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3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眼科的一些临床操作常常需要在裂隙灯下完成,如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拆线,角膜异物剔除,角膜锈环剔除等等。由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操作,患者取坐位,开睑器置入睑裂后受重力影响,脸裂外的开睑器一端常常下坠,操作中突然脱落或者开睑器移位使患者眼睑疼痛、眼睑痉挛影响操作,此情况金属开睑器比钢丝开睑器表现更为突出。为了克服此缺点,以往我们让患者用手自行托住下坠端开睑器但维持时间短暂,效果不佳;随后改用胶布一端粘在开睑器下坠端,一端粘在患者同侧头发上,遇上天冷胶布不粘,开睑器仍然下坠或脱落。因此我们自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4个月。出生后发现右眼外眦部米粒大小肿物,近1个月肿物增大明显,耳前有赘生物,于1996年4月8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史。体检:无外耳道狭窄,左耳前有副耳2个,分别为7mm×4mm、4mm×4mm,耳屏畸形。眼部检查...  相似文献   
3.
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随访6月~4年,视力〉0.8者2例(16.67%),0.5~0.8者6例(50%),〈0.5者4例(33.33%)。无发生持续性高眼压或角膜内皮失代偿者。结论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植入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并发症少、效果良好,不失为不能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首选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带蒂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霉菌性角膜溃疡施凌平何巧云徐勇玲真菌性角膜溃疡当药物治疗失败时往往导致角膜穿孔,甚至眼内感染而丧失眼球,它已成为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眼病之一。1992年3月~1996年5月,我们应用显微手术行角膜板层切除联合植入...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全前房积血药物治疗无效时则需要手术,其术式多采用前房穿刺术,经临床应用效果不甚理想.自1990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前房血凝块娩出加尿激酶冲洗治疗全前房积血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1年9月~1993年8月,我们在人工晶体植入水中采用一次性注射针作前房穿刺、截囊19例(21眼),效果十分满意,特向同道们推荐。一、临床资料19例(21眼)男性15例,女性4例;右眼13眼,左眼8眼:年龄最小9岁,最大so岁,平均52.5岁;老年性白内障11眼,外伤性白内障8眼;术后视力<o.14眼,0.1~0.23眼,>0.59例(11眼),>1.05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式: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20眼,白内障囊内摘除联合巩膜缝线固定术1眼;19例(ZI眼)均为1期植入。所有病例均用一次性注射针行前房穿刺及截囊。二、材料及方法一次…  相似文献   
7.
Crawford三角互联额肌悬吊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 1月~ 1998年 7月 ,我们采用 Antoszyk介绍的Crawford三角互联额肌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2 3例31眼 ,临床效果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9例 ,女 14例 ;工人 5例 ,农民 12例 ,学生 6例 ;单眼 19例 ,双眼 4例 ;年龄 7~ 2 8a,平均16 a,中度上睑下垂 4例 ,重度上睑下垂 19例。1.2 手术方法 用龙胆紫沿上睑自然皱襞画线 ,在此线中央定一点 a,内、外眦分别向中央退 2~ 3m m定 b、c点 ,眉上方定 d、e、f点 (图 1)。上睑皮下 ,上穹窿结膜下 ,d、e、f3点局部麻醉 ,分别垂直切开 d、e、f至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改良青光眼滤过术与常规术式术后浅前房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对比近五年行两种不同青光眼术式患者各82例(82只眼),了解术后浅前房发生率。结果 两种术式术后各有10例及18例发生浅前房,发生率分别为12.2%及22%。结论 改良青光眼滤过术优于常规术式,能降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9例(43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施行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2个月至1年,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0.3者32只眼(74.4%),<20 mm Hg者40只眼(93%);3只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4 mm Hg左右,用0.5%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型滤过泡(包括Ⅰ型、Ⅱ型)37只眼(8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联合手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恢复视力快,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10.
施凌平  郝玉萍  潘善刚 《眼科》2009,18(5):359-359
眼内眦部恶性肿瘤切除之后造成内眦部范围较大的缺损,重建并兼顾美容效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采用跨鼻双叶形皮瓣转位的方法对2例内眦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内眦部缺损进行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