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离断(Uncut)Roux-en-Y吻合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行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行Uncut 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和并发症,术后3个月Roux-en-Y滞留综合征(RSS)、残胃炎和胆汁反流发生率及营养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RSS、残胃炎和胆汁反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ncut Roux-en-Y吻合术能够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降低术后RSS、残胃炎和胆汁反流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对比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应用Uncut Roux-en-Y吻合与π形吻合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所有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Uncut RY组(39例,52%)和π形吻合组(36例,48%)。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无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Uncut RY组与π形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5.10±35.71)min和(191.58±36.43)min,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3(2,4)d和4(3,6)d,上述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ncut RY组和π形吻合组Roux滞留综合征分别发生2例和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吻合口漏、肺炎或胸腔积液、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吻合口溃疡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应用π形吻合手术时间更短,应用Uncut Roux-en-Y吻合进食更早,Roux滞留综合征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潘敦  陈辉  何颖 《西部医学》2013,(10):1464-1466,1470
目的探讨责门癌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端侧吻合、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及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法吻合术后3年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08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端侧吻合术30例(近端胃大部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49例(Roux-en-Y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法吻合29例(空肠间置组)。术后3年进行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022)调查,同时检测患者体重、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并对三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吞咽困难、胃部疼痛、饮食受限、焦虑、口干、味觉、身体外观等项目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大部组术后呃逆评分(46.07±12.94)高于Roux-er-Y组(26.59±10.31)及空肠间置组(29±8.34),有显著性差异(f=22.339,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3年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呃逆及返流,影响生活质量。保留远端残胃及空肠间置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操作相对简便,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较好,是目前贲门癌患者较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改良Roux-en-Y吻合、Orr式Roux-en-Y吻合和Uncut式Roux-en-Y吻合3种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胃癌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行Orr式Roux-en-Y吻合(Orr组),48例行Uncut式Roux-en-Y吻合(Uncut组),43例行改良Roux-en-Y吻合(改良组)。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以及术后1、3、6个月下降的体重和营养状况。结果 3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r组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Uncut组和改良组,改良组消化道重建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Orr组和Uncu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ncut组和改良组近期并...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59-62+67
目的研究Uncut Roux-en-Y与经典Roux-en-Y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差异性,旨在为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Uncut Roux-en-Y组与经典Roux-en-Y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肿瘤分化及淋巴转移情况)、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短期营养情况及术后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Uncut Roux-en-Y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经典Roux-en-Y组(P0.05)。两组术后短期总蛋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Uncut Roux-en-Y组术后白蛋白明显高于经典Roux-en-Y组(P0.05);Uncut Roux-en-Y组术后胆固醇明显高于经典Roux-en-Y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ncut Roux-en-Y组术后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经典Roux-en-Y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术下行Uncut Roux-en-Y重建方式,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术后营养指标恢复,明显降低术后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赵磊  黄涛  刘春庆 《北京医学》2021,43(3):220-22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非毕Ⅰ式重建的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0例,根据手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毕-Ⅱ组、Roux-en-Y组以及非离断式Roux-en-Y组,每组30例.分析3组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3组在住院期间,出现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淋巴漏以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情况,出院后随访3组胆汁反流、反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ROUX瘀滞综合征(Roux stasis syndrome,RSS)等发生情况.结果 3组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长、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淋巴漏、肠梗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非离断式Roux-en-Y组出现术后胃潴留及RSS的概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效果明显优于毕-Ⅱ与Roux-en-Y手术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及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π型吻合和Roux-en-Y吻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潍坊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所有接受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π型吻合(观察组)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短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术后1年时吞咽困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π型吻合术手术切口小且操作简单,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因此π型吻合用于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马福军  钱征 《陕西医学杂志》2022,(6):729-732+748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Ⅰ)、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胃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Roux-en-Y)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重建方式不同分为B-Ⅰ组(21例)、B-Ⅱ组(29例)及R-Y组(30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胃功能指标(胃管拔除时间、胃排空时间和血浆胃动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Ⅰ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Ⅱ组和R-Y组,而B-Ⅱ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R-Y组(均P<0.05)。B-Ⅱ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PNI显著大于B-Ⅰ组和R-Y组(均P<0.05),但B-Ⅰ组与R-Y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P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Ⅱ组胃排空时间显著多于B-Ⅰ组和R-Y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B-Ⅰ组和R-Y组(均P<0.05),但B-Ⅰ组与R-Y组胃排空时间及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非离断式Roux?en?Y(uncut 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江苏盛泽医院和丹阳市人民医院因胃窦癌并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94例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Uncut RY组(改良uncut Roux?en?Y 吻合,32例)和RY组(常规Roux?en?Y吻合,62例)。结果:9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Uncut RY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Roux 淤滞综合征(Roux?en?Y stasis syndrome,RSS)发生率等方面优于RY组,而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uncut Roux?en?Y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简单、安全可行、术后RSS发生率低,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残胃近端空肠反转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远端胃癌患者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残胃近端空肠反转Roux-en-Y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手术方法和手术后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完成全腹腔镜下残胃近端空肠反转Roux-en-Y吻合,手术时间(265.0±23.6) min,消化道重建时间(46.0±13.2) min,出血量为(57.0±19.5) mL。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为(2.7±0.5) d,术后住院时间为(8.2±1.4) d,淋巴结清扫数目(29.4±5.6)枚,没有发生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结论:全腹腔镜下采用残胃近端空肠反转Roux-en-Y吻合的消化道重建的方式安全,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更符合肿瘤手术无瘤原则,是一种理想的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1.
胡志勇 《当代医学》2021,27(8):77-80
目的探讨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的9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术中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6个月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7.92±28.75)min、(4.28±1.89)d、(12.49±4.07)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红细胞(RBC)、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腹胀、倾倒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44%、2.2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可缩短手术用时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正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胃癌患者的最有效途径,而全胃切除术后如何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1])。尽管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是最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2]),但是有些患者在采用Roux-en-Y吻合术后会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单纯Roux-en-Y吻合和P式Roux-en-Y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48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单纯Roux-en-Y吻合(24例)和P式Roux-en-Y吻合法(24例)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后Roux潴留综合症( RSS)、碱性返流性食管炎、营养状况指标的差异。结果: P式Roux-en-Y吻合组和单纯Roux-en-Y吻合组在患者碱性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式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的Roux潴留综合征(RSS)发生率、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患者营养指标营养状况指标较单纯Roux-en-Y吻合组好(P<0.05)。结论:相对于全胃切除术后的单纯Roux-en-Y吻合术,P式Roux-en-Y吻合术具有较好的贮袋代胃作用,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分析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将同期入住我院行改良空肠间Roux-en-Y置代胃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胃癌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及术后进食、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的疗效明显优于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具有进食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将腹腔镜下远端胃癌 D2根治术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 TLDG 组与 LADG 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TLDG 组32例中行 BⅠ式吻合(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21例,残胃空肠 Roux-en-Y 吻合11例;LADG 组胃癌根治29例中行 BⅠ式吻合20例,残胃空肠 Roux-en-Y 吻合9例。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肿瘤下切缘、平均肿瘤上切缘、切除淋巴结枚数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DG组术后未使用镇痛药,LADG 组平均使用镇痛药(2.5±0.4) d(P <0.05);TLDG 组在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方面明显短于 LAD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继  叶再元  王元宇  邵钦树  孙元水  赵忠扩 《浙江医学》2010,32(9):1325-1326,1332
目的 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用于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8例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时分别采取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93例)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05例)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5年.两组术后近期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1/193)和15.2%(1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6.7%(7/105),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明显低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P〈0.01);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无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而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有10例(9.5%)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明显减少了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同时克服了传统术式易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的弊病,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7.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11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0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Orr组),50例患者采用Moynihan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Moynihan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Orr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3.0%)明显少于Moynihan组(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3,P〈0.05);Orr吻合手术时间[(175±10)min]短于Moynihan吻合[(198±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6,P〈0.05)。结论:Of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进行胃癌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并发症少,操作方便,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65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138例,行开腹手术胃癌根治术患者127例。按照不同切除范围将所有病例资料分为远端胃癌根治术和全胃根治性切除术两个亚组,在全胃根治性切除术组及远端胃癌根治术两个亚组内分别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两组一般资料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亚组术后8例(9.5%)发生并发症,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Open distal gastrectomy,ODG)亚组术后8例(11.1%)发生并发症,腹腔镜辅助组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系统划分后再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②腹腔镜辅助全胃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LATG)亚组术后共有6例(11.1%)发生并发症,传统开腹全胃根治性切除术(Open total gastrectomy,OTG)亚组共有6例(10.9%)发生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辅助组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系统划分后再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时,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应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2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为腔镜组,181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为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及手术效果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全胃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与手术风险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胃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治疗后,经多学科诊疗(MDT)评估为临床缓解,行转化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胃癌肝转移患者10例,采用化疗2~8个周期,术前MDT评估肿瘤分期,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淋巴结转移率,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止至2018年4月.结果 胃癌肝转移患者7例化疗后获得降期,降期率为70%(7/10).胃癌肝转移化疗后增强CT下的T分期准确率为70%(7/10),N分期的准确率为50%(5/10).MDT评估疗效的有效缓解率与病理学评估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8例患者行治愈性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道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治愈性远端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近端胃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全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食道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胃癌肝转移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22.40±11.19)枚,其中阳性淋巴结转移率33.04℅(74/224).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0.1 min、7.9 d及115.0 mL.9例为R0切除,1例为R1切除.10例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8.0(10~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0(5~31)个月.绪论胃癌肝转移患者以MDT指导临床评估及术前化疗为基础转化后行根治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