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河北省恙虫病疫源地内病例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抗体动态观察,了解疫源地和非疫源地内人群恙虫病抗体阳性率,初步掌握恙虫病血清流行闰学规律。方法:采集患者病后不同时期的血清标本和疫源地内及非设源地内人群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恙虫病抗体。结果:27例恙虫病患者均被证实为Gilliam血清型。病后第3d即可出现IgM和IgG抗体,20d至1年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滴度高峰为病后10-19d,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疫源地内健康人群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0%和4.81%,提示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非疫源地内未发现抗体阳性者。结论:初步阐明恙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在流行区可能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恙虫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方法:采集病人血液样品,采样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核酸。结果:2008年阜阳市共报告175例恙虫病病例,报告发病率2.2/10万。175例病例中,男性96例,女性79例,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83岁;病人中以农民为主,占77.7%(136/175);10月22日至26日达发病高峰;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78/78)、乏力(71/78)、头痛(68/78)、皮肤焦痂(42/78)等;48份病人血清中,有31份核酸阳性。结论:2008年恙虫病疫情为阜阳市首次报告,需进一步调查以明确疫源地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屏边县恙虫病流行特征,为恙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2年屏边县恙虫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屏边县每年都有恙虫病报告,共报告本县23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31.38/10万,邻县河口15例,两地病例无死亡。县辖6乡1镇都有病例发生,玉屏镇病例占全县病例数的47.28%(113/234)。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中农民占66.26%,儿童占17.26%。[结论]屏边县是恙虫病自然疫源地、恙虫病分布广泛,流行模式与全省基本一至,5-11月为流行期,夏秋季为主要流行季节,7月为流行高峰,玉屏镇、白河和新现乡为主要流行区,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农民和儿童为主,基层卫生人员对恙虫病的诊治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了:了解河北省某恙虫病疫源地鼠宿主的感染状况,确定恙虫病传播宿主。方法:捕捉疫衬内及疫村周围鼠,采集血标本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荧光抗体,解剖观察肝脾肿大情况,采集肝脾标本接昆明种小白鼠,观察传代鼠的发病情况,涂片或切片检测其肝脾中恙虫病立克次体,检测其血清中的荧光抗体,结果:不同鼠肝脾肿大率为60-100%,鼠的恙虫病抗体流行率为0-50%,传代鼠的发病率为96.23%-100%,传代鼠的肝脾涂片Rt阳性率为25%-50%,仅在褐家鼠肝脾的传代鼠血清中查到抗体,阳性率为9.52%,10份肝脾切片中9份检出Rt,结论:宅区褐家鼠,野外大仓鼠和黑线姬鼠为当地恙虫病传播宿主。  相似文献   

5.
采集具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生境条件的调查点上的农民、林业防火工人血清,及野鼠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恙虫病抗体。结果14 个县的调查点共收集547 份人血清,在11个县的49 份阳性,阳性率为8-96 % ;在11 个县的调查点收集野鼠血清351 份,有6 个县29 份阳性,阳性率为8-26 % 。结果证明黑龙江省较普遍地存在恙虫病,北纬49-5°以南明确地存在恙虫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山东省2006—2012年恙虫病疾病负担,为制订恙虫病的有效防制措施及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中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恙虫病发病数据,采用发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和DALY强度评价恙虫病的疾病负担。结果2006—2012年山东省全省恙虫病年均发病率为0.35/10万,年均DALYs为63.82人年,年均DALY强度为0.066 6人年/10万;城市地区恙虫病年均DALY强度为0.014 1人年/10万,低于农村地区的0.121 3人年/10万;女性恙虫病年均DALY强度为0.071 4人年/10万,高于男性的0.061 9人年/10万;各年龄组中,60~69岁年龄组恙虫病年均DALY强度最大,为0.182 7人年/10万。结论山东省农村地区恙虫病疾病负担高于城市地区,女性和60~69岁年龄组人群是恙虫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赣州市2008-2012年恙虫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2008-2012年恙虫病监测数据以及361例恙虫病例外斐式试验数据.结果 2008-2012年赣州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402例,报告发病率为0.98/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达2.34/10万,呈逐年升高趋势(x2趋势=196.47,P<0.001);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2008-2012年有病例报告的县区分别为9(50.00%)、14(77.78%)、15 (83.33%)、15 (83.33%)、17(94.44%)个,区域逐渐扩大(x2趋势=9.19,P =0.002);夏秋季为发病高峰,6~10月份发病占90.05%;女性发病高于男性(x2趋势=33.97,P<0.001),男女性别比为1∶1.73;不同年龄组发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30,P<0.001),35岁以上人群占85.07%,55~岁年龄组发病数、发病水平均最高;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1.59%;361例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单份血清标本行外斐氏试验,阳性率为75.35%.结论 赣州市恙虫病发病水平逐年升高,流行区域在扩大,应加强防制工作.在流行季节开展针对农民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降低恙虫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南日岛正常人群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水平,采集驻军三个点及当地部分居民健康人血清共150人,进行外斐氏反应检测。结果表明:OXk阳性43份,阳性率为28.7%,OX19,OX2均为阴性。其中部队120名健康人群OXk阳性38份,阳性率为31.7%;当地居民30人,OXk阳性5份,阳性率为16.7%。说明南日岛健康人群中有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或恙虫病流行,该岛可能是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结果对该岛恙虫病防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东南沿海某岛35例恙虫病感染的个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东南沿海某岛感染恙虫病的部分病人进行初步临床流行病学分析,为做好该区恙虫病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制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对35例恙虫病患者和疫源地环境进行个案调查。结果:35例恙虫病感染呈散在流行,发病高峰在6-7月,患者分布在该岛10余个自然村落,以青壮年和儿童为主,均有草地频繁接触史,临床表现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和淋巴结肿大,其中28例有典型焦痂(占80%);始发的2例检测外斐氏试验OXк阳性,12例(34.3%)表现为肝脏损害,30例(85.7%)肾脏损害,传染源为黄毛鼠和褐家鼠,传播途径为地里纤恙螨幼虫,在地势低洼,荫蔽潮湿和杂草丛生的地区常形成点状分布的微小疫源地,上述村落既往虽曾有恙虫病散发,但疫源地和个人均未采取有效防疫措施。结论:该海岛地区为恙虫病疫区,加强防疫措施,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是该岛今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病人、宿主和媒介标本的病原学分析,阐明河北省恙病疫源地。方法:采集疫源地内病人血标本、鼠和恙螨标本,采用昆明种小白鼠传代分离法,脏器涂片Giemsa染色和脏器速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镜检恙虫颊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Rt),用PCR方法检测Rt核酸,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性血清抗体和血清学分型。结果:捕捉鼠肝脾肿大率67.7%,血清抗体阳性率22.0%。96.9%的捕捉鼠肝脾酝酿、88.9%的病人血标本及小板纤恙螨标本引起实验鼠发病和死亡,实验鼠发病症状和体征符合恙虫病的感染,实验鼠脏器涂片和速冻切片均镜检到Rt,PCR方法检测到Rt核酸,病人血清分型为RtGilliam型。结论:从病原学进一步证实了河北省恙虫病病源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河北太行山某恙虫病疫源地传播媒介与宿主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河北省恙虫病疫源地的传播媒介与宿主。方法:1998年8月至1999年1月,对太行山区某恙虫病流行村定期捕鼠和分离恙螨,采集老鼠的肝脾和恙螨传代昆明种小鼠,取传代鼠肝脾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和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法检测Rt,对采集鼠和传代鼠采血检测血清恙虫病抗体。结果: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当地的优势鼠种,无论采集鼠和传代鼠的血清中均查到恙虫病抗体,传代鼠的肝脾涂片和切片均查到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恙虫病血清学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河北省恙虫病血清学型别。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对12例恙虫病病人的血汪进行分型,均被证实为Gilliam血清型。同时发现Gilliam血清型与Kato和Karp两个血清型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学交叉反应。结论:河北省恙虫病属Gilliam血清型。  相似文献   

13.
河南首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查清本次暴发的流行原因和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并依据血清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确认。结果2005年河南省南部淮滨县新里镇大董庄发生一起恙虫病暴发流行,自9月26日~11月10日共发病32人,以成人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疼、淋巴结肿大、皮疹。恢复期病人血清外斐氏OXk1∶160实验阳性率100%,最高效价达1∶2560,典型病人的两次血清呈4倍升高;恙虫病荧光抗体阳性率100%,最高效价达1∶2560。血清分型主要是G illiam、Karp、Kato3个血清型;套式PCR检测病人血3份阳性。结论本次为河南首起恙虫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38例恙虫病人的观察,了角河北省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方法,对病人进行逐例体检并记录,所有病例均经过实验诊断。结果:患者发热平均为39.7℃,热程平均9.0d,焦痂和皮疹发生率分别为78.95%和57.89%,淋巴结肿大率为89.47%。多数有焦痂病的焦痂数为每例1个,分布以腰部最多,其次为腹股沟和大腿内侧。皮疹发生于病后1-3d,平均5.2d;皮疹持续2-8d,平均4.5d。病例具有多系统损害,10.5%的病例有合并症发生,如肺炎、脑病、脑水肿、心力衰竭和中毒性体克等。结论:病例临床症状典型,但部分患者还要靠实验诊断确诊。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1997~1999年恙虫病血清学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7例恙虫病病人的血清进行分型,均被证实为Gilliam血清。同时发现Gilliam血清型与kato和karp两个血清型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学交叉反应,结论:河北省恙虫病属Gilliam血清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河北省某恙虫病自然疫源地预防措施效果。方法:在疫源地采取防鼠、灭鼠、卫生宣教、医生培训、预防投药等综合性措施,评价其效果。结果:灭鼠后鼠密度明显降低,人群恙虫病知识知晓率为90.18%,临床诊断正确率由零上升到92.30%,合并症发生率由10.5%下降为零,人均医疗费用下降90%以上,人群恙虫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以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要症状的不明疾病病因。方法对可疑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用血清学、免疫学、套式PCR方法检测病人血清抗体滴度、血清型及立克次体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对采集到20例病人进行血清外裴OXk凝集反应,阳性率达100%,11份二次血清OXk效价呈4倍升高;恙虫立克次体IFA检测lgM和lgG抗体,20份均为阳性,最高达到1:2560;恙虫病血清学分型G illiam 4例,Karp 6例,Kato 8例。套式PCR检测病人血结果3份扩增出R t特异性DNA片段。结论首次证实了河南省恙虫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8.
山东费县秋冬型恙虫病临床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山东地区姜虫病流行情况,对费县部分重疫区姜虫病患者进行了个案调查及病原学分离。结果表明,费县姜虫病具有典型的四大特征,即溃疡或焦痂91.01%(172/189)、皮疹95.77%(181/189)、发烧98.94%(187/189)、淋巴结肿大84.66%(160/189);以农民为主,流行高峰在10月中下旬。对恙虫病人分布的概率模式分析,表明当地恙虫病分布在时间、空间上均有聚集性。患者早期血清抗体阳性率75.42%。床边接种小鼠32组,其中12组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Rt)。小白鼠一般接种后5~10天发病,解剖可见肝脾明显肿大。血清学鉴定,除部分毒株未定型外,其余均与Rt标准株Giliam型呈阳性反应,这与当地恙虫病人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