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复方新风胶囊治疗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0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新风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疾病活动度(DSA28)、症状积分,检测血沉(ES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统计分析PLR与ESR、DAS28及证候积分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压痛数、DSA28、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中药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压痛数、DSA28、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SR、PLR、RF水平低于治疗前,中药组ESR、PLR、R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ESR、DAS28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新风胶囊治疗湿热痹阻证RA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降低ESR、PLR、RF水平。  相似文献   

2.
背景 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中医证候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临床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而探究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的差异,可为客观化RA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目的 分析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差异,为进一步将肌肉骨骼超声纳入RA中医辨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及于门诊就诊的RA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患者分为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4大临床常见证候类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类风湿因子(RF)〔由于ACPA与RF是呈指数级进行增加的,为处理数据方便本研究使用ln(ACPA+1)及ln(RF+1)进行数据统计〕,记录28关节压痛关节数目(TJC28)、28关节肿胀关节数目(SJC28)及一般情况(GH)自我评估得分,计算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对患者行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检查,记录其滑膜炎关节数、滑膜炎积分、多普勒血流信号(PD)关节数、PD积分、骨侵蚀关节数。结果 120例患者中医证候辨证分型:湿热痹阻证42例、肝肾亏虚证32例、寒湿痹阻证25例、痰瘀痹阻证21例。肝肾亏虚证患者病程长于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CRP、ESR、ln(RF+1)、SJC28、GH自我评估得分、DAS28低于湿热痹阻证患者(P<0.05);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TJC28低于湿热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患者滑膜炎关节数、滑膜炎积分大于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PD关节数、PD积分大于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骨侵蚀关节数小于肝肾亏虚证患者,大于寒湿痹阻证患者(P<0.05);肝肾亏虚证患者骨侵蚀关节数大于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结论 RA的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候具有密切关联,其中湿热痹阻证患者处于较高的疾病活动状态。同时中医证候与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下表现亦有一定的关联,湿热痹阻证与滑膜炎及PD密切相关,而肝肾亏虚证伴随着较多的骨侵蚀关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来氟米特(1eflunomide,LEF)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选取175例中重度R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5个证型组,采用MTX联合LEF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计算DAS28评分,并观察ACR20、ACR50和ACR70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本组基线值比较,各组治疗12周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减少,VAS、ESR、RF、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组外,其余各组关节晨僵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组治疗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VAS、RF的改善情况及DAS28有效应答率、ACR20、ACR50、ACR70改善率均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LEF治疗中重度RA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疗效优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四妙消痹汤治疗RA(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358例RA活动期湿热毒痹证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79例。A组给予四妙消痹汤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7%,B组为88.27%;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B组为7.82%,对比均有差异(P0.05)。A组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和关节疼痛指数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RA活动期湿热毒痹证行四妙消痹汤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疗效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宣痹汤合三妙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宣痹汤合三妙散(防己、羌活、萆、滑石粉、薏苡仁等)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体疗效、症状/体征变化、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屈伸不利及晨僵方面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降低C-反应蛋白、血沉及类风湿因子,在降低C-反应蛋白、血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宣痹汤合三妙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能降低C-反应蛋白、血沉及类风湿因子,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屈伸不利及晨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合小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RA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给予清热祛湿方合MTX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正清风痛宁合MTX治疗。两组疗程均3个月。观察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77.14%,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94.28%,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对照组25.71%,两组比较,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合小剂量MTX治疗RA湿热痹阻型能有效改善证候,不良反应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妙散合舒筋散治疗早期湿热阻络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妙散合舒筋散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ESR、CRP和RF等血清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妙散合舒筋散治疗早期湿热阻络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痰瘀痹阻型应用传统治疗方法与双合汤配合针灸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80例确诊痰瘀痹阻型RA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双合汤配合针灸,对照组采取口服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和20例复发或加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合汤配合针灸治疗痰瘀痹阻型RA疗效明显且预后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基于辨证论治和中药药理研究的病证结合治疗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甲氨蝶吟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病证结合组方的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作为整体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本组用药前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用药前后差值比较,在疼痛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胀个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个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SA28评分)、健康评估问卷调查(HAQ)、患者评价、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方面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CR20,ACR50,ACR70分别为23.34%(7/30)、40.00%(12/30)、23.34%(7/30),对照组分别为40.63%(13/32) 、28.13 %(9/32)、9.38%(3/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病证结合组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西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状态与湿热痹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全国18家研究中心1 0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湿热组和非湿热组,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分级、健康评估问卷(HAQ)残疾指数、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部分实验室指标及一般资料。结果 湿热组患者的X线等级、HAQ残疾指数、VAS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ESR)、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高于非湿热组(P<0.05)。湿热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高于非湿热组(P<0.05)。2组患者的白细胞、类风湿因子、家族史、劳累史、情绪激动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状态与湿热痹阻证候密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疾病活动度更高,致残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1.
化痰活血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治疗6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疼痛水平视力对照表数值等)的变化情况;并检测RF、CCP、ESR、CRP、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3月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对ESR、CRP、F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在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联合MTX治疗痰瘀痹阻型R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段卫峰  高书图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43-1844
目的探讨历节清饮联合小剂量甲强龙、甲氨蝶呤对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疼痛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78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剂量甲强龙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历节清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36/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历节清饮联合小剂量甲强龙、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证RA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3.
王智斌 《中外医疗》2013,32(4):139-139,144
目的评价四妙消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四妙消痹汤,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联合尼美舒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ASO(〉500U)、CRP(+)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SR(mm/h)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热毒痹证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马明坤  温学红  肖继  刘博 《医学综述》2013,(16):3063-3065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中医证型与一些理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门诊及住院76例RA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中医辨证分型,对34例寒湿痹阻、13例湿热痹阻、17例肝肾阴虚、12例痰瘀痹阻四种主要单一证型的DAS28、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AS28湿热痹阻型与其他三种证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痰瘀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寒湿痹阻型和痰瘀痹阻型之间以及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型的RA患者ESR、CRP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证型RA患者(P<0.01),而RF、anti-CCP、AKA结果在以上四型RA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早期或活动期中医症候主要为湿热痹阻型,活动性和炎症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西药组、结合组。西药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四妙汤口服,连续治疗2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Mc Gill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疗效、Mc Gill疼痛、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改善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逐风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依托考昔组(A组)、清热逐风方组(B组)、清热逐风方联合依托考昔组(C组),各60例,分别给予依托考昔片、清热逐风方、依托考昔片联合清热逐风方治疗。治疗7 d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比较3组各证候积分、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情况、肤色、局部皮温各证候积分及UA,CRP,ESR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和C组各证候积分及UA,ESR,CRP均显著降低(P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C组各证候积分及UA,ESR,CRP均显著降低(P0.05)。A组总有效率为76.67%,B组为83.33%,C组为96.67%,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热逐风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和艾灸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对免疫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寒湿痹阻型RA患者5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0)与艾灸组(n=2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艾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和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CRP水平、ESR水平、免疫指标(IgG、IgM、IgA、CD4~+/CD8~+)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晨僵持续时间、CRP水平、ESR水平、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灸组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晨僵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CRP、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反应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艾灸组总有效率(98.40%)优于对照组(85.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寒湿痹阻型RA的治疗中,采取温和艾灸治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降低CRP、ESR水平,提升机体内免疫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马学玉 《中医学报》2016,(10):1573-1577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对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的影响。方法: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按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片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口服;塞来昔布,每次0.2 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白虎加桂枝汤内服,每天1剂。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观察进行治疗前后关节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指数(包括28个关节)、肿胀关节指数、双手握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和湿热痹阻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IL-1和TNF-α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ACR20为85.45%,对照组为69.0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2,P0.05);观察组ACR50为58.18%,对照组为38.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0.05);观察组ACR70也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为62.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数、肿胀程度、屈伸不利、晨僵时间和H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ESR、CRP、RF、IL-1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与中药明显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能进一步的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疾病活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制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中医综合治疗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本院确诊为老年RA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片治疗8周,试验组采用中药汤剂及针灸疗法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并统计晨僵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症状(晨僵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的ESR、CRP及R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自拟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对活动期RA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关节晨僵、肿胀及压痛的症状,降低血清ESR、CRP及RF水平,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清热除痹方治疗湿热痹阻型风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8例湿热痹阻型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痛风、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清热除痹方治疗组(试验组)和湿热痹片治疗组(对照组),RA、AS疗程为8周、余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8.33%)(P〈0.05);试验组在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发热、沉重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RA、痛风病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的疗效相当(P〉0.05);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热除痹方对湿热痹阻型风湿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