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疱疹好转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 M、Ig G、Ig 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有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内疱疹及溃疡愈合时间、发烧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3.9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足口病患儿行利巴韦林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口腔护理;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共治疗5 d。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疱疹消失、恢复进食、咽痛消失及住院所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例(1.61%)、对照组2例(3.23%)出现躯干皮疹,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较好,可以更快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21-2222
研究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效果。抽选我院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1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则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持续治疗5d后,以临床疗效、患儿的退热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等为标准对两组用药效果予以评析,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83-3984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将从2016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一般症状改善症状。结果:(1)试验组有效率为97.62%,显著的高于对照组(83.33%)(P0.05)。(2)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为(1.54±0.81)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为(3.42±0.77)d、皮疹消退时间为(4.42±0.56)d、治愈时间为(5.02±0.83)d,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临床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一般症状,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痰热清联合阿糖腺苷注射液,均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注射液,1次/d,静脉滴注,2组均连续应用5d。观察2组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85.0%)(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55±0.35)、(3.06±0.24)、(3.32±0.75)、(5.28±1.34)d,对照组分别为(4.23±0.58)、(5.24±0.84)、(4.30±1.21)、(7.25±1.03)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联合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86例,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工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工干扰素α1b+无乳糖饮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心肌酶谱检测指标及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以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3%vs. 85. 7%)(P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3. 43±3. 62 U/L vs. 39. 61±5. 63 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130. 27±32. 46 U/L vs. 167. 07±31. 35 U/L)、乳酸脱氢酶(LDH)(210. 43±19. 91U/L vs. 232. 53±20. 6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 74±2. 46 U/L vs. 21. 13±3. 00 U/L)以及肌酸激酶(CK)(110. 51±12. 24 U/L vs. 156. 82±16. 51 U/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GEs(165. 43±21. 52 ng/L vs. 243. 64±35. 23 ng/L)、EXT(0. 37±0. 06 EU/ml vs. 0. 77±0. 15 EU/ml)、DAO(0. 62±0. 21 U/L vs. 1. 33±0. 65 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RV感染性肠炎进行治疗能对心肌起到明显保护作用,有效改善肠黏膜损伤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方敏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77-1879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8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三组:Ⅰ组肌注干扰素α1b(6~20 μg),同时静脉滴注炎琥宁[10 mg/(kg·d)],每日1次,连用3 d;Ⅱ组单用干扰素;Ⅲ组单用炎琥宁,用法用量同Ⅰ组.观察所有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口腔溃疡痊愈时间.[结果]Ⅰ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7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NF-α、IL-6、IL-8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112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肠黏膜损伤指标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T)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并分析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及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 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 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AGEs、ET、DAO及CK、LDH、CK-MB、AST、α-HBDH水平分别为(164. 40±34. 12) ng/L、(0. 30±0. 11) EU/mL、(0. 55±0. 10) U/L、(110. 19±20. 40) U/L、(209. 56±30. 54) U/L、(15. 63±3. 10) U/L、(32. 50±10. 47) U/L、(129. 63±35. 67) U/L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 A、Ig G、CD4+、CD4+/CD8+分别为(4. 82±1. 43) g/L、(18. 87±3. 20) g/L、(39. 93±10. 17)%、(2. 23±0. 52)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他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肠黏膜损伤及心肌损伤,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预处理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以探讨其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5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曲美他嗪组在PCI前后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 ;对照组经标准治疗但不口服曲美他嗪;比较2组间cTnT和CK-MB峰值浓度及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 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血清cTnT在PCI术后6 h[(1.20±0.10)μg/L与(1.60±0.11)μg/L)]、24 h[(0.64±0.05)μg/L与(0.98±0.07)μg/L]、48 h[(0.51±0.07)μg/L与(0.77±0.06)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4、2.151、2.038,P均<0.05);CK-MB 6 h[(54.3±7.5)U/L与(77.0±6.5)U/L]、24 h[(33.1±6.5)U/L与(57.7±6.2)U/L]、48 h[(26.1±5.1)与(45.2±5.8)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87、3.236、3.462,P均<0.01).结论 曲美他嗪预处理PCI患者其血清cTnT和 CK-MB峰值浓度显著降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提示曲美他嗪预处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水平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RVR(80.56%)、EVR(86.11%)、ETVR(88.89%)及SVR(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RVR(52.78%)、EVR(69.44%)、(75.00%)及ETVR(55.56%),血清HCV RNA[(3.17±1.09)lgIU/mL]、ALT[(38.72±25.21)U/L]及AST[(30.85±14.78)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血清HCV RNA[(3.79±1.15)lgIU/mL]、ALT[(53.36±27.32)U/L]及AST[(39.26±19.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值都有所降低,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肝功能恢复较好,血常规代谢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抗炎、补液等相同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再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山蜡梅叶颗粒",治疗7d后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93.8%(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山蜡梅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8例危重型HFMD患儿为危重型HFMD组,25例重症HFMD患儿为重症HFMD组,25例普通型HFMD患儿为普通HFMD组,同期25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及HFMD患儿治疗前和治疗7d后血清AQP-4和NS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QP-4和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危重型HFMD组血清AQP-4[(54.42±19.86)μg/L]和NSE[(24.28±5.37)μg/L]水平明显高于重症HFMD组[(22.04±8.14)μg/L、(15.76±2.88)μg/L]、普通型HFMD组[(8.02±1.59)μg/L、(8.06±3.77)μg/L]和对照组[(8.03±1.65)μg/L、(8.07±3.73)μg/L](P0.01),重症HFMD组明显高于普通型HFMD组和对照组(P0.01),普通型HFM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HFMD组和重症HFMD组患儿治疗7d后血清AQP-4[(36.27±15.37)μg/L、(16.76±6.22)μg/L]和NSE[(19.40±5.77)μg/L、(12.24±2.90)μg/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重症HFMD组和危重型HFMD组血清AQP-4与NSE水平均呈正相关(r=0.879,P0.001;r=0.875,P0.001)。结论血清AQP-4和NSE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HFMD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草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儿年龄不同予不同剂量甘草锌,观察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症状恢复时间、中医症候积分、血锌水平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37/52),对照组有效率为71.1%(48/52),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组止泻[(46.27±6.33)h比(71.65±7.19)h]、退热[(42.92±6.51)h比(60.24±6.48)h]、住院时间[(3.11±0.97)d比(3.91±1.09)d]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经治疗后,治疗组LDH[(126.26±19.31)U/L比(153.39±24.28)U/L]、CK[(35.89±6.12)U/L比(50.31±8.42)U/L]、CK-MB[(89.57±9.49)U/L比(116.54±11.42)U/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水样或蛋花样[(0.74±0.27)分比(1.39±0.47)分]、气味臭秽[(0.89±0.17)分比(1.31±0.42)分]、烦热口渴[(0.71±0.22)分比(1.34±0.41)分]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锌比较[(0.85±0.12)比(0.92±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锌明显升高[(1.15±0.21)比(0.82±0.14),P 0.05]。结论不同剂量甘草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疗效确切,优于常规基础治疗,患者症状减轻,指标好转,肠道功能恢复明显,远期疗效可观,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性脑炎(enteroviral encephalitis,EVE)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46例EVE患儿为EVE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EVE组CD8^+T淋巴细胞比率[(24.13±9.71)%]、CD3^+T淋巴细胞比率[(61.42±12.26)%]及血清IL-6[(41.63±34.26)ng/L]、TNF-α[(2.92±1.55)ng/L]、IFN-γ[(9.45±4.26)ng/L]水平高于对照组[(20.11±5.98)%、(57.94±10.53)%、(12.45±10.46)ng/L、(2.04±0.73)ng/L、(6.27±3.44)ng/L](P<0.05),CD4^+/CD8^+(1.37±0.75)、CD20^+T淋巴细胞比率[(0.87±0.75)%]、CD3^-CD16^+CD56^+T淋巴细胞比率[(7.87±5.26)%]、IgA[(0.45±0.32)g/L]、IgG[(7.67±1.35)g/L]及血清IL-2[(3.52±1.02)ng/L]水平低于对照组[1.83±1.23、(1.47±1.41)%、(13.23±6.11)%、(1.05±0.22)g/L、(8.02±1.42)g/L、(4.13±1.28)ng/L](P<0.05);EVE组CD4^+T淋巴细胞比率[(28.81±9.56)%]、IgM[(1.35±0.21)g/L、IL-4[(3.17±0.81)ng/L]与对照组[(30.95±9.22)%、(1.34±0.19)g/L、(3.12±0.86)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调节紊乱、体液免疫紊乱可能参与EV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HFMD患儿80例(HFMD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K-MB、cTnI水平。结果 HFMD组治疗前CK-MB、cTnI水平分别为(38.10±19.50)U/L、(0.08±0.02)μg/L,均高于对照组(P0.05)。HFMD患儿治疗前CK-MB、cTnI阳性率分别为56.3%、33.8%,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HFMD患儿CK-MB、cTnI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K-MB、cTnI对HFMD合并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配合口腔护理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4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的退热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α-2b干扰素(赛诺金)50U雾化及口腔护理。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雾化配合口腔护理能有效治疗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方法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素100u/kg+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2次/d,共14d。记录2组喘息时间和肺部啰音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8、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NF-γ)水平及CD4^+CD25^+CD127^-Treg细胞比率,并与18例体检健康者(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喘息时间[(4.5±1.1)d]及肺部啰音时间[(6.9±0.8)d]较对照组[(6.6±1.4)、(8.1±0.9)d]短(P<0.0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4[(2.45±0.22)、(2.38±0.18)ng/L]、IL-8[(33.90±2.20)、(32.10±2.00)ng/L]、RANTES[(48.8±8.7)、(41.9±9.5)μg/L]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IL-4(1.41±0.17)ng/L、IL-8(15.60±2.20)ng/L、RANTES(13.3±4.8)μg/L](P<0.01),INF-γ[(0.37±0.14)、(0.38±0.09)ng/L]及CD4^+CD25^+CD127^-Treg细胞比率[(6.4±0.9)%、(5.5±0.8)%]均低于阴性对照组[(1.44±0.20)ng/L、(7.9±1.2)%](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1.52±0.13)ng/L]、IL-8[(18.60±2.10)ng/L]及RANTES[(23.1±4.5)μg/L]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1.78±0.16)ng/L)、(22.90±1.20)ng/L、(28.0±6.1)μg/L]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NF-γ[(1.46±0.16)ng/L)]及CD4^+CD25^+CD127^-Treg细胞比率[(7.2±0.9)%]均较对照组治疗后[(0.83±0.09)ng/L、(6.4±1.0)%]增高(P<0.05)。结论喘息样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可下调血清IL-4、IL-8、RANTES水平,上调INF-γ和CD4^+CD25^+CD127^-Treg细胞比率,缩短喘息时间及肺部啰音时间。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85-3386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并比较患儿病情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2.43±0.6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2.90±0.46d)、退热时间(1.90±0.76d)明显低于对照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3.64±0.9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63±0.72d)、退热时间(2.43±0.89d);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患儿,患儿退热快,食欲改善明显,溃疡消褪时间快,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