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l)技术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实施血运重建术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并用于临床术后随访检查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同时对超声的两种技术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78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88人术前、术后进行D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血运重建术后,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四点(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收缩期主峰S波速度的平均值术后较术前得到改善,S与EF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且S比EF的敏感性更高。DTI二尖瓣环四点的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的平均值术后较术前增大;而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无显著差异。结论:血运重建后,冠心病患者整体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得到改善;DTI技术观测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血运重建是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用于心肌梗死(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随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6例MI住院患者,根据是否进行PCI术,分为PC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1例,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行D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EF)及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四点(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收缩期主峰S波速度的平均值术后1个月较术前即有明显改善,S波速度与EF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且比EF的敏感性更高。DTI二尖瓣环四点的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的平均值术后较术前增大;常规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I术后,患者整体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短期内得到改善;DTI技术观测AMI患者的心功能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可作为常规超声心动图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3.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初发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DTI)技术在评价初发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的初发心肌梗死患者18例及与其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5例入选本研究。应用DTI技术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指标评价两组对象的左室功能。同时计算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E/Em),以评估左室平均充盈压。结果心肌梗死患者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速度(Em)及晚期峰值速度(Am)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组E/Em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DTI技术可以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加敏感地检测出初发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监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A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0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7天、术后6~9个月应用TDI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m),两者比值(Em/Am),并分析其变化。正常对照组80例,应用TDI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组术前Em(6.81±1.19)cm/s,Em/Am 0.84±0.35,正常对照组Em(10.72±1.41)cm/s,Em/Am 1.32±0.43(P<0.05)。与冠心病组术前比较,术后3~7天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术后6~9个月Em(9.87±1.33)cm/s,Em/Am 1.19±0.25,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直架植入术后短期内左心室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左心室舒张功能会逐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单次血液透析(HD)治疗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左室功能的急性影响.方法 57例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且正处于维持性HD治疗中的ESRD患者入选本研究.所有患者于单次HD治疗前及治疗后1 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并分析左室形态及功能指标.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PW-TD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结果 单次HD治疗后,左室内径明显减小(P<0.05);PW-TD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S)、收缩期峰值速度(Sm)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及E/A比值,较单次HD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而PW-TDI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比值则未见显著变化.左室充盈压相关指标E/Em比值在单次HD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单次HD治疗可以改善ESR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PW-TDI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前负荷状态下准确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技术作为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影响的临床价值,探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5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组33例(A组)和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组19例(B组),A组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5d及术后5d、3个月、6个月随访,B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d及术后6个月随访;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重构的变化情况。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进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存在相关性(P<0.05)。6个月后B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增高(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较术前增高(P<0.05)。结论: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可能有助于评价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重构情况。超声技术可作为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Ⅰ组(超声示心内结构正常)、高血压Ⅱ组(心内结构异常);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DTI-PW检测侧壁二尖瓣环运动舒张早期速度(e)、舒张晚期速度(a)及e/a比值并与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与心房收缩期速度E/A比值,肺静脉血流收缩期速度(S)与舒张期速度之比S/D作了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舒张早期速度(e)、e/a比值明显减低(P<0.01),而高血压Ⅱ组测值更低(P<0.01);高血压Ⅰ组a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DTI对高血压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血流多普勒。高血压Ⅰ组中DTI检出率为85.3%,二尖瓣血流61.7%,肺静脉血流52.9%;高血压Ⅱ组分别为95.3%、79.16%和70%。结论:DTI评价高血压患者轻-中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具有方法简便、敏感性高等优点;亦可作为鉴别血流多普勒出现的“伪正常血流模式”的重要指标,限制性充盈异常时,不宜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TI技术 ,对 5 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DTI速度峰值 (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舒张早期DTI速度峰值 (Ve)显著减低 (P <0 .0 5 ) ,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 (Va)无显著变化 ,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的比值 (Ve Va)显著减低 (P <0 .0 5 )。Ve Va值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 A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参数可用于无创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检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室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脉冲DTI技术,对48例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3 d.术后7 d、30 d检测左室12节段的局部心肌运动速度,即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比较支架置入术前后对应节段的Sm、Em、Am以及Em/Am比值的变化。结果:术后30 d 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大多数对应节段的Sm于术后7 d已明显增高,且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增加,以LAD与LCX对应节段为显;术后30 d时,全部对应节段的Sm、Em及Am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而绝大多数对应节段的Em/Am比值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左室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改善。通过DTI检测局部室壁运动速度可用以评价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与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9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室相关指标,根据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及血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2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20例先天性心脏病无肺动脉高压患儿及24例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分别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心室侧壁二尖瓣环附着处、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附着处收缩期S波峰速度(Sm)、舒张早期负向E波峰速度(Em)、舒张晚期负向A波峰速度(Am)、等容收缩间期(ICT)、等容舒张间期(IRT)、射血时间(ET),计算左心室、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各组间差异,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组患儿右心室组织多普勒参数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相关性.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组患儿左心室、右心室Em及左心室ET降低,而左心室、右心室Am、ICT、IRT、Tei指数均异常升高.右心室IRT与sPAP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右心室功能均受损,以右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下降为主,右心室IRT可作为预测肺动脉高压的新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心肌做功指数(MPI,Tei指数)早期检测和评估蒽环类药物(ATC)对肿瘤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多普勒法测定46例恶性肿瘤患者ATC化疗前和化疗后3~6个月左心Tei指数,常规超声心动图EF、FS和E/A指标。结果与化疗前比较,Tei指数相关参数中ATC化疗后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延长,等容舒张指数(IRT/ET)增大,E/A指标降低(P<0.05)。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收缩指数(ICT/ET),EF和FS指标较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早期评价ATC对肿瘤患者心脏功能损害方面,Tei指数、等容舒张指数是敏感的指标,E/A指标虽然在应用上有局限性,但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6例,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二尖瓣环水平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峰速度(E),A峰速度(A)、E/A及E峰减速时间(EDT)进行比较,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EDT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Em及Em/Am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A、E/A、Sm、Am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足月新生儿60例(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和轻度窒息后心肌损害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各40例),对3组新生儿在生后24~48h内、窒息心肌损害新生儿治疗1周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同步描记心电图,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右心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及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Tei指数。比较3组新生儿上述各项心功能指标。对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同时作血清CK-MB测定并与Tei指数做相关性分析。对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经规范治疗1周后重测以上部分指标,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3组间左室EF及左、右心室E峰、A峰及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ei指数、IRT、ICT明显增高(P〈0.01),ET明显降低(P〈0.05);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相比,Tei指数、IRT、ICT明显增高(P〈0.01),E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ei指数、IRT、ICT明显增高(P〈0.01),ET明显降低(P〈0.05)。窒息并心肌损害新生儿生后24~48h血清CK-MB与左、右心室Tei指数呈正相关(r=0.787、r=0.773,均P〈0.01)。窒息并心肌损害患儿经规范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ei指数、ICT、IRT及CK-MB均明显下降(均P〈0.01),ET明显上升(P〈0.01)。结论 Tei指数能快速、准确地评价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对3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右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E峰与A峰峰值速度、右室等容收缩时间(ICT)与等容舒张时间(IRT)、右室射血时间(ET)、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Tei指数进行测定。结果在各时间点Tei指数逐渐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各时间点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ASD患者右心功能确有减退,Tei指数是综合检测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可靠指标,手术修补ASD可以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并防止心功能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6.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室重构与右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右室重构及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高血压患者62例,按左室重量指数分为无左室肥厚组(A组,33例)和左室肥厚组(B组,29例).对照组为28例健康者.二维超声测量右室前壁厚度(RVAWTd)、右室舒张期内径(RVEDd);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TDI)测量三尖瓣环心肌运动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和S峰速度时间积分(Sm-VTI),分别采用PW-TDI与脉冲多普勒测量右室Tei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组Em和Em/Am下降,Am和Tei指数升高(均P<0.01);与A组比较, B组Em、Em/Am、Sm下降,Am、Tei指数、RVAWTd及PASP升高(P<0.05,P<0.0 1).两种方法所测Tei指数存在相关性:对照组(r=0.78,P<0.01),高血压组(r=0.72,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右室功能减低,在左室肥厚同时可发生右室重构并进一步影响右室功能,TDI测定右室Tei指数能简便有效评价高血压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脉冲型组织多普勒技术(PW-TDI)测算心肌综合指数(Tei指数)以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测量30例MS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在PW-TDI条件下测算左心室二尖瓣环四个位点(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的Tei值及其均值(t-Tei),对两组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患者左室Tei值明显增大(P<0.001);二尖瓣环四个位点等容舒张时间延长(P<0.001)、射血时间缩短(P<0.01或P<0.05),前壁、下壁等容收缩时间延长(P<0.05)。结论MS患者左心室在收缩功能正常时舒张功能已减退,采用PW-TDI技术测算Tei指数来评价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改善向心性重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m和Am)厦其比值(Em/Am)。比较向心性重构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口服缬沙坦3个月前后Em、Am以及Era/Am的变化。结果口服缬沙坦3个月后,二尖辩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明显增加(P〈0.01)。结论缬沙坦能改善向心性重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右室整体功能及负荷状态.方法 随机选取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20例(尿毒症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获取心尖四腔切面右室侧壁三尖瓣环运动频谱,测量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等容舒张时间(IRT)、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t)、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t)、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t),计算Et/At及Tei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右室ET缩短,IRT延长,Et减低,At增加,Et/At降低,Tei指数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右室整体功能异常,主要为舒张功能受损,参数的变化情况正确地反映了右室压力和容量超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左心室功能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 不明原因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4 7例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分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组 (secondarypulmonary hypertention,SPH) 17例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组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tion,PPH) 30例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偏心指数 (EI)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二尖瓣、肺静脉、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交界处血流频谱。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PPH组和 SPH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RVEDD)、右心房上下径 (RAL )、右心房横径 (RAT)增大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EDD)变小 ,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偏心指数 (EIs、EId)显著增大 ;E波、E/ A比值降低 ,舒张早期 E波减速时间(DT)延长 ;等容舒张时间 (IRT)、等容收缩时间 (ICT)延长 ,左心室射血时间 (ET)缩短 ,左心室 Tei指数增大。EIs、EId分别与 E、E/A呈负相关 ,与左心室 Tei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左心室 Tei指数为反映左心室功能障碍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