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从收治的接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或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中抽取125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LEEP术后病理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其符合率为50.4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及疣样病变/扁平湿疣]诊断符合率为39.19%,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Ⅱ/Ⅲ)诊断符合率为72.09%。采用Kappa分析后得知,Kappa=0.62,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一致性较高。经阴道镜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8例接受LEEP术病理检查,共5例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CIN),占62.50%,其中1例为HSIL(CINⅡ/Ⅲ),占12.50%;阴道镜确诊为疣样病变/扁平湿疣患者31例,接受LEEP术病理检查,共3例确诊为HSIL(CINⅡ/Ⅲ),占9.68%。此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准确性为100%。结论:阴道镜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一定检出价值,但检出微小浸润癌存在漏诊可能性,筛查HSIL及以上疾病则必要使用LEEP术病理活检,其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两者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60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或)LEEP。并比较。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诊断结果之间的总符合率为49.23%。对两种方法诊断为HSIL进行一致性检测,Kappa值为0.6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LEEP术后病理为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病理一致性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1和0.83。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病理检查均是有效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但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5-2009-05我院门诊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异常、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患者65例,均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者病理结果符合率52.3%,级别上升占13.8%(9/65),级别等同占52.2%(34/65),级别下降占33.8%(22/65),其中上升的9例中,术前CINⅠ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Ⅱ,CINⅡ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Ⅲ,CINⅢ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有盲目性,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微小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可提供完整病理标本,组织无炭化,可治疗某些CIN、进一步筛查宫颈癌,为宫颈微小浸润癌的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CIN及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沈淑芳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18-1520
目的 讨论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接受阴道镜直视下活检且被诊断为CIN,并在短期之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3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比照的方法以判断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及漏诊因素.结果 306例患者阴道镜直视下活检病理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者212例(69.3%),不一致者94例(30.7%),诊断过度以及不足分别为44例(14.4%)和50例(16.3%).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I共计40例,漏诊CIN Ⅱ~Ⅲ 14例,没有发生浸润癌漏诊;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 Ⅱ~Ⅲ共计266例,漏诊浸润癌36例.结论 在CIN的临床诊断中,阴道镜直视下活检尚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如在宫颈浸润癌方面存在较大漏诊概率.  相似文献   

5.
李峰 《当代医学》2014,(33):18-19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镜下早期宫颈癌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宫颈癌的确诊率,为疾病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20例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或镜下早期宫颈癌浸润的患者在LEEP刀下行宫颈锥切术再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宫颈锥切病理为准,CINⅠ25例,CINⅡ40例, CINⅢ36例,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13例,浸润癌6例,对比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相符合有71例,不符合49例,其中诊断不足有23例,诊断过度26例。120例LEEP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的有13例,阴道镜下活检漏诊率为10.8%。结论阴道镜下多点宫颈活检对CIN的诊治有局限性,联合宫颈锥切可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并减少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率,可以对宫颈癌的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诊治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诊治宫颈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LEEP术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将行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病理相比较.结果 101例患者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完全相符72例,完全不符者29例,其中诊断过度者15例,诊断不足者14例,101例中最后诊断为浸润癌的3例.结论 阴道镜直视下宫颈活检诊断CIN存在着漏诊,而应联合以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治CIN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CIN)术前阴道镜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术前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71例,其中CINⅠ.19例,CINⅡ.43例,CINⅢ.9例,均行LEEP手术.结果:LEEP手术后同术前比较,级别下降的25.35%,级别不变的61.97%,级别上升的12.68%.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浸润癌.LEEP术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弥补这一缺点,两者联合应用使宫颈癌前病变的防治更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门诊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78例,上述患者术前均按照宫颈病变诊疗三阶梯法,先行细胞学检查,有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或HPV检查,不满意者或HPV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确诊为CIN后,自愿接受LEEP治疗,术后均行病理诊断。结果 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率为79.2%,前者较后者病理结果有轻有重,6例CIN患者LEEP术后病理结果轻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11例重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其中2例CINⅢ诊断为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CINⅡ诊断为CINⅢ。结论 LEEP可诊断和治疗CIN及宫颈原位癌,即可起到阻止浸润癌的发生,又增加了对已患浸润癌的发现率,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诊刮术(联合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联合检查法诊断为CIN,并于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4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自身对照对比研究联合法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联合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43例患者联合法病理诊断同LEEP诊断符合者72.0%(31/43),其中诊断过度者为13.9%(6/43),诊断不足者为13.9%(6/43)。联合法诊断CINⅠ共5例,LEEP术后证实CINⅡ-Ⅲ2例;诊断CINⅡ-Ⅲ共38例,LEEP术后证实宫颈浸润癌4例,漏诊率10.5%。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H及以上者阴道镜下活检浸润性宫颈癌的漏诊发生率显著高ASCUS者(P〈0.05)。结论联合法诊断CIN具有微创、可重复性高及低漏诊率的特点;对于细胞学检查为ASCUS-H及以上的患者应反复筛查,以降低宫颈浸润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宫颈癌病例60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低级别病变35例,CINⅡ306例,CINⅢ189例,宫颈浸润癌74例;CIN病例接受宫颈锥切371例,发现宫颈浸润癌19例;直接全子宫切除49例,发现宫颈浸润癌5例;部分CINⅢ锥切后补充全子宫切除未再发现病变升级病例;阴道镜活检诊断高级别CIN的准确率为61.6%(237/385),其中CINⅡ53.9%(123/228),CINⅢ72.6%(114/157),阴道镜活检漏诊宫颈浸润癌24例(均为早期浸润癌),阴道镜活检分别诊断为宫颈低级别病变1例,CINⅡ2例,CINⅢ21例,不同病变级别漏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37,P<0.01);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诊断宫颈浸润癌93例,占94.9%,且80.6%(75/93)为早期浸润癌。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可实现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和早期诊断,并避免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诊断配合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5例行TCT筛查阳性患者行阴道镜宫颈活检,采用TBS分级系统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3例经TCT诊断为ASCUS患者中,诊断为CIN 61例,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符合率为49.6%(CINⅠ50例,CINⅡ8例,CINⅢ3例);29例LTC诊断为HSIL患者中,诊断为CIN21例,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符合率为72.4%(CINⅠ11例,CINⅡ8例,CINⅢ2例);12例TCT诊断为LSIL患者中,诊断为CIN 8例,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符合率为66.7%(CINⅠ5例,CINⅡ2例,CINⅢ1例);TCT诊断为SCC的1例患者,诊断为浸润癌,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符合率为100.0%。结论:TCT配合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可以降低漏诊率,是宫颈癌前病变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CINⅠ级66例,CINⅡ级25例,CINⅢ级9例,均采用LEEP术治疗。结果 LEEP术后标本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诊断符合率为87.0%(87/100)。其中CINⅠ级符合率75.8%(50/66);CINⅡ级符合率64.0%(16/25);CINⅢ级符合率77.8%(7/9)。所有患者随访显示:Ⅰ级治愈55例,1年后复发1例;CINⅡ级治愈19例,复发2例;CINⅢ级治愈8例,复发2例。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宫颈上皮内廇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过程中阴道镜活检及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二次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方法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Ⅲ患者105例,予LEEP治疗,分析阴道镜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 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相符者70例,占66.67%(70/105),不相符者35例,占33.33%(35/105),其中病理级别上升18例,占17.4%(18/105),诊断降低17例,占16.19%(17/105)。结论在诊治CIN中LEEP术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仍有一定的差异,最终诊断以病理诊断级别高者为准;LEEP术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在CIN诊治过程中LEEP是一种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断和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Ⅲ)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7月-2005年6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的130例患者行Leep诊治并跟踪随访24个月,评Leep手术对CINⅢ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手术病理诊断相符的75例(57.7%),低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的36例(27.7%),高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的19例(14.6%)。追踪随访的111例患者中,比较Leep术前和术后1年、2年宫颈异常鳞状细胞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P〈0.01,差异有显著性。2年治愈率达99.0%,复发率0.9%。结论Leep手术在CINⅢ诊断中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不足,减少漏诊率,同时是治疗CIN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门诊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提示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473例,进行宫颈LEEP/锥切术,将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符合程度,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宫颈LEEP/锥切术之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两者病理结果相符率93.48%(67/102)。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中,LEEP术较活检病理级别降低者占22.55%(23/102);LEEP术较活检病理级别升高者占11.76%(12/102),两种方法结果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阴道镜可发现宫颈微小病灶,结合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手段,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宫颈电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浸润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下检查-活检后病理组织检查"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而行LEEP术的患者547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结果对比研究LEEP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升高49例(8.9%),相同166例(30.3%),降级332例(60.6%),发现镜下早浸癌的3例,浸润癌3例。宫颈电圈术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出血,颈管粘连。结论宫颈电圈环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有其优势,在发现宫颈镜下早浸癌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8月因宫颈病变在我院行LEEP治疗的患者120例,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结果,观察LEEP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66.7%,其中CINⅠ、CINⅡ、CINⅢ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3%、53.3%、50%;LEEP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LEEP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张英  唐乾坤 《西部医学》2011,23(7):1326-1327
目的探讨LEEP环型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LEEP对19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ike Lesions,CIN)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法对其疗效及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6例患者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CINⅠ级92例(46.94%);CINⅡ级75例(38.26%),CINⅢ级29例(14.79%,包括宫颈原位癌3例);196例患者术前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将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完全符合者178例(90.82%)。手术时间3~10 min,出血量约5~15 ml。所有患者经4~8周后随访观察宫颈形态基本正常。术后6个月细胞学复查转阴率为100.0%。结论宫颈LEEP环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出血少,不需麻醉,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CIN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Ⅲ)患者子宫切除术前行宫颈环切术( LEE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Ⅲ患者先行LEEP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比阴道镜活检、LEEP后病理及切缘状态与全子宫手术标本病理情况的差异。结果:阴道镜活检、LEEP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不符合率28.57%,病理升级为浸润癌5例,升级率为7.14%;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慢性宫颈炎39例,无病变率55.71%;LEEP切缘阳性5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23例,阳性率46.00%,LEEP切缘阴性20例中,全子宫切除术后阳性8例,阳性率40.00%;环切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发生子宫残余病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存在漏诊;需要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术前一定要先行诊断性环切,直接切除子宫是有风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