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95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T2DM的发病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肥胖(OR=3.129)、吸烟史(OR=2.408)、高胆固醇(OR=2.368)、糖尿病家族史(OR=2.162)、高血压(OR=1.990)、高甘油三酯(OR=1.809)、年龄≥55岁(OR=1.808)、饮酒史(OR=1.722)为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吸烟史、高胆固醇、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为T2DM发病的高危因素,高甘油三酯、年龄≥55岁、饮酒史与T2DM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性别与T2DM的关系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2.
银川市社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川市社区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社区高危人群及全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银川市社区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5例对照,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家族史(OR=2.035)、高血压患病史(OR=3.477)、腰臀比(OR=1.880)、喜吃油脂(OR=2.833)、喜食甜食(OR=1.751)、吸烟指数(OR=1.282)、冠心病(OR=4.458)、高血脂(OR=2.833)及科教医人员(OR=2.174)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研究提示,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冠心病、高血脂症、不良生活习惯(如喜食甜食)、腹型肥胖、吸烟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南充市顺庆城区社区45岁及以上(1967年12月1日以前出生)居民26103名为调查对象,筛选出其中T2DM患者,调查T2DM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和相关因素。对结果进行卡方或t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筛查T2DM患者2108例;T2DM合并脑卒中70例(3.3%),非T2DM合并脑卒中348例(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T2DM患者合并脑卒中与年龄、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豆制品食用、平均睡眠时间(min)、TC(mmol/L)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冠心病的危险程度最高。结论 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是T2DM人群合并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冠心病是T2DM人群合并脑卒中的关键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背景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忽略或误诊,如果对糖尿病并发疼痛的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则易造成延误治疗。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积极预防提供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T2DM患者273例,根据其有无P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PDN组,n=185)及T2DM并发PDN组(PDN组,n=8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结果 PDN组患者年龄大于NPDN组,T2DM病程长于NPDN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NPDN组,餐后1 hC肽(1 hCP)、餐后2 hC肽(2 hCP)低于NPDN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OR=1.079,95%CI(1.003,1.160)〕、DR〔OR=7.524,95%CI(1.363,41.541)〕、DKD〔OR=3.547,95%CI(1.134,11.095)〕、FPG〔OR=1.831,95%CI(1.384,2.422)〕、HbA1c〔OR=2.468,95%CI(1.694,3.596)〕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病程、DR、DKD、FPG、HbA1c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注意积极预防、早期干预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耐量低减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糖耐量低减和Ⅱ型糖尿病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17人,对照组200人),对导致IGT的危险因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06,P=0.004)、饮茶史(OR=1.348,P=0.043)、高血压史(OR=0.417,P=0.003)、冠心病史(OR=2.641,P=0.006)、DM家族史(OR=7.096,P=0.ooo)、wHR(OR=2.669,P=0.ooo)、舒张压(OR=2.131,P=0.005)、高血压(OR=1.815,P=0.019)与IGT的发病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饮茶史(OR=1.372,95% CI 1.006-1.872,P=0.046)、冠心病史(OR=3.176,95%CI 1.535-6.575,P=0.002)、DM家族史(OR=6.460,95% CI 2.525-16.530,P=0.000)和WHR(OR=3.018,95% CI 1.793-5.080,P=0.ooo)为IGT的危险因素.结论 预防ICT的发生及预防ICT向糖尿病的发展将是预防糖尿病最积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的可疑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人群为调查期间衡阳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200例T2DM住院病人,对照病例为同期在衡阳市太平社区随机抽样的229例非糖尿病患者。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职业分布中的公务员与干部、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和月收入与T2DM发病呈正关联,与文化程度和体育锻炼与糖尿病发病呈负关联。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务员与干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和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结论T2DM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现场调查筛出的新发T2DM患者791例为病例组,以同期调查的血糖正常者4 37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异,运用相加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在T2DM的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 病例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χ2=40.13, P<0.001)和高血压患病率(χ2=120.35, P<0.001)均高于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共同存在对T2DM患病的协同效应指数为1.19,归因交互效应为0.52,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12.2%,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15.71%。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对T2DM的发病有正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可增加罹患 T2DM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州市南沙区海庭社区老年人群冠心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广州市南沙区海庭社区1 896名年龄> 65岁有慢性病的居民体检资料,所有入选者均完成检查,统计冠心病患病率。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对比2组基础资料,分析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 896名广州市南沙区海庭社区老年人群常规体检发现100例冠心病,患病率为0.53%(100/1 896);单因素分析中,冠心病组男性、年龄≥80岁、高血压、吸烟史、家族史、糖尿病占比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文化程度、饮酒史、合并高脂血症、合并脑血管疾病与冠心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80岁、高血压、吸烟史、家族史、糖尿病是老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广州市南沙区海庭社区老年人群冠心病发病率较高,男性、年龄≥80岁、高血压、吸烟史、家族史、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济宁市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指导开展2型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选取济宁市2型糖尿病患者94例,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超重肥胖OR=4.870,高血压病史OR=2.815,糖尿病家族史OR=5.110,吸烟OR=10.903,性格外向OR=8.499,经常进行体育锻炼OR=0.144。结论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高血压、吸烟、性格外向等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红星医院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335例,其中T2DM非合并冠心病组(无冠心病组)157例,T2DM合并冠心病组(冠心病组)17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结果冠心病组年龄、糖尿病病程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P<0.01);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的FPG、HbA1c、体重指数、收缩压、TC、LDL-C及TG均升高,HDL-C降低(P<0.05或P<0.01);冠心病组的患者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发病率均高于无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冠心病阳性家族史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组(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HbA1c、LDL-C及收缩压是T2DM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1、1.08、1.49、1.11和1.03,P <0.05或 P <0.01)。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LDL-C及收缩压与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南充市顺庆区城区成人居民血脂异常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五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南充市顺庆区城区内9个社区的成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105 956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2%(36 272人),其中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38.11%,女性为31.91%(P<0.01)。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共病的占比分别为13.46%、5.74%、0.39%;与高血压及糖尿病三者共病的占比为2.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 优势比(odds ratio, OR)=1.276,P<0.001〕、体质量指数(OR=1.052,P<0.001)、文化程度(以≤小学为参考,中学OR=1.094,P<0.001; ≥大学OR=1.185,P<0.001)、吸烟史(OR=1.124,P<0.001)、冠心病(OR=1.189,P<0.001)、高血压(OR=1.148,P<0.001)、糖尿病(OR=1.967,P<0.001)、血脂异常家族史(OR=1.760,P<0.001)是本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论  南充市顺庆区城区居民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共病情况值得高度关注。男性、肥胖、高文化程度、吸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是本地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需要针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积极防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唐秀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62-1565
目的探讨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共538例患者。诊断年龄≤40岁为早发组(103例),诊断年龄>40岁为晚发组(4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发组较晚发组男性、吸烟、糖尿病阳性家族史患者比例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微血管病变患病率高,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诊断年龄低,高血压、大血管病变患病率低,餐后2 h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口服药物、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30,P=0.006)。早发组糖尿病家族史以母亲患有糖尿病为主,占4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是早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明显,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严重,糖尿病家族史比例高、只有母亲有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高。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多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共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选取12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及125例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无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测。结果:有糖尿病家族史(OR=4.448)、主食以米为主(OR=21.165)、吸烟(OR=2.821)、睡眠质量差(OR=3.040)、有熬夜习惯(OR=7.235)、性格内向(OR=11.424)、SBP(OR=1.048)、焦虑(OR=4.106)、TC(OR=26.654)、DBiL(OR=2.208)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饮茶(OR=0.159)、蔬菜摄入量(OR=0.964)则起保护作用(OR<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2型糖尿病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卢少泉  许晋川 《海南医学》2012,23(17):17-18
目的 探讨影响海南本地居民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病(T2DM)与大肠癌的相关性,为预防大肠癌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比分析同时期在我院确诊的306例大肠癌患者与417例非肿瘤患者的合并2型糖尿病率、糖尿病家族史、并发病情况、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大肠癌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13.73%)高于非肿瘤患者(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吸烟率、饮酒率、血脂水平等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患大肠癌的危险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78倍.结论 糖尿病与大肠癌患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增加了患大肠癌的风险性,是大肠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壮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高血压危险人群,并采取 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 马山县5家壮族人群聚居区医院的壮族T2DM患者相关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血糖和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及生 活方式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壮族T2DM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98例壮 族T2DM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306例、高血压前期组436例和高血压组856例。将资料按收缩压(SBP)与舒张压 (DBP)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P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病家族史、体重指数(BMI)、糖化血 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呈正相关(P <0.05);与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餐后2 h血糖(2hPG) 呈负相关(P < 0.05)。DBP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病家族史、BMI、空腹血浆血糖(FPG)、HbAlc、HDL、LDL、TG、 TC及hs-CRP呈正相关(P <0.05);与体力活动呈负相关(P <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 力活动、心血管病家族史、BMI、HbAlc、HDL、LDL、hs-CRP 是壮族T2DM 患者SBP 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年龄、体力活动、BMI、FPG、HbAlc、HDL、TC、hs-CRP是壮族T2DM患者DBP升高的独立危 险因素(P <0.05)。结论 年龄、体力活动、心血管病家族史、BMI、FPG、HbAlc、HDL、LDL、TC、hs- CRP是壮族T2DM患者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和(或)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体内含量的差异,探讨改两种生化指标含量表达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具体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017年1月期间,对笔者医院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居民、5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冠心病患者、50例2型糖尿病复合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组别对象和不同影响因素(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家族史、病情、病变支数)钙素原和同型半胱氨酸表达含量、Gensini评分(冠脉病变评分)的具体差异,分析不同组别对象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Gensini评分的相互差异;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钙素原和同型半胱氨酸表达含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的综合影响。结果 4组对象降钙素原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Gensini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两两比较发现,健康组和DM组、健康组和CHD组、健康组和DM复合CHD组、DM组和DM复合CHD组之间均有3项指标(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Gensini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M组和CHD组降钙素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组别对象均进行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含量、Gensini评分分别进行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显示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对同型半胱氨酸和Gensini评分影响明显(P均<0.05),病情、家族史、病变支数均对Gensini评分影响明显(P均<0.05),不同基本情况对象降钙素原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因素对Gensini评分影响程度依次为病变支数(OR=7.24)、PCT含量(OR=5.87)、Hcy含量(OR=5.75)、病情(OR=5.21)、长期饮酒史(OR=3.63)、长期吸烟史(OR=2.86)、家族史(OR=2.56)。结论 糖尿病和(或)冠心病发病情况对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表达均有明显影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多项指标或资料联合采集、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的具体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P)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否>1.2 mm将其分为斑块组(n=105)和无斑块组(n=149).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65例,另选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者64名作为对照。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尿酸血症、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情况。采用冠脉造影后是否诊断冠心病、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危险因素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低HDL-C均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P<0.01);年龄、空腹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HDL-C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与冠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冠脉病变程度影响较大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准回归系数B分别为0.279、0.189、0.164、0.1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为冠心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其中OR值较高者为糖尿病(OR=5.789)和男性(OR=5.516),其次为高血压(OR=2.407)和年龄(OR=2.093)(P<0.05~P<0.01)。结论:年龄、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为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应重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6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DM组)与13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病人(NDM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DM组与NDM组相比,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冠心病的家族史及吸烟史两组间无差别。2、DM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总记分明显高于NDM组,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数目高于NDM组,单支病变数目低于NDM组。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更易于合并多重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弥漫性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