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推拿疗法属于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治疗腰痹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较多手法重视膀胱经等阳经,忽略肝、脾、肾等足三阴经。“白虎锁”为足三阴经汇聚之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至关重要。该文拟探析传统疗法“八把半锁”中开“白虎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脾肾立论,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病程3月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治疗一疗程(15天),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愈30例,治愈率51.7%,好转2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9.7%.结论 从脾肾立论,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李莉  曾亮 《江苏中医药》2003,24(11):17-18
目的:通过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和临床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各证型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对20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CT平扫,观察、记录病变的CT表现,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各证型在CT检查结果中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和CT表现具有相关性,将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CT指标客观化乃至定量化,可以丰富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石氏伤科是著名中医骨伤科流派,在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石氏伤科认为正气不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其基本病机特征为本虚标实,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本,风寒湿邪、跌扑损伤、劳损等原因所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凝聚、痹阻经脉为标。强调整体辨证,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候类型分为气滞血瘀证、风寒痹阻证、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及肝肾亏虚证。治疗上遵循"审因论治,注重气血,调治兼邪,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的理念,同时注重杂合以治、防治一体与身心同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治、膏药外敷、手法、针刺、功法等多种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3个方面,对石氏伤科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检索方法搜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3首,中药146味,共1471味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以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祛风除湿通络药,药性以甘、苦、辛,药味以温、平,药物归经以肝、脾、肾为主.结论:统计分析发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用药与中医历来对本病的认识基本相符.主要治法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祛风除湿通络的药物,尤以通类药物应用频率最多.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00-1202
目的:探讨Ⅳ型狼疮性肾炎(LN)中医证型与肾间质病变及活动性指数(AI)、慢性化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Ⅳ型LN的患者56例,根据有无肾间质病变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分别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肾气虚型、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5个主症证型及血瘀证、湿热证2个兼症证型。分析主症、兼症与肾间质病变、活动性指数(AI)、慢性化指数(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患者中医主症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各主症证型的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脾肾气虚型与热毒炽盛型的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2)两组患者中医兼症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兼症证型的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而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肾间质病变组与无肾间质病变组两组患者的AI、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主症证型与Ⅳ型LN患者肾间质病变无明显相关性,而兼症证型中血瘀证与肾间质病变具有明显相关性,肾间质病变以血瘀证为主。LN合并肾间质病变的患者疾病活动性更强,且易导致肾脏的慢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医多从肾论治膝骨关节炎,我们通过重新审视膝骨关节炎退变过程中的病变特点以及脏腑病机特点,结合传统中医"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肾肝脾相关"理论,提出从肾肝脾相关理论膝骨关节炎论治,并详细阐释补肾柔肝健脾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各中医证型的CT表现,为中医分型提供影像学指标。方法:对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分型并进行CT扫描,回顾性分析各证型的CT表现特点。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各中医证型的CT表现特点:气滞血瘀型常表现为旁中央型突出;风寒湿滞型表现为中央型突出;湿热痰滞型常表现为外侧型突出;肝肾亏虚型常表现为椎间盘膨出。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和CT表现具有相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MRI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90例腰间盘突症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常规腰椎MRI影像学表现中的椎间盘本身的改变、椎体及附件的改变,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血瘀型22例、寒湿型16例、湿热型14例、肝肾亏虚型38例,肝肾亏虚型发病率42.2%最高;血瘀型多为青年人,肝肾亏虚型多为老年人;血瘀型多为侧后突,寒湿型和湿热型多为侧旁型突出,肝肾亏虚型多为中央型突出;椎间盘突出程度分析:血瘀型最重,肝肾亏虚型最轻;椎体和附件改变情况:肝肾亏虚型最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椎间盘突出MRI影像学存在相关性,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腰椎间盘患者的中医分型,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病变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部位、发病机制均有所不同,但现代中医学者认为二者均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因包括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湿、跌扑、劳损等。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气虚血瘀的本虚标实之证,可运用异病同治理论以调和气血法从痹论治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于外邪犯胃、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多种因素引起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临床中多使用疏肝和胃、健脾益气、调和寒热、益木扶土等方法治疗。肝脾相关理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思想,在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的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运用肝脾相关理论,在指导确定证型和用药选择上发挥独特优势。该文旨在探讨肝脾相关理论在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发挥的作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症候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通过聚类分析,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聚四类较符合临床实际。第1类为气虚血瘀证;第2类为气血两虚证;第3类为气滞血瘀证;第4类为脾肾两虚证,其中以气虚血瘀证最多见,占34.3%,其次是气滞血瘀证,占24.3%,气血两虚及脾肾两虚分别占21.6%和19.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脾肾两虚证,其中血瘀和气虚证的最多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和肝肾亏虚证,进行腰椎CT扫描,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瘀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以后侧型为主,寒湿型和湿热型以中央型和后侧型为主,肝肾亏虚型以后侧型为主;椎间盘突出数量、椎间盘变性程度和腰椎椎体、附件变化以肝肾亏虚型患者最重,寒湿型、湿热型次之,血瘀型患者最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借助CT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现代医学病名,本病在中医古籍中应隶属腰痛病范畴。对腰痛病症治的认识,先秦、秦汉之际以劳伤及寒客太阳立论,以针刺太阳为治;汉唐以肾虚复感风寒湿邪立论,以补肾祛风散寒除湿为治;宋元明清认为脾肾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为标,以补脾肾兼以驱邪为治。中医古籍中关于腰痛病症治的记载,对今天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所有患者行CT、MRI扫描并记录影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以旁中央型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肝肾亏虚型以中央型突出为主。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骨质增生,椎间孔的狭窄,而且常出现曲度变直现象;湿热痰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骨质增生样变和生理曲度的变化;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见腰椎管狭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较为复杂,腰椎的曲度变化、腰椎管的狭窄及骨质增生都多见。结论:从影像学角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患,主要病理因素是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导致纤维环薄弱.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而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刺激压迫周边神经.骨髓而产生的症候群。中医没有椎间盘突出的病名,其症候群属腰背痛范畴,而腰背痛则从肾论治,根据现代医学的病理认识,其病变主要在纤维环,纤维环应属中医“筋”的范畴,筋由肝所主,故笔者提出腰椎间盘突出从肝论治,并根据中药药象学的原理制定了“三鹿椎康丸”,验之临床,效果良好,本文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理,阐述“三鹿椎康丸”的药物组成.药效原理、组方原则及功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从五脏相关探析内伤咳嗽的病机,认为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瘀与火,与心、肝、脾、肺、肾各个脏腑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从五脏相关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内伤咳嗽的病机,体现了中医治疗内伤咳嗽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其中西医临床诊断及基本资料,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6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对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类变量37个,舌象变量7个,脉象变量5个。其中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4类,即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滞和湿热蕴结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进行证型分类,在客观程度上揭示本病发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9.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界的难点之一。本文通信作者吴山教授基于精准正骨推拿这一理念,指导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准诊治,疗效显著。笔者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并做相关临床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使用地龙散配合火疗疗法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选取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使用火疗疗法和传统中医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使用疼痛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使用火针配合中医传统治疗手段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使用中医传统手段对比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中医针灸传统治疗手段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起效快、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