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我们彭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健康信息系统,该系统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预防保健信息为一体,利用信息手段为提高社区卫生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对信息化建设对于社区卫生门诊服务流程重组、医疗服务质量、职工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控制管理、公共卫生报表统计效率,以及卫生人力绩效管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江萍 《社区卫生保健》2008,7(3):167-169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生命线。长宁区卫生局在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上建立了区级和社区双层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机制,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有效的质控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中,为确保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根据质控评估结果和项目成本核算,按数量支付预防保健经费,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落实社区综合预防保健措施,提高社区健康水平,实现“让医生走进家庭.让家庭拥有医生”。方法①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家庭三站式服务。②组建6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行网格化、户籍健康责任制管理、双向签约.落实社区服务团队责任。③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工作激励机制,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结果给应建尽建的74811份健康档案做出社区健康诊断,明确社区危险因素,加强社区教育;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慢阻肺、精神病和结核病等患者落实规范管理。80%的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医疗费用明显下降.社区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户籍健康责任制管理.团队人员责任感强.病人依从性强,有利于综合预防保健措施的落实,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实施效果。方法运用竞聘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绩效考核管理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医疗和病人安全,提高了服务满意度,降低了差错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工作质量,促进了该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并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量管理存在制度较滞后、管理有盲区、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论需要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大管理力度、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建立病房托管机制等方式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深圳市各社区已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要求,根据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发展需求,近年来深圳市不断加快全科医师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充实到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加快提高深圳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中的信任度,从而真正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真正落实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服务要求[1],努力为深圳市居民培养健康"守门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通过建立“质控网络”、加强医疗质量日常督查和二级考核等举措,并对实施前后相关质控考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树立医务人员质控意识,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承担“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满意度是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是考核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结合国内外有关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研究文献,在对浙江省583名城乡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并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对于保证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更好地控制和降低医药费用,改进卫生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WOT分析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综合医院间的胃肠肿瘤"双向转诊"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胃癌及大肠癌患者274例及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3名社区医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闵行区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医学中心建立规范的胃肠肿瘤"双向转诊"机制的可行性。结果实施双向转诊后转之前到社区就诊患者增加了88.95%。自行就诊所花费的平均费用为241.33元,转诊的为150.08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100%,对上级医院诊疗过程的满意度为98.5%,对社区医学生医疗水平的满意度为70.1%,对转诊作用的满意度为92.3%。结论肿瘤早发现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居民胃癌和大肠癌的早发现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还可以改善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质量,同时对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规范卫生服务操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缓解医院门诊压力,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同时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治疗服务。此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医疗设施设备的配置均由地方政府免费提供,交由医院独立经营管理,服从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该中心成立三年以来,随着知晓率不断提升,业务工作量逐年呈现大幅度上升,相当于成都相似规模其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倍以上,病人满意度大于99%。三甲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技术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信任,极大的提高了中心的知名度,促进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基本医疗业务的知晓率,促进居民选择就近就医,真正实现了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2.
13.
试点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提供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抽样调查 ,对UHPP项目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的服务提供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中心及服务站提供的服务内容不断扩展 ,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加强 ;但康复、精神病病人管理等服务是薄弱环节 ;基本医疗设备差 ,人员素质较低等是制约中心及服务站供给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We describe changes over time in performance on measures of technical quality and patient experience as a group of primary care clinics transformed themselves into level III patient-centered medical homes. METHODS A group of 21 Minnesota primary care clinics achieving level III recognition as medical homes by 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Quality Assurance has been tracking a variety of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measures for years. We analyzed trends in these measures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ose of other medical groups in the community to estimate what we might expect as other primary care sites gear up to achieve medical home status. RESULTS The clinics in this group achieved a 1% to 3% increase per year in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a 2% to 7% increase per year in performance on quality measures for diabete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reventive services, and generic medication us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for other medical groups in the region, the rates of increase were greater for satisfaction, but similar for the quality measures. CONCLUSIONS Achieving medical home recogni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s in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for these clinics, but the rate of improvement is slow and does not always exceed levels in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in Minnesota (which are also improving). Expectations for large and rapid change are probably unrealistic.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医联体管理中引入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方法在天津某区域医联体内实施OKR,基于OKR标准实施流程,构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发挥沟通优势,并做好监督和持续改进。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结论OKR模式可丰富医疗机构管理手段,为提升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6.
The academic health center and the healthy commun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US medical care reflects the priorities and influence of academic health cent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eadership role assumed by one academic health center, the State University at Buffalo's School of Medicine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and its eight affiliated hospitals, to serve its region by promoting shared governance in educating graduate physicians and in influencing the cost and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Cooperation among hospitals, health insurance payers, the business community, state government, and physicians helped establish priorities to meet community needs and reduce duplication of resources and services; to train more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to introduce shared governance into rural health care delivery; to develop a reg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o implement health policy. This approach, spearheaded by an academic health center without walls, may serve as a model for other academic health centers as they adapt to health care reform.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县域医共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共同体,实行集团内人、财、物共享,实施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持续改进,对比实施前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改革后医共体内基本形成有序的就医格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医院的业务量、门诊服务人次、住院服务人次、手术总服务台次、收支结余实现了“四增长一下降”,提高了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患者满意度高于改革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的主要做法,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建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在东、中、西部各选取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且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武汉市、重庆市共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运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研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养老服务等。每个调研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不同种类医养结合服务的服务对象、主体、方式和内容均有所不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部门间仍需要进一步协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服务的程度有限。结论: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的需求以及机构服务能力,制定老年人统一照护需求评估标准,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内容与对象,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企业医院社会化是实现卫生全行业管理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改革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企业医院社会化是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行业化、筹资方式的多元化。企业医院在观念上要“以变应变”,以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管理方法适应改革的需要;在经营理念上要“以不变应万变”,以优质、优价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善并提升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方法]根据TOPSIS法和RSR综合评价法的结果,以共生理论视角解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结果]2010-2017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情况良好,但执业医师的平均增速仅4.68%,平均诊疗人次的增速为6.85%,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的平均增速为13.91%。此外,床位的利用RSR值乡镇卫生院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结论]共生单元: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但医师人数不足;共生模式:自身能力不足,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过于松散;共生环境: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应引入激励机制,营造激励环境;深化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共生关系,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重视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与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