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成全球蔓延态势,对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实验室检测在COVID-19诊治全过程都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仍是诊断COVID-19的金标准。文章对COVID-19的确诊、鉴别诊断及辅助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现有研究情况、结果判读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及检验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继2002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2012年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引发人类重症肺炎的第3种跨物种屏障的致病冠状病毒[1]。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全球性流行病事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疾病早期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肺部呈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危重型COVID-19患者可出现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本文通过对3例妊娠合并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干预策略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属,是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RNA病毒,具有极高传染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用于预防SARS-CoV-2的疫苗,该病毒导致的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明确。为了解SARS-CoV-2的研究进展,该文综述了该病毒的特征、感染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技术,以期为诊断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部分患者病程进展迅速,危重症患者病死率高,给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和生物标志物的科学应用,临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越来越精准有效。该文就COVID-19疾病进展相关的实验室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持续暴发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挑战。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诊断病原体感染的“金标准”,是确诊、治疗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主要检测手段。文章对SARS-CoV-2核酸检测技术和混样检测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验室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引起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爆发的一种病毒,其通过病毒外膜上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受体结合而感染人体。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和肺部毛玻璃样病变。COVID-19轻症患者可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继而导致病程急变甚至死亡。目前,对于COVID-19治疗缺乏特异治疗方法。本文梳理了最近关于2019-nCoV的文献,从流行病学、病毒学及医学、机制学的角度全面剖析2019-nCoV的特点,为目前的COVID-19疫情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2021,41(8)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COVID-19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没有免疫力,普遍易感。新冠肺炎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症状性SARS-CoV-2感染的范围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前者占80%,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重症呼吸衰竭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分别占COVID-19患者的15%~30%和5%[1]。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北京综合三甲医院为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患者和非疑似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COVID-19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ARS-CoV-2核酸检测的咽拭子标本来自2595例患者,COVID-19疑似患者81例,非疑似患者2514例。咽拭子标本采用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试剂提取RNA,分别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3种(A、B、C)不同灵敏度试剂盒进行实时荧光PCR平行检测。结果81例COVID-19疑似患者标本中SARS-CoV-2核酸阳性检出率为6.17%(5/81),2514例非疑似患者标本中均没有检出SARS-CoV-2核酸。确诊的5例COVID-19患者,A试剂检出率为80.00%,B、C试剂检出率均为100.00%。结论在COVID-19低流行区(北京)综合三甲医院筛查的COVID-19疑似患者中SARS-CoV-2核酸阳性检出率较低。无症状的非疑似患者中SARS-CoV-2感染的概率极低,为减少核酸筛查的工作量,可采用混合标本检测。在实验室诊断中,对于低病毒载量的患者,可采用两种试剂盒平行检测,以提高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2019年12月,武汉市首次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目前COVID-19已成全球蔓延趋势。COVID-19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及较高的病死率,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对其诊疗至关重要。但COVID-19患者的临床样本具有潜在致病性和高传染性,为降低实验室人员感染风险,文章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检测及生物安全防护相关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2019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即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之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呼吸道传播性疾病,三者的病原体同属β类冠状病毒,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远较SARS-CoV和MERS-CoV强,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宣布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COVID-19病死率较低,但由于缺乏特效药物,仍面临巨大的治疗挑战。干扰素(IFN)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多种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方案(试用版)中多次提出试用IFN-α雾化吸入治疗COVID-19。本文将从IFN类型、作用机理、雾化治疗机制、现有IFN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证据入手,对IFN-α雾化治疗COVID-19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安娜  俸家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7):865-868,87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是一种可导致烈性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RNA病毒,该病毒感染早期隐匿、无症状,且潜伏期较长,影像显示肺部无典型改变甚至无改变。这给COVID-19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核酸检测作为临床唯一可用的“确诊标准”,因受到标本选择和方法学灵敏度等因素影响,导致假阴性率较高,结果引起众多质疑。如何理性看待核酸检测,甚至如何正确分析并接受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此战“疫”之前,医学检验在医疗中的作用,较少被外界关注。为此,该文就医学检验技术在SARS-CoV-2感染所致疾病诊疗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持续暴发流行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挑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是确诊COVID-19和防控疫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假阴性结果会影响临床诊疗,造成疫情扩散;而假阳性结果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文章围绕SARS-CoV-2核酸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为实验室规范和精准地开展SARS-CoV-2核酸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WHO已将该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目前研究提示新冠病毒通过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受体进入宿主细胞,引起肺损伤、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紊乱。本文对涉及ACE2结构和功能、ACE2分子在新冠病毒感染及COVID-19病情进展中的作用、以ACE2/ACE轴为靶点进行COVID-19治疗的各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同行快速了解新冠肺炎发病机制,及开展后续临床相关研究及治疗、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仍十分严峻,及时、早期地识别COVID-19患者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步骤。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诊断COVID-19的金标准,不但对检测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不同病程患者如何选择标本类型也是一个挑战。本文报道2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诊疗经过,并分析采用不同类型标本检测SARS-CoV-2核酸的检出情况,为临床诊断COVID-19时如何选择标本类型和如何提高核酸检出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IgM和IgG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VID-19患者173例(COVID-19组),其中140例SARSCoV-2首次核酸检测阳性,33例多次检测后呈阳性。以101例排除COVID-19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GIA)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ARS-CoV-2核酸。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SARS-CoV-2 IgM和IgG抗体诊断COVID-19的效能。结果 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76.9%、74.6%,特异性分别为94.0%、95.1%,临床总符合率分别为83.2%、82.1%,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663、0.64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RS-CoV-2 IgM和IgG抗体诊断COVID-19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85。结论 SARS-CoV-2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总符合率,可用于COVID-19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迅速传播。目前对COVID-19仍无特效药,功能改善与康复可能是临床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呼吸康复是否有助于COVID-19患者救治以及患者如何开展呼吸康复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全球持续蔓延,形势极其严峻,影响不容小觑~([1-3])。对COVID-19的实验室相关检测已有了诸多报道,已知COVID-19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和流行给临床检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检验科承担了疑似和确诊患者标本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而患者的标本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核酸检测为诊断COVID-19的主要方法,但假阴性率较高。因此,在COVID-19疫情下临床检验需要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提高COVID-19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2月,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于我国武汉暴发,成为全球近十几年来,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之后第3次暴发的冠状病毒疫情。本次COVID-19疫情传播迅速、广泛,病毒传染性强,但目前尚无针对2019-nCoV的特异性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属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上均显示出抗SARS-CoV和抗MERS-CoV活性,且在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该药被认为是治疗2019-nCoV感染极有潜力的药物。本文对瑞德西韦治疗CoV感染的研发历程和潜在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起,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例。2020年1月7日,经病毒分型检测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和这种病毒分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19,COVID-19)~([2])和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3])。随着对病毒认识的深入,疾病诊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治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