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患者,男,47岁。患糖尿病10年,双下肢疼痛、持续并加重1个月人院。查体:血压、心肺功能正常,体温37.8℃,空腹血糖14 mmol/L。双下肢多处皮肤微红、肿胀、变硬,皮温变高,触痛明显。超声检查:右大腿股外侧肌浅层可见无回声区,范围4.2cm×2.5cm,内透声差,边界不清,周围肌肉回声紊乱,无血流信号;右大腿骨直肌深层、右大腿股中间肌深层、左大腿股内侧肌浅层、左大腿短收肌深层、左小腿胫骨前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37岁 ,因腰痛 7年 ,骨痛 4年入院。入院前 4年及 2年 ,患者因右锁骨骨折及右肾结石分别于外院行内固定及右肾盂切开取石术。入院查体 :甲状腺右叶下份可扪及肿块。检查 :血钙 2 .91m mol/ L(正常 2 .1~ 2 .7mm ol/ L) ,血磷0 .6 1m mol/ L (正常 0 .6~ 1.6 m mol/ L )。碱性磷酸酶 16 2 9IU / L (正常 30~ 110 IU/ L ) ,2 4小时尿钙 7.2 6 m mol/ L (正常2 .5~ 7.5 mm ol/ L ) ,甲状旁腺激素 (PTH ) 112 6 .9pm ol/ L(正常 2 4.3~ 71.9pmol/ L)。彩色多普勒 B型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右叶中、下份实性肿块 ,大小为 4cm× 3c…  相似文献   

3.
完全腹腔镜下右肝癌切除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例1,男,57岁.主诉右上腹闷痛2个月于2006年3月15日入院.彩超提示:右肝前叶4.3cm×3.9cm×3.7cm肿块;MR:左肝内叶4.3cm×4.4cm X 4.5cm.AFP>1 000ng/L,乙肝小三阳,肝功能Child A级.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4.
冯光明 《广东医学》2004,25(2):193-193
患者 ,女 ,4 8岁。因右侧腰腹疼痛及无尿 1d伴眼睑、下肢浮肿入院。体查 :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 ,面色苍白 ,眼睑及脸部轻微浮肿。右侧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 ,双下肢轻度水肿。KUB检查 :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影 ;B超检查 :左肾缺如 ,右肾盂多发结石合并中度肾积水 ,其中一结石光团约 1 6cm×1 0cm ,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另有一结石光团 0 8cm× 0 6cm ,位于扩张的肾盂内。实验室检查 :Hb 98g/L ,WBC 1 1× 1 0 9/L ,BUN 1 2 7mmol/L ,CO2 CP 1 3 2mmol/L ,尿液检查 :RBC ( ) ,WBC( ) ,蛋白 ( )。入院后即行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5.
胫骨大段缺损自身骨膜修复临床少见,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1岁,学生.于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兴义马岭河缆车事件中受伤,当时送兴义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据兴义市人民医院提供的资料:术中见胫骨开发性,粉碎性骨折,右胫骨中段缺损约10.8 cm,骨外露8.5 cm,软组织缺损20 cm×10 cm,胫前肌、胫前静脉部分缺损,胫骨后侧骨膜连续性尚好,末梢血液循环好,右胫骨近端开放性骨骺损伤.手术将污染及坏死组织清创整理后,右胫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右胫骨半环架支撑保持伤肢长度,便于术后护理.术后加强抗炎,创面消毒换药,延期行右胫骨半环架取出,骨缺损处用自制梅花针加螺丝钉内锁固定支撑,创面闭合引流术.取左大腿前侧皮肤植皮,伤肢石膏托外固定,术后继续抗炎、换药处理,右小腿近端外露1 cm×0.5 cm,中段胫前有直径约0.8 cm窦道长期不愈,行骨外露部分咬除,窦道切除及抗炎换药对症处理,病人右胫前仍剩一直径约0.2 cm的窦道,故一直没有条件行带血运的腓骨移植术.术后3个月拍右小腿正侧位片提示右胫骨近端后侧骨膜成骨,并向远端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6.
男33岁。因颜面及下肢浮肿伴腹胀、尿少一周入院。查体:T、P、R均正常,BP22/14kPa,颜面浮肿,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肺无异常所见。实验室检查:Hb105g/L;总蛋白50g/L,A22g/L,G28g/L;BUN、SCr正常;尿蛋白((?))。给予降压、利尿治疗,4天后浮肿消退。因再次感冒,病情加重,尿量锐减,双下肢又浮肿,并出现胸、腹水。B超示:双肾体积增大,左14cm×6cm,右12.2cm×5.8cm,肾实质2.8cm。尿常规:尿糖((?)),蛋白((?)),复粒细胞((?)),WBC4~6/HP,RBC2~3/HP,腊状管型( ),BUN15.4mmol/L,SCr774μmol/L。查SDS—PAGE高中分子蛋白尿.尿比重1.008~1.010,尿钠135mmol/24h,肾衰指数>2。诊断:肾病综合征Ⅱ型并急性肾小管坏死,继发性范可尼氏综合征,继发  相似文献   

7.
周和平  吴海华 《广西医学》2006,28(9):1478-1479
皮下脂膜炎T细胞性淋巴病临床罕见,笔者最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因颊部肿块伴间断性发热2月入院.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颊部肿块,均2 cm×1 cm,伴发热,在当地医院抗感染后,体温恢复正常.颊部肿块逐渐增大.1个月前再次发热,左眼睑水肿,经抗感染后体温恢复正常.3 d前又发热,伴纳差,疲乏,双下肢水肿,体重下降,血WBC2.0×109/L,以"白细胞减少"收住院.查体:T 39.5℃,左眼睑、颊部皮肤潮红、肿胀,左颊部肿块3cm×3 cm,边缘不清,质中,轻压痛,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血Hb 98g/L,WBC 2.0×109/L,肝功:AST 129U/L,TP 58.1g/L,肾功正常,B超:肝脾未见异常,胸片:心肺无异常,骨髓象:为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8.
单发性巨大颅骨浆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乏力、恶心3个月余入院。查体:贫血貌,一般情况稍差,神清,应答切题。左侧头顶部可触及一6cm×5cm大小的肿块,质软,轻压痛。双侧瞳孔左:右=3mm:3mm,光反应( )。神经系统无局限性体征,四肢肌力Ⅴ级,双巴氏征(-)。血常规:白细胞4.1×109/L,血红蛋白73g/L,血小板130×109/L。尿常规:尿蛋白( )。血生化检查:总蛋白48.20mmol/L,白蛋白28.40mmol/L,球蛋白19.80mmol/L,肌酐245.70μmol/L,尿素氮15.95mmol/L。头颅正位X线片(图1):左侧颞、顶骨部分骨质破坏,边缘毛糙,周围皮下软组织肿胀。CT平扫(图2、3):左侧额、颞、顶…  相似文献   

9.
例1 女,30岁。因四肢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伴消瘦4个月,于2003年5月入院。近半年来身高下降8cm,2个月来有多饮、夜尿增多。入院查体:意识清楚,消瘦体型,右颈部可及3cm×2cm的包块,质地中等,无压痛,胸廓畸形,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血钙3.18mmol/L、磷0.6mmol/L、碱性磷酸酶(ALP)2278U/L。尿钙13.06mmol/24h、尿磷51.96mmol/24h,甲状旁腺激素(iPTH)2283ng/L(参考值12~72ng/L)。B超及CT检查均提示右甲状腺后缘卵圆形肿块。10d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血钙高达3.92mmol/L。心电图示多导联ST段消失。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伴高血钙危象,予利尿、补液、降钙素、血液滤过等处理,血钙下降到3.59mmol/L。[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入院后情况:入院后反复检测血钙在2.65~3.82mmol/L,血磷0.58~0.69mmol/L,血免疫活性甲状旁腺素(iPTH)值为250 pg/ml(正常参考值9~55pg/ml).CT: 甲状腺左叶下极后外侧、气管左侧见3.0 cm×2.8 cm软组织肿物,与甲状腺下极分界不清,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1.
陈玉祥  青胜兰 《海南医学》2006,17(1):134-135
1病例资料 例1:男,48岁,因畏寒、食欲不振、全身皮肤发黄20天入院.入院前30年因血吸虫病晚期,巨脾行脾切除术.查体:T37℃,P86次/1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疸,心肺无异常.左上腹部可见一手术瘢痕,右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WBC26.0×109/L,HB139g/L.肝功TBIL420.1mmol/L,DBIL227.4mmol/L,TP71.2g/L,A37.6g/L,G33.6g/L. AFP、CEA阴性.B超报告肝门汇管区有6.3×5.1cm蜂窝状异常回声像,胆总管直径1.5cm,内有多个0.3-0.8cm强光团.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6 5岁 ,体重 6 8kg ,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分级为Ⅱ级。头昏 5个月余 ,发现腹部肿块 2~ 3个月 ,于 2 0 0 3年 9月 2 1日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血压 16 5 /10 5mmHg ,双肺呼吸音清 ,肺通气功能正常。心电图示左室肥大 ,T波改变。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 ,左心室顺应性欠佳。肾功能 :肌酐 14 5mmol/L ,尿素 7.83mmol/L。双下肢血管B超示动脉硬化。MRI示腹主动脉瘤 ,位于髂总动脉上方2cm ,肠系膜下动脉下方 3cm处 ,约 3cm× 4cm。拟行腹主动脉瘤支架置入术。术前 30min肌注哌替啶 5 0mg ,东莨菪碱0 .3…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59岁,因“右背部肿物渐进性增大伴红肿4个月,破溃1个月”于2014年9月12日入院.无明显诱因及家族史.查体:一般情况可,右背部皮下可触及7 cm×7 cm大小的肿物,可轻度推移,肿物红肿,皮温较高,有压痛,中央破溃、发黑,破溃区1 cm×1 cm,挤压肿物有脓性分泌物.入院检查:肝功能异常;血压148/86 mmHg;术前CRP 13.94 mg/L以上,术后正常;血糖8.1 mmol/L以上;肿瘤标志物除铁蛋白异常(441 ng/ml)外其他正常.超声检查:右背部皮下至肌层处可见一低回声肿物,大小为7.1 cm×4.2cm×2.5 cm,边界尚清,包膜不明显,内回声不均质,见图l.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物周边及内部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背部低回声肿物.CT扫描示:右侧背部皮下肿物,无包膜,与胸腔无浸润.  相似文献   

14.
例1,男,60岁.复视、眼睑下垂2 d,原发性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血压184/106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右眼睑下垂,内收、上下视均不能,瞳孔0.4 cm,光反射消失;左眼睑轻度下垂,上下视不充分,瞳孔0.2 cm,光反射存在.脑脊液:压力90 mmH2O, RBC 3×106/L ,蛋白0.3 g/L.眶上裂平片正常,MRI显示中脑导水管附近出血.  相似文献   

15.
龚日祥  肖琴  徐惠珍 《四川医学》2001,22(4):368-369
现将 198 2~ 1999年我院收治的 9例甲状旁腺囊肿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7例 ,年龄 17~ 6 2岁 ,平均 4 7岁。3例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以下简称甲旁亢 )症状入院 (肾型 1例 ,骨型 2例 ) ,1例因颈部肿块伴声音嘶哑入院 ,另 5例为无意中发现颈部肿块就诊。1.2 术前检查 :3例甲旁亢患者 ,术前血钙分别为 3.1mmol/L、3.5mmol/L、3.9mmol/L(正常参考值为 2 .1~ 2 .7mmol/L ) ,其中 1例术前囊液测甲状旁腺激素(PTH)为 2 4 6 0 pmol/L,颈部 B超检查均提示囊性占位 ,1例 B超证实双肾多发结石 ,另 2例 X线片显示…  相似文献   

16.
孟新科 《中国医刊》2008,43(2):73-74
1病例简介患者,男,48岁,因“多饮、多尿、多食10余年,左大腿肿痛20天”第3次入院。患者曾2次住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Ⅳ期,肾性贫血,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入院时体温36.7,脉搏75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70mmHg,神志清,自主体位,中度贫血貌,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左大腿肿胀明显,皮温正常,其外侧可触及约12cm×8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入院前1周肾功能:BUN18.89mmol/L,Cr372.0μmol/L,肌酸磷酸激酶(CK)930U/L。入院时WBC10.87×109/L,Hb79.0g/L,HCT0.232,N0.765,L0.235,PLT404.0×109/L;AST2…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个月.出生时即发现左侧颈部有一包块,如鸡蛋大小,质地较硬,不影响呼吸、进食,疑先天性颈部包块,曾用药物治疗(用药不详),效果不佳,肿物逐渐增大.近1月来,肿块增大加快,约有10cm×10cm大小,今来院手术治疗.CT诊断:左颈部巨大实性占位,考虑胚胎类肿瘤可能性大.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率138次/min.大便:黄色软便,WBC少许.血BT、CT尿常规均正常.生化检查:氯109.6mmol/L,二氧化碳19.20mmol/L,磷2.00mmol/L,尿素氮1.99mmol/L,总蛋白59.10g/L,高密度脂蛋白0.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2.03mmol/L,其余均正常.手术所见:肿块有包膜,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下颌骨下方,向上与腮腺粘连.肿物深部与颈动脉及二腹肌后腹粘连,向后达斜方肌前缘,下极平环状软骨下缘.肿块完整切除,呈暗红色约11cm×9cm×6cm.病理检查:灰白、灰红碎组织一堆,合计V11.5cm×8cm×6.5cm,切面灰白灰红质软.镜下:大量成熟的鳞状上皮、汗腺、软骨、脂肪、纤维及少量未成熟的原始神经管及神经母细胞.病理诊断:左颈部不成熟性畸胎瘤I级.患者手术后7个月肿瘤复发,于2001年4月11日再次来院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灰红不规则组织一块,V 3.5cm×3cm×2cm,部分有包膜,切面灰红伴出血及钙化,部分为囊性,内有清亮液体,实性区质脆.镜下:瘤组织由少量幼稚的神经组织及成熟的软骨、腺上皮、鳞状上皮构成.病理诊断:左颌下不成熟性畸胎瘤复发.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4 2岁 ,1999年 3月 8日入院。 16个月来左鼻腔反复出血 ,鼻塞 ,头痛 ,近半年右鼻亦阻塞 ,需张口呼吸 ,擤鼻后往往诱发较多量出血 ,量约 2 0~ 4 0ml。专科检查 :鼻外形正常 ,左鼻腔被灰白色污秽肿物占据 ,正常结构消失 ,中隔受压右移致右鼻腔狭窄 ,鼻咽部亦见类似肿物 ,约 2cm× 2cm×3cm ,发音呈闭塞性鼻音 ,咽部 ,喉咽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 ,血钾 5 0mmol/L(正常 3 5~ 5 6mmol/L) ,钠12 9mmol/L(正常 135~ 14 6mmol/L) ,氯 92mmol/L(正常 98~ 10 6mmol/L)。尿常规无异常。鼻腔病理 :恶性混合瘤。C…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1岁,因双下肢浅静脉曲张伴右小腿胫前皮肤反复破溃、流液10余年来我院就诊.外科医生拟行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专科情况:双下肢浅静脉曲张,右小腿内后方伴胫前足靴区广泛皮肤色素沉着、疤痕,其中见3×3cm破溃口,有脓血性分泌物.双下肢静脉造影示:双下肢深静脉瓣功能正常,股隐静脉瓣功能不良;化验肝功能:ALP,GGT明显增高,A/G:0.7.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2 岁,因发现血压高、左肾上腺占位 3 年于 2000 年 9 月 20日入院.患者 1997 年体检时测血压高达 24 0/12 0 kPa,稍有头晕,诊断"高血压病",口服降压药后血压能降至 20 0/10 0 kPa,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占位,未治疗.后因血压反复阵发性升高而来我院,行肾上腺CT扫描提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 5 7 cm × 4 4 cm 的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查体:血压 20 0/12 0 kPa,体型中等,无特异性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钾 3 8 mmol/L,血钙 2 30 mmol/L;血醛固酮:卧位 219 8 pmol/L,立位 725 0 pmol/L;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卧位 40 ng/L,立位 73 2 ng/L;血浆肾素活性:卧位 1 17 μg/(L@h),立位 3 33 μg/(L@h);血浆ACTH 0 点3 3 pmol/ L(正常值 0~10 2 pmol/L), 8 点:8 2 pmol/L(正常值 5 5~15 0 pmol/L);血皮质醇 0 点 91 5 nmol/L(正常值 0~165 7 nmol/L),8 点 594 5 nmol/L(正常值 198 7~797 5 nmol/L).3 次 24 h 尿儿茶酚胺(CA)、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均正常.诊断:①左肾上腺无功能瘤;②高血压病.于 2000 年 10 月 19 日在全麻下拟行左肾上腺腺瘤摘除术,术中在左肾上腺区未发现肿瘤,肾上腺正常,于脾脏内侧,主动脉左侧发现一肿物,大小 5 cm × 4 cm × 4 cm,触之搏动明显,考虑为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