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建立附子汤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比较其汤剂与配方颗粒的差异。方法: 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3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考察色谱图相似度,结合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综合评价汤剂(TD)、配方颗粒混冲(FGm)及配方颗粒混煎(FGd)附子汤的差异;并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大于1.5为标准,筛选关键差异性组分。结果: 建立了附子汤HPLC指纹图谱,3组样品色谱图相似度波动于0.969~0.998之间。共标定21个特征峰,均归属到各单味药,并确认了6个峰成分。与配方颗粒相比,传统汤剂缺少12号峰,二者的9、10(芍药苷)、11号峰差异较大(VIP>1.5),化学模式识别能明显将二者区分开。结论: 附子汤配方颗粒和汤剂HPLC图谱有较高相似度,但仍有一定的差异,配方颗粒共煎5 min也未能提高与汤剂组的相似度。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结合可全面评价配方颗粒和汤剂的差异,并筛选出质量差异关键组分,为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益气逐瘀利水方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含量,为益气逐瘀利水方产业化开发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45 nm,建立10批益气逐瘀利水方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式识别技术进行质量评价,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0批益气逐瘀利水方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5,标定出共有峰24个,指认其中的4个共有峰(14号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15号峰阿魏酸、17号峰汉防己乙素、19号峰粉防己碱),CA、PCA及OPLS-DA将10批样品分成2类。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0批样品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汉防己乙素、粉防己碱的定量结果分别为43.98~64.18、107.32~167.95、122.63~175.21、391.62~582.02 μg·g-1结论:所建立的益气逐瘀利水方指纹图谱及定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可更加全面系统地评价益气逐瘀利水方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银花清咽纳米乳喷雾剂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甘草酸铵和丹皮酚的含量,对多批成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Diamons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350 nm,进样量为10 μL。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评价10批次银花清咽纳米乳喷雾剂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SPSS 24.0、SMI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10批样品中出现3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6,样品共聚类为3类,对其来源进行确定,指认了绿原酸、木犀草苷、甘草酸铵、丹皮酚4种成分,这几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8~22.4,0.07~0.56,0.36~2.95,1.12~8.96 μg·mL-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银花清咽纳米乳喷雾剂的综合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丹参化瘀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5TC-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0 μm),以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403 nm、230 nm及302 nm,测定12批次丹参化瘀颗粒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归属分析及相似度评价,对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2批丹参化瘀颗粒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9个,其中8个来源于丹参、1个来源于天麻、2个来源于当归川芎药对、1个来源于红花、1个来源于芍药。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其中7个成分,分别为天麻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各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测定能全面反映丹参化瘀颗粒内在质量,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Symmetry®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 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建立了10批多叶棘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37~0.973,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同时测定了24批药材中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和芦丁的含量,分别为0.02~11.75 mg·g-1和0.01~1.26 mg·g-1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的方法可有效、全面地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 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多厂家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甲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20℃,对多批不同厂家和来源的生脉饮(党参方)制剂进行分析,建立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生脉饮(党参方)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生脉饮(党参方) 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3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7个色谱峰;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 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061~0.798;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3类主成分中包含的7个成分峰是造成不同批次生脉饮(党参方)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物。在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中,7种指标性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97.32%~101.26%,RSD为1.89%~3.56%。结论:不同批次的生脉饮(党参方)之间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存在质量差异。生脉饮(党参方)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且具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为其进一步药效及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玉红膏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方法:在古方记载方法基础上加以改善,制备玉红膏样品;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21批样品,色谱柱Sepax Bio-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8 nm,进样量:2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21批样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及主成分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玉红膏进行整体质量评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玉红膏的HPLC指纹图谱中21批样品(S1~S21)的相似度>0.940,通过PCA、CA和OPLS-DA,将21批样品聚成3类,S1~S7、S15~S21为第一类、第三类(2019年6月实验室自制、2020年1月实验室自制);S8~S14为第二类(源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并从10个共有峰中确定差异较大的3个共有峰,分别为3号峰(芝麻酚)、5号峰(甘草苷)、9号峰(左旋紫草素)。结论:建立的玉红膏HPLC分析方法简便、准确、稳定、灵敏,体现了玉红膏的整体化学成分特征,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也为经典名方发展为现代制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鼻渊净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以1.0 ml/min流速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洗脱时间为80 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检测出色谱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 建立了鼻渊净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0个共有峰,15个峰归属到各药材,其中5个峰确认了化学成分;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与对照图谱比较,均在90%以上。结论 所建立的鼻渊净胶囊指纹图谱有助于从整体上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苍夷纳米乳原位凝胶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测定多指标成分含量,以对多批成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L)(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 mg·mL-1,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10 μL。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对照品比对分析主要共有峰,并测其含量。结果:建立10批苍夷纳米乳原位凝胶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以上。采用SPSS 21.0、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将样品大致分为3类,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指认丹参酮ⅡA (34号峰)和丹酚酸B (16号峰)等是导致样品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同时建立测定样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绿原酸、阿魏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HPLC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条件经方法学验证,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8%~100.8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系统、全面地评价苍夷纳米乳原位凝胶的质量,为进一步药效及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茵栀黄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和指认,以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测定20批茵栀黄颗粒样品指纹图谱,建立共有模式,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各对照品保留时间比对,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和确认。结果:以栀子苷峰为参照峰,建立了茵栀黄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9个共有峰,并对其中的16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及归属。20批茵栀黄颗粒样品指纹图谱经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5。结论:该法所建立的指纹图谱能较全面地体现茵栀黄颗粒中组分的整体特征,为茵栀黄颗粒的质量控制提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猫头刺HPLC指纹图谱及3个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mm,5.0 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30 nm.结果:建立了猫头刺HPLC指纹图谱,共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十枣汤中咖啡酸、伞形花内酯、牡荆素、异牡荆苷、槲皮苷、木犀草素、西瑞香素和芫花素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T3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多波长切换法(0~12.5 min,波长为310 nm;12.5~15 min,波长为280 nm;15~22 min,波长为254 nm;22~30 min,波长为310 nm),柱温40 ℃,进样量5 μL。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十枣汤中8种有效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1.25~100 0,3.125~100,3.125~100,3.125~100,3.125~100,3.125~100,6.25~200,3.125~100 μg·mL-1(r≥0.997 0);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为十枣汤的后续开发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电雾式检测器同时测定川芎茶调颗粒中阿魏酸、甘草酸、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10 mmol·L-1甲酸铵(A)-80%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1.0 mL·min-1,柱温35℃,CAD雾化器温度为35℃,采集频率10 Hz,过滤常数5.0。结果:阿魏酸、甘草酸、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55~17.50(r=0.999 9),5.90~295.00(r=0.999 9),2.51~125.50(r=0.999 9),5.02~251.00(r=0.999 9),4.99~249.50(r=0.999 9),1.03~51.50(r=0.999 8)及0.59~29.50 μg·mL-1r=0.999 8)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8%,97.76%,97.54%,98.09%,97.98%,97.89%及98.05%,RSD(n=6)分别为0.96%,1.50%,0.84%,1.49%,1.50%,1.37%及1.65%;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规定。10批样品中上述7个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45~0.60,4.93~6.20,2.01~2.73,2.63~3.43,4.72~5.70,1.13~1.84及0.38~0.52 mg/袋。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简便易行,可用于川芎茶调颗粒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雪松松针的特征图谱,同时测定其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二氢杨梅素、咖啡酸、阿魏酸、芦丁6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APCELL PAK-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130723版本)对14批雪松松针进行相似度分析,同时对其6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4批雪松松针样品的色谱图与特征图谱的相似度介于0.932~0.992之间,标定共有峰22个,并对其6个共有峰进行归属。14批样品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二氢杨梅素、咖啡酸、阿魏酸、芦丁6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4.312~1216.750μg·g-1、5.246~12.533μg·g-1、43.912~132.047μg·g-1、50.791~145.021μg·g-1、13.543~70.379μg·g-1、82.763~243.758μg·g-1,结论:所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结合6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能较全面反映雪松松针内在化学成分质量,简便可行、快速准确,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四消丸HPLC指纹图谱方法,为评价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 RP18色谱柱;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6家生产企业不同批次的四消丸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结果:6家生产企业17批样品共标定24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747~0.972,并对24个色谱峰进行了药味归属,同时指认了12个色谱峰;通过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2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包括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等在内的8种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四消丸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苍艾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分析苍艾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Agilent DB-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柱温40℃(保持1 min),以10℃·min-1速率升至130℃(保持5 min),以8℃·min-1速率升至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