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以期降低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将480例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解刮喉返神经组(232例)与未解剖喉返神经组(248例),比较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解剖喉返神经组神经暂时性损伤率是1.74%(4/232),永久性损伤率是0.86%(2/232),没有解剖喉返神经组暂时性损伤率6.45%(16/248),永久性的损伤率2.82%(7/2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精细的解剖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建议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腺叶切除术时应常规精细解剖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解剖组),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不解剖组),观察术后两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作用。方法分析810例甲状腺手术中252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RLN(甲组)和558例术中未显露RLN(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虽然甲组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大于乙组;但甲组RLN损伤发生率(1.19%)明显低于乙组(3.05%)(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时有选择地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对于减少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770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解剖显露喉返神经430例,未解剖显露喉返神经340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显露神经组430例中2例(0.47%)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未显露组340例中有8例(2.35%)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6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神经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手术方式和喉返神经显露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和喉返神经显露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214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3744侧手术,1986侧手术显露喉返神经,1758侧未显露。结果返神经损伤20例(侧),损伤率为0.93%(20/2142),永久性损伤率为0.37%(8/2142);喉返神经显露组损伤率0.30%(6/1986)显著低于非显露组0.80%(14/1758)(P<0.05)。行甲状腺部分切除、侧叶次全切除、侧叶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者喉返神经损伤率依次增高,且非显露组高于显露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仔细地显露和辨认喉返神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或避免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574例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 (RLN )显露的方法和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近 5年来 ,我院对 5 74例 (10 10侧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在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然后再行甲状腺的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 3例 ,其中暂时性损伤 1例 ,永久性损伤 2例 ,损伤率为 0 .3 0 %。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特别是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时。喉返神经显露必须遵循规范化操作原则 ,首先在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 ,如有困难可在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喉返神经 ,亦可以在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的患者资料,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0.54%),无永久性损伤病例。结论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法结合神经监测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12月施行的141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均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法结合神经监测技术。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93例,甲状腺恶性肿瘤48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52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44例,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4例,41例部分切除术。结果:140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喉返神经横断伤转开放手术行神经对端吻合;术后9例(9/141,6.38%)暂时性神经麻痹,无永久性声音嘶哑患者。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法结合神经监测技术可快速定位喉返神经,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更好地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解剖及显露的临床意义,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9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在全嘛下进行并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范围由病变情况决定,并对喉返神经解剖特点、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1052条,其中右侧721条,左侧331条,包括双侧87条;采用上方入路解剖86条,侧方661条,下方305条;右侧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461条,偏离者260条;左侧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285条,偏离者46条;喉返神经入喉前有分支者687条(65.3%),未分支直接人喉者365条(34.7%);喉不返神经2条;解剖神经平均用时(6.7±0.54)min;术后神经暂时性损伤11例,永久性损伤2例,均于6个月后对侧声带代偿,嘶哑改善。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剖入路,常规解剖显露神经,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512例按术中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分为解剖组和未解剖组,比较两组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解剖喉返神经组189例,术后出现声嘶3例(1.59%),未解剖神经组323例,术后出现声嘶5例(1.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存在有喉返神经损伤高危因素的患者中解剖与未解剖神经患者神经损伤率则有差异(1.02%vs.3.95%,P<0.05).结论 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病变尽可能不暴露喉返神经,但对于巨大甲状腺肿瘤、二次或多次手术及甲状腺癌应暴露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监测在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5年1月在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18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喉返神经监测90例(监测组),非喉返神经监测90例(非监测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及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监测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非监测组[(90.2±20.2)min vs.(100.2±26.9)min;(16.3±13.2)mL vs.(24.4±9.8)mL;(25.5±8.5)mL vs.(29.7±5.6)mL,均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1±1.9)个vs.(4.9±1.2)个;(3.8±2.5)d vs(3.9±2.7)d,均P0.05]。术后随访12周,监测组暂时性神经损伤发生率7.4%(8/105),非监测组19.0%(1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永久性神经损伤发生率1.0%(1/105),非监测组3.2%(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可有效减少暂时性神经损伤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10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常规解剖并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并发症有喉返神经损伤6例(0.5%),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0.3%),喉上神经损伤2例(0.2%)。甲状腺手书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水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有密切关系。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降低甲状旁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如何有效显露及保护喉返神经,一直是该手术的难点而又无法规避的问题,常用的喉返神经显露路径通常有侧方入路、下方入路和上方入路.本文介绍一种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中采用中间入路下显露喉返神经在的方法,并总结其效果,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1月83例行经胸乳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良性病变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初次手术术中解剖喉返神经(RLN)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医生施行的24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病例,其中单侧腺叶全切除术159例,双侧腺叶全切除术82例。按术中是否解剖RLN分为两组,其中解剖组1 4 5例,非解剖组9 6例。按术中涉及的RLN数量计算两组RLN损伤发病率。分析两组暂时性和永久性RLN损伤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解剖组和非解剖组的暂时性和永久性RLN损伤发病率为4.1%,0和5.4%,3.8%。两组暂时性RLN损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剖组永久性RLN损伤发病率低于非解剖组(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术中解剖RLN可降低发生永久性RLN损伤的风险。建议在甲状腺良性病变行腺叶切除术术中常规解剖RL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热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对进行甲状腺手术的513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其中术中行喉返神经热损伤预防(观察组)247例,喉返神经未行热损伤预防(对照组)266例。手术方式包括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0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55例,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03例,甲状腺癌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50例。 结果:随访时间2~30个月,观察组平均随访时间(25.6±3.2)个月,对照组(22.4±4.4)个月。观察组的随访例数为225(91.09%)例;对照组的随访例数为248(93.23%)例。全组共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3(2.75%)例,其中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2(0.89%)例;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11(4.44%)例,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3例中,2例永久性损伤均在对照组。 结论:电刀和超声刀使用不当可以造成喉返神经的热损伤,损伤后治疗困难;给予一定的预防保护措施,可以减少热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