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生物技术药物免疫原性的评价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量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免疫原性的评价成为阐明这些药物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评价非期望出现的免疫原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完整的免疫原性评价应是方法学的验证,选择合理的免疫学和生物学方法检测抗体滴度的变化及分析抗体亚型和特性、测定抗体的中和活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沉积,分析抗体产生对药物药动学、药效和毒性反应等影响。目前免疫原性评价面临的挑战是免疫学检测方法的优化以及提高动物和体外模型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2.
药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评价非期望的免疫原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免疫原性评价内容包括方法的开发、验证、药物诱导的抗体反应水平检测(滴度)、抗体的特性研究、抗体的中和活性测定、分析抗体产生对疗效、毒性和药动学的影响,并预测对人体潜在的免疫原性强弱。如何提高动物模型的预测性、优化检测技术、实现评价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未来免疫原性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是首个用于克罗恩病的生物制剂,疗效显著,但30%~60%的患者会出现药物失应答。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应用,可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用药目的。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在克罗恩病治疗中IFX药物监测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就IFX的药动学特点、影响因素、谷浓度及抗IFX抗体(antibodies to infliximab,ATI)与疗效相关性等作一综述。结果:研究显示,IFX免疫原性、患者病理生理状态、遗传因素、联合用药等与IFX药动学有关,监测IFX谷浓度及ATI水平能预测临床应答、内镜下表现及不良反应。结论:进行TDM可优化IFX药物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疾病活动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航天微重力对药物的药动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药效和安全性变化。迄今,人类对空间药动学的研究几近于零,空间上的用药仍然以地面用药规律为指导,药物体内过程的研究主要采用地面模拟实验来实现。本文主要综述目前国内外航天微重力环境中药物的药动学变化研究进展,如微重力条件下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变化及影响药动学性质的生理变化等,为航天医学及航天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房》2006,17(8):627-628
中药药动学是用来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组分、有效单体及复方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和规律及体内浓度-时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以阐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并根据数学模型提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为药物的初步筛选、剂型设计、质量评价及给药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临床药动学研究可以指导临床用药。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同时药动学的研究对复方的组方原理、药物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中药药动学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复方成分复杂,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大多数尚不明确,使药动学研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促使我们要结合中药作用的特殊性,开创有特色的精密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是对药动学研究的丰富;另一方面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UPMC)药动学临床服务的培训过程和实践情况,为国内开展此服务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资深抗感染药师的带教,学习提供药动学服务药师的日常工作流程及药动学专业药师的培训过程。结果:UPMC已有10家医院的药师为临床提供药动学服务,其中针对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工作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很大的帮助。结论:UPMC成熟的药动学服务模式值得在国内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癫痫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近年出现的一些新型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用法用量、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治疗应遵循的原则,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提供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8.
合理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闫世俊 《医药导报》2000,19(3):279-280
目的:合理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方法:探讨药动学参数、生理、病理、药物相互作用及抗菌后效应以给药间隔的影响。结果:抗菌后效应的,对传统利用药动学参数确定的给药间隔的理论,既是补充,又是完善。结论: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从传统的给药方案逐步过渡到个体给药。  相似文献   

9.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是抗菌药物开发中临床试验成败的关键。近十年来群体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发展和在抗菌药新药开发上的应用,对抗菌药物合理给药方案的制定有了突破性进展,已基本上形成了抗菌药物新药开发的一个模式。这一模式以药动药效学理论指导下的体外动力学模型、动物体内感染模型和Ⅰ期临床药动学试验为基础,以随机化统计模型和蒙地卡罗模拟为手段对Ⅲ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进行统计比较以确定最佳的给药剂量和频率。本文系统性地描述如何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进而建立药动药效学数学模型,着重于阐述抗菌药物药效学的基本概念、试验方法学的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药动药效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利用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估算个体药动学参数,开展临床个体化给药工作,依据临床药动学原理及Bayes公式,设计、研制了临床药动学给药个体化程序(CPKDP程序)。此程序适用于具有不同药动学特征的多种药物,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的单剂量或多剂量给药。在只有1、2个实测血药谁度时,即可在群体药动学参数的基础上,结台病人个体特征,反馈拟合得到个体药动学参数,进而优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对药物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依据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工作,查阅国内外30篇相关文献,并结合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膜通透性和首过作用等生物药剂学性质是影响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的主要因素。结论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显著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药物结构设计、制剂处方设计、临床合理用药及口服给药系统开发中应重视评价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实践中的价值。方法:结合深入临床实践开展药学服务的具体内容,分析临床药师促进合理用药的价值。结果:临床药师为医师提供了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加强了医师的药学知识积累,完善了临床药师的知识结构,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做出努力,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结论:临床药师对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起到了有益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结合消耗金额统计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数据。结果抗菌药的DDDs及消耗金额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注射类药物的DDDs下降比较明显。非限制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上升,特殊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结论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但仍存在部分抗菌药物用药过度、用药结构不合理、用药集中等问题,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院2010年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对我院2010年药品使用数量、销售金额及品种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着重对A类药品的药理学分类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A类药品占药品总数量的10.49%,B类药品占14.47%,C类药品占75.04%。其中,A类药品高度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及辅助药物。结论我院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抗感染药物应用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亟待干预,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何燕清 《中国药房》2009,(27):2158-2160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师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中药合理用药和临床中药师的职责的介绍,分析临床中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结果:临床中药师在合理用药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结论:临床中药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中药合理用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继 《中国药业》2014,(4):57-59
目的 促进药物调剂业务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的地位提升与发展.方法 结合临床药学实践,以药物调剂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为目标进行探究.在研究中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药物调剂过程中参与临床诊治的合理用药实际案例的方法,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医疗质量,患者及家属对药师的合理用药指导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体现了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与结论 医院的临床药物调剂工作是一个在合理用药中发挥药师作用,医院药学部门直接参与合理用药有效的、最基础的重要平台.在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中重视药物调剂工作,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疾病特点、用药史、药物相互作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建议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此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效合理。通过临床药师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欣怡  陈冰清  叶桦  洪兰 《中国药事》2019,33(3):344-349
目的:探讨各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切实路径。方法:检索与比较部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文件及实施情况。结果:合理用药已成为国家遴选基本药物目录的主要依据,各国的基本药物制度中都涵盖有合理用药的内容,发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重视广泛开展合理用药的医师培训和公众宣传,提高基本药物可及性对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合理用药需要有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保证;基本药物的遴选需要更加重视合理用药的因素;加强基本药物制度有关合理用药的医师培训和公众宣传;及时修订并遵守基本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南;全面提高基本药物可及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模式与监测标准。方法: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参照陕西省内医院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经验,结合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疗特点,制订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程序、内容及标准。结果:临床用药逐步合理,住院患者药品费用明显下降。结论:随着管理制度的落实,临床合理用药逐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