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胰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对分离纯化的小鼠胰腺胰岛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按DMEM培养液里葡萄糖浓度不同,分为6组:G1组(5.6 mmol•L-1葡萄糖)、G2组(7.8 mmol•L-1)、G3组(11.1 mmol•L-1)、G4组(16.7 mmol•L-1)、 G5组(22.2 mmol•L-1)及G6组(27.6 mmol•L-1)。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色素C释放和细胞核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当葡萄糖浓度5.6~11.1 mmol•L-1时,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逐渐增加(P<0.05),NF-κB的活性逐渐增加(P<0.05),但此时细胞凋亡未见显著的变化(P>0.05),细胞色素C释放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葡萄糖浓度≥16.7 mmol•L-1时,与葡萄糖浓度≤11.1mmol•L-1各组比较, NF-κB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也逐渐增强(P<0.05),胰岛细胞凋亡百分率同时也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以诱导胰岛细胞NF-κB表达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增强,同时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提示NF-κB的激活与胰岛细胞凋亡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抑制NF-κB活性可能对于保护胰岛细胞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分子化合物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的氨基或卤素取代衍生物(S1)对人雄性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PC3细胞,分为10.00、5.00、1.00、0.50、0.10、0.05和0.01 μmol•L-1 S1化合物组,同时设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和抗癌药物环磷酰胺(5.00 μmol•L-1)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PC3细胞凋亡作用,Caspase 3、8和9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途径。结果:0.10~10.00 μmol•L-1 S1化合物组,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对照组(P<0.01);5.00和10.00 μmol•L-1S1化合物组PC3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P<0.01);10.00 μmol•L-1S1化合物作用于PC3细胞后不同时间(1、2、4及6 h)细胞Caspase 3和Caspase 9活性均显著高于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P<0.01),Caspase 8活性未见明显改变。结论:S1化合物能够通过诱导PC3细胞凋亡而导致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是线粒体途径,进一步证实S1化合物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半导体激光诱导耐药MG-6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G-63耐药细胞(密度为1.0×109•L-1)经激光照射分为对照组及半导体激光30、60、90和120 J•cm-2组。MTT法检测耐药MG-63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半导体激光60、90和120 J•cm-2组MG-63耐药细胞活性降低(P<0.05或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激光剂量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以上各半导体激光组激光照射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P<0.05或P<0.01),同时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随激光剂量增加而 增强(P<0.05或P<0.01),而caspase-8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半导体激光30 J•cm-2组细胞活性、活性氧含量、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60~120 J•cm-2组的半导体激光可通过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耐药MG-63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这一过程与活性氧的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冲绳巴布蛇毒蛋白-1(OHAP-1)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5、5.0和10.0 mg•L-1 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2.5、5.0和10.0 mg•L-1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率(49.77%、67.65%和76.42%)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OHAP-1剂量的增加,bcl-2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bax 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bcl-2/bax亦逐渐减小。2.5、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5.0、2.5 mg•L-1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OHAP-1通过氧化应激使bcl-2/bax 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神经胶质瘤C6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C6细胞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100 μmol•L-1 LPS组、1 000 μmol•L-1 H2O2组及1 000 μmol•L-1 H2O2与100μmol•L-1 LPS联合应用组。药物作用C6细胞6 h,取培养液上清与细胞沉淀,利用LDH检测试剂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RT-PCR检测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及CLIC4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100 μmol•L-1 LPS组C6细胞凋亡率及LDH释放率增加(P<0.05),在mRNA水平上Bcl-2、Bax表达率未见明显改变(P>0.05),而Caspase-3表达率升高(P<0.05);在蛋白水平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cl-2、Bax、CLIC4及胞浆Cyt-C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 ,而Caspase-3蛋白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 000 μmol•L-1 H2O2组C6细胞凋亡率及LDH释放率增加(P<0.05);在mRNA水平上Bcl-2表达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Bax、Caspase-3表达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蛋白水平上,Bcl-2蛋白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Bax、Caspase-3、CLIC4及胞浆Cyt-C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H2O2组和LPS组比较,LPS与H2O2联合作用组细胞凋亡率及LDH释放率明显增加(P<0.05),在mRNA水平上Bcl-2表达率下降(P<0.05),Bax、Caspase-3表达率升高(P<0.05);在蛋白水平上,Bcl-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Bax、Caspase-3及胞浆Cyt-C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LIC4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单独应用LPS能够激活Caspase-3信号通路,引起C6细胞早期凋亡,同时LPS能促进H2O2引起的C6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的Bcl-2/Bax及Caspase-3途径过度激活有关。线粒体氯通道蛋白CLIC4在此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喹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氯喹作为肝癌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氯喹 (8.00、16.00、32.00、64.00和128.00 mmol•L-1 )处理组,用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24、48和72 h)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2.00~128.00 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24 h和8.00~128.00  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48 h~72 h,细胞增殖活性随着剂量和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 P< 0.01),以72 h、128.00 mmol•L-1氯喹抑制作用最强( P< 0.01);与对照组比较,氯喹处理组(32.00~128.00 mmol•L-1)G2/M期细胞比率及细胞凋亡率随着剂量增加而上升( P< 0.01),以128.00 mmol•L-1组最为明显。结论:氯喹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作用,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并可使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抑制细胞活性,可能作为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及二者分别联合阿那曲唑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探讨并比较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 、5.0和10.0 mmol•L-1)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 μmol•L-1)分别作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同时间(24、48和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以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阿那曲唑(0.5和1.0 mmol•L-1及其分别联合不同浓度阿司匹林(2.5、5.0和10.0 mmol•L-1)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 μmol•L-1)作用于MCF-7细胞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不含药物组为阴性对照组。结果:①阿司匹林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1)。②塞来昔布各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③10 mmol•L-1阿司匹林和120 μmol•L-1塞来昔布单独作用72 h抑制率分别达68.88%和87.00%;阳性对照组阿霉素2.0 μmol•L-1作用72h抑制率达86.30%。④0.5 μmol•L-1阿那曲唑与阿司匹林联合各剂量组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P<0.05),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10.0 mmol•L-1阿司匹林对MCF-7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2.5、5.0 mmol•L-1阿司匹林(P<0.05)。0.5 μ mol•L-1阿那曲唑分别与60、120 μmol•L-1塞来昔布联合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及0.5 μmol•L-1阿那曲唑与30 μmol•L-1塞来昔布联合组的抑制率(P<0.05),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120 μmol•L-1塞来昔布对MCF-7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60 μmol•L-1塞来昔布(P<0.05)。1.0 μmol•L-1阿那曲唑分别联合10.0mol•L-1阿司匹林、60和120 μmol•L-1塞来昔布各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1.0 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P<0.05),1.0 μmol•L-1阿那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蝎毒组分Ⅰ(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卵巢癌细胞SKOV3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V-Ⅰ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200、400、800 mg•L-1),采用MTT法检测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抑制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200、400和800 mg•L-1-1组, SKOV3细胞集落数分别为57.00±6.16和48.00±4.11,明显低于对照组(84.00±5.29)(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mg•L-1组SKOV3细胞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 (P<0.01), 800 mg•L-1组SKOV3细胞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1期细胞数有增多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和800 mg•L-1组SKOV3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SV-Ⅰ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其机制与SV-Ⅰ抑制SKOV3细胞DNA合成、诱导SKOV3细胞发生G2+M和G1期阻滞及诱导SKOV3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aurolidine通过增强Bax和Bad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提高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0、10、25、50、100和150 μmol•L-1 taurolidine诱导B16-F10细胞凋亡的百分比;细胞 克隆实验检测放射增敏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50 μmol•L-1 taurolidine作用于B16-F10细胞48 h,可诱导5%的细胞凋亡,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及taurolidine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增加(P<0.05),呈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细胞克隆存活实验显示,当25 μmol•L-1 taurolidine与2 Gy X射线照射联合作用B16-F10细胞时,与单纯给药组和单纯照射组比较,给药联合放疗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并随着药物浓度及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下降。随着taurolidine的浓度逐渐提高,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放射增敏比(SER D0和SER Dq)增高,50 μmol•L-1 taurolidine组与10 μmol•L-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Bax和Bad的表达增强,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降。结论:taurolidine联合X射线照射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协同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凋亡,从而提高了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大肠癌细胞株 CCL-187 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CCL-187 细胞分为对照组、1.0 μmol•L-1As2O3 组和 2.5 μmol•L-1As2O3 组,共同孵育1~6 d。MTT 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 法检测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TRAP-PCR-ELISA 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1.0 μmol•L-1 As2O3 组细胞分化明显,2.5 μmol•L-1As2O3 组出现细胞凋亡。同时2组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均下调,端粒酶活性降低,且具有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或 P<0.05);2.5 μmol•L-1 As2O3 组与 1.0 μmol•L-1 As2O3 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呈负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803,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697,P<0.01),与端粒酶活性的下调呈负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836,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792,P<0.01);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与细胞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956,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988,P<0.01)。结论:As2O3 对 CCL-187 细胞有促进分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药物处理组(1、6和12 mmol·L-1CP );分别用生理盐水、CP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MTT比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细胞黏附和迁移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细胞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分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mmol·L-1)组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 μmol·L-1)组,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时间(24、48和72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间(24和48h)各组MCF-7细胞中COX-2及VEGF的表达。结果:①2.5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48h、3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和72 h及6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2.5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30和60 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2.5、5.0和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72 h较作用24 h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②MCF-7细胞中均有COX-2和VEGF蛋白表达,均定位于细胞浆,染色呈黄或棕黄色。③3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 h和60 μmol·L-1塞来昔布作 48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CF-7中COX-2和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2.5和5.0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30 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和120 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较作用24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均有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同时亦能抑制细胞中COX-2和VEGF的表达,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三氯化镧(LaCl3)对大鼠肝癌细胞P16和P21蛋白表达的影响。法:实验分为4组,3个实验组:CBRH-7919细胞分别培养在含0.01、0.10和1.00 mmol•L-1 LaCl3的DMEM培养液中;对照组:CBRH-7919培养在不含LaCl3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时间分别为1、3和5 d。观察细胞生长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与G1期调控有关的P16和P21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10和1.00 mmol•L-1LaCl3组培养后3 和 5 d CBRH-791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 0.01),G0/G1期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P< 0.01),P16和P21阳性率明显增加(P< 0.01)。 结论:LaCl3可通过上调P16和P21,使肿瘤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受阻,从而抑制CBRH-7919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他罗利姆(FK506)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及拮抗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株体外培养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H2O2各处理组(n=6)。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实验各组分别用50、100、200和400 μmol•L-1 H2O2处理1、 6和24 h后,用罗丹明(Rhodamme-123)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t)变化,用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采用100 μmol•L-1 H2O2处理6 h建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损伤模型,给予高、低剂量FK506(0.60和0.15 μmol•L-1)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①100、200和400 μmol•L-1 H2O2处理组1 h 时线粒体膜电位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6和24 h时,200和400 μmol•L-1组Δψmt值均低于100 μmol•L-1 组(P<0.05),且400 μmol•L-1组低于200 μmol•L-1组(P<0.05);②200和400 μmol•L-1 H2O2处理组1 h 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24 h达高峰。③ 高、低剂量FK506干预组与单纯100 μmol•L-1H2O2处理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2O2可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细胞凋亡。CaN抑制剂对H2O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溶媒组、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自噬抑制剂组、自噬抑制剂组、自噬激活剂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剥夺氧、糖3h后再复氧、复糖12 h,并于复氧、复糖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C3-II、Bec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出现典型的自噬小体,LC3-II、Beclin1表达均增多(P0.05),同时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也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自噬激活剂组自噬小体数量、LC3-II和Beclin1表达均增多(P0.05),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均下降(P0.05);而自噬抑制剂组自噬小体数量、LC3-II和Beclin1表达减少(P0.05),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升高(P0.05);溶媒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黄芪甲苷组相比,黄芪甲苷+自噬抑制剂组、自噬抑制剂组自噬小体数量、LC3-II和Beclin1表达均减少(P0.05),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均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顺铂(DD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MLT作为卵巢癌化疗辅助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用MLT组(0.5、1.0和2.5 mmol/L)、单用DDP组(25和50 mg/L)、联合应用MLT及DDP组(MLT 0.5 mmol/L联合DDP 25 mg/L; MLT 0.5 mmol/L联合DDP 50 mg/L;MLT 1.0 mmol/L联合DDP 25 mg/L;MLT 1.0 mmol /L联合DDP 50 mg/L;MLT 2.5 mmol/L联合DDP 25 mg/L;MLT2.5 mmol/L联合DDP 50 mg/L)。应用显微镜观察法、MTT法测定用药后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及增殖抑制率,并采用免疫化学方法测定卵巢癌SKOV3细胞用药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用药组细胞贴壁能力减弱、变小变圆、折光性减弱、细胞皱缩、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核碎裂。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增多;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0.5、1.0和2.5 mmol/L-1的MLT单独应用或与25和50 mg/L的DDP联合应用均有抑制细胞生长作用(P<0.05),且随浓度升高抑制率升高,联合用药组两药物间均有协同作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1;免疫化学染色法显示单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VEGF表达较对照组均降低,联合用药组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MLT对卵巢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MLT联合DDP对VEGF表达下调有协同作用,提示适当浓度的MLT配伍DDP作用于卵巢癌细胞SKOV3可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蒺藜总皂苷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蒺藜总皂苷(GSTT)对过氧化氢(H2O2) 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 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蒺藜总皂苷高(GSTT1)、低(GSTT2)剂量组。用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亚二倍体峰比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总皂苷组随着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提高(P<0.001),凋亡比率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回升(P<0.01),Bcl-2表达增加(P<0.05),而Bax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蒺藜总皂苷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