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室重构和冠脉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室重构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91例合并高血压病)冠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据年龄、有无高血压分为4组:A组为非老年(<60岁)无高血压病29例;B组为非老年合并高血压病33例;C组为老年(≥60岁)无高血压病10例;D组为老年合并高血压病58例,观察年龄、高血压病、左室重构指标、冠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结果:①D组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高于A组(P<0.05);②B组的相对室壁厚度比(RWT)等左室重构指标高于A组(P<0.05);③D组冠脉狭窄分级、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B组(P<0.05);④C组与D组间LVMI、冠脉狭窄程度等无差别(P>0.05)。结论:①老年、高血压病并存的冠心病患者左室重构明显,冠脉狭窄重、范围广;②在非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左室重构与高血压有关;③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血压似乎未加重左室重构和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与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测定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的水平,探讨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浓度等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瘦素和胰岛素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同时分析瘦素与肥胖,性别等的关系。结果:血清瘦素与餐后2h胰岛素相关(R=0.31,P<0.05),肥胖者瘦素明显升高(P<0.01),女性瘦素明显高于男性(P<0.01),而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餐后2h胰岛素相关,与性别,肥胖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压、血脂、尿酸、左室肥厚、性别及肥胖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为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24例健康志愿者。心脏彩色多普勒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用生化自动分析测量血糖、血脂,用放射免疫法测量瘦素水平,并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臂比(WHR)、血压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后者瘦素水平与SBP、MBP呈正相关(P<0.01),与BMI、WHR呈正相关性(P<0.05);男性与女性瘦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瘦素水平与LVMI、IVST的相关性无显著性(P<0.05),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相关。结论 瘦素水平在高血压患者中增高,但与血压的分级无关;瘦素水平与左室肥厚无明显相关;与性别、BMI、WHR有显著相关;与血脂、血糖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血清瘦素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瘦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06例高血压病人和35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测量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空腹瘦素。结果:瘦素与收缩压呈正相关(γ=0.24,P〈0.01),高血压组瘦素明显高于健康组。结论:瘦素与高血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青少年儿童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肥胖高血压患儿、非肥胖高血压患儿、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自愿者各20例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相对浓度,分析瘦素与上述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①单纯性肥胖组、非肥胖高血压组、肥胖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瘦素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②非肥胖高血压组、肥胖高血压组与单纯性肥胖组比较,血清瘦素浓度均显著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③正常组、单纯性肥胖组、非肥胖高血压组和肥胖高血压组女童的血清瘦素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同组男童(P<0.05).④瘦素与体重、BMI、SBP、DBP呈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压之间有相关关系,推测血清瘦素可能参与了青少年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血清瘦素水平以及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2型糖尿病3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入选对象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血压、总胆同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瘦素(Leptin),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瘦素与性别、BMI、WHR、TG、SBP和FINS呈正相关(P〈0.03~0.001),与ISI呈负相关(P〈0.0011;性别、WHR、BMI和ISI在逐步回归分析中最后进入方程(r^2=0.596,P=0.000)。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时血清瘦素水平增高,高瘦素血症与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性提示瘦素在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涛  简立国 《中国医刊》2002,37(12):25-26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及缬沙坦抗LVH新的机制。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B超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I),随后给予24周缬沙坦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将LVMI与血清瘦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LVH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缬沙坦干预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LVMI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是促进LVH的重要物质;缬沙坦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是其抗LVH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瘦素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探讨老年慢性病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对6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组34例,非营养不良30例)和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同时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老年慢性病营养不良组的瘦素1.46±1.0ug/L,低于非营养不良组5.40±3.44ug/L,和健康对照组5.32±3.46ug/L(P〈0.05)。各组瘦素水平与各营养指标均显著相关性。结论:瘦素浓度与老年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探讨瘦素、脂联素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预测价值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7例ACI患者(均为发病24h内住院)人院时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同时对ACI患者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后的预后。结果ACI患者入院时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瘦素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明显低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瘦素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明显低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ACI组的血清瘦素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与NIHSS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高瘦素、低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PCI的危险因素并成为监测脑梗死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检测31例老年肥胖高血压(FAT组),35例老年高血压(EH),26例对照组糖耐量中血糖及胰岛素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糖耐量异常发生率(35%)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患者(17%)(P<0.05);(2)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患者(P<0.05);(4)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高于高血压组。结论: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糖尿病耐量异常及高胰岛素血压均高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故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先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再药物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纤溶活性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非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9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证实合并脑梗死107例,非脑梗死102例,对照组97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ELISA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含量.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及高血压非脑梗死组TC、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血清TG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P<0.01),而血清TC、LDL-C、HDL-C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伴脑梗患者tPA、 PAI、D-二聚体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脑梗死组(P<0.05)和对照组(P<0.01),高血压非脑梗死组tPA、PAI、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与高三酰甘油血症关系密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高TG水平可能是促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存在纤溶功能异常,尤其是高血压伴脑梗死更明显,纤溶异常可能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探讨瘦素与暗肪肝患者的血脂、血尿酸及血清铁蛋白(FePr)之间的关系。方法: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我院62例脂肪肝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测定血脂、血尿酸和血清铁蛋白。结果:(1)脂肪肝患者LEP水平、血尿酸、血清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2)LEP与血尿酸及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高瘦素水平并与血尿酸及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瘦素水平可以作为脂肪变性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各70例作为研究对象,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非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高血压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等血压水平与非老年高血压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观察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眼底病等合并症的人数均高于非老年高血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收缩压和脉压升高,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要坚持个体化治疗,持续有效的平缓的降低血压,并注意并发症对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征)患者瘦素与胎盘神经肽Y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PIH患者48例(PIH组)和30例正常晚孕妇女(正常晚孕组)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胎盘瘦素水平及胎盘神经肽Y水平的表达。结果 ①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妊高征孕妇产前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妊高征孕妇(P〈0.01=;中度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又明显高于轻度孕妇(P〈0.01=;轻度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妊高征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③两组妇女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均与BM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正常妊娠组(r=0.428,P〈0.05=,妊高征组(r=0.502,P〈0.05=。④对照组与轻度PIH组胎盘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与中重度PIH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且重度PIH组明显高于中度PIH组(P〈0.01=。⑤对照组与轻中重PIH组胎盘NPY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0.05、0.01、0.01=。且各组PIH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⑥瘦素与NPY的相关性分析:对照组及轻度PIH组两者有相关性(r=-0.482、P〈0.05及r=-0.423 P〈0.05=;但中重度PIH组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781、P〈0.01及r=-0.853、P〈0.01=。结论 瘦素与神经肽Y可作为一种预测妊高征严重程度及衡量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60岁以上患者脑卒中与血糖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文宣 《广东医学》2003,24(4):421-42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脑出血及脑梗死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将69例脑卒中患者(年龄>60岁),其中脑出血29例,脑梗死40例,并选择同期非脑卒中20例患者为对照组,测定血糖,血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并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结果:卒中组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卒中组存在应激性高血糖(P<0.05),脑出血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脑梗死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应严格控制葡萄糖的摄入量;高血压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防治目标;除高脂血症外不宜普遍宣传低脂饮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性不孕患者腹腔液和血清中瘦素水平,并探讨瘦素与有关内分泌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20例PCOS性不孕患者和2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腹腔液与血清中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抗体(Ins抗体)、睾酮(T)、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结果:PCOS组腹腔液中瘦素、胰岛素、T、Ins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Ins抗体P=0.01外,其他指标均P〈0.01)。PCOS组血清中瘦素、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PCOS患者中,体质量指数(BMI)≥23kg/m^2组患者腹腔液与血清中瘦素、胰岛素、T水平均显著高于BMI〈23kg/m^2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PCOS患者腹腔液与血清中瘦素水平与BMI,胰岛素,T及Ins抗体呈正相关,与E2呈负相关,与P无明显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瘦素水平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BMI,胰岛素,T和E2。结论:PCOS患者腹腔液与血清中均存在瘦素水平异常,并伴有胰岛素,T,Ins抗体等的异常,BMI是影响瘦素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66例,设为高血压组;另于同期选取老年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等一般指标、血脂生化及血清Lep,超声检测IMT.结果 两组BMI、WHR及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高血压组血清Lep及IM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组血清Lep水平高于非AS组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患者年龄、WHR、Lep呈正相关(均P< 0.01).结论 Lep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为阐明及干预高血压病患者AS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1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尿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召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121-121,12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与108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尿酸(uA)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级和3级高血压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高于老年血压正常者,随着血压升高,血清尿酸水平有增高趋势。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重视治疗血清尿酸的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年龄、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瓣彩色多普勒频谱测定中午CHD组24例、老年CHD组25例、合并症(CHD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组20例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及空腹血糖值。结果:各组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正常。各线间血糖值相比(均为P<0.05)。老年CHD组舒张早、晚期血清峰值比(E/A)下降(P<0.01),舒张早期血流加速度(AC)减低(P<0.01),以合并症组尤为明显(P<0.001)。结论:随年龄增长,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可明显加重老年CH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瘦素在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α 1-酸性糖蛋白(AA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分剐检测63例女性RA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瘦素的水平,并与AAG、TNF-α、CRP等作相关分析。同时按有无活动、有无治疗及病程(分≤5年和,5年)等分组分析。结果:63例女性RA患者瘦素含量为(13.18±2.29)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92±1.91)μg/L(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AAG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瘦素水平在活动组和非活动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按接受治疗情况分治疗前、未使用强的松、加用强的松三组比较瘦素水平,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程≤5年组瘦素含量为(17.38±2.29)μg/L,明显高于病程〉5年组的(9.55±2.09)μg/L(P〈0.05)。结论:女性RA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AAG存在相关性,但与病情活动等其他因素无关,推测瘦素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炎症细胞因子,在RA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