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脱毒后复吸的影响。方法使用MMPI对30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和30例未对任何药物成瘾的正常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明确海洛因依赖者个性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找出个性心理特征与复吸原因的联系。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在MMPI各量表中诈病(F),精神病态(Pd),疑病症(Hs),偏执狂(Pa),精神分裂(Sc)等量袁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且这些差异与脱毒者复吸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为明显的反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障碍,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归属感,易将自己的问题合理化而归因于剐人,并由这种心理特征增加了复吸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方法对172例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在生理脱毒后进行Cattell-16PF测评。结果 16PF因子分析中,海洛因依赖组在乐群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分值高于常模;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实验性分值低于常模。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海洛因依赖者次级人格因素和特殊人格因素各因子T分均在参考值范围,其中年龄对特殊人格因素专业成就能力有影响。结论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严重的人格偏差,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中国版简式(339)“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对80例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查,并与中国常模对照.结果 男性海洛因患者Hs、D、Hy、Pd、Mf、Pa、Sc和Ma临床量表分明显增高(P<0.01或P<0.05);女性海洛因依赖者Hs、D、Hy、Pd、MKPa和Ma临床量表分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 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有明显的人格异常.应从其人格特点着手,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干预,减少复吸.  相似文献   

4.
104例海洛因依赖者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红  何纯正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3):148-148,152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104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进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并与常模比较。结果:海洛因成瘾者戒断前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1),戒断后除人际关系敏感、敌意、偏执因子外的多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摸(P<0.01或P<0.05),戒断前后比较除恐惧、精神病因子外的其他各因子分均板显著性的下降(P<0.01)。结论:脱毒治疗可缓解海洛因依赖者存在的躯体及精神症状,适当的心理护疗可提高戒断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327例强制戒毒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强戒人员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27例药物依赖强戒人员进行SCL-90测定。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及总分、总均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且这些差异与脱毒者复吸原因有着直接的联系。在327例药物依赖强戒人员中男女SCL-90测定中,除躯体化、阳性项目平均分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及总分、总均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尤以强迫症状、抑郁、总分、总均分、阴性项目常数、阳性项目因子及总分、总均分差异非常显著。提示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缺陷较男性海洛因依赖者为重。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为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归属感,容易将自己的问题合理化而归因于别人,并由这种心理特征增加了复吸率。  相似文献   

6.
据昆明市戒毒所提供的信息 ,目前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1年内复吸的比率达95 %。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后高的复吸率 ,是戒毒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也是吸毒者脱瘾过程中的一大难关。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复吸的原因复杂多样。现简要分析如下。1药物渴求药物渴求是药物滥用者对过去体验过的药物引起的效应感觉的一种难以克制的渴望。是导致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复吸的主要因素。脱毒完成后 ,依赖者往往难以抵抗对海洛因的渴求 ,重新走向吸毒的老路。目前尚无针对海洛因依赖者药物渴求症状的治疗药物 ,主要采取心理行为治疗。现在发现药物渴求不仅是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德强  李旭娟  黄满丽  胡少华  魏宁  许毅 《浙江医学》2006,28(4):250-251,254
目的探讨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方法对150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在生理脱毒后进行卡特尔16项人格特征(16PF)测评。结果16PF因子分中,海洛因依赖组在乐群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的分值高于常模,而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的分值低于常模。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海洛因依赖者比较,16PF因子T分有统计学差异,次级人格因素和特殊人格因素因子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严重的人格偏差,主要表现为人格不成熟和焦虑、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8.
复吸 (Relapse)是指药物依赖者在脱毒治疗成功后 ,又因种种原因再次使用脱毒前所依赖的药物的过程 [1 ]。对海洛因依赖 ,现代治疗中的各种脱毒疗法 ,不论是阿片受体激动剂或其他脱毒治疗后的 6个月 ,均可能出现高达 80 %~90 %的复吸率 [2 ]。“戒毒容易操守难”,高复吸率已成为海洛因依赖防治的一大难题 ,不解决这一难题 ,势必影响戒毒工作的成效。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复杂 ,而且彼此互相影响。调查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复吸原因 ,探讨各种有效、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才能藉此提高脱毒后的操守率 (Abstinentrate) ,我们对 1998年 4月至 1…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状态,指导临床心理治疗,我们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MMPI),对12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对照.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的精神病态、焦虑、抑郁、精神衰弱、偏执量表分显著升高.提示海洛因依赖群体有个性心理缺陷.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成瘾复吸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模仿人类吸毒→依赖(成瘾)→脱毒治疗→复吸→再依赖→再脱毒→再复吸的方式,建立海洛因成瘾复吸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海洛因成瘾复吸患者神经生物学、行为学、神经药理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递增法人为地给动物注射海洛因造成动物成瘾,用美沙酮丁丙诺啡可乐定脱毒治疗。尔后再投用海洛因造成复吸、成瘾、再治疗→再复吸的方式处理,设对照组和模型组,观察动物的行为,神经系统形态学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变化,大脑部分递质的变化,以证实模型的建立。结果:动物成瘾期,催瘾试验阳性,戒断症状明显;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不同程度受损,中枢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均明显升高。结论:模仿人类吸毒→依赖(成瘾)→脱毒治疗→复吸→再依赖→再脱毒→再复吸的方式,建立海洛因成瘾复吸动物模型,对研究药物依赖状况下中枢神经的功能、形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算机多相个性测量诊断系统对52例女性烫吸海洛因成瘾者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女性成瘾者HS,D,Hy,Pd,Pa,Pt,Sc,Ma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五项研究量表中MAS,Dy,CN高于国内常模(P<0.01),Do,Re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剖析图两点编码为48/84型。提示女性烫吸海洛因成瘾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人格改变。应加强心理治疗及不良人格的矫正,以减少复吸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成瘾者复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复发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分析海洛因成瘾复吸者的复吸相关因素 ,为降低复吸率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吸毒人员复吸相关因素调查表”调查 2 14例海洛因复吸者。结果 :在复吸相关因素中 ,以社会支持不足心理行为障碍和应激情境最重要 ,肯定回答率 ,分别为 5 3 .1%、3 5 .0 %和 2 7.6% ,药理特性及可获得性、稽延性戒断症状次之 ,肯定回答率分别为 2 2 .2 %和 2 6.4 %。结论 :复吸除与药物本身的药理特性和可获得性有关外 ,与社会支持不足 ,毒友团伙的引诱和各种心理行为障碍未得及时解决亦相关 ,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是造成复吸的主要原因。建议对吸毒者不要一味地采取歧视、惩罚等负性态度 ,缩短强制戒毒时间 ,同时健全吸毒人员社区康复服务机构 ,并纳入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中。戒毒工作需要精神卫生工作者、警务人员及基层社区工作者协同参与 ,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多药滥用对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强制戒毒的女性海洛因依赖者,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吸毒前、后月经周期紊乱及脱毒治疗后月经周期改善的调查,并与结果作自身对照分析。结果吸毒前月经周期紊乱6例,吸毒后紊乱72例,前后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脱毒治疗后,72例月经周期紊乱者全部恢复正常,其中单纯烫吸者恢复较快,烫吸、肌肉及静脉注射混合者恢复较慢,2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药滥用能引起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月经周期的紊乱,脱毒治疗后6个月内月经周期可全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稽延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MMPI(前399题)问卷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6例自愿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脱毒治疗后患者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最主要是睡眠障碍( 2. 44±0. 80)。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与MMPI的Hs、D、Hy、Pd、Pt、Mf、Pa、Sc、Ma呈正相关(P<0. 05或P<0. 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受Hs、首次吸毒用量、Ma、年龄、入院前吸毒方式、文化程度的影响(P<0. 05或P<0. 01)。结论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与个性有一定的关系,提醒我们在处理稽延性戒断症状时要注意药物治疗与长期的心理干预并举的综合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三维人格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PQ)分别对100例海洛因依赖者及113例正常人进行测评比较,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TPQ问卷的NS和HA维度得分分别为[(18.07±4.13)分,(16.06±5.13)分],高于正常对照组[(16.22±4.88)分,(13.98±6.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D维度得分为(17.22±3.18)分,低于对照组(18.27±3.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洛因依赖者SCL-90总分及9项因子得分的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以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精神病性较为突出;海洛因依赖者的TPQ问卷HA维度得分与SCL-90问卷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旱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0.243、0.201、0.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且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86例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CL-90、MMPI、生活事件量表、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调查表和家庭环境调查表,对186例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部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他们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受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海洛因使用情况及脱瘾、康复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女性新型毒品成瘾者常遭受身心问题和社会功能障碍等困扰,而在我国新型毒品戒毒治疗主要以强制戒毒为主,缺乏针对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身心特点的有效治疗和康复手段。目的 探讨集体运动疗法对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生命质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戒毒中心接受戒毒治疗的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73例。按研究时间分组,2016年1—9月入选的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37例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6月入选的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36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戒毒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戒毒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3个月的集体运动治疗。干预前后使用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DA)V2.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进行生命质量、抑郁、焦虑的评定。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戒毒者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戒断症状及不良反应维度得分及QOL-DA V2.0总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对照组戒毒者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戒断症状及不良反应维度得分及QOL-DA V2.0总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试验组戒毒者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戒断症状及不良反应维度得分及QOL-DA V2.0总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试验组戒毒者SDS和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戒毒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戒毒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 集体运动疗法可提高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生命质量,有效缓解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79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评估,并分析不同家庭成员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自愿戒毒海洛因依赖者所有家庭成员中,经SCL-90筛选有心理问题者61例,占77.2%,总均分、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敌对因子高于全国常模,不同的海洛因依赖者家庭成员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家庭成员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抑郁和焦虑突出,需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