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分别联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60例,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分别记录麻醉前、注射药物后2min和唤醒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时间是指记录停止给药至术后指令睁眼的间隔时间)、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呕吐等)、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注射药物后2min的HR、MAP、SpO2 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注射药物后2min的指氧饱和度(SpO2)F组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头晕发生率少于F组(P<0.05),术后镇痛评分B组优于F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或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均安全、有效,但布托啡诺的呼吸抑制轻,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麻醉安全和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短时手术全麻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布托啡诺用于全麻的临床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耳鼻咽喉科择期声带息肉摘除术住院患者40例,手术时间(12±2)min,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B组诱导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1,F组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kg-1,2组4 min后均静脉注射丙泊酚及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琥珀胆碱维持麻醉.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VAS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和拔管时间.结果 ①与术前相比,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后及术后RR、SpO2无明显变化(P>0.05);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后及术后RR下降显著(P<0.05),术后拔管时间明显大于B组(P<0.05).②B组各时间点MAP、HR变化不明显(P>0.05);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后HR下降显著(P<0.05).③拔管后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④F组呛咳、恶心、肌肉僵直、寒颤、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20 μg·kg-1布托啡诺可安全用于短时手术全身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B组:30例)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30例).监测麻醉前、意识消失时、意识恢复后的SpO2、SBp、DBp、HR,记录手术操作时间、麻醉清醒时间、术中体动,观察患者清醒后5、10、20min时的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间SBp、DBp、HR、术中镇痛效果及睁眼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F组呼吸抑制较B组明显(P<0.05),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明显优于F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麻醉效果确切且呼吸抑制明显较轻,术后镇痛效果较佳,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芬太尼50 μg+丙泊酚2 mg/kg组(A组),布托啡诺1 mg+丙泊酚2 mg/kg组(B组),单纯丙泊酚3 mg/kg组(C组).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前、注药后2 min、苏醒时HR、SpO2,麻醉起效时间,低SpO2(85%≤SpO2<90%)持续时间,唤醒时间,麻醉效果分级,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A、B组唤醒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5).注药后2 mim三组Sp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HR均慢于麻醉前(P<0.01),且A、B组SpO2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的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明显高于C组(P<0.05).B组低SpO2(85%≤SpO2<90%)持续时间明显短于A组,C组明显短于A、B组(P<0.05).术中呼吸暂停和术后恶心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唤醒后10 min头昏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C组(P<0.05),苏醒时躁动发生率A、B组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胃镜检查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得普利麻(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年龄21~36岁,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并观察相应指标,分别于麻醉前(T1)、注药后5min(T2)、扩张宫颈时(T3)、术后苏醒时(T4)监测患者HR、MAP、RR、SpO2变化,并记录患者术后疼痛模拟评分(VAS)和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较满意.与T1时比较,F组患者T2、T3时HR明显减慢(P<0.05).两组患者T3时MAP均低于T1时(P<0.05).F组患者T2、T3时RR明显慢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15、30min 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F组(P<0.05).F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复合丙泊酚2mg/kg后术中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芬太尼组,提示该剂量布托啡诺可安全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级,年龄27Ⅱ级,年龄2765岁,既往无麻醉药品耐药或成瘾史,无心、肺、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史,无异丙酚过敏史,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B组患者预注布托啡诺10μg/kg;F组患者预注芬太尼1μg/kg;P组注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60 s后3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65岁,既往无麻醉药品耐药或成瘾史,无心、肺、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史,无异丙酚过敏史,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B组患者预注布托啡诺10μg/kg;F组患者预注芬太尼1μg/kg;P组注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60 s后3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有体动反应时追加0.52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有体动反应时追加0.51 mg/kg丙泊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意识消失时、苏醒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苏醒时间(手术结束到患者清醒)及丙泊酚用药总量,观察术中呼吸抑制情况(SpO2﹤90%)和麻醉效果分级。结果:三组患者的HR、MAP、SpO2在意识消失时的时间点较用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F组与P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意识消失时的时间点B组和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丙泊酚用药总量P组明显大于B组和F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F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三组患者唤醒时间P组与B组和F组相比明显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F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麻醉效果分级B组和F组与P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F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呼吸抑制B组明显低于F组和P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缩短了苏醒时间,还有效降低呼吸抑制不良反应,麻醉过程安全平稳,是无痛胃镜一个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尤其在老年病人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中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布托啡诺、瑞芬太尼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瑞芬太尼组(B组)及芬太尼组(C组),每组30例.布托啡诺、瑞芬太尼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分别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观察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2 min(T1)、检查后5 m...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芬太尼、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的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芬太尼组(F组)、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组(BF组),术毕按3种方案实行PCIA.记录并比较术后2、4、8、1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均达到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术后8 h、18 h、24 h,BF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术后4、8、18、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B组头晕发生率高于F组(P<0.05);BF组呕吐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干预瑞芬太尼(remifentanil)复合丙泊酚(propofol)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效果,评价布托啡诺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芬太尼组(F组)关腹前冲洗腹腔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布托啡诺组(B组)关腹前冲洗腹腔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30μg/kg。观察:①诱导前(T1)、苏醒后即刻(T2)、苏醒后1 h(T3)、苏醒后6 h(T4)时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抑制的发生率;②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①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F组相比,B组在T2、T3、T4的Ramsay评分明显占优(P〈0.05或P〈0.01),苏醒后6 h(T4)的VAS评分优于F组(P〈0.05);③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较芬太尼可更安全、有效地预防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后痛觉过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沁岩  石岚  欧媛媛  黎国媛  黄立 《重庆医学》2021,50(10):1725-1728
目的 探讨等效镇痛剂量的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对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无体动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Cp5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46例,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托菲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B、F组患者分别于手术操作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等效镇痛剂量的酒石酸布托啡诺20μg/kg和芬太尼1μg/kg,均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2.5μg/mL,采用序贯法确定下一患者的血浆靶浓度,用序贯法公式计算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Cp50及其95%CI.观察患者入室后(T0)、麻醉后(T1)和刮除子宫内膜操作刺激最强时(T2)的生命体征变化,T1和T2时的脑电意识伤害指数,麻醉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F组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Cp50及其95%CI分别为2.23(2.12~2.34)μg/mL和2.67(2.21~3.22)μg/mL,F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的Cp50明显高于B组(P<0.05);F组患者T1时SpO2明显低于B组(P<0.05),且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和术后疼痛比例均高于B组(P<0.05).结论 合用布托啡诺时靶控输注丙泊酚的有效血浆浓度明显低于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少,布托啡诺用于宫腔镜手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