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有直流电电流与药物的复合作用,共临床应用价值已被各国学者所肯定。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用尿激酶(Urokinase)治疗,多数采用静脉滴注或球后注射,国内外尚无用直流电将尿激酶导入眼内的治疗方法的报道。为了探讨尿激酶是否可以导入眼內及其在眼內各部位的分布和浓度,将尿激酶标记上同位素~3H,以示踪观察尿激酶导入眼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实验方法一、试剂制备:采用丹东市鸭绿江制药厂生产的尿激酶10000单位,在实验前一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挫伤性前房积血128例临床资料分析,探索治疗的理想方法及尿激酶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128例采用一般处理,降眼压及散瞳,尿激酶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果 128例前房积血全部吸收,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治疗早期,止血药物、皮质类固醇、降眼压药物,特别是尿激酶适时应用可明显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Urokinase)是一种新的血栓溶解药物,有溶解血栓和血块作用。以往需赖进口,价格昂贵,无法推广。我院近来用国产尿激酶于临床,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干眼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病率高,涉及人群广。随着人工智能(AI)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兴起、算法模型的改进和医学大数据的海量增长,技术,包括以深度学习(DL)为热门技术的机器学习(ML)技术在医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I系统具有先进的问题求解能力和稳定的可重复性,因此,医学领域使用此类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更加客观的诊断。AI在医学上应用取得的成功主要是基于ML这一分支领域的广泛应用,ML技术主要被用来分析患者数据和医学图像中的关键特征,以辅助疾病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判断。AI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AI、ML和DL在干眼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形成共识,为AI在干眼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医用粘合剂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年代始,医用粘合剂在外科手术临床应用以来,各国都在积极推广应用,在眼科手术中,医用粘合剂代替缝合、包扎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我们协作组从80年底开始研究将“眼—1号胶”应用在眼外伤治疗及各种手术中,取得了一些进展,提高了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实践证明,医用粘合剂在眼科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一、粘合剂的特性“眼—1号胶”属于α—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粘合剂,具有如下特点: (一)它是一种液性无溶剂型粘合剂,籍助于体内组织液即能迅速聚合。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术后抗纤维增殖应用尿激酶的临床观察安徽省立医院顾宝文山东省立医院赵志凛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滤过区纤维组织增生,阻塞滤过通道所致。我们用尿激酶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即将失败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本文共11例11眼,其...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在眼热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分析尿激酶在眼热烧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热烧伤急性期的住院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分别分成应用结膜下注射尿激酶组与未用尿激酶组,观察角膜修复时间。结果应用尿激酶组比未用尿激酶组角膜修复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应用在眼热烧伤的急性期治疗,可以加快组织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前房积血药物治疗无效时则需要手术,其术式多采用前房穿刺术,经临床应用效果不甚理想。最近,我们采用前房血凝块娩出加尿激酶冲洗治疗前房积血,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复杂眼眶病,严重危害患者视功能、损害患者容貌外观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TAO的诊断和管理复杂,近几年,基于人工智能(AI)算法的医疗应用已经被开发,这些应用已被证明在筛查许多慢性眼病方面是有效的。自动化AI设备的先进特性,如快速性、便携性和多平台兼容性,使得临床上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详细评估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AI在TAO临床诊断、活动度评价和严重程度分级以及治疗结果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形成共识,为AI在TAO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hem 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观察尿激酶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2例 (38只眼 )眼睫状后动脉 (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PCAs)、眼动脉 (ophthalmic arteries,OA )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中治疗前后 PCAs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 )、舒张末期速度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分别由 (6 .10± 1.5 5 ) cm/ s、(1.96± 0 .19)cm / s增加到 (13.49± 1.5 8) cm/ s、(6 .0 5± 0 .71) cm / s,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RI)由 0 .6 7± 0 .0 1降低至 0 .5 6±0 .0 3;尿激酶治疗组中治疗前后 OA的 PSV、EDV平均值分别由 (2 8.87± 3.11) cm / s、(12 .73± 1.38) cm / s增加到(34 .0 8± 2 .88) cm / s、(19.95± 2 .38) cm / s,阻力指数由 0 .72± 0 .0 2降低至 0 .6 5± 0 .0 2 (P <0 .0 0 1)。同对照组比较 ,尿激酶治疗组视功能改善率明显提高 (χ2 =2 8.12 ,P <0 .0 0 1)。结论 尿激酶治疗可以改善 AION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对探寻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眼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在眼科临床有较广泛的适应证.但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全身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而眼局部用药在眼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几年在眼部新生血管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眼科临床上局部应用的NSMD主要有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0.5%及0.4%酮咯酸氨丁三醇滴眼液、0.03%氟比洛芬钠及1.0%苏洛芬钠.此外,还有0.1%吲哚美辛和0.09%溴芬酸等.由于NSAID在某些方面比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因此本文就NSAID在眼科的局部应用进行综述,希望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眼表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眼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对其发展历史、操作步骤、结果判定、临床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做一系统综述。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ConjunctivalImpressionCtologyCIC)是由Egbert(1977)〔1〕等首创的一项眼表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由于其创伤小、易操作、可重复、较结膜活检及结膜刮片取材法更易使患者接受,所以自问世以来在眼表疾病的基础研究中应用广泛。经过20多年的改进和完善。特别是近年来与免疫技术和电镜技术的联合应用,CIC在临床实践中也有了广泛应用。现将…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自从1961年Javan和Bernett发明氦氖气体激光,得到了连续震荡的激光以后,氦氖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Yeh和Cummisn(1964)首先利用氦氖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测定流体中聚苯乙烯球的流速。70年代初,此项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才逐渐得以应用。在医学临床和科研中广泛被应用于脑、皮肤、内耳、心胸循环的研究。Riva等(1972)首先应用LDT研究血流动力学,并将它引入眼科基础研究,至80年代国外应用此项技术对眼血液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深度学习(DL)为基础的人工智能(AI)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AI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眼科视光学领域,AI可对近视、斜视、弱视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在圆锥角膜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以及近视的预防和矫正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尽管如此,AI在眼科的应用也存在巨大的限制和挑战,包括临床和技术挑战、算法结果的可解释性、医学法律问题等。本文综述了AI在眼科视光学领域诊疗中的应用、局限性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眼球挫伤性前房积血,有时也需要手术治疗,我院应用国产尿激酶重复前房冲洗及注入方法曾对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方法:取配制54单位/ml 尿激酶2ml(1万单位尿激酶溶于2ml 生理盐水)每次前房内注入0.3ml 停留于前房内3分钟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可根据前房血块情况决定冲洗次数。一般不超  相似文献   

16.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早期并发症中 ,吻合口堵塞致泪道不通畅病例 ,部分是由于血凝块所致 ,我院应用尿激酶进行泪道冲洗治疗此类病例 3 7例 ,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情况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因泪囊鼻腔吻合术后 1周泪道冲洗不通畅的患者共 3 7例 (3 7眼 ) ,其中男 12例 ,女2 5例 ;年龄 2 8~ 74岁 ,平均 48岁。2 方法 :将尿激酶 (10 0 0u/ml) 0 5ml用泪道冲洗针注入术眼泪道。 2 0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术眼泪道 ,不通畅病例即重复上述治疗 1次 ,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结 果经尿激酶泪道冲洗…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Urokinase)是一种血栓溶解药,有溶解血栓和血块的作用,与同类药物相比有疗效好、无抗原性、付作用少、较安全和剂量易掌握等优点。我院眼科近年应用于治疗某些眼内出血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86年3月至1988年9月用国产尿激酶治疗眼内出血24例,其中视网膜静脉主干  相似文献   

18.
羊膜是人胎盘中最内层的膜,支持上皮化,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血管生成等特性,在眼科手术和其他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最近几年羊膜在眼科临床的使用逐渐频繁,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羊膜移植在眼部烧伤、结膜病变、角膜病变、翼状胬肉、青光眼以及黄斑裂孔等眼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期待羊膜移植为眼部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视网膜血管再通是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关键.研究证实,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可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复合体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 目的 用伊文思蓝(EB)玻璃体注射法观察尿激酶眼局部注射后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外向通透性的变化.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各组大鼠均以右眼作为实验眼.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将尿激酶350 U(商品单位)4μl注入右眼玻璃体腔,同容积的PBS以同样方式注射作为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大鼠将10μl 1000U尿激酶注入右眼球后组织,等容积的PBS以同样方式注射作为PBS球后注射组.上述药物注射后24 h,所有大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质量分数0.5% EB 4μl.EB注射后4h摘取大鼠右侧眼球,完整取出玻璃体并以甲酰胺温浴萃取EB.所得提取液以甲酰胺-分光光度法检测EB的质量浓度,并据此推算大鼠玻璃体腔内EB的质量浓度,对各组间大鼠玻璃体中EB质量浓度进行比较. 结果 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呈淡蓝色反光,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可见视网膜血管;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呈蓝色,眼底血管不易显示,而PBS玻璃体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均呈深蓝色反光,眼底无法窥见.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的甲酰胺EB溶液吸光度(A)值分别为0.181±0.008、0.450±0.017、0.330±0.009和0.436±0.012;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腔内EB的质量浓度为(0.266±0.014)g/L,明显低于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的(0.667±0.026)、(0.496±0.015)和(0.657±0.017)g/L,4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406,P<0.01),其中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EB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其他3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大鼠眼局部应用尿激酶可增加BRB的外向通透性,玻璃体腔内注射EB是检测大鼠BRB外向通透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全前房积血药物治疗无效时则需要手术,其术式多采用前房穿刺术,经临床应用效果不甚理想.自1990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前房血凝块娩出加尿激酶冲洗治疗全前房积血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