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患者,女,45岁,农民。因劳动时被蜈蚣咬伤右手背1小时。患者自诉右上肢肿痛、麻小,伴畏寒、发热、头晕,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未见异常。查体:T38.5℃,P85次/分,R24次/分,BP98/62mmHg。右手背可见2个瘀点,相距约3mm;右上肢发红伴中度水肿,伴感觉减退。诊断:蜈蚣咬伤。  相似文献   

2.
周晓华 《广东医学》2005,26(1):133-133
患者 ,男 ,70岁。因被蜈蚣咬伤 30min ,被家属送入我院急诊科。患者发病当晚在家中看电视 ,2 1:2 0突感左手麻木 ,并向左上肢放射。其家属急忙查询 ,发现离患者约 2m的墙角处有一只蜈蚣 ,便认为患者被蜈蚣咬伤 ,未作处理 ,于 2 0 0 3年 7月 13日 2 1:5 0急送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体查 :体温 37℃ ,脉搏 10 0次 /min ,呼吸 2 2次 /min ,血压 16 0 / 90mmHg,神清 ,急性痛苦面容 ,全身皮肤未见叮咬伤口及红肿 ,心率 10 0次 /min ,律整 ,心音正常无杂音 ,两肺呼吸音清晰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急查心电图符合急性前间壁心肌梗…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7岁,于10天前被蜈蚣咬伤右手拇指,局部伤口疼痛难忍。于7天前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在当地镇医院求诊,测血压为210/120mmHg,静滴硝酸甘油后血压降至120/70mmHg,症状无明显的好转。于3天前出现吞咽困难,近1日出现饮水呛咳,四肢乏力、复视、痰多。  相似文献   

4.
蜈蚣咬伤致心肌炎并休克一例患者:男性,4岁。因右小腿皮肤感染2天,心悸、胸闷1天于1994年8月1日入院。入院前2天玩耍不慎被拇指大的蜈蚣咬伤右小腿,局部皮肤潮红、灼热,面积约3cm×4cm,次日晚上开始发热,体温39℃,并感右下肢麻木,心悸,胸闷伴...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以“晚餐后剧烈腹痛1h”为主诉来我院急诊科。患者既往有胆石症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3年,糖尿病病史2年。患者在1h前晚餐后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以剑突下为重,无放射痛,伴有大汗、恶心、面色苍白,不易缓解。无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家属急送入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7.0℃,脉搏10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85/57mmHg。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3岁,于1995年8月4日23:00入院。该患者因患急性泌尿系感染而在家静点甲硝吐,不慎将甲销叹瓶内装的100ml白开水设输入静脉中。患者在静点过程中,感轻微发冷,未予以处置,待静点结束后自觉发冷加重,头昏、周身乏力,体温为386C,随即检查药瓶时发现已误将白开水100rnl输入静脉,立即由家属送我院就诊。入院后,测体温为38.6C,血压17/llkpa,脉搏120欢/min,病人神志清醒、颜面潮红、呼吸略促、口唇及未稍无发组,听诊心率120次/min,律齐、无杂音、心音略低钝、双肺未闻及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  相似文献   

7.
徐涛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12-12,25
患者,女,77岁,因“突然腹痛伴晕厥一次”来我院就诊。家属诉清晨吃早饭时突然出现脐周疼痛,伴有腰背部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失去知觉,伴有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约3分钟后白行清醒,到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为0,予升压药治疗未见好转诊至我院。体检:BP:80/60mmHg,心率:86次/分,神清,痛苦面容,皮肤  相似文献   

8.
毒蛇咬伤在本地夏天较常见,对人体危害较大,能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现对本院收治的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 患者,男,75岁。因右中指被蛇咬伤2h于2004年7月2日入院。2h前在山上割草时被“竹叶青蛇”咬伤右中指,当即感剧痛,无昏迷,无肢体麻木,无心慌、胸闷及呼吸困难。在家中用头发捆扎右前臂后送我院诊治。平时身体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6.412、脉搏72次/mln、呼吸20次/min、血压10.64/5.32kPa。急性痛苦面容,大汗淋漓,皮肤粘膜无黄染,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心率72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右中指背侧见三个深而大的牙痕,未见活动性出血,右手指:右前臂中段肿胀、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因咽喉间断性疼痛1周,加重1h急诊人院。人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咽痛,呈阵发性,无吞咽痛,无畏寒发热,无异物史,无胸痛及胸闷,无心前区不适,无呼吸困难,曾在当地医院以咽炎治疗1周,疼痛无缓解。人院1h前疼痛加重,于2004年11月28日来我院急诊。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PE:T36℃,P120次/min,R20次/min,BP100/60mmHg,推人病房,表情痛苦,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10.
患者28岁,孕2产0,孕7^ 月,下腹阵发性疼痛1天人院,人院查体T:36.8℃,P:84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宫底高度29cm,腹围100cm。胎儿呈头位,有不规律宫缩,膝腱反射存在,肛查宫口未开。血尿常规化验无异常,B超检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2岁,因被人发现不省人事、全身抽搐2h于2008年12月9日凌晨3:30被路人急送入院。途中患者恶心较频,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伴大小便失禁。人院体格检查:血压140/90mmHg,浅昏迷状,呼吸不规则,无大蒜气味,颜面见粟粒样红色皮疹,无皮肤潮湿及肌颤,双瞳孔直径2mm,光反射迟钝,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口舌多处咬伤,颈软,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4次/min,心律不齐,早搏3次/min,四肢阵发性强直一阵挛,  相似文献   

12.
1例案介绍 患者,女,41岁,于2002年元月9日因患乳腺癌收入我院,于2002年元月1日9am在全麻下行有乳Ca根治术,术后给予预防感染、补液等处理(注:手术当日注射溶液为5%葡萄糖氯化钠)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于2002年元月11日9pm注射10%葡萄糖溶液时出现烦躁症状,Bp为160/100mmHg,HR96次/分,律齐有力。给予心痛定10mg,吸氧处理后症状缓解,9:30pm患者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自觉眼花、出汗,Bp100/70mmHg,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5岁。因昏迷30min于2007年1月11日3时多车接来院。患者家属于30min前发现其唤不醒,遂通知120救护车接来院,给予吸氧20min后神志逐渐转清,醒后自述头痛、头晕,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无抽搐。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mm,光反射存在,双眼球活动正常,无视野缺损。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左上肢肌力4级,无病理反射。因患者居住房间的阳台有煤炉,且冬季为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因此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收入院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35岁,主因“被他人发现呼之不应1h”12:10入院。发现时身边有呕吐物,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及双眼上翻,在车内发现“氯氮平”空药瓶6瓶(规格2.5mg/片、100片/瓶),送入我院。查体:体温36.6℃,脉搏13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05/62mmHg,面色苍白,深昏迷,鼾声样呼吸,口角及上衣粘有呕吐物,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9岁。因右眼逐渐前突1年,于2000年8月3日人院。人院前半年经常右眼疼痛,流泪。发现右眼下方胀痛2个月余,于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眼眶包块”,并让其来我院治疗。来院时检查:右眼前突,以“右眼眶炎性假瘤”收入院。人院检查:神清合作,无药物过敏史,家族无肿瘤史。T36.5℃,P80次/分,R20次/分。头颈部余(一),  相似文献   

16.
患者,白某,女性,38岁,农民。因左小腿皮肤被石子击破于2013年8月19日10:00就诊我院。查体:生命体征均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好。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外科情况:左腿胫前可见直径及深度均不足1cm的皮肤裂伤,无活动性出血,表面无污物。外科医生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可以肌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但可能需脱敏注射,也可以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注射液白以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患者及家属要求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于当日11:00予HTI:250IU肌肉注射,并嘱留院观察30min,无不适方可离院。在注射约10min后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值班医护人员马上考虑HTI过敏,立即将患者扶入抢救室平卧,予高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查体:BP90/50mmHg,P96次/min,R24次/min ,神志清楚,精神差。口周紫绀,呼吸急促,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静点多巴胺200mg加5%葡萄糖500mL维持血压,肌注苯海阿明20mg,并拨打上级医院请求支援,于11∶30患者症状稍缓解,测Bp:100/60mmHg,P:90次/min,R:22次/min。继续吸氧,观察病情变化,等待上级医院救护人员到达。于11∶40患者再次出现口周紫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测血压:60/30mmHg交替静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尼可刹米,洛贝林后,血压短暂上升后随即下降,上述药物每隔5min交替静注,患者生命体征仍不能平稳,休克症状逐渐加重,频繁咳嗽、呕吐,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可闻及大量水泡音,患者表情极其痛苦,极度烦躁,静注吗啡10 mg症状毫无缓解。于13∶30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血压、脉搏测不到,立即行徒手心肺复苏,上级医师气管插管,正压吸氧,气管内给药等急救措施,仍无生命迹象,经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承德县医院三级医院联合抢救1h无效,于2013年8月19日14∶30临床死亡。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2岁.素日体健,于死亡前19d.面部被犬咬伤2cm×2cm大小伤口二处.较深.当即在本村诊所进行了伤口处理.未冲洗和缝合,并于咬伤后12h注射了狂犬疫苗,6d后.面部伤口痊愈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第16d,患者自觉面部伤口周围及前胸发痒.有虫爬和蚁样感,进而出现多汗.流涎,心率加快.头晕等症状.在本村诊所就诊.用药不详。2d后.症状加重.怕水.怕风.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水等。于1997-04-11下午3时入院.查T:37C,P:120次/min.R:32次/min,BP:22/14kPa,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确诊为狂犬病,给予镇静。抗痉、降…  相似文献   

18.
笔者2005年治疗了2例高危出血并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透析18次,全过程均顺利完成,无出血加熏的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病例1:患者,男,24岁。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被邻居发现后急送我院。当时患者神志不清,BP100/80mmHg,P98次/分,左臂、左下肢高度浮肿、瘀斑,张力性水疱。入院后24小时无尿,总尿量80ml。急检血生化检查回报:尿素氮28mmol/L,血肌酐840mmol/L,血尿酸492mmol/L,血钾6.8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mmol/L,肌酸肌酶321IU/L,乳酸脱氢酶283IU/L,  相似文献   

19.
王守忠  王耀辉 《吉林医学》2008,29(11):968-968
1病历摘要 患者女,62岁,因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1个月余,于2006年6月来院就诊,患者家属诉其近1个月来头疼且出现双下肢无力,记忆力减退,步态不稳,呈进行性加重,近几日,走路呈慌张步态,表现痴呆,语言含糊不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Bp160/100mmHg(I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20.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肉食动物咬伤而得病,病死率极高,出现症状后几乎达100%。近年来我国养宠物者日渐增多,犬伤者日益频繁,使此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患病人数不断增多。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现将我院传染科2000—01—01/2004—03—23收治的34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