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辅助疗效以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21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联合NAC和安慰剂,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8周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同时检测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2.16~93.19,P均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尤其阴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40;P0.05)。两组体质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t=-5.62,t=-6.19;对照组:t=-6.20,t=-6.3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G、LDL、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13.51,P均0.05)。结论:利培酮单用或辅助NAC治疗可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降低血TG、LDL、TC水平,但对体质量增加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美金刚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6例老年期BPSD患者分为美金刚组与奥氮平组,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和8周末,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美金刚组在治疗后第2、4、8周末BEHAVE-AD评分较奥氮平组显著下降(t=2.12、t=2.23、t=2.28,P<0.05).美金刚组在治疗后第8周末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33,P<0.05),奥氮平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4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4,P<0.05).两组治疗后第8周末ADL评分显著下降(t1=2.35,t2=2.49,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45,P>0.05).美金刚组不良反应少于奥氮平组(x2=5.09,P<0.05),两组在锥体外系反应(EPS)、口干、嗜睡、体质量增加方面差异有显著性(x2=4.62~6.86,P<0.05).结论 美金刚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改善均有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AD患者107例,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调查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作的特征,分析影响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率为41.4%,居住环境改变(RR=4.96,95%CI:2.54~12.34,P<0.05),发作时NPI评分高(RR=1.26,95%CI:1.04~1.27,P<0.05),可增加AD患者BPSD的复发。结论发作时NPI评分、居住环境改变是AD患者BPSD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 100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等。结果治疗组在改善BEHAVE-AD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MSE、ADL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与抗精神病药致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载脂蛋白E浓度,测量身高和体质量,采用聚合酶链扩增技术(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1)在药物治疗前,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体质量、载脂蛋白E浓度及血脂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BMI、TG、LDL和T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DL和APOE血清浓度则无显著变化(P>0.05);(3)在治疗后,E4/X基因型者BMI、TC和TG、LDL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载脂蛋白Eε4基因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添加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添加金刚烷胺200 mg/d及安慰剂;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4、8周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测量体质量,检测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和TG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DL、TC增加值显著大于研究组(P均0.05)。结论:添加小剂量金刚烷胺短期内可明显增加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减少血LDL和TC水平升高;但不能改善奥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奥氮平联合二甲双胍)和对照组30例(奥氮平单药),治疗组根据联合二甲双胍不同剂量(即奥氮平10~20 mg/d+二甲双胍250 mg/d、500 mg/d、750 mg/d)分为治疗1组(30例)、治疗2组(30例)及治疗3组(28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及12周测定体质量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事件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各组体质量及BM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8,t=2.905;P0.01);各组TC、TG、LDL、对照组及治疗1组FBG、HbA 1c较治疗前增加(P均0.05)、HDL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治疗2组和治疗3组TC、TG、HDL、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组胃肠道不适症状较多。结论:早期合并二甲双胍(500 mg/d)干预奥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各35例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同时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PANSS各项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TC、TG、LDL交互效应(F=2.932,F=4.159,F=3.911)、TC、LDL、FPG组间主效应(F=4.595,F=4.798,F=5.856)、TC、TG、FPG时间主效应(F=3.224,F=5.389,F=3.979)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对糖脂代谢均有影响,以奥氮平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50例。实验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2组认知功能,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估精神症状。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BEHAVE-A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12周BEHAVE-AD评分、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38.00%(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与联合奥氮平均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其中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对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更轻,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奥氮平对血管性痴呆(VD)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8例VD患者分为奎硫平组与奥氮平组,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2、4和8周以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痴呆状况;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减少(P〈0.01),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DL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口干、头昏、嗜睡、体质量增加、便秘较奎硫平组显著(P〈0.01)。结论:奎硫平与奥氮平对V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奎硫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氮平片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住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半月、1月、2月、3月采用改良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M-WCST)、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月后,研究组PANSS总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低(t=2.364、1.268,P均0.01),M-WCST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低(t=0.365~4.116,P均0.01);对照组PANSS总评分、各条目评分、M-WSCT各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月后,研究组M-WCST正确数、正确分类数高于对照组(t=2.369、5.118,P均0.01),M-WCST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t=1.368~5.118,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1,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长期住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奥氮平联合安慰剂,前者能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1例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组(合并组)及单用奥氮平组(单用组),共治疗6周。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MMSE和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6周各评定1次。结果两组均有效,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组不良反应较单用组少4、(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可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与奥氮平治疗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多奈哌齐组与奥氮平组,每组43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生活质量,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盐酸多奈哌齐组BEHAVE-AD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及头晕、嗜睡、视物模糊、体质量增加等方面均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与奥氮平相比,治疗BPSD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阿立哌唑、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末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血糖(FBG)、胰岛素(INS)、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结果 治疗后第6周末奥氮平组FBG、INS、IRI、LDL、TG、TC、体质量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第6周末奥氮平组上述指标较阿立哌唑组高(P<0.05).结论 与奥氮平相比,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FBG及血脂代谢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和多奈哌齐联合应用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AD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叶酸、维生素B12和多奈哌齐联合治疗)34例、多奈哌齐治疗组(单用多奈哌齐)33例、对照组(仅常规治疗)33例,观察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Hcy浓度检测。结果:治疗后,MMSE、ADL评分及血清Hcy浓度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9.71,F=6.06,F=6.62;P均0.01)。联合治疗组MMSE评分减分值、ADL评分减分值、血清Hcy浓度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多奈哌齐治疗组(t=-3.48,t=-2.26,t=2.25;P均0.05或P0.01)及对照组(t=-9.14,t=-5.73,t=5.01;P均0.01)。治疗后Hcy浓度减分值与MMSE评分减分值、ADL评分减分值呈正相关(r=0.423,P0.01;r=0.240,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和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可降低血清Hcy浓度,并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治疗不变,研究组加用二甲双胍1.0 g/d,疗程6个月。两组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1、3、6个月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在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FBG、2 h PBG、TC、TG、LDL、HDL及BMI各项指标均逐步下降,并低于对照组(t=2.03~2.35,P均0.05);治疗6个月,研究组除HDL外,LDL、BMI、FBG、2 h PBG、TC、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08~4.47,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及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修正版(DSM-IV-R)诊断标准的46例住院AD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评定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痴呆评定表(CDR)、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析BPSD症状特点及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BPSD的发生率为100%,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91.3%).幻觉发生率以重度AD最高(47.6%),MMSE分值与BEHAVE-AD幻觉分量表分呈负相关(P<0.05).患者年龄与BEHAVE-AD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分量表分和总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ADL分值与BEHAVE-AD幻觉、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分量表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住院AD患者BPSD的发生率非常高,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幻觉的出现可作为AD痴呆严重度的预警因素.AD患者BPSD可能与年龄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流、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用自2009-02—2014-06来我院神经内科就治并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63例(47.01%)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持续6个月;71例(52.99%)为研究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持续6个月,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测定2组患者颈动脉血流速度、斑块厚度及IMT厚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6个月治疗结束后,在IMT厚度、斑块厚度和血流速度上,2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2.19,5.014,4.914、P=0.03,0.000,0.0000.05),在血脂测定上,2组患者体内TC、TG、HDL-C、LDL-C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9.046,16.817,24.084,2.878,P=0.0000.01)。研究组出现3例胃肠道不适,2例头痛,2例皮疹,1例头晕,无肌肉疼痛、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奥氮平(5 mg/kg·d)、氯氮平(20 mg/kg·d)及生理盐水灌胃56 d。给药前、第28天和第56天分别眼眶静脉采血检测血糖(GLU)、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血清Lp-PLA2水平,并测量体质量。结果:给药56 d后,奥氮平组GLU、TC、TG、LDL、LpPLA2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HDL和体质量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氯氮平组LDL和Lp-PLA2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HDL和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给药56 d时奥氮平组血清Lp-PLA2水平与TG正相关(r=0.899,P=0.015)。结论:奥氮平和氯氮平给药均可影响大鼠血清Lp-PLA2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奥氮平给药后Lp-PLA2水平仅与TG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合并奥氮平与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合并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观察6周。共完成研究62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32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别评定基线和治疗后组内组间总分、各分量表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阳性量表分(t=13.081,13.239)、阴性量表分(t=28.492,25.533)、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t=8.769,8.310)及总分(t=20.494,17.169)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01);以研究组阴性量表分较对照组降分更显著(t=3.191,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47)。结论:奥氮平合并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能明显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