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燕  余绮玲  陈定宇  陈珊茗 《广东医学》2006,27(8):1205-1206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90例Graves眼病患者按眼病分级分为恶性和良性突眼组。恶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3~6级;良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0~2级。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s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结果恶性突眼组TT3,TT4,FT3,FT4,TRAb及吸烟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突眼组(P〈0.05),sTSH显著低于良性突眼组(P〈0.05)。结论严重的甲状腺毒血症、高血清TRAb和吸烟可能是导致Graves眼病熏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及分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42例Graves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242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FT3、FT4、h-TSH、TPOAb、TGAb、TRAb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突眼者的上述指标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FT3、FT4、TPOAb、TGAb及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h-TSH则低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突眼者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3、FT4、h-TSH、TPOAb、TGAb、TRAb在Graves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且受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突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TRAb)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对 12 7例Graves病患者TRAb进行测定。结果 :病情未缓解组TRAb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 (P <0 .0 0 1)。不限碘盐治疗Graves病组TRA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TRAb测定在限碘盐治疗Graves病、评估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及在确定停药、预测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柴芍二至散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探讨其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肝虚痰结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柴芍二至散,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lam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GSH-px、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FT3、FT4、TRAb水平显著降低(P<0.05),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清GSH-px、MDA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GSH-px、MDA的表达,调节机体抗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121例Graves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不同阶段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含量变化,探讨TRAb和TGAb在Graves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集121例Graves病患者,对其在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5个月的血清中TRAb和TGAb的水平进行动态测量。结果缓解组TRAb在治疗后12个月的阳性率较初发时明显下降(P〈0.01),未缓解组血中TRAb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虽有下降,但下降程度较缓解组低,而TGAb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RAb在Graves病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变化较显著(P〈0.01),可作为临床医生对病情判断及是否停药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Graves病患者抑郁状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对门诊188名Graves病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等指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 结果 将患者分为高FT4水平组 (56例)、正常FT4水平组 (113例)和低FT4水平组 (19例)3组,3组间抑郁状态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FT4水平组SDS评分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SDS评分和FT3 ( r=0.372,P<0.001)、FT4水平 ( r=0.288,P<0.001)呈正弱相关;与血清TSH水平无关 ( r=-0.028,P=0.61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SH (P= 0.131)、FT4 (P=0.637)、FT3 (P=0.208)不是Graves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尽管在Graves病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但目前并没发现抑郁状态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有紧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31例。其中,男性53例, 女性178例。检测所有患者TRAb、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指标;通过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ROC曲线,分析Graves病患者肝功能异常指标与TRAb的关联性。结果 231例患者中,有58.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TRAb水平四分位分组后发现,随着TRAb水升高,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上升(P?<0.05),而肝功能指标中只有碱性磷酸酶(ALP)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控制性别、年龄、FT3、FT4和其他肝功能指标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TRAb水平升高,血清ALP升高的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TRAb水平四分位的OlR值达3.284(95% CI:1.221, 8.832);ROC曲线分析显示,当TRAb≥11.96?IU/L时,ALP升高的危险增加。结论 TRAb水平是Graves病 患者ALP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徐定波  涂萍  王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7):22-24+28
目的观察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甲状腺激素及相关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初发、未经治疗的60例Graves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SH受体抗体(TRAb)和25(OH)D水平,比较两组间25(OH)D差异。同时将Graves病患者根据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比较各组间甲状腺激素及相关自身抗体的差异。对25(OH)D与甲状腺激素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Graves病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25(OH)D的减少,T3、T4、FT3、FT4、TPOAb、TRAb升高(P0.01),TSH降低(P0.01)。25(OH)D与T3、T4、FT3、FT4、TPOAb、TRAb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结论 25(OH)D减少与Graves病发病有关,对25(OH)D减少的Graves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有利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状腺内注射免疫抑制剂对Graves病的疗效及对周围血中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诊断明确的Graves病初发患者56例,随机分组,各组均口服甲巯咪唑及普萘洛尔,A组并予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环磷酰胺50 mg甲状腺内注射,每周1次,共10次;B组予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甲状腺内注射;C组给予注射用水1 ml甲状腺内注射,每周1次,共10次;比较治疗前后及各组间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TRAb变化。结果各组均能有效控制甲亢、降低FT3、FT4,但A、B组症状改善时间均小于C组(P〈0.05),甲状腺缩小程度均大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TRAb转阴率明显高于C组(P〈0.01),A组与B组比较12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内注射免疫抑制剂治疗Graves病可较快改善症状,缩小甲状腺肿,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其机制与其阻断甲状腺自身抗体、纠正机体免疫紊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魏锋  张清华 《医学综述》1996,2(2):82-83
促甲状腺素(TSH)受体的抗体—TRAb几乎在所有未经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中检出[1]。TR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TSH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致使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增生,功能亢进。目前认为Graves病患者经过抗甲药物治疗,如TRAb持续阳性,常预示着停药后甲亢的复发;TRAb阴性则提示病情缓解的可能[2]。本文通过对Graves病患者的TRAb测定及随访观察,探讨TRAb病病情缓解或复发的关系,以及其在Graves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对确诊为Graves病的患者分两组,甲亢控制组156例(男32例,女124例,年龄14~62岁,平均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血清IL-17水平,探讨IL-17在GD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48例GD患者分为3组:GD未治疗组(A组,70例)、131I治疗后GD控制组(B组,41例)和GD未控制组(C组,37例),另取3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17,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TSH、TRAb。结果 GD患者的血清IL-17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组比较:IL-17在A组最高,C组次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最低,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GD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与FT3、FT4、TRAb的浓度呈正相关,与TSH浓度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IL-17可能在G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GD患者血清中FT3、FT4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与IL-17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病过程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诊甲亢患者(初诊组,n=61)以及甲亢患者131I治愈后(治愈组,n=65)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sIL-2R、IL-5、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68)比较;分析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1β、sIL-2R、IL-5、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治愈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及TNF-α与初诊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FT4,sIL-2R与TRAb,以及TNF-α与TRAb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以及TNF-α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甲亢患者131 I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144例Graves病患者按病程(≤1年,〉1年、≤5年,〉5年)分3组,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并以26名健康者作对照。不同病程组患者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及24h尿磷、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镁、25(OH)D3、1,25(OH)2D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随病程延长各指标变化更明显。Graves病患者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随病程延长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Graves病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极化的变化,探讨细胞免疫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未经治疗的Graves病病人的T细胞亚群和CD8^-/IFN-γ^+细胞和CD8^-/IL-4^+T细胞的百分含量;②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s—TSH,放射免疫法检测TRAb、TGAb、TMAb;③观察Graves病病人经他巴唑(30mg/d)治疗1个月后T细胞亚群和CD8^-/IL-4^+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的百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Graves病病人较正常对照人群的CD4^+T细胞与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增高;CD8^-/IL-4^+T(Th2)细胞的百分含量增高;CD8^-/IFN-γ^+T细胞/CD8^-/IL-4^+T细胞比值(Th1/Th2)下降(均P〈0.05);②Graves病病人的FT3、FT4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但s-TSH明显降低(P〈0.01),TRAb、TGAb、TMAb明显增高(均P〈0.05);③他巴唑治疗1个月后,T细胞亚群、CD8^-/IL-4^+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百分含量,以及CD8^-/IFN-γ^+T细胞/CD8^-/IL^-4^+T细胞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Graves病人外周血中Th2细胞亚群比例占明显优势,Th1/Th2细胞极化向Th2偏移,甲状腺特异的自身抗体增高,证明Graves病的发病与Th2型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徐志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52-1653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在桥本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中,Ⅰ组HT 112例,Ⅱ组GD 66例,Ⅲ组非自身免疫性甲亢62例,Ⅳ组为健康体检者80名.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4组血清中TGAb、TpoAb、TRAb水平.结果:Ⅰ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1);Ⅱ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亦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患者TGAb阳性率90.17%,TpoAb阳性率100.00%,TRAb阳性率6.25%;Ⅱ组患者TGAb阳性率30.30%,TpoAb阳性率70.21%,TRAb阳性率90.90%.结论:联合检测TGAb、TpoAb、TRAb对诊断及鉴别诊断HT和GD 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RAb升高对GD特别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NF.仅和瘦素(LE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初诊32例Graves’病女性患者^131I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女性血清TNF-α和LE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血清LE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131I治疗血清FT3,FT4和sTSH恢复正常后,其血清LE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测定血清LEP可作为判断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效果的指标;在^131I治疗前后测定Graves’病患者TNF-α可反映其体内的免疫状态,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治疗前后其雌激素水平变化。方法56例病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5mg/d,一次口服)和常规剂量组(30mg/d,分3次服),每组各28例。观察治疗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白血病计数、转氨酶(ALT、AST)水平、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及雌激素(E,)水平,18—24月停药,随访2年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FT3、FT4、TSH及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减低(P〈0.05),低剂量组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剂量组显著性减低(P〈0.05),两组随访复发率无差异fP〉0.05)。结论低剂量给药可以达到治疗Graves病的同时减低副反应发生率,雌激素与Graves病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抗甲状腺药物(ATD)甲巯咪唑治疗格雷夫斯病(G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GD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诊治的306例初发G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硫咪唑治疗后缓解141例(缓解组,为停药后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占46.1%)、未缓解165例(未缓解组,包括复发和未能停药,占53.9%),比较各因素对治疗转归的影响,观察甲状腺素水平正常后不同时点未缓解组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受抑制情况。结果与缓解组相比,未缓解组发病时的年龄较小[(36±9)与(46±10)岁;t=3.152,P=0.002],游离L水平高[(25.2±8.9)与(18.7±9.4)pmoL/L;t=3.326,P=0.001],游离L/游离T。比值高[(0.62±0.19)与(0.47±O.12);t=3.331,P=0.00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高[(29±12)%与(19±11)%;t=3.389,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时甲状腺大小、游离L/游离.r4比值、TRAb水平是药物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复发亚组停药时甲状腺明显肿大、伴眼征的比例高,sTSH受抑制的比例在不同时点均明显高于缓解组(X。值分别为77.515、114.411和136.232,均P〈0.01)。结论发病时甲状腺明显肿大、TRAb水平与游离L/游离T。比值高的患者,药物治疗反应差;停药时甲状腺仍明显肿大、伴眼征者及sTSH延迟恢复者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