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扳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是较为常用的手法之一,尤其是在颈椎小关节紊乱、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俯卧位颈椎斜扳法,感受较深,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颈椎旋转扳法的机理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颈椎旋扳法的基础是外源性动力活动系统和内源性静力支持系统。在前者肌群放松时,旋转扳法的作用力可直达后者功能单位的力线上,并拔伸椎间盘力线,调整后关节突力线。操作过程中,在拔伸状态下,颈椎前屈位斜扳可较好地在关节的弹性限制位和解剖限制之间调整后关节突力线,纠正颈椎力线,从而安全、有效地治疗颈部疾患和保护椎间盘。  相似文献   

3.
颈椎摇扳法属于颈椎扳法的一种,是临床中常见颈椎部被动活动的治疗手法之一。是通过对患者颈部的被动摇扳等操作而达到调整颈椎椎体间关节、小关节及钩椎关节之错位状态,并改变颈段之力线及椎管内外平衡,从而获得临床疗效的方法。但是颈部脊髓是脑与躯干相连的重要枢纽,颈部脊髓较粗大,而椎管并不相应扩大,故颈椎管腔相对狭窄,脊髓活动空间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腰-骶手法调整与腰椎斜扳法、骶髂关节手法调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腰椎斜扳组、骶髂关节调整组、腰-骶手法调整组各30例,先用常规推拿手法放松腰骶部肌肉,再分别用腰椎斜扳法、骶髂关节调整手法、骶髂关节调整结合腰椎斜扳法;均隔...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7-428
目的 :观察在牵引基础上应用颈椎斜扳法和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80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颈椎斜扳法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4.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斜扳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仰卧位颈椎拔伸旋转斜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仰卧位颈椎拔伸旋转斜扳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25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显效4例,好转1例。结论: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铁伟  周玮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48-1349
目的 探讨改良腰椎斜扳法在治疗以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推拿松解组织的基础上,运用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以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结果 30例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 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以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刘德华 《江苏中医药》2016,48(11):58-59
目的:比较侧卧位斜扳法和俯卧位后扳拔伸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侧卧位斜扳法和俯卧位后扳拔伸法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5次后,斜扳法组痊愈25例,好转5例,无效0例,痊愈率83.3%,总有效率100%,后扳拔伸法组痊愈14例,好转16例,无效0例,痊愈率46.7%,总有效率100%,斜扳法组痊愈率高于后扳拔伸法组(P0.01)。VAS评分斜扳法组治疗前(6.718±1.514)分,治疗后(1.029±0.763)分,后扳拔伸法组治疗前(6.492±1.733)分,治疗后(2.705±0.904)分,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斜扳法和后扳拔伸法均能有效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而斜扳法疗效明显优于后扳拔伸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桂枝葛根汤加味配合颈椎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1组采用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疗,对照2组采用颈椎斜扳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葛根汤加味配合颈椎斜扳法治疗。1个疗程7 d,3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68.6%、9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余2组(P均0.05);3组治疗前后椎间孔横径比较均有加大(P均0.01);治疗后3组颈椎病临床评价表(CASCS)神经根受压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其余2组(P均0.01)。结论桂枝葛根汤加味配合颈椎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俯卧后伸斜扳法治疗急性腰骶关节突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腰骶关节突关节紊乱患者进行俯卧后伸斜扳法治疗,并进行5 d的短期随访,对治疗前后的VAS(视觉模拟标尺法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2例急性腰骶关节突关节紊乱患者的VAS、腰椎活动度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俯卧后伸斜扳法治疗急性腰骶关节突关节紊乱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片口服联合多态斜板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肾虚血瘀型)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态斜扳法后给予七叶皂苷钠+NSAIDs,治疗组采用采用多态斜扳法后口服藤黄健骨片,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紊乱采用藤黄健骨片口服联合多态斜扳法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45例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颈椎X线改变及触诊压痛及棘突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斜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错缝的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改良斜扳法配合腰部推拿,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3次评定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对照组73.8%.结论:改良腰椎斜扳法优于腰椎斜扳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过俯卧位拨伸定位斜扳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法。方法:采用俯卧位拨伸定位斜扳法配合颈椎操动态锻炼治疗。结果:384例患者得到随访365例,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评定,其中优291例,良50例,差24例。结论:俯卧位拨伸定位斜扳法治疗颈椎病配合功能锻炼,具有安全、简便、见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郭洋 《中医药研究》2014,(2):252-252
目的观察以颈椎斜扳法为主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心综合征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部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颈椎斜扳法。进行组闻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颈椎斜扳法为主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斜扳法配合C型臂X线机下关节及周围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斜扳法配合C型臂X线机下关节及周围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斜扳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2组均为94.1%,无差异;治愈率治疗组为79.4%,对照组为6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扳法配合C型臂X线机下关节及周围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17-1318
目的:观察腕踝针、芒针透刺结合腰部斜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患者40例,采用腕踝针、芒针透刺结合腰部斜扳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腕踝针、芒针透刺结合腰部斜扳法治疗3次后,40例患者痊愈19例,好转21例,无效0例,痊愈率47.5%,好转率100%;VAS评分治疗前(6.102±1.314),治疗后(1.209±0.437),VAS评分差值(4.508±1.514),治疗前后比较P<0.01。结论:腕踝针、芒针透刺结合腰部斜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见效迅速,疗效明显,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拔伸斜扳推拿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机制。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拔伸斜扳推拿法组(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拔伸斜扳推拿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腰椎斜扳法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后关节紊乱的整复中,但腰椎斜扳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整复的定位性差,而且该法仅局限地应用于下腰椎疾病的治疗中.针对其缺陷,许多学者对传统腰椎斜扳法作了改良,但大都停留在量的层面上的变动,很难达到质的层面上的变革.本文首先对传统腰椎斜扳法作一简单介绍,其次对改良的腰椎斜扳法作一概述,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腰椎斜扳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腰部斜扳法的临床应用体会首钢总医院苹果园门诊部(北京100041)朱军腰部斜扳法是治疗腰部损伤的一种常用手法,它能起到纠正解剖位移、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舒筋通络的作用,对关节错位、滑膜嵌顿等病症有显著疗效。但该手法在不同疾病的治疗上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