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8年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304例的体会。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222例,纵隔肿瘤、囊肿切除29例,食管疾病手术10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4例,胸外伤手术1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6例。结果298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6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未达到根治,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主要并发症6例占2.98%,包括肺泡漏≥4天4例;1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结论①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对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②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环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③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病情倡导个性化原则。  相似文献   

2.
电视胸腔镜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围手术(VATS)围手术期并发症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74例VATS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按年龄分3组,老年组(125例)、中青年组(216例)、儿童组(33例)。结果: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34例,占9.1%,其中1例死亡。中青年组织和儿童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和3.0%,而老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3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手术者的经验和患者年龄与VATS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强调循环渐进的原则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应用.虽然器械设备和手术技术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但目前VATS仍不能完全替代开胸手术,只能在部分患者中有选择性地应用.此外,VATS虽处于微创外科范畴,其适应证和并发症一直是胸外科领域争论的话题.国内王正,曲家骐等[1,2]大样本胸腔镜手术的回顾性研究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7%~9.1%,并证明胸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与患者自身条件及适应证的选择直接相关,因此,减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最佳方法可能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VATS患者329例,围术期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术前合并疾病、术前肺功能及心彩超检查,单肺通气时间及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补液量、手术侧及手术切除范围,术后ICU入住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329例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为72例(21.88%),主要为术后肺渗出增加25例(7.6%)、肺炎23例(6.99%)和肺不张20例(6.08%)。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白蛋白水平、麻醉时间、ICU入住时间是VATS术后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白蛋白水平、麻醉时间、ICU入住时间是VATS术后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术前白蛋白浓度,缩短麻醉时间和ICU入住时间能降低VATS术后肺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预防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寻求预防和减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食管、纵隔、心包、胸膜等10余种胸部疾病病例,其中肺大施切除462例,食管疾病手术94例,纵隔肿瘤或囊肿切除86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140例,胸外伤止血等手术22例,心包开窗和胸膜肿瘤切除及其他手术54例,胸部疾病活检术54例。手术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双腔管气管内插管866例,单腔管气管内插管46例。结果886例经VATS完成手术,26例改为传统开胸术。发生手术并发症36例,占3.95%,其中术中并发症10例,占1.1%,包括食管黏膜破裂4例,神经损伤2例,4例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出血。术后并发症26例,占2.85%,包括肺泡漏气≥7d19例,胸腔积液或积气再次置闭式引流管3例,房颤2例,胸腔感染1例和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VATS适应证选择和手术应当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对胸外科医师培养,尽快掌握VATS操作和相关知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VATS的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37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组(37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接受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皮肤受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VV、FVC、FEV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段切除组MVV、FVC、FEV1%水平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皮肤无反应率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肺叶切除组...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诊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用VATS诊治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患者91例,其中多发性结节18例,单发性结节73例。结节直径0.3-3cm。术前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象学检查均未能确诊。肺活检术5例,肺楔形切除术61例,肺叶切除术25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中转开胸手术6例(6.59%)。行VATS后,患者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确诊率100%;其中良性病变50例,原发性肺癌32例,肺转移癌9例。良性病变及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行VATS后达到了临床治愈;不能耐受大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经VATS行肿瘤局限性切除后改善了症状;肺转移癌行姑息治疗,经VATS做肺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术。结论:VATS在肺周围型小结节病变的确诊、良性结节、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治疗以及肺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手术17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即通过胸腔镜在监视器显示下。用器械完成某些胸部疾病的手术。这种手术不用剖胸或辅以胸壁小切口,大大减轻了常规手术的切口疼痛和和肌肉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175例,涉及20余个病种和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处理继发性自发性气胸(SecondarySpotaneouspneumothorax,SSP)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7月~2001年1月7年来手术治疗的90例SSP,比较VATS(A组)、剖胸组(B组)和胸腔引流组(C组)术后各参数。结果A、B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低于C组(P<0.05),A组术后胸管引流及住院时间最短(P<0.01)。3组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21.4%、25%和38%(P<0.05),近期漏气率分别为16.2%、12.5%和31%,远期复发率分别为5.4%、4.3%和20%。结论对合适的病例VATS处理SSP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82例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在胸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VATS治疗 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人无院内死亡和并发症发生 ,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可作为VATS的首选术式。VATS为胸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 ,但目前临床应用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食管癌手术克服了传统胸部长切口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诸多缺点,顺应了21世纪外科手术趋于微创的潮流,逐步得以应用和推广。但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早期VATS食管癌切除术在技术上无明显进展而遭受很多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2003年前的10年间,国内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报告不足百例。设备技术发展特别是新一代电视胸腔镜的出现,使得能够在微创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视野及照明条件,为不开胸而安全切除病变食管和清除纵隔淋巴结揭开了序幕。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VATS食管癌手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方法日趋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VATS食管癌微创手术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在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胸腔镜技术对38例食管癌病人进行手术,并对手术操作、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38例病人全部采用VATS方法完成手术,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经简单对症治疗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3年、5年生存者,分别为10、8、4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3例,其它原因死亡2例,失访7例,余4例为术后不足1年的病人,尚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论 只要掌握好胸腔镜的操作技巧及食管癌切除的手术指征,VATS治疗食管癌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2001年5月-2007年8月,对126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其中同期双侧VATS1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21例(1例行右肺上叶、右下肺大疱切除)。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生物蛋白胶喷覆创缘,不用胸膜固定术。结果术后平均住院7.4d(3~26d),胸腔引流管放置平均5.4d(1~14d)。术后并发症10例(2例剖胸止血)。全部病例治愈,随访3个月~6年,无气胸复发。结论VATS是彻底性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肺大疱切除是常用术式,疗效确切、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14.
54例胸外伤辅助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报告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通过辅助小切口配合电视辅助腔镜手术 (VidoAssistedThoracospicSurgery ,VATS) ,扩大VATS手术适应范围。 方法 对 5 4例胸外伤患者使用VATS辅以小切口进行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破裂修补术、膈肌破裂修补术。 结果  5 4例治愈出院。术后恢复快 ,住院天数 8天~ 12天 ,平均 10天。切口甲级愈合 ,术后无并发症。 结论 辅助小切口配合VATS能完成与常规开胸术同等质量的胸部手术 ,使诊治同步进行 ,扩展了VATS的手术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应用传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引起的气道损伤及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非气管插管麻醉行VATS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受到胸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广泛关注. 目的 推进对于VATS期间应用非气管插管麻醉的认识和应用. 内容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VATS治疗胸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情况,总结其安全性、可行性及相对于传统方式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趋向 非气管插管麻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VATS中的应用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微创手术治疗的95例MN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RATS、VATS的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RATS组31例,VATS组64例,均实现R0切除,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手术时间长于VATS组,但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ATS是治疗MNT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相比于VATS,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89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电视胸镜手术89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在本组89例中,无手术中死亡。术后死亡1例,死于肌无力危象。手术后并发症是重度肺部感染3例,轻度肺部感染5例,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VATS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许多常规剖腹手术均可以通过VATS完成,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肺楔形切除和恶性胸水也是最常见的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将66例行VATS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SPN患者行VATS手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对SPN进行探查定位,然后行肺叶楔形切除并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缝闭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则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55例SPN患者中31例为良性病变,24例为恶性病变;30例行VATS下肺楔形切除,25例行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VATS对SPN患者具有诊断准确和治疗规范的突出优势,应做为SPN主要或标准的诊治手段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与常规开胸切除孤立性肺结节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eoscopic surgery,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5例SPN施行肺楔形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VATS(VATS组),45例常规开胸手术(开胸组)。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肺楔形切除术。VATS组的手术时间(t=-5.326,P=0.000)、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t=-4.935,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t=-4.995,P=0.000)比开胸组明显缩短。而失血量明显减少(t=-18.633,P=0.000)。两组SPN性质(X^2=2.251,P=0.945),住院总费用(t=-0.169,P=0.86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无手术死亡,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是诊治SPN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不增加住院费用和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