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相关基因的突变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124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以及50株敏感株的耐药相关基因(包括异烟肼inh A、kat G、oxyR-ahp C间隔区以及利福平rpo B)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异烟肼耐药inh A基因突变率为14.5%;kat G基因突变率为70.2%(87/124),主要位于315位;oxyR-ahp C间隔区突变率为15.3%;inh A、kat G两种基因同时突变率75.0%,三种基因同时突变率为89.5%。利福平rpo B基因突变的检出率高达95.2%,突变主要发生在531、526、516位点。结论我省耐多药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最常见突变为kat G 315、inh A C-T(-15)、axyR-ahp C间隔区(-10)C-T,利福平为rpo B531、526、516。结合MDR-TB耐药相关基因的特征分析,可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的适合于我省的检测结核菌耐多药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耐药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DR-T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参照WHO/IUATLD标准,使用L-J药敏培养基,采用1%比例法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株和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 RFP)双耐药临床分离株,通过DNA测序检测深圳地区153株敏感株与132株MDR-TB的INH耐药基因 kat G、inh A、oxy R- ahp C基因间区域及RFP耐药基因 rpo B碱基排列顺序,运用DNASTAR和blastn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153株敏感株突变率为27.5%(42/153)。132株MDR-TB突变率为98.5%(130/132),其中kat G基因突变率为73.5%(97/132),68.9%(91/132)为 kat G315位突变; inh A基因突变率为18.2%(24/132),11.4%(15/132)为启动子区域突变,未发现 inh A94特异突变株; ahp C基因突变率为16.7%(22/132),10.6%(14/132)为启动子区域突变; rpo B基因81-bp核心区域突变率为93.2%(123/132)。 结论 kat G315、inh A启动子区域、ahp C启动子区域以及 rpo B 81-bp核心区域突变为深圳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突变类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深圳地区未见 inh A94突变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PhaB法)与传统比例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进行利福平、异烟肼药物敏感试验,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价廉的结核杆菌药敏试验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改良罗氏比例法检测 5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对利福平、异烟肼的敏感性,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比例法检测结果为利福平耐药株的 34株中,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果为 32株耐药,2株敏感 ;18株敏感株中噬菌体方法检测结果为 17株敏感,1株耐药。噬菌体方法检测结核菌对利福平的灵敏度为 94.1%(32/34),特异度为 94.4%(17/18),符合率为 94.2%(49/52)。比例法检测为异烟肼耐药的 38株菌中,噬菌体方法检测 35株耐药,3株敏感;14株异烟肼敏感株中,噬菌体方法检测 11株敏感,3株耐药。噬菌体方法检测异烟肼敏感性的灵敏度为 92.1%(35/38),特异度为 78.6%(11/14),符合率为 88.5%(46/52)。结论 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敏感性,灵敏度高,与WHO推荐使用的比例法符合率高,可在 48h得到结果。异烟肼耐药性检测用噬菌体方法的特异度不如利福平,有待进一步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简称MTBDRplus技术)对福州地区耐药结核杆菌的检测效果,并了解该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特征方法 选取246株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以传统罗氏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评价MTBDRplus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检测效果,分析耐药基因突变分布频率结果 与传统罗氏药敏试验相比较,MTBDRplus检测利福平(RIF)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灵敏度分别为91.7%(11/12)和83.3%(15/18),MTBDRplus检测RIF和INH耐药性特异度分别为99.6%(233/234)和95.2%(217/228)。12例rpoB基因存在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中,58.3%rpoB基因S531L突变;26例katG和inhA基因存在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中,57.7%(15/26)katG基因315突变;存在C15T位点突变的菌株仅9.1%(1/11)为INH耐药菌株结论 MTBDRplus技术是一个敏感、特异的快速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福州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福州市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以rpoB S531L和katG S315T突变型为主。建议谨慎判断结核分枝杆菌inhA基因C15T位点突变引起的INH耐药。  相似文献   

5.
正为探讨无锡地区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的区域特点,我们对2015年5-12月临床分离的耐异烟肼和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采用PCR-DNA微阵列芯片法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由无锡市疾病控制中心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实验室培养和筛查,为2015年5~12月无锡市城区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罗氏培养法,抗酸杆菌培养阳性的菌落行菌种鉴定,剔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法)与传统比例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进行利福平、异烟肼药物敏感试验,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价廉的结核杆菌药敏试验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改良罗氏比例法检测5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对利福平、异烟肼的敏感性,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比例法检测结果为利福平耐药株的34株中,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果为32株耐药,2株敏感;18株敏感株中噬菌体方法检测结果为17株敏感,1株耐药。噬菌体方法检测结核菌对利福平的灵敏度为94.1%(32/34),特异度为94.4%(17/18),符合率为94.2%(49/52)。比例法检测为异烟肼耐药的38株菌中,噬菌体方法检测35株耐药,3株敏感;14株异烟肼敏感株中,噬菌体方法检测11株敏感,3株耐药。噬菌体方法检测异烟肼敏感性的灵敏度为92.1%(35/38),特异度为78.6%(11/14),符合率为88.5%(46/52)。结论 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敏感性,灵敏度高,与WHO推荐使用的比例法符合率高,可在48h得到结果。异烟肼耐药性检测用噬菌体方法的特异度不如利福平,有待进一步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验证线性探针技术快速检测耐多药肺结核在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可行性。方法 对45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应用线性探针技术快速检测耐利福平、耐异烟肼菌株,同时进行传统罗氏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 线形探针技术与传统药敏试验检测RFP耐药率分别为5.9%(27/459)和6.3%(29/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INH耐药率分别为8.7%(40/459)和10.0%(46/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1,P>0.05)。两种方法检测对RFP均敏感者427例,均耐药者24例,二者结果一致率98.3%(451/459);对INH均敏感者410例,均耐药者37例,二者结果一致率97.4%(447/459)。两种方法检测耐利福平的灵敏度为82.8%(24/29),耐异烟肼的灵敏度为80.4%(37/46),耐利福平、异烟肼特异度均为99.3%(427/430)。结论 应用线性探针技术检测耐多药肺结核与传统药敏试验相比,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特异度高,是快速检测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用绝对浓度法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临床分离的22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LX)、对氨基水杨酸(PAS)耐药性和相应耐药基因kat G、rpo B、rpsl、rrs、gyr A、thy A的突变。结果 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株占45.5%。INH耐药率为18.2%,RFP耐药率为27.3%,SM耐药率9.1%,KM耐药率为18.2%,OFLX的耐药率为13.6%,PAS耐药率为4.5%。敏感菌株中均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耐药菌株中除2株外均检测到相应耐药基因突变。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简称HAIN技术)快速检测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2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HAIN技术和罗氏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测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AIN技术对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的检测效果和传统罗氏培养法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AIN技术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的灵敏度分别为73.08%、82.7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17%、80.00%;检测耐多药的灵敏度为57.89%,阳性预测值为64.71%;所有检测结果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均90%。结论 HAIN技术是快速诊断耐多药肺结核的好方法,但检测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铜陵地区结核病耐药特征,为治疗耐药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结核病患者的标本采用 BACT/ALERT 3D 系统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改良罗氏(L-J)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对9种药物进行敏感试验.结果培养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96株,耐药54例(56.3%).单耐药 26例(27.1%),耐多药(MDR)为9例 (9.4%).对初治、复治患者比较,发现耐利福平、利福喷丁、异烟肼及MDR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我市结核病耐药率、耐多药率高;复治肺结核治疗困难.制定耐药结核病化疗方案时应注意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喹喏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差异,探讨国产试剂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152株经罗氏培养阳性的菌株,分别用德国Hain life science Gmb H生产的Geno TypeMTBDRplus、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基因探针试剂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并与传统的药敏结果作比较。结果 152例菌株中有148株纳入比较,其中进口试剂、国产试剂和罗氏培养法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47.30%(70/148),43.24%(64/148);50%(74/148),41.89(62/148);48.65%(72/148),47.30%(70/148),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罗氏培养法相比,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罗氏培养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试剂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进口试剂相接近,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适合基层医院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方法收集到医院就诊的结核病疑似患者痰液样本,提取痰液样本的总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行快速筛查,并与传统药敏试验进行比较,对两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346例结核病人临床分离培养样本,药敏试验检出257例异烟肼敏感标本,101例异烟肼耐药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共检测出异烟肼敏感和耐药标本225例98例,灵敏度为86.64%,特异性为93.92%,一致率为93.12%。结论跟传统药物敏感性实验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速度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突变的快速检测,适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MGIT手工荧光判读法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基层应用价值。方法 以常规L-J比例法为参照方法,比较分析手工荧光MGIT液体药敏法检测300株临床结核分离株异烟肼和利福平药敏效果。结果 手工MGIT液体药敏法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7%和92.6%、95.6%和98.8%。两种药敏方法的异烟肼符合率95.7%,利福平符合率97.7%,两种方法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敏感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药敏阳性报告时间平均7.6 d,比传统比例法报告时间提前20.4 d。结论 手工MGIT液体药敏法与常规L-J比例法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敏感性结果一致性高,能快速、准确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适合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基因芯片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98例涂阳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具有传统药敏结果和基因芯片结果的484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rpoBkatGinhA基因耐药突变位点及频率,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基因芯片和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符合率为93.8%(454/484),对异烟肼的耐药性符合率为89.0%(431/484),对耐多药的符合率为95.5%(462/484)。118株检测到rpoB基因发生突变,优势突变位点为531,占56.8%(67/118);其次突变位点是526,占19.5%(23/118);516突变位点占12.7%(15/118)。97株检测到katGinhA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katG315,占82.5%(80/97),inhA均为-15突变类型,占14.4%(14/97)。结论 基因芯片法与比例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成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是否耐药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DNA微阵列芯片法(以下称芯片法)检测培养阳性患者痰样本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相关耐药基因的效能。方法 收集并检测3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样,以BACTEC MGIT 960液体药敏(以下称MGIT 960药敏)为参考标准,评价芯片法检测样本利福平(RIF)、异烟肼(INH)耐药性和MDR-TB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应用线性探针耐药技术(GenoType MTBDRplus VER 2,0)对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将334例(334/389)MGIT 960培阳结果对应的痰处理液进行芯片法耐药检测,其中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9例为阴性。与参考标准对比,芯片法对利福平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97.7%,Kappa值为0.90;异烟肼为82.6%,特异度为99.2%,Kappa值为0.86。在MDR-TB的病人中,芯片法与MGIT 960药敏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初治患者中Kappa值为0.95,灵敏度为95.5%,明显优于复治患者。 线性探针耐药技术对22份不一致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检测限及耐药机制的差异、异质性耐药和多重感染等原因是导致基因型和表型或是两种分子法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应用芯片法检测培阳患者痰样本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的相关耐药基因,与MGIT 960药敏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可快速检测出患者耐药情况和MDR-TB患者,为临床患者尤其是初治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化疗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滨州市123例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58.54%;耐异烟肼(INH,H)37.4%、利福平(RFP,R)13.8%、链霉素(SM,S)56.1%、乙胺丁醇(EMB,E)2.4%。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药的比例为16.26%。结论肺结核耐药情况严重,尤其是耐多药比例偏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显微镜观察药敏法(microscopic observation drug susceptibility,MODS)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使用MODS技术对本医院的共201株结核菌临床分离株分别进行INH、RFP的耐药性检测,并与罗氏比例法作比较。结果 MODS法检测平均时间为8d,以罗氏比例法为金标准,INH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5%和100.0%,RFP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3%和100%。结论 MODS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性具有成本低、快捷、操作简便、准确等优点,为结核耐药检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GeneXpert MTB/RIF试验(Xpert试验)与4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探讨Xpert试验在肺结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08—2016-02武汉市肺科医院各病区送检的同一患者的3份痰标本共计536例,同时进行荧光抗酸染色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TB-DNA PCR)、Xpert试验、罗氏固体培养及MGIT960液体培养检测,比较5种方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荧光抗酸染色涂片、TB-DNA PCR、Xpert试验、罗氏固体培养及MGIT960液体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分别为42.97%、57.57%、62.43%、54.59%和62.43%;特异度分别为95.27%、99.21%、98.42%、88.97%及88.19%。在涂片阳性肺结核中,Xpert检出率为99.37%(158/159),MGIT960培养检出率为98.11%(156/159);在涂片阴性肺结核中,Xpert检出率为34.60%(73/211),MGIT960培养检出率为35.55%(75/211)。在220例Xpert检测与培养均阳性的标本中,两者均耐药为32例,均敏感为179例,Xpert利福平耐药而比例法敏感为8例,Xpert利福平敏感而比例法耐药为1例。2种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具有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5)。结论:Xpert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与金标准液体培养一致的敏感性,同时快速筛查利福平耐药结核,对控制耐药结核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异烟肼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药物之一。2018年WHO报告的结核病初治病人中利福平敏感的异烟肼耐药率明显高于2017年的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率。我国结核病人的异烟肼总耐药率明显高于利福平总耐药率。异烟肼耐药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异烟肼耐药机制复杂,多个基因的突变均与异烟肼耐药有关,然而这些基因突变与表型的关系尚未完全清楚,直接影响了分子药敏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基因组学数据证明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先于利福平耐药性相关基因突变发生。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容易诱发菌株获得额外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外排泵以及氧化应激机制有关。总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加强异烟肼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协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进行药敏检测,分析相应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方法 对2009年至2012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和住院的137例结核病患者晨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利用膜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突变情况(基因型检测),同时以绝对浓度法进行异烟肼和利福平药敏试验(表型检测),计算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间的符合率,验证膜基因芯片方法的准确性,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137株结核分枝杆菌标本,表型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率分别为27.01%(37/137)和22.63%(31/137);基因型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率分别为26.28%(36/137)和23.36%(32/137);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金标准,膜基因芯片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83.78%(31/37),特异度为94.06%(95/101),符合率为91.97% (126/137),Kappa值为0.79,P<0.05;异烟肼耐药的敏感度为80.65%(25/31),特异度为94.29%(99/105),符合率为90.51%(124/137),Kappa值为0.73,P<0.05;两种药物药敏结果总符合率为91.24%(250/274)。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基因型检测和表型检测结果高度一致,且基因型的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