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发生在骶骨的神经源性肿瘤,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手术预后。结果:21例中女15例,男6例,平均年龄44.9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神经鞘瘤17例,其中经典型神经鞘瘤8例,富于细胞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3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累及骶骨的肿块,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免疫表型:神经鞘瘤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不表达NF。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表达NF。富于细胞神经鞘瘤有4例为复发病例,平均复发时间6.5年。经典型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有1例为复发病例。结论:骶骨神经源性肿瘤是少见肿瘤,以良性多见。各病理类型及亚型在形态学和生长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故诊断时应明确病理类型及亚型,以供临床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2.
2 周围神经肿瘤 2.1 神经鞘瘤又称神经鞘膜瘤、雪旺细胞瘤,为来源于神经鞘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周围神经肿瘤.  相似文献   

3.
神经鞘瘤亦称许旺氏瘤,是一种起源于外周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脑神经鞘膜许旺细胞的良性肿瘤[1].好发于脊神经干、大神经干,发生部位以后纵隔多见,偶可恶变.神经鞘瘤多发生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而发生于骨组织的神经鞘瘤极为罕见,在所有骨起源肿瘤中所占比例少于1%[2].  相似文献   

4.
肢体良性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瘤(Schwannoma),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鞘膜细胞的肿瘤。肢体神经鞘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肢体神经鞘瘤。本文仅研究分析良性肢体神经鞘瘤。现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6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17例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神经鞘瘤是发生在周围神经鞘瘤雪旺氏细胞的一种肿瘤 ,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以颈部神经鞘瘤较多见 ,而颈部的肿块种类繁多 ,从这众多种类肿块中区别出神经鞘瘤 ,有赖于识别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征 ,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以来经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2 1例 ,对其表现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 1990年以来共 2 1例 ,其中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7~ 6 0岁 ,平均年龄 38岁 ,良性 16例 ,恶性 5例。发生部位 :颈鞘周围 14例 ,锁骨上 3例 ,锁骨下 2例 ,腮腺内 2例 ,使用SOMATOMPLUS4V/Z螺旋CT机 ,注射器是MEDRA…  相似文献   

6.
周光花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25-1727
神经鞘瘤(neurilemoma)又称施万瘤(schwannoma),由Masson(1932年)首次命名,为来源于神经鞘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少数为恶性。神经鞘瘤常单发,多沿周围神经、颅神经或交感神经分布。消化系统中,神经鞘瘤常发于肝脏和胃,原发于肝外胆管者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7.
经迷路行听神经瘤摘除术的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神经瘤是起自第Ⅷ对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一般起自上前庭神经,也有起自下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者。肿瘤部位可发生在内听道和后颅窝。内听道肿瘤的生长特点为向内  相似文献   

8.
神经鞘瘤是外周神经的常见肿瘤,是一种有包膜的良性周围神经鞘膜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屈侧面,其中颈部神经鞘瘤约占全身神经鞘瘤的15%左右,发生在头颈部的神经鞘瘤中,以交感和迷走神经居多,其次为臂丛神经或颈丛[1]。本文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探讨其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旨在提高对颈部神经鞘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的认识,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法、方式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水通道13、在人外周神经肿瘤的表达。方法收集五例患者的神经鞘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QP1、AQP3的表达。结果 AQP1、AQP3在神经鞘瘤组织中都有表达,AQP1主要表达在微血管中,AQP3在整个组织中广泛表达。结论首次发现AQP1在神经鞘瘤微血管中表达,可能参与肿瘤血管新生;AQP3在神经鞘瘤细胞广泛表达,可能通过增加肿瘤细胞膜的水通透性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及浸润。两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量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尚待扩大标本例数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是指由嗜铬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相关细胞或与外周神经鞘细胞各自增生成瘤组合形成的肿瘤,属于临床罕见肿瘤,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嗜铬细胞瘤。病理类型主要有四种: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瘤-周围神经鞘膜瘤。北美的一组120例肾上腺嗜  相似文献   

11.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的常见肿瘤,多位于髓外硬膜下.位于髓内的十分罕见。脊髓髓内神经鞘瘤是指发生在脊髓髓内不是直接起源于脊神经的神经鞘瘤。对国内近10a问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内神经鞘瘤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6例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分析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多排螺旋CT的表现特点。结果:交感神经源性肿瘤有8例,5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鞘来源肿瘤11例,5例良性神经鞘瘤,4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副节瘤17例,6例嗜铬细胞瘤,5例良性副节瘤,6例恶性副节瘤肿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为:平扫出现显著的低密度,形态为不规则形状,边界较为光整,增强扫描轻微强化或者无明显强化;会发生无规则较粗大钙化以及腹膜后大血管包埋影像。副节瘤强化现象较为明显,神经鞘肿瘤形态存在着较大差异,强化程度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结论: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按照其CT表现及好发部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年龄,一般可术前进行较为准确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3.
<正>神经鞘瘤也称为施旺氏细胞瘤,是一种源自周围神经鞘的有包膜的肿瘤。在头颈部以及四肢屈肌面发生的神经鞘瘤通常较小并且常为实体瘤,而纵隔和腹膜后发生的神经鞘瘤通常较大并且易于出现自发变性和出血。目前对于其影像学的特征性的表现还很少有文献进行描述[1-4],有时易误诊为其他间叶组织肿瘤,或者恶性占位。本试验中,我们分析了17例组织学确诊的神经鞘瘤病例的CT结果,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1908年,外国学者Verocay首次提出了“神经鞘瘤”,这是一种来自周围神经鞘膜施旺细胞的良性肿瘤,故也称之为施万细胞瘤。好发于交感、迷走神经。25%~45%发生在头颈部,其中颈部占10%~19%,以颞骨、侧颈部和副鼻窦区最为常见,舌部也比较常见。唾液腺神经鞘瘤临床上罕见,大多出现在腮腺,而发生在颌下腺的神经鞘瘤更是罕见,仅见极少个案报道。颌下腺神经鞘瘤很少有症状,术前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瘤性节细胞神经瘤(L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LG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LG患者中,2例男性,1例女性。巨检:肿瘤直径9~11 cm,界限清楚,切面灰白、灰黄色,质韧、硬。镜检: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节细胞神经瘤样结构组成。节细胞神经瘤样结构中可见成熟的神经鞘细胞、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免疫组化:神经节细胞Syn和Cg A(+),神经鞘细胞S-100(+)。结论 LG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完整切除是其治疗方式。需与脂肪源性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是一种组织发生未明的良性皮肤肿瘤。由于该瘤的报道较少,故其临床特点及形态学谱系还未完全确定,非典型组织学特征的意义也不明确。本文研究了哈佛医学院及Brigham妇科医院病理科1987—2003年间收集的133例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患者男女之比为1.8:1,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神经鞘瘤分布广泛,在肿瘤边缘找到与其发生神经的连接关系是超声诊断该病的要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体表神经鞘瘤的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探讨其与其他常见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8.
神经鞘瘤是来自神经鞘膜细胞的肿瘤,起源于脑神经、脊神经和周围神经雪旺细胞。神经鞘膜瘤是原发于椎管内的肿瘤,肢体及躯干为其好发部位,其次为深部软组织、腹膜后及纵膈等。治疗以手术为主,肿瘤切除后应配合化、放疗治疗[1]。我科收治的该例颈深部恶性神经鞘瘤有其特殊性: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已行2次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最近1次手术才1个月余,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打击大。部位的特殊性:肿瘤位于C2椎体右侧,颈血管、神经鞘包裹其中,手术难度大。此病在耳鼻喉科少见,护理经验欠缺,需查大量的文献资料,多学习借鉴。我科收治了1例颈深恶性神经鞘瘤患…  相似文献   

19.
杨红梅 《浙江临床医学》2007,9(3):314-314,316
神经鞘瘤是以Schwann细胞为主体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头颈及纵隔,在四肢,上肢多于下肢,也可出现在后腹膜等处。为研究“鼠尾征”在诊断神经鞘瘤中的价值,对高频探头检查可疑神经鞘瘤32例患者进行分析,作者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神经鞘瘤又称施旺细胞瘤,是椎管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硬膜内髓外和硬膜外。髓内神经鞘瘤十分少见,占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百分之一[1]。椎管内神经鞘瘤主要发生在腰骶段,其次胸段,最后颈段,若肿瘤体积大可累及椎间孔而成为哑铃状。本例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瘤体巨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3个月前出现间歇性腰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