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胜  吴凯  王家同  肖玮 《医学争鸣》2009,30(11):1045-1047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新兵适应性间的关系.方法:2007-01,应用SCL-90量表对某部325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分析.结果:新兵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中国人(18~29岁)常模、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各因子得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的适应性受新兵的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收入水平及训练成绩影响.结论: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经过心理检测的新兵整体适应性明显好于往年未经过心理检测的新兵.  相似文献   

2.
陈渝  辛向  何勤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13-113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军事院校312名新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军校新学员的管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军事强化训练,独生子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1077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量化评估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健康宣教和心理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性元情绪量表(TMMS)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对1 200名新兵实施团体心理测验,回收有效问卷1 077份,将SCL-90结果与军队常模和地方常模进行比较,SCL-90总分与TMM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作相关性检验.结果:新兵SCL-90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1),与军人常模比较强迫、焦虑因子偏高(P<0.01,P<0.05),而忧郁偏低(P<0.05),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别;不同来源、文化程度的新兵的SCL-90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躯体化和偏执2个因子得分有影响(P<0.01,P<0.05),而父母关系对其影响较大(P<0.05);SCL-90总分与TMM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入伍新兵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心身症状,但从总体看心理健康状况尚可.结果提示对新兵进行心理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其家庭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重视培养其对情绪的辨别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海军独生子与非独生子飞行员心理防御机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军航空兵独生子飞行员与非独生子飞行员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差别。方法 对100名独生子飞行员、100名非独生子飞行员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测评。结果 独生子航空兵与非独生子航空兵比较、较多的使用投射、潜意显现、躯体化、回避、假性利他、同一化,较少使用幻想、幽默、解除、制止。结论 独生子航空兵具有与非独生子潜艇兵不同的防御方式,但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纪红 《海军医学杂志》2005,26(2):157-158
目的:探讨海军飞行学员独生子学员与非独生子学员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差别。方法:对96名独生子飞行员、80名非独生子飞行员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测评。结果:独生子学员与非独生子学员比较,较多的使用投射、潜意显现、升华、躯体化、回避、假性利他、同一化.较少使用被动攻击、幻想、幽默、解除、制止。结论:独生子学员具有与非独生子学员不同的防御方式,但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干预治疗科学依据,分析影响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57名2008年入伍新兵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男性、低龄、农村地区、初中文化水平以下新兵各项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女性、城市、高中及大专以上文化新兵,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入伍新兵28.6%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轻度心理障碍75%,中到重度心理障碍占18%,7%为严重心理障碍.结论入伍新兵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性别、年龄、地域环境、受教育程度对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态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有所不同,应对不同类型的入伍新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及干预.  相似文献   

7.
106名独生子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独生子女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对锦州市四家医院的青年独生子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 ,低于非独生子女护士 ,且与年龄、护龄正相关。结论 独生子女护士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亟待加强独生子女护士的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某驻地入伍新兵的攻击行为和自杀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部队自编问卷调查3155名新兵的人口学特征,改良的Buss-Perry攻击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观察新兵的攻击行为和自杀态度,采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Buss-Perry总得分在新兵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学历、户籍、离异家庭及单亲家庭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态度问卷总得分在新兵性别、饮酒史、学历、离异家庭及单亲家庭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ss-perry问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本科学历、职业以及户籍.自杀态度问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本科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离异、饮酒以及单亲家庭.结论 性别和本科学历因素可能是新兵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科学历和有无饮酒史是新兵自杀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新兵心理测评过程中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驻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海鹰  肖蓉  张小远  张毅林 《医学争鸣》2004,25(22):2068-2071
目的:研究上岛新兵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为其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名上岛新兵进行心理评估,并与中国新兵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特点,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自编的生活事件量表进行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上岛新兵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新兵常模,而且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意、精神病性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SCL-90总分及阳性项数也有极其显著差异,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的神经质与精神质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上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中国新兵常模,其影响因素依次为生活事件、神经质、消极应对和内外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武警新兵训练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武警某部162名新兵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军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症状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同龄组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独生子女在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和敌对四个因子方面的平均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组武警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掌握新战士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兵心理弹性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中国部队新兵的心理弹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部队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新兵到达部队两周内,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中国大陆范围内来自不同地区的2459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国新兵心理弹性状况较好[RSA总均分为(2.94±0.47)分];女新兵RSA总分[(101.76±14.06)分]显著高于男新兵[(96.65±15.62)分,(t=4.13,P<0.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兵在RSA总分上显著高于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新兵(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新兵在RSA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仅在RSA组成因子的社会能力(t=2.23,P=0.026)、社会资源(t=2.44,P=0.015)和计划风格(t=2.34,P=0.020)上存在差异.②RSA高分组在性格的内外向(Z=19.13,P=0.000)和情绪的宣泄调节(Z=8.67,P=0.000)及自我效能(Z=19.48,P=0.000)的得分上均显著高于RSA低分组,而在SCL-90(Z=16.28,P=0.000)、神经质(Z=18.14,P=0.000)和情绪的抑制调节因子(Z=3.68,P=0.000)的得分均显著低于RSA低分组.③中国新兵的心理弹性与内外向、宣泄调节和自我效能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抑制调节及神经质有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内外向、神经质、宣泄调节、抑制调节及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力,能解释其变异的41%.结论 中国新兵心理弹性状况较好.情绪调节方式(宣泄调节/抑制调节)、内外向、神经质及自我效能感是中国新兵心理弹性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新兵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群抽取2013年某部集训期新兵共720名,应用应激反应问卷(SR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团体心理测试和分析。结果集训期新兵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2000年新兵常模(P<0.01);与2004年中国军人SCL‐90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敌对性、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P<0.05),独生子女及兵源所在地为城镇户口的新兵心理应激反应较重,不同文化程度新兵心理应激总分和各因子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L‐90总分、SRQ总分与情绪稳定性、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外倾、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SCL‐90总分与SRQ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因子依次为:消极应对、稳定性、内外倾、精神质、是否独生子女。5个变量的决定系数R2=0.558,F=163.65,P<0.01。结论2013年集训期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3年度入伍新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自编新兵适应期心态问卷对2683名新兵进行测评。结果2013年夏秋季入伍新兵SCL-90量表测试强迫、人际敏感、焦虑3个因子分显著低于2010年冬季入伍新兵(P〈0.01);2683名受测新兵中有494人(18.4%)呈现轻、中度心理应激反应,有16人(0.6%)呈现重度心理应激反应;绝大多数新兵心态积极、向上、自信,少数新兵出现心理不适,这与部队严格管理、饭菜不合口味、带兵骨干带教严厉、体能训练辛苦、想家等因素有关。结论新兵入伍适应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带兵骨干带教方法中要增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独生子犯罪者心理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评289例独生子犯罪少年(研究组)及263例正常在校中学生(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SCL—90评分总分及因子均分较高,研究组至少有一个因子分>2者占74.4%,至少有一个因子分>3者占39.8%。结论独生子犯罪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陆军新兵元情绪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陆军新兵元情绪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析元情绪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新兵基本情况调查表、特质性元情绪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陆军344名新兵进行测试.结果①新兵元情绪能力与其在SCL-90上反映的绝大部分心理症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②情绪恢复与情绪辨别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回归效应;忧郁和敌对对新兵元情绪能力具有回归效应;③元情绪能力强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元情绪能力低的新兵(P<0.01);④新兵元情绪能力依次受到军事环境中朋友人数、家庭教养方式和新兵父亲学历的影响.结论元情绪能力能够很好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元情绪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300新生进行调查,其中独生子女226,占75%,非独生子女74,约占25%,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独生子女患者的SCL-90得分在抑郁和偏执症状的因子分有显著差异(P0.05),在躯体化和焦虑症状的因子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某些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来自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需引起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新兵基础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栗文彬  王波  高红丽  徐德忠  骆军强  李辉 《医学争鸣》2003,24(11):1052-1053
目的 :了解基础训练前后独生子女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某部参加2 0 0 2年度基础训练的 6 1 7名新兵进行测试 .结果 :①基础训练后独生子女组新兵各因子分均低于训练前 (P <0 .0 1 ) ;②训练期间独生子女组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因子分与非独生子女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训练前SCL 90中居前 1 5位的阳性项目主要分布于强迫 (5项 )、人际关系敏感 (3项 )和焦虑(2项 )等因子 .训练后阳性项目主要分布于躯体化 (5项 )和强迫 (4项 )因子 .结论 :可针对训练前独生子女较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目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第二适应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新兵下连20天后,使用SAS和SDS量表进行测查,随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回访.结果:541名新兵SAS得分为(38.8±4.72)分,SDS为(43.1±6.47)分.重点关注人员为34人,占全体人数的6.3%.结论: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对于体质弱、能力差的个别新兵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心理支持,保证新兵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小学四、六年级,初中、高中一到三年级200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发生率为1.8%,学习焦虑42.1%、过敏倾向16.1%、身体症状11.6%.重点学校的学生心理状态好于普通学校(P≤0.01).男生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女生.独生子女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人际关系越好心理状态也越好.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明显不同,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明显好于专制型和放任型.在孤独和过敏倾向方面城市学生明显好于农村和郊区.结论 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人际关系及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首发独生子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探讨采用系统家庭治疗对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79例首发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在系统家庭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首发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障碍.家庭功能受到影响.结论 首发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心理应激,存在家庭功能障碍.系统家庭治疗有助于父母心理负担减轻及患者功能回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