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常规结核分枝杆菌(MTB)细菌学检查和药敏检测尚无法充分满足临床需要。以噬菌体为基础的结核分枝杆菌裂解试验,利用噬菌体生长快、特异性高的特性,快速准确地检测MTB,并进行药敏检测,近年来在结核病研究中备受关注[1-2]。本研究采用噬菌体裂解法快速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MTB,同时检测对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的敏感性,并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分离细菌及比例法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一大类普遍存在于灰尘、水源和土壤中的环境细菌[1],约1/3的NTM菌种对人类具有潜在致病性,可引起肺、淋巴结、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等感染,但约有75%~94%表现为肺部病变,也可由导管相关性感染引起播散[2]。根据生长速度,NTM分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3~7d内肉眼可见菌落)和缓慢生长分枝杆菌(7d以上见生长菌落)[3]。慢生黄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ntiflavum)属于缓慢生长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3.
免疫学技术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要诊断方法。血清结核抗体的检测已作为结核病诊断辅助指标之一[1],TB-SA(tuberculosis-specific antigen)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PPD皮肤试验已被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化委员会规定可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3];近年来以结核菌特异蛋白ESAT-6(6KD 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target)、CFP-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为基础的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 TEST)在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被许多相关研究所证实[4-6]。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在快速诊断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4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体液标本,同时使用基因芯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种方法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芯片法(58.30%)、培养法(51.40%)、夹层杯法(36.70%)。用不同方法检测胸水MTB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芯片法31.1%、培养法27%、夹层杯法13.5%。芯片法高于夹层杯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91,P<0.05);芯片法阳性率高于培养法,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95,P>0.05)结论 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高,与改良罗氏培养法一致性好,可作为快速诊断肺结核的有效手段;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胸水标本,阳性率较高,且耗时短、准确性高,可为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用于临床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集2021年3—4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对其中质量合格的89份痰液标本和61份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改良试剂培养(改良试剂法)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报阳时间和污染率差异,并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改良试剂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阳性率[44.7%(67/150)]和报阳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13.0(8.5,17.0)d]与MGIT 960培养结果[分别为42.7%(63/150)和13.0(8.0,17.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453;Z=-1.344,P=0.179)。两种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均未出现污染,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标本的污染率[12.4%(11/89)]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4.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39)。 改良培养试剂的成本[(49.6±10.5)元/份]仅约为MGIT 960培养试剂[(75.4±15.8)元/份]的60%。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敏感度为96.9%(62/64)、总特异度为94.2%(81/86),Kappa值为0.905,一致性好。结论: 分枝杆菌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与MGIT 960培养诊断结核病的一致性好,但应注意痰液标本检测污染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松  张耀亭  胡晓明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052-1053
目的对抗酸染色阳性痰行分枝杆菌培养和鉴定。方法采用萋一尼氏抗酸染色法对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的晨痰涂片直接镜检,抗酸染色阳性痰经BACTEC960和BACT/ALERT3D系统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分别经对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基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行分枝杆菌菌群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种鉴定。结果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100%,大多数为结核分枝杆菌(9/10),少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1/10),最快6天即可报告分枝杆菌阳性培养。结论BACTEC 960和BACT/ALERT3D系统具有快速培养分枝杆菌作用,抗酸染色阳性痰有必要行分枝杆菌培养和鉴定,有利于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鉴别诊断、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因此结核菌药敏试验显得尤为重要。结核病药物敏感试验目前常用方法有绝对浓度法或比例法。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着检测周期长(全部过程需要耗时2~3个月)、阳性检出率低、不易标准化等缺点。快速培养仪器测定系统虽然可在5~7 d获得药敏试验结果,但需昂贵的仪器设备,难以普及应用。因此寻找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1]。  相似文献   

8.
李艳英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103-2104
长期以来,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对结核病的防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有金标法(DICA)结核抗体、抗酸染色涂片(AFS)法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PPD)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检测周期长,阳性率低,特异性差等缺点而不能满足临床需要[2]。而基因芯片法(GCT)直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具有简单快速等优  相似文献   

9.
目前确诊肺结核病方法主要是痰涂片检查和X线检查[1],痰涂片检查诊断的特异性显著优于X线诊断,后者诊断的个人误差率高达34%~37%[2]。通过痰涂片镜检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是实施DOTS策略的关键之一,对结核病控制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年于朝阳区结防所就诊的441位肺结核患者的1323份痰标本的镜检结果,分析痰标本性状与阳性检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全球范围内肺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分枝杆菌的收集、培养和研究是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医学科研和教学事业的基础条件[2],中国药品生物质品检定所2007年1月于德国菌种保藏中心引进分枝杆菌菌种229株,均使用改良L-J培养基按其背景资料中记载的温度做原代培养复苏。其中57株未能得到一次性复苏(51株国外原定培养温度为37℃,7株国外原定培养温度为28℃)。分枝杆菌的生长发育与培养温度关系甚为密切[3],为使所有分枝杆菌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今将未得到复苏的菌种37℃,30℃再次培养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传统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需在改良罗氏L-J培养基、硝基苯甲酸PNB和2-噻吩羧酸肼(TCH)鉴别培养基上初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OTT)后,再观察细菌菌落形态、生长速度、生长温度和色素,并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操作繁琐、费时,影响因素多;其他,如BACTEC-TB系统的NAP试验和Gen-Probe系统的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检测(MTD)试验等也可快速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MOTT,但试剂仪器价格昂贵,难以在普通实验室广泛开展。[1]而我们引进的日本旨在检测抗原为结核分枝杆菌分泌的特异性蛋白MPB64的结核分枝杆菌胶体金快速鉴别试剂盒对此进行比较试验,观察其优劣。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标本来源: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6月来自本院住院和门诊痰初代分离分枝杆菌阳性标本100份。2.试剂盒:由杭州创新生物检控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二、方法1.分枝杆菌涂片和培养检测:按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2]的方法进行。2.传统菌种鉴定实验:分枝杆菌菌株经对硝基苯甲酸(PNB,500ug/ml)培养生长、28℃生长、耐热触酶实验,区分结核分枝杆菌群(MTBC...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对髋/膝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4例髋/膝关节感染患者资料,按照病原菌种类分为关节结核组(16例)和非结核感染性疾病组(18例),分别对所有患者感染病灶组织样本进行常规细菌学培养和分枝杆菌培养(MGIT 960培养)、结核分枝杆菌(MTB)-DNA扩增检测及mNGS检测。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分枝杆菌培养、MTB-DNA扩增和mNGS检测对髋/膝关节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mNGS对非结核感染性疾病组中病原体的检出率为100.0%(18/18);对髋/膝关节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为93.8%(15/16),明显高于MTB-DNA扩增检测[50.0%(8/16)]和MGIT 960培养[25.0%(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5,P=0.015;χ2=15.676,P=0.000)。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mNGS诊断髋/膝关节结核的...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是一种因结核分枝杆菌(MTB)—鲜为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感染而引发的传染病,在低收入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据WHO统计,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MTB,每年新增患者900万,并有300万人死于该病。目前,对于结核病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影像诊断临床体症相结合。而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涂片法、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噬菌体法。痰涂片直接镜检是检测抗酸杆菌最普遍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特异性较高,但灵敏性较低,涂片中分枝杆菌要达到103-104/ml,才可检测出阳性结果,且仅能检出1/2-3/4的活动性结核患者,漏检率相当高。罗氏培养…  相似文献   

14.
由于结核分支杆菌生长缓慢,罗氏培养周期长达2个月,因此给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药敏检测带来困难,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治造成影响。多年来,人们在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的探索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如Bactrc460,Bactec9000,MGIT960,MB/BacT,EspⅡsysten[1~5],PCR法等检测,但由于仪器昂贵,试剂成本高,或操作繁琐,结果准确性不高等原因至今尚未普遍应用。为寻找一种快速、简便、成本低廉、准确性好、易于普及的方法,Vasanthor等采用椰子汁加马血浆配制的培养基使培养周期缩短至6d[6]。  相似文献   

15.
赵锦  徐萍  王强  王健 《中国防痨杂志》2006,28(2):125-126
长期以来,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和细菌培养仍是现阶段我国临床常规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依据,传统的罗一琼(Lowenstein-Jensen,L-J)培养基也一直被延用至今,但是因其生长周期长(4~8周),不利于肺结核病例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快捷的培养基替代L-J培养基。近年来,分枝杆菌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在国外广泛应用[1]。熊礼宽等[2]于2001年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分枝杆菌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与改良L-J培养基的比较研究。为了寻找替代传统培养方法,进一步提高传染源的早期实验室发现效率,我们于2002年开展了分枝杆菌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临床应用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脊柱结核为常见的脊柱感染病变,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但随着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NTM)病的快速增长,NTM导致的脊柱感染也较常见,但临床上因认识不足,非临床专科医师甚至脊柱外科医生常常因忽视而将相当多的病例误诊为脊柱结核进行治疗[1],导致NTM脊柱感染的国内报道较少。加之大多数NTM 对常用的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耐药,治疗较为困难,且疗效大多不理想[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技术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955例患者,其中1232例(63.02%)有肺部实质病变,723例(36.98%)无肺部实质病变,通过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法”)、改良固体培养法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技术(简称“Xpert法”)单独及联合检测患者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肺部实质病变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9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时采用涂片法进行痰液和胸腔积液检测者中有535例(27.37%)患者、353例(18.06%)采用培养法、294例(15.04%)采用Xpert 法,188例(9.62%)患者同时进行了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检查。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18%(17/535)、15.30%(54/353)、19.05%(56/294)]明显低于3种方法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21.87%(117/535)、43.63%(154/353)、47.62%(140/294)](χ 2值分别为85.31、68.16、54.00,P值均<0.01)。在有肺部实质病变的患者中,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82% (13/340)、16.30% (37/227)和23.91% (44/184)]明显低于3种方法单独检测痰液的阳性率[30.29% (103/340)、51.10% (116/227)、60.33% (111/184)](χ 2值分别为84.19、61.53、50.04,P值均<0.01)和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分别为32.06% (109/340)、55.95% (127/227)、67.93% (125/184)](χ 2值分别为92.06、77.32、71.79,P值均<0.01)。以培养为金标准,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敏感度[48.36%(59/122)、79.38%(77/97)、80.49%(66/82)]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的敏感度[8.20%(10/122)、26.80%(26/97)、26.83%(22/82)](χ 2值分别为48.52、53.84、47.47,P值均<0.01);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特异度较单独检测胸腔积液有所下降,其中涂片法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65,P=0.056);而Xpert法和涂片法+Xpert法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71,P=0.030;χ 2=5.67,P=0.017)。 结论 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测,对于疑似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应尽量进行痰液标本的检测,以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的研究,但大多着眼于培养基本身的改变,即需加入若干种特殊的成份[1-3]。我们在常规的改良罗氏培养基的基础上,将一定强度的永磁场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收到了明显的培养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液基夹层杯涂片法(采用集菌法;简称“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简称“L-J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采用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检测效能。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湖南省12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中抽取3家作为研究现场,分别为浏阳市人民医院、醴陵市湘东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以3家医院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的存在可疑肺结核症状的6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进行检测,分析3种检测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并依据《WS 288—2017 肺结核诊断》的诊断标准,以临床诊断肺结核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再以患者进行每项检测的实际支出费用为准,计算每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检出率在3种检测技术间的两两比较采用χ 2检验,检验水准α=0.05/3=0.017。 结果 62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153例(24.4%),NTM肺病患者6例(1.0%)。3种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排除6例NTM肺病患者)分别为13.5%(84/622)、14.0%(87/622)和12.2%(76/622),涂片法和L-J培养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涂片法和恒温扩增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32,P=0.359;χ 2=5.83,P=0.024;χ 2=4.00,P=0.077)。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排除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和32例培养污染的患者,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敏感度分别为55.2%(80/145)、57.9%(84/145)、50.3%(73/145);特异度分别为99.6%(443/445)、99.3%(442/445)、99.8%(444/4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80/82)、96.6%(84/87)、98.6%(73/7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443/508)、87.9%(442/503)、86.0%(444/516);一致率分别为88.6%(523/590)、89.2%(526/590)、87.6%(517/590)。3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由低到高依次为L-J培养法[317.2元(29500/93)]、涂片法[813.8元(70800/87)]、恒温扩增法[1992.2元(153400/77)]。 结论 涂片法、L-J培养法、恒温扩增法的阳性检出率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未见差异。平均发现1例病原学阳性结核病患者的检测费用,L-J培养法较低,恒温扩增法较高。  相似文献   

20.
影响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给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常包括痰涂片查抗酸杆菌、痰培养以及PCR检测等。但痰培养受杂菌污染、处理痰比较复杂,时间长等缺点。PCR检测则受到如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实验室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制约。WHO在全球规划(GTP)中明确提出:首要是痰涂片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