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孝静  江渟  马启明 《骨科》2020,11(3):216-222
目的探讨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结合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7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椎弓根螺钉PLIF组(29例)、CBT螺钉PLIF组(24例)和改良CBT螺钉PLIF组(19例)。分析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各组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融合率。结果改良CBT螺钉P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的ODI均显著少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椎弓根螺钉PLIF组的CK值和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和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BT螺钉固定结合改良PLIF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3):1176-1181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于本科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LIF患者77例,接受TLIF患者59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手术邻近节段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2011年10月期间于本科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接受PLIF患者77例,接受TLIF患者59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手术邻近节段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37.2个月。P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TILF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植骨融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良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手术邻近节段均未出现腰椎失稳现象。[结论]PLIF与TILF手术均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方法,短期内对邻近节段稳定性干扰较小。但TLIF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椎弓根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术(CBT)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在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6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采用CBT内固定融合术30例(CBT组),采用PS内固定融合术35例(PS组)。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S组有1例硬脊膜破裂。两组均无神经、脊髓损伤等并发症。C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多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切口长度明显小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9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少,而JOA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CBT组仅1例螺钉松动,而PS组3例螺钉松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T组2例椎间未融合,PS组3例椎间未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皮质骨通道螺钉内固定术与常规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椎弓根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优于常规通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皮质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按照非劣性检验标准估算样本量,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并平均随机分配到CBT组与PS组,分别进行后路腰椎减压单节段CBT螺钉固定与PS固定椎间融合术,经过至少2年随访。主要观测指标为椎间融合率;次要观测指标为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腰背与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n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数据进行组间与组内对比分析。结果:最终CBT组共有58例、PS组56例完成随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吸烟状况、体重指数、骨密度及手术节段分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CBT组45例(77.59%)、PS组42例(75.00%)患者实现了椎间融合,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745)。每组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前VAS评分、ODI及JOA评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CBT组的ODI及JOA评分均优于PS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的ODI及JOA评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均优于PS组(P<0.05)。两组硬膜撕裂、神经根损伤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相似。术后CT显示螺钉误置,CBT组发生率为2.16%(5/232枚),PS组为1.34%(3/224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24)。CBT组共有2枚螺钉(0.89%)出现松动并在CT扫描图像上出现移位,发生率低于PS组(10/224,4.46%)(P=0.034)。CBT组58例患者中共有3例(5.17%)出现并发症,PS组56例患者中共有9例(16.07%)出现并发症,P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41)。结论:CBT螺钉固定在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单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时可获得较PS固定更加优秀的短期功能恢复,以及相似的临床效果和椎间融合。CBT螺钉固定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人群的手术治疗是较PS内固定有效且更优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 62例于我院接受单节段手术治疗的部分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其中接受PLIF手术患者34例,接受TLIF手术患者2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PLIF组与TIL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和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和TILF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5%(9/34)和14.3%(4/28),TLIF组低于PILF组(P0.01)。PLIF组和TILF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PILF组术后1个月内腰痛VAS评分高于TLIF组。PLIF组和TILF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1.8%和8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PLIF与TIL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TLIF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皮质骨通道螺钉(CBT)内固定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CBT椎弓钉内固定(CBT组),30例采用椎体成形术(PVP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并发症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CB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大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BT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患者出现7例骨水泥渗漏。两组患者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5.20±8.80)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T患者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CBT螺钉对比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指标相似,但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无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腰椎后路融合术中皮质骨通道(CBT)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S)固定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6期)、ELSEVIER Science Direct(SDOS)数据库,检索时间均是从建库到2017年6月。搜集腰椎后路融合术中应用CBT螺钉固定与PS固定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队列研究,均经X线、CT及MRI确定诊断患有某些腰椎疾病(包括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椎管狭窄症和重度滑脱症);年龄40~60岁。术后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一项:Oswestry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融合情况。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1和修改后的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针对RCT和队列研究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Meta分析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个RCT,6个队列研究,7篇均为英文文献。CBT组共计259例,PS组共计2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BT组和PS组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MD=-88.83,95%CI(-122.79,-54.88),P0.01],而ODI(P=0.20)、JOA评分(P=0.57)、VAS评分(术后1个月腰痛P=0.38,术后8个月腰痛P=0.89,术后8个月腿痛P=0.51)、手术时间(P=0.12)、融合(P=0.95)五个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PS固定技术相比,应用CBT螺钉固定技术行腰椎后路融合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中线皮质骨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midlin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DLIF)和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行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随访的9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45例(CBT组),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48例(PS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进行疗效评价;通过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评估椎间融合情况,测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及前凸角,采用改良MacNab量表评估最终疗效,通过患者主观感受评价满意度。结果:CBT组平均随访52.56±4.52个月,PS组平均随访52.08±3.9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疾病类别组成、手术节段构成比、术前腰腿痛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及节段前凸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及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及节段前凸角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间相应随访时间点各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93例患者共出现9例并发症;CBT组3例(6.7%),其中螺钉松动并融合装置移位1例;下位椎弓峡部骨折1例;1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无翻修病例;PS组6例(12.5%),其中伤口感染不愈合1例,螺钉松动2例,3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1例为症状性ASD行翻修手术;两组无椎弓根骨折、关节突干扰等其他并发症;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acNab优良率分别为82.22%和79.17%(P>0.05);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6%和93.8%(P>0.05)。结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中,采用MIDLIF技术能够获得与PLIF技术一致的临床疗效且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1938-1942
[目的]探讨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治疗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0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治疗,18例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12例采用CBT螺钉内固定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及改善率等。[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JOA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3例患者术中一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失败,遂改行CBT固定,余患者置钉顺利。CBT组患者手术置钉过程未出现螺钉把持力不佳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没有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螺钉松动、脱落、塌陷等,螺钉、连接棒、融合器均在位,位置佳。所有病例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应用CBT螺钉技术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置入过程更安全;更靠内的进钉点避免了广泛的肌肉剥离及组织切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增加了和皮质骨的接触面,牢固性更强等优势,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7):1537-1540
[目的]探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TLIF组给予TLIF术,PLIF组给予PLIF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滑脱椎体矫正情况、VAS评分、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椎间植骨融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PLIF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年,两组术后滑脱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TLIF组低于PLIF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TLIF组术后融合成功率为87.00%,PLIF组为91.30%,差异不显著(P>0.05)。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PLIF组的19.57%(P<0.05)。[结论]TLIF、PLIF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TLI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腰椎脊柱骨盆参数和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手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前凸角(LL);记录观察组经PLIF术治疗后各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以及日本骨科学会(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脊椎生活质量量表(QLS-DSD)评分,并分析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JOA、ODI和QLS-DSD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PT显著大于对照组,SS和LL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滑脱患者PT、PI显著大于对照组,SS和LL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管狭窄患者各下腰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LIF术治疗后,腰椎滑脱患者PT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SS和LL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所有患者经PLIF术治疗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ODI和QLS-DSD评分显著降低(P0.05);经相关性分析,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前后PT变化与JO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ODI和QLS-DSD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手术前后SS和LL变化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与ODI和QLS-DSD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中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存在明显异常,PLIF术治疗可明显改善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和临床症状,且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中应用皮质骨钉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s, CBT)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s, PS)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TLIF术治疗的10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CBT螺钉固定组50例,PS螺钉固定组50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月下肢痛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1年Oswestry功能评分,术后12月行腰椎融合节段三维CT检查评估融合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PS螺钉组比较,CBT螺钉组切口更小、术中失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3月两组下肢痛、腰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VAS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IF术中采用腰椎全皮质骨钉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出血少、椎旁肌损伤小,是腰椎内固定手术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鑫  张国旺  连小峰 《脊柱外科杂志》2021,19(6):361-366,376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导航技术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4例,其中32例术中应用三维导航(A组),另32例术中采用传统C形臂X线机透视(B组).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辐射量、置钉准确率及每枚螺钉置入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24~48个月,平均29.5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钉准确率及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优于B组,而术中辐射量则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MIS-TLIF术中应用三维导航技术可提高置钉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Quadrant微创通道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手术与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4例患者采用MIS-TLIF手术(MIS-TLIF组);36例采用PLIF手术(PLI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MIS-TLIF组手术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PLIF组(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P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1 d升高,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1 d降低(P0.05)。MIS-TLIF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较PLIF组术后6个月升高,VAS评分、ODI评分均较PLIF组术后6个月降低(P0.05)。MIS-TLIF组术后感染发生率、硬囊破裂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LIF组(P0.05)。结论从当前的资料反映出Quadrant微创通道系统下MIS-TLIF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内窥镜下后路腰椎间椎体融合(P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到2015年2月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改良内窥镜下P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微创组),31例行后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PLIF(开放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等;评估术前,术后2周,术后1、3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按Suk标准评价植骨融合率。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术后2周、1个月,微创组VAS评分和ODI均优于开放组(P0.05),3个月时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组(P0.05),但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并发症。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改良内窥镜下P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有效缓解腰腿疼痛和神经症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腰椎减压融合皮质骨通道(CBT)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病变肥胖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38例,男22例,女1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CBT固定组)和B组(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组)。评估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融合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节点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在各随访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脱发生。结论对腰椎退行性病变肥胖患者,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对肥胖患者采用CBT固定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减少术中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皮质骨通道螺钉(CBTS)与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通道螺钉组(采用CBTS行PLIF,51例)和椎弓根螺钉组(采用椎弓根螺钉行PLIF,4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双氯芬酸钠使用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ODI及椎间融合率。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双氯芬酸钠使用总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通道螺钉组均少于椎弓根螺钉组(P0.001,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ODI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与CBTS行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获得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疗效。CBTS行PLIF有术中出血量少、肌肉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改良单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传统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5-06诊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采用改良单侧PLIF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PLIF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术后4周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及优良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81±4.27)个月;对照组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9±4.49)个月。2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创伤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同时术中能够有效减少对椎管内的干扰,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PLIF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PLIF)与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的7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行OLIF手术36例(OLIF组),mis-PLIF手术37例(mis-PLIF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疗效指标和影像学相关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O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mis-PLIF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在术后3 d~2年内显著改善(P<0.05);OLIF组患者在术后3 d、2周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mis-PLIF组(P<0.05).与术前比较,OLIF组、mis-PLIF组患者的椎间隙前缘、后缘高度均在术后3 d有明显增加,术后2年时虽有轻度丢失,但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OLIF组术后3 d、2年时的椎间隙前缘高度均显著高于mis-P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和2年的椎管矢状径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OLIF组患者术后3 d和2年的椎管矢状径均显著小于mis-PLIF组(P<0.05).两组患者融合率均为100%;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融合器移位或下沉等情况,mis-PLIF组患者未发生钉棒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OLIF手术与mis-P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疗效;OLIF手术的创伤性更小,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偏少;而mis-PLIF手术对椎管矢状径的改善程度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研究皮质骨螺钉通道技术(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与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后路固定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行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5例,其中使用皮质骨螺钉通道技术内固定20例,使用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内固定25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末次随访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改善,置钉过程未出现神经及血管损伤,骨水泥组未出现水泥渗漏,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螺钉松动、退钉、断裂,内固定、融合器在位。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12.8个月。术后VAS评分逐渐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在术后7dVAS评分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VAS及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融合均较满意。结论应用皮质骨螺钉通道技术与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均有对椎体把持力好、螺钉稳定性高、固定牢靠、术后植骨融合疗效满意的特点,而皮质骨螺钉技术对肌肉组织剥离少、损伤小,螺钉置入过程更安全,神经损伤风险小,同时增加了皮质骨的接触面,增大螺钉把持力,是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内固定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