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立娟  刘忠  刘爱东 《山东医药》2010,50(51):105-106
目的探讨IL-1β、IL-8和TNF-α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和30例正常体检成人(对照组)血清中IL-1β、IL-8和TNF-α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均〈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8和TNF-α三者间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IL-1β、IL-8和TNF-α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三者血清水平可能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受体α和β及孕激素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Picture^TM-PV6000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发现ERα和PR阳性染色只在细胞核内,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9.2%。而癌旁组织均无表达,P〈0.001,ERβ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8%和72.9%,P〈0.05。PR表达与ERα有高度相关性(P〈0.01)。而与ERβ无相关性。ERα和ERβ、PR三者共同表达阳性率18.75%,明显高于ERα、PR共表达(2.08%)或ERβ、PR共表达(6.25%),P〈0.01。Borrmann分型Ⅲ+Ⅳ型(浸润型癌)者ERα阳性率(42.4%)显著高于BorrmannⅠ+Ⅱ型(局限型癌)者(13.3%)。P〈0.05;有淋巴和远处转移者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IERα和孕激素受体在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等分化低的胃癌中表达较高,在中、高分化胃癌中表达较低。但无显著差异,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和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认为ERα、ERβ及PR在胃癌中均有表达,ERβ占优势IERα在胃癌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胃癌Borrmann分型、淋巴和远处转移相关。ERα、ERβ及PR阳性胃癌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可行内分泌治疗,并应针对ERα和ERβ的不同表达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正常肠上皮作为物理屏障能限制肠道微生物的入侵。肠上皮细胞极低表达Toll样受体(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MD)-2,不与脂多糖(LPS)反应。目的:探讨以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和LPS刺激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后,TLR4和MD-2的表达及其对LPS反应性的变化。方法:将FIT-29细胞分为8组,分别加入RPMI1640、TNF-α、IL-1β、IFN-γ、LPS、TNF-α+LPS、IL-1β+LPS、IFN-γ+LPS干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内IL-8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TLR4和MD-2 mRNA的表达。结果:TNF-α、IL-1β和IFN-γ能显著上调HT-29细胞TLR4、MD-2 mRNA和IL-8的表达(P〈0.01);HT-29细胞与,TNF-α、IL-β、IFN-γ预孵育后再以LPS刺激,IL-8的表达进一步上调(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可增加肠上皮细胞TLR4和MD-2的表达,促进其对LPS的反应,引起肠上皮细胞对常驻菌的过度反应.从而启动或加重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4.
ACEI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α1-MG及β2-MG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CEI类药-西拉普利对2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的尿α1,β2-MG,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患者均伴有DM肾病(DN),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服西拉普利,对照组(28例)服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分别于服药前及后4周、8周、16周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患者尿α1-MG、β2-MG及Alb。结果 西拉普利有明显降低2型DM肾病患者尿α1-MG、β2-MG的排出。且对α1-MG的降低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 西拉普利适用于DN患者,尤其是α1-MG排出升高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脂欣康胶囊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脂欣康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脂欣康组灌服脂欣康胶囊内之药粉,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周后(8周龄),各组随机取出半数小鼠,雌雄各半。麻醉后由腹腔静脉抽血。另一部分继续灌胃4周后(12周龄)由腹腔静脉抽血。离心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β结果灌服2周后,脂欣康组小鼠血清TNF-α和IL-1β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继续用药4周后,TNF-α和IL-1β无明显增高,脂欣康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脂欣康胶囊具有显著抑制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TNF-α与IL-1β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3、7、15d血清TGF—β1及TNF—α水平。结果 急性颅脑外伤后1、3、7、15d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伤后1d血清TGF—β1水平与患者病情呈负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与TGF—β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TGF—β1水平下降而TNF—α水平升高。血清TGF—β1、TNF—αα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9(IL-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因OA行关节置换患者的软骨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的TNF—α、TGF—β和IL-6、IL-9;2例因意外受伤截肢患者的正常膝关节软骨作为对照。结果OA患者关节软骨出现裂隙、纤维化,软骨细胞增多、排列紊乱,并出现大量簇聚软骨细胞和肥大软骨细胞。TNF—α和IL-6在正常软骨全层均呈低表达,在OA患者软骨中的表达则明显增多(P〈0.01)。结论OA患者关节软骨中TNF—α、IL-6与TGF—β、IL-9表达失衡,是导致关节软骨退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DNA拓扑异构酶Ⅱ与急性白血病预后和细胞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TOPOⅡ基因表达与AL的预后及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61例AL患者TOPOⅡα,TOPOⅡβ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MC)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TOPOⅡαmRNA在增殖期中的平均表达水平(0.685)明显高于静止期(0.09,P<0.05),而TOPOⅡβ的平均表达水平在增殖期(0.485)和静止期(390)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OPOⅡβ在临床非耐药组中的表达水平(0.631)明显高于临床耐药组(.185,P<0.05),TOPOⅡβ阳性组的CR率(73.1%)也明显高于TOPOⅡβ阴性组(27.3%,P<0.05),结论:TOPOⅡαmRNA表达随细胞增殖状态变化,而TOPOⅡβ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状态无关。TOPOⅡβ表达水平可能是影响CR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血浆炎性反应因子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七叶皂甙钠组,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七叶皂甙钠组腹腔注射β-七叶皂甙钠(2.8mg/kg),另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d),分别在给药3d和7d后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甙钠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CAM-1和TNF-α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15名正常人及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和分泌白细胞介素-I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情况,以及铜仿膜和血仿膜、醋酸盐和碳酸盐透析液对PBMC产生和分泌IL-1β、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MHD患者PBMC在LPS刺激下,产生和分泌IL-1β、TNFα的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铜仿膜透析组,血透5min时IL-1β、TNFαmRNA的表达达高峰,与透前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生物活性或蛋白质水平也相应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及透前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仿膜组IL-1β、TNFα的表达和蛋白质水平虽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碳酸盐与醋酸盐组无明显差异。提示LPS是引起PBMC产生和释放IL-1β、TNFα的重要因素;铜仿膜透析器亦可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对54例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4h后分别进行标准餐试验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后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血糖能良好控制1年视为长期缓解。结果总的缓解率为57.4%(31/54),而病程≤6个月者缓解率80.6%(29/36),病程≥12个月者缓解率仅11.1%(2/18);治疗结束24h时空腹血糖(FPG)〈7mmol/L者,缓解率为78.8%(26/33),显著高于FPG≥7.0mmol/L者(缓解率为23.8%,5/21,P〈0.01)。在缓解组(31例)糖尿病病程、治疗后FPG显著低于未缓解组(23例),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强化治疗后急性胰岛索反应(AIR)、△I30/△G30均值也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r=-0.643,P〈0.01)、治疗后FPG水平(r=-0.603,P〈0.01)与长期缓解负相关,治疗前TNF—α值(r=0.410,P〈0.01)、治疗后TNF—α下降值(△TNF-α,治疗前值-治疗后值,r=0.428,P〈0.01)、AIR增加值(△AIR,治疗后值-治疗前值,r=0.509,P〈0.01)与长期缓解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FPG(β=-1.907,P〈0.01)和△TNF—α(β=3.084,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若进一步将糖尿病病程纳入自变量,则显示病程(β=-0.107,P〈0.05)和△TNF—α(β=3.363,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结论(1)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多数病例发生长期缓解。(2)治疗后FPG水平及TNF—α下降值是病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3)与此相比糖尿病病程的预测价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NSCLC患者病灶组织及12例正常肺组织中α5β1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α5β1、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49%、75.47%)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6.67%、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α5β1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整合素α5β1和VEGF高表达促进了NSCLC的侵袭、转移,两者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汤对肺纤维化大鼠的细胞免疫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A正常组、B模型组、C中药组和D西药组,每组各10只,并分组给与治疗。建立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检测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MCP-1、TNF-α和TGF-β1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汤可有效地降低MCP-1、TNF-α和TGF-β1等的过度分泌和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汤通过降低MCP-1、TNF-α和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免疫功能,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血清骨保护素( OPG)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入选健康个体(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各30例,用ELISA方法测定TNF-α、IL-1β、OPG,生化法测定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观察组间各指标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OPG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1), TNF-α、IL-1β高于对照组( P均<0.05)。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 OPG与 TNF-α、IL-1β呈显著正相关( P 均<0.01)。结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NF-α、IL-1β、OPG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增高,OPG与TNF-α、IL-1β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两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周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的浓度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TGF-β1及TNF-α的动态表达与改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形成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癌变不同时期定量观察肝细胞及血清中TGF-β1和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在喂饲2-FAA后,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肝细胞癌。在正常肝及血中仅见较低水平的TGF-β1和TNF-α表达。诱癌后,随肝细胞组织形态变化,肝组织及血清中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逐渐增强,癌变组和癌前病变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与肝TGF-β1和TNF-α表达显著正相关。结论 癌变早期TGF-β1和TNF-α呈过表达状态,具有相互调节、相互协同作用,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血清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8例老年健康人群(对照组),62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和54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组)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CRP、IL-1β、TNF-α的血清浓度值明显低于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组CRP、IL-1β、TNF-α的血清浓度值明显低于AECOPD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在COPD的发病及急性加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机体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炎症细胞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EGF、ICAM-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自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37℃、5%CO2的条件下常规培养。实验采用4~5代细胞;按1×10^5/ml密度接种于5cm^2的培养皿中。24h后换液。生长接近80%融合时进行干预。按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刺激(IL—1β和TNFα干预浓度均为10ng/m1),每组12个样本;在共同培养24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ICAM—1的浓度。结果: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的VEGF值(ng/ml)分别为(27.91±0.63)、(13.54±1.17)和(13.05±0.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91),P=0.000;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的ICAM-1值(ng/ml)分别为(2.88±0.98)、(2.96±0.03)和(2.30±0.20).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25±0.01)。P=0.000。结论:炎症因子IL—1β、TNF—α均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斑块不稳定相关标志物VEGF、ICAM-1,可能是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正常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组织中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Sno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雄性CD-1小鼠左侧输尿管的方法建立UUO动物模型。设假手术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酸水解一比色法测定肾组织内胶原的含量。借助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肾组织中Sno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变化。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为体外研究对象,观察TGF-β1对其SnoN表达的直接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UUO小鼠术后3天肾组织中SnoN蛋白的表达量即明显降低,术后7天时进一步降为对照组的16%。同时,UUO小鼠肾组织TGF-β1水平、α-SMA蛋白表达量,及其胶原的含量亦随着病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noN的减少程度与肾组织内TGF-β1水平、α-SMA的表达和胶原的聚积密切相关(P〈0.01)。此外,HKC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TGF-β1减低该细胞表达SnoN蛋白的作用先于α-SMA蛋白的变化。结论:肾脏SnoN表达水平与肾纤维化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干扰TGF-β1所致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影响肾组织的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基质金属酶2(MMP-2)、肿瘤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C、甲状腺腺瘤(TA)和结节性甲状腺肿(NG)组织中MMP-2、TGF-β1和HIF-1α的表达。结果PTC中,MMP-2、TGF-β1和HIF-1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A和NG(P均〈0.05),MMP-2与TGF-β1、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58、0.62,P〈0.01),三者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MMP-2、TGF-β1、HIF-1α的表达与PTC发生、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