹咦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下降(P<0.05或0.01),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01),接近正常组水平,空腹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有所下降,和正常组仍有差异;模型组、正常组、针刺组、优降糖组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无明显关系,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针刺和优降糖均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针刺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162-3164
探讨老年糖尿病采用消渴丸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临床效果。所选病例为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7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消渴丸+阿卡波糖)与对照组(阿卡波糖)。对比两组治疗治疗、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餐后1h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4.6%(35/37)、78.4%(29/37),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胰岛素、餐后1h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餐后1h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水平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消渴丸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功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降压的同时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并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患者124例,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其中缬沙坦组64例,硝苯地平组60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 ins),计算胰岛素作用指数(IA I)。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及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F ins水平下降,IA 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F ins、IA 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均降低,使用缬沙坦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颅内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1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分为3组:其中3~4分组:81例,5~6分72例,7~8分64例。监测患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颅内压变化。预后判断在伤后6个月进行,根据GCS评分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GCS(4~5分),预后较差组GCS(1,2,3分)。分析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GCS评分不同的三组,入院以及术后血糖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岛素水平在GCS(3~4分)组与GCS(7~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GCS(5~6分)组与GCS(7~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糖与颅内压以及胰高血糖素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良好组血糖、胰岛素、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较预后较差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糖、胰岛素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监测可以辅助我们对于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监测能够辅助临床医生对于高血糖的发生机制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08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80例及糖耐量减低组(研究组)228例,再根据餐后2 h血糖水平将研究组分为低高血糖组85例,中高血糖组72例及高高血糖组71例。测定各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低于糖耐量减低各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对照组高于糖耐量减低各组,对照组与糖耐量减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耐量减低3组间无论血糖水平高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高血糖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最高,分别为(1.69±0.93)mg/dL,(2.60±2.06)mg/dL,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低高血糖组、中高血糖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与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已存在脂代谢异常,餐后2 h血糖为10.0~11.1 mmol/L的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需早期进行生活方式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他内分泌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瘦素在青春期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56例,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血糖、血脂、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同时测定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例(WHR),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Yr)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瘦素和胰岛素用放免法测定,性激素用发光免疫法测定.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消瘦组(P=0.000 1),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与WH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空腹及口服葡萄糖粉后60、120min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OGTT各时点的血糖以及性激素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脂水平、体内脂肪含量及分布密切相关.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可能同时参与青春期PCOS的早期发病并引发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孕产妇代谢特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妇女的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健康怀孕妇女140例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产妇的年龄、胎儿出生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重、孕期体重、BMI、孕龄、录入时胎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数据包,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家族史和孕周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胎儿出生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史、孕前体重、孕期体重、BMI、录入时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两组产妇28~32周、32~36周和>36周分娩的生化指标特征,结果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产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8~32周、32~36周和>36周分娩,妊娠期糖尿病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和甘油三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表明,孕周、新生儿血糖、BMI、Apgar(1 min)、Apgar(5 min)、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呈显著相关关系(P<0.001)。结论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呈显著相关关系,甘油三酯水平可能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于学满  赵晓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38-114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5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BMI≥25kg/m2)(26例)与非肥胖(BMI<25kg/m2)(26例)2组,及17例糖耐量正常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同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脂,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BMI和腰臀比值(WHR),并以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ng/mL)明显高于非肥胖T2DM患者(P<0.01);肥胖T2DM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略高于T2DM非肥胖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空腹血清抵抗素与BMI、HOMA-IR呈正相关(r=0.403、r=0.337、P<0.001);与FINS及餐后2hINS呈正相关(r=0.652、r=0.428、P<0.001);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320、P<0.01);与空腹血糖无关而与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r=-0.303,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检测在慢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病情分为肝源性糖尿病组和慢性肝炎血糖正常组各30例,另选取同时间段我院健康体检资料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C肽、胰岛素水平及GADA阳性检出率。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及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慢性肝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空腹C肽水平、餐后2 h C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源性糖尿病组患者血清GAD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血糖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DA检测在慢性肝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指导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