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治则确立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宁 《天津中医》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总结历代医家学者对中风的病机认识,结合中医络病理论,提出"肝肾阴虚,脑络瘀滞"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认为病位在脑,其与肝肾关系密切;病机中"肝肾阴虚"与"脑络瘀滞"并重,脑络瘀滞为病机关键,贯穿始终。肝肾阴虚为致病之本;脑络瘀滞外延气滞、痰、虚、火、瘀等皆致脑络瘀滞而发病,是致病之标。立足病机,提出"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3.
王贤斌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三十余载 ,学识渊博 ,临床经验丰富 ,尤其对补气活血法运用颇具卓见。现将王师经验简要介绍如下。1 气虚血瘀 首责气虚补气活血法为气虚血瘀证而设。气虚血瘀证是气虚与血瘀并存的病理变化 ,是一种气血关系失调的虚实错杂证。气虚血瘀证的主要病因是气虚运血无力 ,血行瘀滞。轻者 ,气虚无力 ,但尚能推动 ,仅表现为血行迟缓、血运无力 ;重者 ,因气虚较甚 ,无力行血 ,使人体的某些部位血行不畅 ,功能障碍 ,或失于濡养。出现痿软不用 ,甚至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瘙痒、不温 ,或肌肤甲错等临床表现。王师认为 …  相似文献   

4.
郭小姜 《河南中医》2011,31(9):1068-1069
赵泉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因人施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治以补肾活血,散寒通络;气虚血滞,经络瘀阻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补气活血通络;阳虚血瘀;肾气不足型治以补益肾气,温阳活血.并随症辩证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气虚血瘀是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的发病基础,毒损脑络是其关键病机,气虚血瘀、毒损脑络是其主要病因病机。基于"气虚血瘀-瘀热生毒-毒损脑络"的病机渲变过程,确立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法,并自拟益消复瘫汤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1 病机与治法研究 目前研究认为,气虚血瘀、瘀毒阻络、肾虚血瘀痰阻、痰瘀阻络是老年脑梗死之病理基础,肝阳化风、气血逆乱是其始因,益气活血、解毒通络、补肾填精、化瘀通络、利水通降及平肝降逆、熄风开窍法是治疗老年脑梗死的基本方法。 1.1 气虚血瘀,脑部脉络受阻,治宜益气活血,疏通脑络 李东垣提出“正虚血瘀”是中风发病的原因。人至老年,诸脏皆亏,正气不足,气虚可以生痰,又能导致血瘀,痰浊与瘀血互结,则致痰瘀互阻,如兼风邪,则易闭阻元神之窍而发中风。陶氏[1]等众医家力倡此说,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基本病理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痰浊血瘀热盛气虚阳虚气滞阴虚血虚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神(脑)心脾肾大肠肝的趋势。证型分布中实证呈现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里实热结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痰热炽盛,气阴耗伤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的趋势;虚证呈阳气亏虚证血虚证、气阴两虚证的趋势。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病性证素是痰浊、血瘀、热盛、气虚等;病位证素是神(脑)、心、脾、肾等;证候分布是痰热瘀滞证、痰瘀互阻证、热盛血瘀证等。  相似文献   

8.
对44例宫腔手术损伤后子宫出血辨证分为血瘀气滞、血热瘀滞、肾虚血瘀等3型,各型均有瘀滞出血。分别治以活血祛瘀、行气导滞;清热凉血化瘀;活血调经佐补肾及补肾固冲调经等方法,达到药物性清宫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便秘辨治与气虚、气滞、血虚、血瘀、津液亏虚密切相关,临床上并不仅仅以单一因素存在,往往气血津液兼并致秘,如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虚津亏均可兼夹引起便秘,则需采用相应益气补血、补气活血、理气活血、益气养阴之法治之。此外,气血津液失调导致便秘往往离不开脏腑的失衡、阴阳的失调,临证需综合考虑、全面调节、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0.
张永全  熊瑜  褚斐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50-1452
目的 探寻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将人选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设正常对照组25例.对不同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脑动脉不同血流速度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血流速度增快组以肝阳暴亢、痰热腑实型为多;血流速度减慢组以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为多.急性脑梗死中医各证型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阳暴亢、阴虚风动证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除气虚血瘀证外.脑梗死中医各证型顷内及颈部各血管的PI、R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肝阳暴亢、痰热腑实、风痰阻络、阴虚风动证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TCD检查结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脑病一科就诊的80例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8.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康复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许博文  朱晓晨 《世界中医药》2020,15(8):1228-1231
血瘀是中风病的关键致病因素及重要病机,活血化瘀法在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作为其治疗的基本治则,对改善脑梗死部位的血流灌注、影响侧支循环重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在临床上却不易把握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时期,再则如何正确权衡活血化瘀法的用药轻重成为诊治一大阻碍。对此,通过临证发现,辨证的同时亦需灵活分期辨病治疗,即在疾病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程度的治则治法,以活血化瘀法分期辨治缺血性中风病,在疾病诊治中具有临床意义,且能促进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征波 《光明中医》2016,(18):2753-2755
目的探索健脾益气清热活血通络法(以下简称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研读文献及临床实践,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因素多是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病机关键以脾虚为本,瘀热为标,因虚致瘀,虚、热、瘀并存。以此为理论指导,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本病。结果临床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益气清热活血法可有效降低本病向胃癌发展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预防胃癌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SARS恢复期1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SARS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源于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出院患者,共15例。依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治疗: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活血法,气虚血瘀兼。肾虚型治宜益气活血、滋补肝。肾法,气虚血瘀兼风痰阻络型治以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气虚血瘀兼肝郁型治以益气活血、疏肝理气法。[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胸片均明显改善。[结论]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SARS恢复期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黄帝内经》说,心气不足、血行不畅是老年人基本生理特点之一。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在此基础上演变为气虚血滞的病机特征,临床可通过宏观表征(证候)及微观表征(早期心功能检查)反应出来。临床可选用益气活血治法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要治法,认为根据疾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进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脑内病灶的产生,防止神经功能受损。益气扶正与活血逐瘀并举,标本兼顾,为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临证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时,与补虚、行气、化痰、祛湿、利水、通腑、通络、散寒、清热等治法的关系,强调审因论治,病证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