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胸膜肥厚、粘连的关系。方法117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按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从低到高分为A、B、C 3组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测定胸膜厚度 ,评估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过程中胸膜厚度 :A组与B组比较 (t=2 .5 7,P<0.05 )有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t=7.15 ,P<0 .0 1)有显著差异性 ,B组与C组比较 (t=2.46 ,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胸膜粘连发生率 :A组与B组比较 (χ2=3.5 1,P>0.0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χ2=9.87,P<0 .01)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χ2=4 .5 1,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胸膜厚度 :A组与B组比较 (t=1.4 5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t=3.4 6 ,P<0.01)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t=2 .89,P<0 .0 1)有显著性差异 ;胸膜粘连发生率 :A组与B组比较 (χ2=0 .10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χ2=4 .36 ,P<0.05)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χ2=7.4 9,P<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影响胸膜肥厚度与胸膜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防治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疗方法。方法64例中至大量游离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胸腔置管完全引流积液后注入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常规胸穿抽液。统计治疗3个月后2组花费的成本,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度分析。 结果59例患者参与最后结果分析。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胸膜肥厚发生率是6.7%、31.0%(有效率分别是:93.3%、69.0%)(P<0.05);成本效果比(C/E)是35.19,47.53,敏感度分析显示C/E 35.63,49.00。结论胸腔置管联合透明质酸钠防治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是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及其联合运用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70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141例)患者分别同时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术检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阳性率及其联合运用的阳性率。结果单独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检查,阳性率41.1%:单独行胸膜活检术,阳性率65.2%,2种方法联用阳性率80.0%。联用方法与单独胸液培养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6,P<0.01);与单独胸膜活检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2,P<0.01)。结论2项检查均较安全,准确,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有显著意义,联合运用能大大提高确诊率,并能知道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否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表现。方法: 对2012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单纯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和同期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44例的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 68例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62例(91.2%),胸膜有钙化者28例(41.2%),叶间裂受累22例(32.4%),胸腔积液12例(17.6%),包裹性胸腔积液8例(11.8%)。(2)44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30例(68.2%),未见胸膜钙化,叶间裂受累32例(72.7%),胸腔积液43例(97.7%),包裹性胸腔积液26例(59.1%)。(3)非活动性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30,P=0.002;χ2=23.737,P=0.000);叶间裂受累、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2,P=0.000;χ2=68.548,P=0.000;χ2=28.301,P=0.000)。结论: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的发生率高,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叶间裂受累的发生率低。识别非活动性和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点,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MTB分泌蛋白抗原85B(Ag85B)-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融合蛋白在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组)患者4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非结核组)患者26例,以及体检健康人群(健康组)25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前后结核组、非结核组外周血、胸腔积液及健康组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患者组织(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得的胸膜组织)中CD4 +和CD8 +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前后,结核组外周血中IFN-γ的含量分别为(42.63±10.51)pg/ml和(401.90±72.54)pg/ml;非结核组分别为(38.97±7.08)pg/ml和(40.04±6.80)pg/ml;健康组分别为(39.61±7.28)pg/ml和(39.86±6.97)pg/ml。结核组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分别为(411.91±41.56)pg/ml和(1342.67±167.96)pg/ml;非结核组分别为(47.99±11.49)pg/ml和(48.76±11.25)pg/ml。刺激前结核组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94,P=0.000);刺激后结核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IFN-γ含量相对于刺激前及刺激后的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79、33.211和33.204,P值均为0.000);刺激后结核组与刺激前及非结核组刺激前后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085、51.478和51.499,P值均为0.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患者胸膜组织中的CD4 +和CD8 +积累光密度值(结核组:16349.91±2376.36和10525.77±1164.86;非结核组:1853.64±670.40和1327.15±175.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81和19.127,P值均为0.00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和胸腔积液后均明显提高结核特异性IFN-γ的含量,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超短波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住院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各30例,2组间使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常规剂量、疗程及抽胸液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超短波进行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及观察组对大量、中量、少量胸液的治疗作用,各组间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抽胸液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病例平均抽胸液总量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3.836 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顽固性、多房包裹性胸腔积液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实验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菌株H37RV0.03 mg/只注入90只Wistar大鼠胸腔内,24 h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600 U/(ml.只);对照组:胸内注入生理盐水1 ml/只。在注入后8 h2、4 h3、2 h4、8 h、3 d、5 d、7 d、10 d和15 d分别处死动物,每次每组各5只。解剖胸腔,记录胸腔积液量,观察胸腔、胸膜大体及镜下病理改变。检测胸腔积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总蛋白(TP)、葡萄糖(GLU)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测定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量胸膜厚度并对胸膜、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第1 d和2 d胸腔积液量[(6.1±0.6)ml和(7.0±0.2)ml]明显多于对照组[(5.4±0.5)mml和(5.2±0.2)ml],第7 d和10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4±0.4)ml和(0.3±0.1)mlVS(5.2±0.5)ml和(3.3±0.6)ml,P<0.01]。实验组胸腔积液的WBC在初期(8 h)和48 h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炎症标志物LDH在8 h2、4 h、32 h内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7、16.1±1.2、17.5±1.4VS18.0±0.9、18.4±0.6、18.5±1.2)μmol/(s.L),P<0.01]。实验组胸腔积液sICAM-1水平在整个观察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TGF-β1仅在第5 d和7 d低于对照组[(29.4±3.3、22.7±3.4VS45.6±3.2、45.2±2.7)ng/ml,P<0.01];IFN-γ在第7 d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1.6±21.4VS178.2±18.6)pg/ml,P<0.01]。IFN-γ/TGF-β1在第3 d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 d最高(6.74±0.9VS3.15±1.8,P<0.01)。同时还观察到实验组胸腔内粘连带的形成时间较迟而且数量也较少,胸膜厚度较薄(P<0.01)。外周血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可使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胸液产生较多而后吸收较快,胸腔内炎症反应减轻,从而减轻胸膜粘连和增厚,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TP)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TP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统一抗结核化疗方案2HALZ/6HL2及胸穿抽液,治疗组肌肉注射微卡,每周1次,共3个月,对照组口服强的松68周。观察2组病例胸膜肥厚情况及胸液吸收情况,随访11.5年;观察微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率5%,对照组22.5%,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胸液吸收时间19.3 d,对照组28.3 d,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随访至1.5年各35例,复发率分别为0和8.6%,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卡不良反应:局部硬结1例,低热1例。结论微卡用于治疗TP,能减少胸膜肥厚和黏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 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性检验样本含量估计,每组达到35例患儿即停止纳入,共纳入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4~14岁(27例),15~18岁(43例)。均在标准抗结核药品方案(2H-R-Z-E/10H-R-Z)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置管胸腔积液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置管胸腔积液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需进行手术情况,以及胸腔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的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12周时,观察组胸膜肥厚,粘连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8.6%(10/35),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9%(22/35)、31.4% (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5.714,P=0.004、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1(14,32)d,置管引流时间[M(Q1,Q3)]为20(13,30)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M(Q1,Q3)]为19(12,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8,39)d,29(16,36)d,28(14,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75、2.382、2.164,P=0.013、0.017、0.030)。观察组需进行手术者占比为2.9%(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 t-PA/PAI-1的比值[M(Q1,Q3)]为0.43(0.38,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33,P=0.000);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PcⅢ浓度(35.09±6.26)μg/L低于对照组(51.73±1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8,P=0.000)。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增高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cⅢ浓度,有助于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解通利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2例退出,实际为5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情况,治疗后1个月末、3个月末、9个月末患者的胸膜厚度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末、9个月末患者的综合疗效情况。 结果 胸腔积液中TNF-α浓度治疗组治疗后[(35.35±17.46)pg/L]及对照组治疗后[(47.16±18.89)p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4,P<0.01)。治疗1、3、9个月末CT扫描显示的胸膜厚度治疗组[分别为(0.42±0.27)cm、(0.31±0.26)cm、(0.25±0.21)cm]小于对照组[分别为(0.54±0.30)cm、(0.42±0.32)cm、(0.37±0.2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727,P=0.000)。两组综合疗效相比,治疗3个月末、9个月末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70.69%(41/58)、89.66%(52/58)]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5.00%(27/60)、65.00%(3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56、-3.192,P值均<0.05)。 结论 采用和解通利法用药联合抗结核西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与单纯应用西药抗结核治疗比较,显效率更高;可减少胸膜肥厚粘连;降低胸腔积液中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脂氧素A4(LXA4)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机制。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15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胸膜纤维化分为结核纤维化组(27例)、结核无纤维化组(34例)和癌性无纤维化组(15例),检测各组胸腔积液中LXA4的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LXA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结核无纤维化组LXA4浓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7.74(4.69,10.55)ng/L,明显低于结核纤维化组[12.50(11.60,14.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30,P<0.001)。癌性无纤维化组LXA4浓度为7.88(5.91,15.02)ng/L,与结核无纤维化组[7.74(4.69,10.55)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6,P=0.558)。6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LXA4浓度[10.23(5.14,13.15)ng/L]与TGF-β浓度[46.30(41.04,60.85)ng/L]呈负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rs=-0.519,P<0.001)。 结论 LXA4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与TGF-β呈明显负相关性,可能为通过抑制TGF-β而发挥抗胸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胸腔注射尿激酶减少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粘连的效果。方法 收治渗出性胸膜炎 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60例。治疗组第 1、2、3次抽液后注射尿激酶 10万IU+生理盐水 20ml,化疗方案等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20ml,化疗方案等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胸液吸收时间治疗组 20.2±3.1d ,对照组 19.6±4.2d(P>0.05 )。抽液总量 ,治疗组 3648±512ml,对照组 2934±478ml(P<0.01)。抽液次数 ,治疗组 5.2±1.6次 ,对照组 4.8±1.6次 (P>0.05 )。形成纤维分隔、多房积液 ,治疗组 2例 ,对照组 9例 (P<0.01)。 2月后B超查胸膜厚度 ,治疗组 1.22±0.19mm ,对照组 1.48±0.32mm(P<0.01);肺功能FEV1% ,治疗组 89.2%±1.6% ,对照组 82.3%±2.1% (P<0.01)。FVC%治疗组 94.3%±2.2% ,对照组 90.2%±2.4% (P<0.01)。结论 胸腔注射尿激酶能减少胸腔分隔、多房的形成。减轻胸膜增厚 ,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使用单腔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者为研究对象,共68例。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自制胸腔引流管贴膜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对照组常规使用透明敷料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实验组舒适度评分为(2.42±0.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6±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05)。实验组换药间隔时间为(7.00±1.2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77±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9,P<0.01)。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者占11.4%(4/35),实验组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55,P=0.018)。可见,自制胸腔引流管贴膜在舒适度、换药次数及控制非计划性拔管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检测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液)中检测P-选择素、IL-1α、sFas、sFasL、AM(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并与癌胚抗原(CEA)比较,探讨各检测方法及联合检测在结核性与恶性胸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结核性与恶性胸液中,应用ELISA法检测P-选择素、IL-1α、sFas、sFasL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检测AM与CEA含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结核性胸液中P-选择素、IL-1α含量均明显低于恶性胸液组,分别为(t=8.71,P<0.01),(t= 6.80,P<0.01);(2)结核性胸液中sFas、sFasL含量均明显高于恶性胸液组,分别为(F=4.451,t= 6.422,P<0.001);(F=5.760,t=6.866,P<0.001);(3)结核性胸液中AM、CEA含量均明显低于恶性胸液组,分别为(t=7.49,P<0.05);(t=6.37,P<0.01)。结论P-选择素、IL-1α、sFas、sFasL与AM在对结核性与恶性胸液的鉴别诊断上,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EA,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ELISA法中以P-选择素为优,放免法以AM为优,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其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21年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444例患者,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结核性胸膜炎合并2型糖尿病组(合并糖尿病组;116例)和未合并糖尿病的结核性胸膜炎组(非糖尿病组;328例)。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前胸腔积液和外周血标本,进行T-SPOT.TB检测,分析两组患者T-SPOT.TB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外周血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55%(54/116)和56.10%(184/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40,P=0.076);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5.52%(76/116)和88.41%(290/328),合并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25,P<0.001)。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5,P=0.028;χ2=12.848,P<0.001)。结论: 当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阳性率降低,但仍高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建议考虑优先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膜上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与结核性胸腔积液大鼠胸液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 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1-d组,3-d组,5-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胸膜腔内注射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在大鼠胸膜上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AQP-1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形成前后胸膜上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大鼠胸腔内注射结核杆菌5-d内均有双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量于第3-d最多(4.4±1.2-ml),结核性胸腔积液1-d组,3-d组和5-d组脏壁层胸膜AQP-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均<0.05。 结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大鼠胸膜的AQP-1表达增多,AQP-1的增多可能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玲  卢利红  孙君红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10):1095-1098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臭氧序贯冲洗方案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置管引流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尿激酶冲洗方案,观察组采用臭氧联合尿激酶序贯冲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胸膜厚度、胸腔积液蛋白质、白细胞(WBC)计数水平。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78,P=0.01)。观察组平均置管引流时间为(8.42±1.04)d、平均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为(8.15±1.86)d、平均住院时间为(11.82±2.3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2.35±4.50)d、(14.09±2.59)d、(16.31±3.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3.90、4.11,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胸膜厚度为(1.78±0.35)mm,胸腔积液蛋白质为(37.84±3.72)g/L,WBC计数为(1.38±0.27)×10 3/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1±0.52)mm、(49.42±5.98)g/L、(2.03±0.42)×10 3/L] (t值分别为2.89、3.12、3.50,P值均<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5/50),对照组为6.0%(3/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33,P=0.490)。 结论 尿激酶联合臭氧序贯冲洗方案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且疗效优于单纯尿激酶方案。  相似文献   

18.
胸腔置管联合透明质酸钠防治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联合透明质酸钠防治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4例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中至大量游离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创置管方法于患侧胸腔内插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完全引流后,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2.5 ml;对照组常规胸膜腔穿刺抽液,第2次抽液后注入2.5 ml生理盐水作对照.第1次抽液当日两组均给予标准抗痨方案,即2HRZE/4HR,注药前、注药后72 h、注药后3个月分别测量患侧胸膜厚度.结果 59例患者参与最后结果分析.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开始缓解的时间、发热时间、胸腔积液完全引流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可降低胸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总蛋白(P值均<0.01)及白细胞水平(P<0.05);治疗组在注药后72 h及注药后3个月胸膜厚度F(5.75±2.10)mm,(3.81±2.42)mm]均小于对照组[(8.29±2.62)mm,(7.47±2.85)mm,P值均<0.01].结论 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联合透明质酸钠可较快地缓解患者因胸腔积液压迫肺造成的呼吸困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胸膜肥厚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种血清细胞因子与肺纤维化及其功能损害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33例肺结核患者的肺功能、胸部HRCT和血细胞因子,根据肺功能结果分为正常组(47例)、限制性轻度减退组(36例)、限制性显著减退组(25例)和限制性严重减退组(25例)。并计算反映肺纤维化程度的HRCT分值。结果肺功能4组中,血清细胞因子IL-1、IL-2、IL-5、IL-6、IFN-Υ、TNF-α的均值经检验H值分别为101.282、96.454、0.990、0.538、102.300、97.715,提示IL-1、IL-2、IFN-Υ、TNF-α的均数在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RCT分值的变化范围是1~15分,IL-1、TNF-α与HRCT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757 P=0.000,R=0.972 P=0.000),而IL-2、 IFN-Υ与HRCT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738 P=0.000,R=-0.750 P=0.000),IL-5、IL-6与HRCT分数无关(分别为R=0.102 P=0.241,R=0.048 P=0.584)。按HRCT分数的大小,将133例病人分为低分组(99例)和高分组(34例),IL-1、TNF-α的均数在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细胞因子之间也存在相互关系,其中IL-1和TNF-α,IL-5和IL-6以及IL-2和IFN-Υ之间关系密切,而且变化方向相同。IL-1和IL-2,IL-1和IFN-Υ,IL-2和TNF-α以及IFN-Υ和TNF-α之间关系亦非常密切,但变化方向相反。结论血清细胞因子与肺结核患者的肺功能、肺纤维化程度有相关性,其中IL-1、TNF-α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血清、胸腔积液抗PPD-IgG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血清、胸腔积液抗PPDIgG,同时与胸膜活检及胸腔积液抗酸杆菌阳性率作比较,并随机选择4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作为对照组。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血清、胸腔积液抗PPD-IgG阳性率(82.8%,96.6%)与胸膜活检阳性率(56.9%),胸腔积液抗酸杆菌阳性率(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与对照组血清、胸腔积液抗PPDIgG阳性率(11.9%,21.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本法血清抗PPD-IgG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88.1%,准确性为85.0%。胸腔积液抗PPD-IgG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78.6%,准确性为89.0%。结论 同时检测血清、胸腔积液抗PPDIgG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一种可行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