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性病门诊患者中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控制脲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531例非淋茵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患者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531例NGU患者,支原体阳性125例,感染率为23.5%,其中单纯UU阳性83例,占15.6%,单纯MH阳性6例,占1.1%,UU+MH阳性36例,占6.8%,UU、MH总检出率分别是22.4%、7.9%。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UU、MH、UU+MH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对于MH和UU混合感染者,各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显著降低。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UU+MH的耐药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药物治疗支原体以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最好、其次是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2.
541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类型及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文  柏彩英 《广东医学》2003,24(10):1083-1084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皮肤科、妇科门诊l724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l724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54l例。阳性标本中537例(99.3%)对抗生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交沙霉素、司巴沙星、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表现有耐药性。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374例中有370例(98.9%),单纯人型支原体(NH)22例全部(100%)对抗生素一种或多种出现不同程度耐药。MH UU混合感染145例全部(100%)对上述9种抗生素中多种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耐药性,不同类型支原体感染表现不一致耐药性,特别NH UU混合感染比单纯UU或MH对多种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才能减少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   

3.
郑丹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144-145
目的探讨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7月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320例进行尿道或宫颈分泌物体外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320例患者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194例,占60.6%;单纯人型支原体(MH)42例,占13.1%;UU+MH84例,占26.3%。单纯UU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H及UU+MH(P〈0.01)。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为64.0%,男性为29.6%,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支原体对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的敏感率均〉85%;对交沙霉素的敏感率为71.9%,对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率为40%-50%;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率均〉60%。结论UU是泌尿生殖道主要的致病性支原体,女性感染率较男性高。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本地区支原体治疗的首选抗菌药物,其他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不宜提倡首选使用。  相似文献   

4.
30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用专用培养基检测308例患者标本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08例患者中有122例感染支原体,阳性率为39.6%,其中UU(+)占32.5%,UU(+)和MH(+)占5.8%,M14(+)占1.3%。耐药性分析显示交沙霉素的抗菌活性最强,其耐药率为1.6%,其次是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其耐药率为3.3%。而大观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性较高,其耐药率分别为75.4%和50.8%。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是UU,显著高于Mh。UU和M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耐药率低,对大观霉素和林可霉素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5.
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鉴定与药敏一体化试剂检测2006~2007年门诊男女患者分泌物进行检验,同时测定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556例男女患者支原体检测阳性率uu的阳性率占明显优势,女性患者UU、MH、UU+MH均高于男性患者。支原体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司帕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3%,81%,83%,81%;罗红霉素、左氧沙星、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仅占35%,39%,28%。结论NGU忠者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为主女性患者高于男性;UU、MH、UU+MH的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别、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了784株支原体,其中UU 564株(71.9%)、MH 10株(1.3%)、UU合并MH 210株(26.8%)。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和氧氟沙星类抗生素较为敏感;MH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林可霉素较为敏感;UU合并MH感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强力霉素较为敏感。同时,从男性泌尿道分离出的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而从女性泌尿道分离出的支原体对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对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低于男性。结论UU与MH有不同的耐药谱,UU和MH混合感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同时男女感染的支原体的耐药性也有部分区别。  相似文献   

7.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病原学及支原体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中的病原学作用以及感染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英国“立明”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卡沙眼衣原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Myocoplasma IST试剂盒对支原体进行分型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1896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中,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为43.7%(829/1896);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35.8%(669/1896),其中UU、MH和UU+MH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4.9%(434/669)、3.9%(26/669)和31.2%(209/669);CT+支原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8.6%(161/1896);其它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12.7%(237/1896)。UU及MH两型支原体的敏感药物分别是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两型支原体的耐工药物分别是红霉素、泰利必妥。结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CT及支原体,支原体中以UU为主;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8.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对妇女生殖道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疑为支原体感染的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Mycoplamals IST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对疑为支原体感染的312例病人标本经培养鉴定。共检出147例阳性,总检出率为47.1%;其中UU和MH检出率分别为34.9%和12.2%,UU检出率高于MH检出率;支原体感染以21~30岁最高,占63.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多西霉素较为敏感,对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等耐药。结论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在年青性活跃时期感染率最高;支原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应首选原始霉素、交沙霉毒、多西霉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药物敏感试验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美国其昌达生物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试剂盒对195例女性拟诊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95份标本中,支原体阳性117例,阳性率60%,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8.46%(75例)、3.08%(6例)、18.46(36例)。药敏结果显示:抗菌活性较强的药物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高的药物有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是UU+MH混合感染,临床上可将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作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酋选用药。  相似文献   

10.
46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振英  苏咏梅 《医学综述》2009,15(13):2063-2064
目的了解牡丹江地区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46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了常用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46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支原体阳性202例(43.9%),培养的阳性率为女性42.5%,男性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结果显示,单纯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UU合并MH混合感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高,以强力霉素最高,而对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最低。结论支原体感染主要由UU引起,女性支原体感染率较男性高。支原体对各种抗生素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药敏结果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130例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情况,本文主要研究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情况。方法:对门诊确认为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同时进行UU、MH、CT检测;用培养法检测UU和MH,用“立明”衣原体免疫快速法检测CT。结果:合并感染情UU MH、UU CT、UU MH十CT分别为14.8%、4.0%、1.5%。UU MH的合并感染率最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以UU MH为主,UU MH CT三者合并感染较少。  相似文献   

12.
陈冬梅  吴琼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067-1068
目的了解门诊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对50例女性及50例男性首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单纯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阳性25例占50%,单纯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阳性1例占2%,UU MH10例占20%。男性单纯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阳性8例占16%,单纯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阳性2例占4%,UU MH2例占4%。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U-U、MH、UU 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结论解脲脲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单纯UU,MH,UU MH的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单纯性感染和混合感染选用敏感性较高的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泌尿生殖道分离的324株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由泌尿生殖道分离的324株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324株支原体,UU、MH、UU合并MH感染分离率分别为76.54%、3.7%、19.75%。UU、MH、UU合并MH感染对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米诺环素(minocycline,MIN)、交沙霉素(Josamycin,JOS)均较为敏感,其中UU的敏感率为93.55%、93.55%、91.13%,MH的敏感率为100%、100%、91.67%,UU合并MH感染的敏感率为90.63%、93.75%、89.06%。结论 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对UU、MH、UU合并MH感染的敏感性较好。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不同类型支原体感染表现的耐药性不一致。临床用药应根据支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与解脲支原体单一感染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UU、MH培养阳性的196例患者进行了7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UU感染组与UU MH混合感染组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的顺序基本相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司巴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UU MH混合感染组耐药总的发生率(97.62%)明显高于UU感染组(44.6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UU组和UU MH组中耐药率最高的分别为氧氟沙星(31.33%)和阿奇霉素(90.48%)。结论 UU MH混合感染后耐药性升高并发生耐药谱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沙眼表原体检测采用英国Unipath公司免疫层析法,支原体采用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制品厂产的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检测。结果526例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出217例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支原体、衣原体总感染率为41.17%。其中Uu 147例(27.95%),Mh8例(1.52%),CT27例(5.13%),Uu+Mh 18例(3.42%),Uu+CT10例(1.90%),Mh+CT 5例(0.95%),Uu+Mh+CT 2例(0.38%)。147株Uu对强力霉素、史沙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最低的是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和红霉素。结论女性生殖道炎症Uu感染率有上升的迹象,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及其药敏检测,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感染及对12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方法经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确诊为宫颈炎患者320例,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20例宫颈炎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者158例,阳性率为49.4%.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137例,阳性率为42.8%,占阳性总数的86.7%;人型支原体(MH)感染者5例,阳性率为1.6%,占阳性总数的3.2%;UU和MH混合感染者16例,阳性率为5.0%,占阳性总数的10.1%.UU、MH、UU+MH三种感染模式均对交沙霉素(JOS)、美满霉素(MIN)、强力霉素(DOX)、克拉霉素(CLA)敏感;对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中度敏感;而对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L)、四环素(TET)、红霉素(ERY)、司帕沙星(SPA)、左氧氟沙星(LEV)有较高耐药性.结论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UU感染为主要病原体.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可作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193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试剂盒,对193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尿道(宫颈) 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 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支原体感染阳性652例,阳性率为33.8%,其中UU单独感染573例,MH单独感染4例,UU和MH混合感染75例;男性210例,占32.2%,女性442例,占67.7%.药敏试验显示,UU对罗红霉素的敏感性下降至21.5%, UU和MH混合感染对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分别降至5.3%和14.6 %, 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对两种支原体都保持稳定的高敏感性.结论 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应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UU和MH感染的首选药物.支原体耐药性的动态监测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女性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集360例疑似NGU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IST试剂盒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选择性培养和鉴定,用药物敏感试验所分离的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360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208例,总阳性率为57.8%(208/360)。获得明确鉴定结果的185例患者中,UU、MH及UU+MH混合感染分别为84.4%、3.2%、1.9%。结论:支原体是三亚地区NGU患者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中UU是引起NGU最主要的支原体,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仍是三亚地区分离的UU和MH最为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呼伦贝尔市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应用衣原体、支原体试剂盒对460例拟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研究,并测定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检出156例支原体阳性者,阳性率33.91%,其中UU、MH及UU、MH混合感染者分别占检出者78.84%、11.53%、9.62%,并有34例合并CT感染,占检出者21.79%.敏感药物为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呼伦贝尔市地区支原体感染者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为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0.
颜善活  卓永光 《重庆医学》2011,40(7):650-651,654
目的了解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就诊科室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3 464例女性受检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 3 464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2 131例,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1 639例(76.9%),人型支原体(MH)阳性54例(2.5%),UU+MH混合感染438例(20.6%),总阳性率为61.5%。不孕组、妇科炎症组、未诊断组、体检组阳性率分别为63.5%、67.6%、60.3%、48.6%;妇科门诊、生殖健康门诊、围产科门诊、体检部阳性率分别为68.2%、61.8%、55.1%、38.9%。药敏结果:UU对交沙霉素(98.5%)、克拉霉素(96.1%)、阿奇霉素(87.8%)等敏感性高,对红霉素、喹诺酮类有较高耐药率。MH和UU+MH则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性高,对其它抗菌药均有较高耐药率。结论检出支原体其致病性应根据临床情况具体分析,支原体具有较高耐药性,耐药率最低的是交沙霉素,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