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蛋白尿的生成原理当血液流经人体两侧肾脏时,经肾小球滤过后每天约形成180升滤液,滤液中含有蛋白质2~4克。当滤液流经肾小管时,95%以上的蛋白质被肾小管重吸收,故正常人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蛋白量约40~100毫克,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或微量。如每天尿蛋白排出量持续超过150毫克,即称为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验以 、 、 、 表示,相当于100毫升尿中分别含有30毫克、100毫克、300毫克、500~1000毫克以上的蛋白质。蛋白尿的生成机制可能是: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小球血管硬化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滤膜的通透性增大,致使经过肾小球的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大量漏出,超过近端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出现蛋白尿。持续和大量蛋白尿造成肾脏高灌注、高滤过又促进了肾小球硬化的发展,成为肾脏病理改变加重的因素,大量蛋白尿的出现预示着疾病发展的速度加快,所以控制和尽可能减少蛋白尿成为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中之重[1]。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  相似文献   

3.
1958年Butler和Flynm指出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损伤的尿蛋白成分不同,因而用来区别肾小管性蛋白尿与肾小球性蛋白尿,目前据据其产生机理把肾性蛋白尿分成以上2种类型。在肾小管性蛋白尿,有很多蛋白成分排泄于尿中,用免疫电泳就能鉴定出30种左右的成分。其中量最多的是β_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溶菌酶,视网膜结合蛋白等,最近作者等分离出来的α_1微球蛋白(分子量33,000)也证明在尿中大量排出。这些成分都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浆中,正常人的尿中也可见到。由此可见,肾小管性蛋白尿的LMW(低分子)蛋白的大部分不是由肾脏的异常所产生,而是因正常血浆成分在肾小管的处理异常而出现,易通过正常肾小球的LMW蛋白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4.
蛋白尿是肾脏疾患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持续或大量蛋白尿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而致肾小球硬化,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长期大量蛋白丢失,还可以引起水肿、继发性贫血,身体逐渐虚衰,或产生其他病症。因此,减少尿蛋白的泄漏,降低肾小球内压和滤过,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肾小管酸中毒是一种肾小管-间质疾病,是临床上少见的低钾血症的原因之一。目前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相关报道较少。该文报道1例以反复多尿、四肢乏力10年,再发1d为主诉的34岁男性患者。该患者10年前出现夜尿多、低钾血症,尿蛋白、血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无异常。5年前出现下肢水肿、尿蛋白阳性,肾活组...  相似文献   

6.
朱辟疆  周逊  赵华 《临床荟萃》2000,15(6):252-253
既往认为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是肾小球损害 ,以致尿蛋白排出增加 ,尿中大分子蛋白增高 ,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 ,因此临床上采用检查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盘状电泳及尿中补体C3 等大分子蛋白含量及比例 ,以及反映肾小球内凝血障碍的尿FDP等指标预测NS的疗效 ,但临床发现这些指标对预测NS疗效的敏感性并不高。近年来由于肾活检的广泛开展 ,认识到肾小球疾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损害 ,后者又使肾小球损害加重 ,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影响NS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原因[1] 。故我们选择反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肾小管标志蛋白尿β2 MG…  相似文献   

7.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来完成的,其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指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来完成,其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方便地测定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1西医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认识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是确诊糖尿病肾病的必需指征。蛋白尿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肾小球滤膜的通透性增大,致使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大量漏出,超过近端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27-127
答:肾脏的泌尿活动是通过下述3个步骤完成的。(1)肾小球的滤过机能: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的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可以滤过进入肾小囊囊腔中,形成原尿。(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机能:从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中的原尿,99%的水分被重吸收,只有1%作为终尿排出体外。此外,原尿中的几种物质如葡萄糖、HCO3-、Na 、K 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被重吸收。(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及排泄机能:肾小管和集合管不仅有重吸收功能,还有分泌和排泄功能。便如尿中的H 主要是通过近球、远球小管及集合管以H —Na 交换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各种尿蛋白的SDS--AGE电泳谱带模式及其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各种肾病病人尿液进行尿蛋白SDS-AGE电泳,扫描观察谱带的特征及各蛋白组分的百分比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肾前性蛋白尿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带但谱带单一;肾小管损伤性蛋白尿虽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带但谱带较复杂;肾小球损伤性蛋白尿出现单一中分子量蛋白带和中、高分子量蛋白带;肾小球肾小管同时损伤时表现为混合性蛋白谱带(大、中、小分子蛋白带);尿路感染时尿蛋白谱带较为复杂.结论 SDS-AGE尿蛋白电泳结合尿常规分析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蛋白电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尿微量白蛋白(mAlb)定量为15~300 mg/24 h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电泳并记录干化学尿蛋白、尿糖、尿隐血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资料.同时对1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尿蛋白电泳.结果 尿蛋白电泳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中肾小管性蛋白尿8例(17%)、肾小球性蛋白尿36例(75%)[包括单纯白蛋白性肾小球性蛋白尿32例(67%)、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4例(8%)]、未检出尿蛋白条带4例(8%).各组间尿蛋白扫描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未检出尿蛋白条带.8例肾小管性蛋白尿中有2例mAlb结果≤30 mg/24 h.肾小管性尿蛋白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00).结论 肾小管损伤在早期DN中占有相当比例,使用尿蛋白电泳结合尿mAlb检测可减少早期DN肾小管性蛋白尿漏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各种尿蛋白的SDS—AGE电泳谱带模式及其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各种肾病病人尿液进行尿蛋白SDS-AGE电泳,扫描观察谱带的特征及各蛋白组分的百分比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肾前性蛋白尿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带但谱带单一;肾小管损伤性蛋白尿虽出现低分子量蛋白带但谱带较复杂;肾小球损伤性蛋白尿出现单一中分子量蛋白带和中、高分子量蛋白带;肾小球肾小管同时损伤时表现为混合性蛋白谱带(大、中、小分了蛋白带);尿路感染时尿蛋白谱带较为复杂。结论SDS-AGE尿蛋白电泳结合尿常规分析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癌瘤患者尿蛋白的放免测定与评价王余俊,岑荣光应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AIb)的浓度是目前诊断肾小球损害的最灵敏的方法。为了观察癌瘤患者尿AIb的变化,以便了解早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改变,我们对14例癌瘤患者进行了尿AIb的放免测定,...  相似文献   

15.
肾脏功能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以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水、电解质、酸硷平衡,其中肾小球滤过功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能准确、方便地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的.血胱蛋白C(Cystatin C)是其中最敏感指标.作者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各期血Cystatin C并与血肌酐比较,以探讨血Cystatin C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及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份都可以滤入肾小球囊内,形成原尿。成人每昼夜滤过的原尿约150~200升,肾小球滤过作用是靠有效滤过压来推动的。肾小管将原尿中的某些物质重新吸收入血液,肾小管的吸收是根据人体的需要,具有选择性的,近曲小管具有最重要的重吸收机能,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重要的生理物质均在此段重吸  相似文献   

17.
尿蛋白变化通常是肾脏或其他脏器系统实质性损伤或功能性改变的反映。目前,在临床实验室中一般仅检测尿总蛋白水平[1],但这不能反映出尿蛋白的选择性情况。实际上,在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以及肾小球、肾小管损伤释放或主动分泌等条件下,尿蛋白都会升高,并且在尿蛋白成分上出现一定的特征性。因此,除尿蛋白水平外,其成分分析对病因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是蛋白成分分析的常用手段[2],但由于考马斯亮蓝染色液在灵敏度上的局限性,制约了SDSPAGE在尿液样本蛋白分析中的应用。SYPRO Ruby是一种可与蛋白结合的荧光染料,用于凝胶染色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及较广的线性范围[3]。本研究利用这种新型染料对SDS-PAGE后的尿蛋白样本进行染色,并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当归对41只家兔肾热缺血时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归能改善兔肾热缺血60分钟后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轻肾损害,促进肾小管病变的恢复,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尿酸检测方法的发展及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食物中核苷酸分解吸收而来的外源性尿酸约占20%,人体内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生的内源性尿酸约占80%.血浆中尿酸只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如尿酸排泄障碍可引起血尿升高.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分4个阶段:(1)肾小球自由滤过;(2)近端肾小管主动重吸收(占滤过量的98%~99%);(3)肾小管的分泌(达滤过量的50%);(4)髓绊降支被动重吸收(占滤过量的40%~44%).最终排出量只占滤过量的6%~10%.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或分泌减少时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对3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尿蛋白分析.结果 尿蛋白经SDS-AGE电泳后,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可区分为生理性、肾小管性、肾小球性、混合性蛋白尿.对照组电泳后有3例出现单纯淡染的清蛋白条带.患者组中2例未检出,生理性蛋白尿2例,肾小管性蛋白尿20例,肾小球性蛋白尿5例,混合性蛋白尿4例.结论 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操作筒便,无须浓缩尿渡,省时,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予以分离,结果 清晰,便于保存,能正确的反映尿液内各蛋白组分的含量度变化,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