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永莹 《新中医》2019,51(9):154-156
目的:观察强骨胶囊联合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2例服用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强骨胶囊与维生素D联合治疗。对比2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及各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股骨颈骨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BGP、BMP-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而ALP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为5.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骨胶囊联合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还可调节BGP、ALP、BMP-2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通络中药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及对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壮骨通络中药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痂生长评分、VAS评分、股骨颈骨密度、ALP、BGP及BMP-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及断端边缘骨痂生长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及ALP、BGP、BMP-2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壮骨通络中药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骨密度,调节ALP、BGP及BMP-2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疗效及对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给予骨搬移术治疗,观察组5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率、症状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X射线骨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血清ALP、BG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骨折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症状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骨痂形成量、密度、结构及断端边缘形态评分和ALP、BGP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肿胀,加快骨痂重建,可能与调节ALP和BG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补肾健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方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生活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作用。方法:100例POP患者随机按诊治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非药物指导和碳酸钙D3咀嚼片,0.6 g·d-1,口服。对照组服用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观察组内服用补肾健骨方加减,1剂/d,常规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治疗前后股骨颈和腰椎L2-4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钙(Ca)、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水平;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评分;记录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和腰椎L2-4的骨密度略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a和BGP略显高于对照组,AL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自身生存质量、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4,6月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略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8%(P<0.05);两组骨折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骨方加减能提高POP患者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对骨折不愈合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骨诱导蛋白BMP-2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74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予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口服,观察2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2月BMP-2、IGF-1、s ICAM-1、s VCAM-1、VEGF、ALP水平及血流变指标,统计2组骨痂生成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2个月时BMP-2、IGF-1、VEGF、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s ICAM-1、s VCAM-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少量骨痂、中量骨痂、大量骨痂和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杜仲补肾健骨颗粒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股骨干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金天格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仙灵骨葆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比较术后2周2组患者骨折间隙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干预前后骨密度及骨降钙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骨折间隙小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骨密度、骨降钙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干预后观察组骨密度、骨降钙素水平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股骨干再次骨折、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金天格胶囊能有效促进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减少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对骨折不愈合患者血清标志物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7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口服,观察2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2组骨痂生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BMP-2、IGF-1、VEGF、ALP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s ICAM-1、s VCAM-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少量骨痂、中量骨痂、大量骨痂和临床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杜仲补肾健骨颗粒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加速骨折愈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愈灵胶囊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骨愈灵胶囊每次5粒(2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每次5粒,每日3次,两组均服用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桡骨远端骨密度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骨痂形成时间短、数量明显增加,骨皮质增厚;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愈灵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痂形成,增加骨痂生成的数量,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调冲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4例PMOP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10mg·d-1;和碳酸钙D3咀嚼片,0.6g·d-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补肾调冲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进行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评分,测量治疗前后腰椎L2-4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钙(Ca),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IL-1和IL-6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77.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腰椎L2-4的骨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BGP和ALP水平低于对照组,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E2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FSH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调冲方能提高PMOP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等症状,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雌激素水平,抑制破骨因子,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密骨胶囊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观察指标,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9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先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复位,术后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观察组口服密骨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的骨密度(BMD)以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水平,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较给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BGP及ALP水平较给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给药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GP及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4.4%,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骨胶囊可以逆转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骨形成代偿性加快,使骨代谢恢复正常,进而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壮骨伸筋胶囊(Zhuanggu Shenjin capsules,ZSJ)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按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模型组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将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结合雌激素组、壮骨伸筋胶囊高、中、低剂量组(5.42,2.71,1.36 g·kg~(-1)),每组12只。连续ig 13周,每周连续ig 6 d,实验结束,取血和骨组织,测定骨密度及血清中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雌二醇(E2),骨钙素(BGP),降钙素(CT)的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血清E2含量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P,TRAP,BG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子宫系数明显降低(P0.01),骨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骨小梁稀疏,骨小梁间有断裂并且分离,间隙增大,排列紊乱,骨板层结构疏松,骨质疏松特征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壮骨伸筋胶囊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骨密度(P0.01),增加模型鼠血清E2含量(P0.05),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P,TRAP,BGP含量(P0.05),但是对血钙和CT作用却不明显,骨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骨组织结构趋于完整。结论:壮骨伸筋胶囊能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水平,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自体骨植骨术联合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LCP)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循环、成骨分化因子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LCP治疗。对照组口服跌打生骨颗粒,10 g/次,1次/d;观察组口服补肾活血汤,1剂/d。疗程均为治疗3个月并随访3个月。每周进行疼痛、压痛、纵向叩击痛、肿胀等症状、体征检查,比较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每月进行1次X射线检查,检查骨痂形成及骨折线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治疗前后Fugl-Meyer(FMA)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黏度(BV)(高切、低切)、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D-二聚体(D-D),骨形成蛋白-2(BMP-2),BM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疼痛、压痛、纵向叩击痛、肿胀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组骨痂评分和FMA评分(上肢、下肢)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D-D,FIB,PAR,BV(高切、低切),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P-2,BMP-7,IGF-1,VEGF和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GP,OPG,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S-CTX和TRA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疗效优于对照组(Z=1.977,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Z=1.970,P<0.05)。未发现服用补肾活血汤后有不良反应。结论:在自体骨植骨联合LCP的基础上,内服补肾活血汤加减用于四肢长骨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可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了病程,促进了肢体功能恢复,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微循环、促进成骨分化因子的表达、调节骨代谢,起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韩华  杨炳友  杨柳  夏永刚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13,44(14):1957-1961
目的 观察接骨木根皮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制备桡骨骨折家兔模型.实验分对照组,模型组,跌打丸(0.28g/kg)阳性对照组,接骨木低、中、高(0.17、0.34、0.68 g/kg)组,药物掺入饲料,于造模后第2天连续给药36 d.观察接骨木根皮对骨折区骨组织形态和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2d,即骨折愈合初期,接骨木高、中剂量组兔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给药24 d,即骨折愈合中期,接骨木高、中剂量组兔血清骨钙素(BGP)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X光片显示,接骨木中剂量组兔骨膜反应密度较深,骨痂增深、量增多,且其密度与骨密度相似;光镜观察显示骨膜下新生骨组织形成均质的骨小梁,新生骨组织对原骨质两端成“工”字形包裹.结论 接骨木根皮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合成、分泌ALP和BGP及破骨细胞分泌ACP,提高成骨细胞的数量、加快局部坏死骨质的吸收及骨基质的成熟和钙化,从而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症(GIOP)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GI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强的松激素和补肾活血汤,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骨化三醇胶囊和碳酸钙D3片,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尿钙、尿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和血甲状腺旁激素(PTH)水平,骨密度(BMD)值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3.3%)高于对照组(30.0%)(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血钙、血磷升高,BMD值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背疼痛、下肢疼痛、步履艰难症状和总积分明显下降(P0.05),PTH水平明显降低,BMD值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GIOP的效果好,能减轻激素和副作用,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明确该项联用技术是否有加强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新西兰兔160只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给药组(简称联合治疗组),接骨创伤膏组(仅给予接骨创伤膏,简称对照组),模型组4组,每组4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右侧桡骨骨折模型,以第2,4,6,8周4个时间点将每组动物随机等分成4小组,每组10只,联合治疗组所有动物右侧骨折部位给予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接骨创伤膏组右侧骨折部位单纯给予接骨创伤膏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术后治疗的第2,4,6,8周4个时间组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及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含量测定,骨密度,X射线影像学检查,组织切片和形态学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KP活性水平,BGP含量,断段骨密度,X射线片影像学积分明显降低(P0.01),病理学和形态学检测显示骨折较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的第2,4,6,8周,血清AKP活性水平及BG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骨密度,X射线片影像学积分明显显高(P0.05,P0.01),病理学和形态学检测亦显示联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明显提前,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通过对骨折愈合的整个过程施加影响从而加速了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坤泰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更年期综合征(CS)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86例CS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进行膳食和运动指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替勃龙片,每次2.5 mg,1次/d。观察组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库珀曼法评分Kupperman评分(KI积分)和肝肾阴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1.39%,观察组为86.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4,8,12周,两组K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8,12周观察组肝肾阴虚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FSH,LH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和HDL-C恢复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在改善CS临床症状和疾病疗效方面与替勃龙片疗效相当;在升高雌二醇水平和调节脂代谢方面其疗效优于替勃龙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健骨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骨质微结构及骨强度的作用。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戊酸雌二醇片组(n=10),健骨片低剂量组(n=9),健骨片高剂量组(n=9)。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行卵巢切除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术后各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或蒸馏水,给药剂量分别为戊酸雌二醇片组(0.1 mg·kg~(-1)·d~(-1)),健骨片低剂量组(0.35 g·kg~(-1)·d~(-1)),健骨片高剂量组(1.05 g·kg~(-1)·d~(-1)),连续12周。每周测定大鼠体重,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大鼠血清骨钙素(OC)。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 ACP),钙(Ca),磷(P)。Micro-CT扫描重建股骨微结构,检测骨矿含量(BMC),组织骨矿含量(TMC),骨密度(BMD),组织矿物质密度(T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 N),骨小梁分离度(Tb Sp),骨小梁厚度(Tb Th)。三点弯曲法测定股骨刚度及最大载荷。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OC,ALP显著升高,血清Ca,P明显降低(P0.05,P0.01);股骨远心端及中点骨小梁稀疏,缺失严重,BMC,TMC,BMD,TMD,BV/TV明显降低(P0.05,P0.01);股骨最大载荷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骨片低、高剂量组均明显降低血清OC及ALP,升高血清Ca,高剂量组明显升高血清P(P0.05,P0.01);骨参数分析显示,低、高剂量明显升高股骨BMC,TMC,BMD,BV/TV(P0.05,P0.01),高剂量组明显降低Tb Sp(P0.05);低、高剂量组均明显增加股骨刚度及最大载荷(P0.05,P0.01)。结论:健骨片可影响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从而改善骨微结构,增加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