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为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于远侧腕横纹上方约10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及头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大鱼际皮肤动脉、静脉、神经来源、分支及吻合情况。其中5只标本于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灌注墨汁,测量皮肤染色范围。结果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外径为(1.40±0.22)mm,长度为(2.0±0.5)cm,皮瓣可切取面积为2cm×3cm~4cm×5cm。静脉回流有两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起始与走行恒定,口径适当,可设计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伴行静脉或浅静脉为蒂、带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前臂后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 方法 解剖观测4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局部解剖。观测前臂后外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 结果 自桡骨Lister结节及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指伸肌和桡侧伸腕肌肌间隙内有一恒定的皮支动脉营养前臂后外侧皮肤,该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神经支配为前臂后皮神经分支,血管蒂长度为(4.12±0.26)cm,血管起始处外径为(0.91±0.07)mm,管径与指动脉相仿。 结论 前臂后外侧可以形成以桡骨lister结节及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的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肌间隙穿支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临床设计切取腕横纹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取6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桡动脉掌浅支的走行及皮支分布规律和特点。 结果 桡动脉掌浅支于桡骨茎突掌尺侧自桡动脉发出,起始处直径(1.26±0.36)mm,向鱼际肌走行。桡动脉掌浅支于舟骨结节近侧中间腕横纹处发出皮支,皮支发出处直径(0.23±0.06)mm,供养腕横纹皮肤。 结论 以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供血,以腕横纹皮肤为供区切取游离皮瓣或带蒂转移可以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该术式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第2掌背动脉远段皮支链的组成和分布,为第2掌背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11例成年新鲜手标本,其中10例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1例标本用塑料混合液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测第2掌背动脉远段发出皮支的走行、皮支链的形成、分布和吻合,血管蒂外径和长度。结果在10例乳胶灌注的标本中,5例男性的第2掌背动脉共发出皮支29支,直径为(0.366±0.129)mm,蒂长为(5.956±1.328)mm;5例女性的第2掌背动脉共发出皮支31支,直径为(0.350±0.110)mm,蒂长为(6.196±1.277)mm。通过两样本t检验比较发现男、女第2掌背动脉动脉的直径和蒂长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第2掌背动脉发出的皮支在手背浅筋膜内相互吻合形成皮支链,营养相应的皮肤。桡神经手背支恒定地穿行在第2掌背动脉远段皮支之间。结论依靠第2掌背动脉远段的皮支链作为第2掌背动脉皮瓣的血管蒂,修复手指皮肤的小面积缺损,并可同时修复损伤部位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 在PubMed、Science Direct、CNKI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桡动脉掌浅支、鱼际、腕横纹、外科皮瓣、皮肤缺损”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1月有关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相关文献,分别对桡动脉掌浅支的解剖研究、皮瓣设计、临床分型、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桡动脉掌浅支可分为鱼际皮支与腕横纹皮支,走行恒定,血供可靠;两个皮支直径均与手指动脉直径相近,有利于与指动脉相吻合。临床上可在鱼际部与腕横纹部分别设计切取岛状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的各种皮肤软组织损伤;对于合并神经、血管的复合损伤,还可切取Flow-through皮瓣或携带神经、肌腱的嵌合皮瓣,完成一期创面覆盖与功能重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优点颇多,但对于皮瓣的切取面积范围及具体神经支配情况尚未有统一意见。结论 以桡动脉掌浅支供血的皮瓣切取方式多,修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临床值得推广,但现有报道中对于皮瓣切取面积及神经支配情况未有详细证据,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供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依据。 方法 解剖58侧防腐固定的成尸手标本,观测第1掌背动脉的起源、外径、长度及吻合。观察皮瓣感觉神经的来源及分布。1侧新鲜成尸手标本动脉造影。 结果 第1掌背动脉起于桡动脉鼻烟窝段,外径(0.77±0.19)mm,长度(5.21± 0.47)cm。第1掌背动脉分为3型:Ⅰ正常型占60%(35侧),走行在第2掌骨桡侧,在第2掌骨颈或示指近节桡侧与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吻合。Ⅱ变异型占29.2%(17侧),Ⅲ缺如型占10.3%(6侧)。第1掌背动脉伴行静脉两支者占29%(17侧);1支者占19%(11侧);缺如占52%(30侧)。皮瓣的感觉神经来源于桡神经浅支。 结论 第1掌背动脉作为轴心血管设计为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示指近节及掌指关节背侧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7.
第二和第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掌背动脉远段皮支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侧成人手标本动脉乳胶灌注后,解剖观测第2、3掌背动脉走行,皮支的起始部位、走行、外径和吻合方式,模拟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切取方法。结果第2、3掌背动脉位置恒定,其皮支发出部位主要集中在远1/3段,直径大于0.2mm者占15%,小于0.2mm占85%,可解剖长度大于20mm;在指蹼处指蹼动脉1~3支,大于0.3mm者为1支,可解剖长度超过10mm。结论以掌背动脉远段皮支为蒂可设计顺行或逆行皮支皮瓣,修复近、中手指皮肤缺损。以指蹼动脉为蒂的顺行皮瓣可修复近、中节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皮瓣面积以不超过20mm×40mm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桡动脉在桡骨茎突水平发出掌浅支,经舟骨结节尺缘穿鱼际肌实质或沿其表面下行至手掌中远端与尺动脉吻合形成掌浅弓,弓的凸侧发出指总动脉[1]至各手指。作者在临床手术中发现一桡动脉掌浅支变异,报道如下。,患者,女性,42岁,右手拇指开放性损伤致皮肤缺损,拟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术中见桡动脉于桡骨茎突水平尺侧发出掌浅支直径为1.1mm,有两伴行静脉,直径约0.7mm、0.8mm,行向舟骨结节远侧缘,穿拇短展肌实质深部约1mm,于肌肉内向远尺侧走行,行程1.5 cm即拐向尺侧与尺动脉分支吻合,在手掌根部形成弓状血管吻合,血管弓动脉,,  相似文献   

9.
掌短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吻合血管的掌短肌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观测掌短肌的形态,肌皮瓣的血供、神经分布。结果:掌短肌呈斜方形,其桡侧长2.2±0.8cm,尺侧长2.8±0.9cm,中部宽2.8±0.6cm,中部厚2.8±0.9mm。掌短肌为尺神经浅支支配,其浅面的皮肤为尺神经浅支和尺神经的尺动脉支支配。掌短肌皮瓣的动脉血供来源有4:即尺动脉本干、掌浅支的肌皮支和皮支、掌深支和小指尺侧固有动脉的肌皮支。其静脉回流为上述动脉的伴行静脉,汇入到尺静脉,以及与手掌尺侧皮肤相连的前臂尺侧静脉。结论:以尺动、静脉为血管蒂的掌短肌皮瓣的血供来源较多,可以利用尺神经浅支和尺神经的尺动脉支形成带感觉神经的皮瓣。是修复拇指指腹大面积缺损较好的供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形态学特征,为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手标本,通过巨微解剖、血管铸型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虎口背侧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布;②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与虎口背侧血管的吻合特点。另1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虎口背侧血供属多源性,由虎口掌侧动脉(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和虎口背侧动脉(第1掌背动脉)分支供养。①第1掌背动脉恒定起自桡动脉,走行于第1掌骨间隙,分出桡侧、尺侧和中间3个终支,有桡神经浅支发出的同名指背皮神经伴行;②虎口掌侧动脉向虎口背侧发出尺侧、中间和桡侧穿支,与第1掌背动脉分支形成恒定的吻合,营养虎口背侧皮肤。 结论 以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为蒂,可形成跨区域供血虎口背侧皮瓣转位修复示指近侧段、鱼际部和拇指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供第1掌骨背桡侧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依据。 方法 解剖 20具防腐固定成人手标本,观测第1掌背桡侧皮支血管链的起源、外径、长度及吻合。1例新鲜成年手标本动脉造影。 结果 在拇长展肌腱止点深面可见一条粗大皮支起始,39侧来源自桡动脉浅支,1侧来源于桡动脉主干。该皮支主干沿拇短伸肌腱桡侧向远端走行,相距2 mm。在掌指关节平面,与指掌侧动脉穿支吻合。 结论 以第1掌骨背桡侧该皮支为轴心血管设计轴线,切取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在解剖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轴线,切取的皮瓣内含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及桡神经浅支拇指桡背侧支,与创面指动脉神经吻合,重建皮瓣血供及感觉。切取面积2.5~4.0 cm×1.5~2.5 cm。 结果 6例全部成活,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理想,皮瓣感觉恢复至S3~S3+级,两点辩别觉5.0~8.0 m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呈线形瘢痕,拇指活动正常,供区以远部分皮肤感觉减退。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 结论 该皮瓣具有轴心血管较固定,供区损伤小,切取方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手指感觉恢复满意,为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腕横纹部桡动脉掌浅支血流桥接皮瓣应用于复杂性断指再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11例复杂性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8~41岁,平均29.5岁。患指均血运障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5 cm×2.5 cm~3.0 cm×6.0 cm,指动脉缺损长度1.0~3.5 cm。患者均采用腕横纹部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桥接进行断指再植,观察患者患指成活情况,术后1年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功能。结果 本组11例,10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桡动脉掌浅支的浅支血管缺如,改行静脉皮瓣完成手术。10例患者术后皮瓣及患指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供区无明显瘢痕,腕部功能正常。术后1年患指功能优8例,良1例,差1例,劣0例。结论 腕横纹部桡动脉掌浅支血流桥接皮瓣的血管蒂与指动脉口径匹配,适宜用于复杂性断指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指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16 例(16指)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2~58岁,平均37岁。挤压伤6例,绞伤6例,电锯伤及切割伤4例。拇指单纯掌侧软组织缺损7例,掌侧合并侧方软组织缺损6例,指背缺损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0~7.0 h,平均 4.0 h。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3.3 cm×1.8 cm~6.0 cm×2.8 cm。采用大小为3.6 cm×2.1 cm~7.0 cm×3.2 cm 的同指指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同时将皮瓣携带的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与创面内的指固有神经残端吻合。供区12例直接拉拢缝合,4例残留小面积创面行全厚游离皮片植皮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观察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外观、质地及静态两点辨别觉,对比伤指与健侧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总活动度(TAM)及虎口角。结果 术后1例皮瓣表面出现水泡,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后皮瓣成活。其余15例皮瓣顺利成活。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相近,耐磨、耐寒冷。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8~13 mm。伤指TAM为138°±3.9°、健侧为140°±3.4°,伤侧虎口角度为95°±10.3°、健侧为96°±9.2°,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61、1.732, P值均>0.05)。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结论 同指背侧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可逆行修复拇指多个部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满意,供区损伤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伴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9例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分支桥接手部缺损动脉,重建手部血供;旋股外侧动脉发出的穿支(肌间隙穿支或肌皮穿支)为皮瓣血供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分支长度为4~8 cm,切取皮瓣面积为7cm×9cm~11cm×16 cm。 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手部血供良好,供区植皮成活,术后3~9个月随访,皮瓣及手部末梢血供良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部分供区有瘢痕增生。 结论 对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既可桥接血管,又可覆盖创面,是目前修复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