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医学教育探索》2010,(3):378-383
以硅醇钠为引发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促进剂,在哈克流变仪的反应釜腔内合成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考察了促进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PMTFPS的数均分子量和产率的影响,当DMSO促进剂浓度为0.017 mol/L,聚合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2.5 min时,达到最优的聚合条件,此时得到的PMTFPS的数均分子量为2.47×105,产率为86.5%。进一步增加促进剂浓度、提高反应温度及延长反应时间,PMTFPS的分子量和产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在40~70 ℃下进行异戊二烯(Ip)阴离子聚合的研究。考察了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THF),结构调节剂P配合物对异戊二烯聚合特点及聚异戊二烯(PI)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GPC、 1HNMR以及7LiNMR对P配合物、引发剂以及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远高于聚异戊二烯的玻璃化温度时,转化率时间曲线仅出现加速拐点而不会出现转化率停滞平台。用先前提出的缔合引发剂引发聚合并崩解,以及通过控制离子对之间距离可实现对聚异戊二烯结构进行控制新见解,解释了以往在阴离子聚合中难以解释的问题。当把P配合物加入到以nBuLi为引发剂的聚合体系中,由于锂被P配合物和nBuLi共享,从而强化了两者之间的结合。而P配合物较大的空间体积封堵了部分的离子对通道,使得聚异戊二烯中3,4结构链节显著增加至5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形成高分子自组装膜的新方法;方法:先使硅表面硅烷化,再通过化学方法定向聚合形成高分子自组装膜。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定,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技术研究了该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该方法可以在功能化的硅表面形成结构均一的高分子自组装膜。结论:可以通过控制聚合过程而得到纳米厚度的聚合物膜,消除了吸附方法所带来的膜不均匀性,膜厚度的不可控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二因素试验探索硅提高干旱胁迫下党参种子萌发的潜力。方法采用发芽试验,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硅(0,2,4,6,8 mmol/L)对干旱胁迫下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党参种子萌发的前提下,硅可促进党参种子萌发,且随硅浓度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还发现,干旱程度越强,促进效果越显著。综合分析发芽率(势)、发芽指数、胚芽(根)长度和鲜重等指标,得出2 mmol/L和4 mmol/L浓度硅可显著升高各项指标(P0.05),所以确定2~4 mmol/L为最佳浓度范围。结论硅具有促进党参种子萌发的潜力,这为进一步研究硅对党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精确测定31例尿石病人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和24小时尿硅值、24例结石的硅含量,用扫描电镜配合X线能谱仪观察和分析结石中含硅物质的形貌和元素成份。发现尿石病人血清和尿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值分别<0.05,<0.01)。结石普遍含有硅元素,平均含量0.20%,分布均匀,主要呈长方形和多边形的纯硅晶体或不规则和无定形的含硅混合物。推测硅参与尿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咪唑乙酸盐为聚合介质、α-溴代异丁酸乙酯/溴化亚铜为引发体系,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果表明:MMA的聚合具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聚合体系中的引发剂和催化剂CuBr比例分别为0.33:1、1:1和1:3时,聚合体系具有活性可控的特征,所得的PMMA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26,体系的引发效率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碳钢膏剂渗硅的工艺和理论。介绍了用金相、显微硬度,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结构分析等方法,测定渗硅层的组织结构及控制显微组织的工艺。在渗硅剂(组成:35—65%硅源粉、5%卤化物、30%防烧结剂)中加入比例大的卤化物,于1100—1180℃时对碳钢进行10—60分钟的膏剂渗硅,可得含硅量约为17.7%(重量)、厚度达0.18—1.2mm的渗层,其渗硅效率比气体法提高约一倍。氧化和腐蚀试验表明:渗硅层在750℃以下能有效地防止循环氧化;在40℃时能耐20%Ⅱ_?SO_4的腐蚀。此法操作简便,易于局部涂渗,渗层表面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以二氧化硅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制得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了含双键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使其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支链含硅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能谱元素分析(EDS)、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等对四配位硅单体及其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1 630 cm-1附近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谱中消失了;共聚物在350°C才开始分解,其玻璃化温度为58°C,数均分子量为8.5×104。  相似文献   

9.
叔丁氧羰基碳酸酐((Boc)2O)和氨基丙醇反应合成叔丁氧羰基氨基丙醇(Boc-氨基丙醇),以此为引发剂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合成叔丁氧羰基氨基封端聚乳酸(BocNH-PLLA),叔丁氧羰基(Boc)经三氟乙酸处理脱除后得到端氨基聚乳酸(PLLA-NH2).以PLLA-NH2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ω-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ω-Z-L-Lysine-NCA)开环聚合,合成聚L-乳酸-聚ω-苄氧羰基L-赖氨酸两嵌段共聚物(P(LLA-LLz)).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LLA-NH2端基亲核性明显提高,可引发ω-Z-L-Lysine-NCA开环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PLLA-NH2的合成方法简便,氨基封端率高,其分子量和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硅类矿物药     
硅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祖国医学很早就使用硅类矿物药。如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称最早的矿物药记载里就有含硅的矿物药。《本草钢目》金石类记载161类矿物中药其中五分之一都是与硅有关的中药。硅类矿物药是指硅及其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类矿物药。临床常用的有滑石、阳起石、石英等。本文拟从含硅矿物药的生理、功效、分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室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敏感性。方法:对17例确诊为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TV4r抬高≥0.1mV是35.3%;STV4R抬高≥0.05mV是71.1%;V3R~V6R导联ST段抬高≥0.1mV是35.3%:V1~V5导联抬高的ST呈递减性是47%;STⅢ抬高>STⅡ抬高是47%;STV2下移/STavf抬高≤50%是11.1%;I、avL、V5、V6导联的Q波消失为53%;合并房室传导阻滞58.8%。结论:诊断右室梗死心电图的各项指标敏感性偏低。  相似文献   

12.
1 339名城乡女学生月经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贵州省8~20岁的女学生2537名月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月经来潮率52.74%;初潮最早年龄为8岁,最晚年龄为19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3.23岁,95%允许限为9.94~15.76%,95%可信区间为13.16~13.80岁;月经持续时间均为4.95d,城乡间月经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月经周期平均为30.77d,城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12379枚离体牙上观测了釉珠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形态、直径大小。结果釉珠的发生率为2.49%,以上颌第三磨牙发生率最高,下颌第一磨牙次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冠颈部的根分叉处,上颌磨牙的釉珠多呈园形,下颌磨牙釉珠多呈梭形。釉珠最大直径为3.2mm,最小为0.5mm,平均为1.56mm。结合文献认为釉珠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它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有重要影响,口腔科医师对这种牙齿形态变异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病因,探讨OSAS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150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常规行鼻咽纤维喉镜、CT、X光检查及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并针对其病因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成人116例,占77.33%,儿童34例,占22.67%,鼻中隔偏曲22例,占14.67%,下鼻甲肥大32例,占21.33%,鼻腔息肉55例,占36.67%,腺样体肥大34例,占22.67%,扁桃体肥大78例,占52.0%,咽后壁肥厚36例,占24.0%,舌根肥厚15例,占10.0%,软腭松弛28例,占18.67%,小颌畸形3例,占2.0%。经鼻腔手术68例,占45.33%,腺样体手术34例,占22.67%,射频治疗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48例,占32.0%。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对于上气道解剖不同不稳异常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荧光胃液分析系统对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专用胃液吸取器、专用诊断试剂收集881例胃良、恶性疾病患者胃液,用荧光胃液分析系统进行胃液荧光光谱检测。结果以ROC曲线最佳截断点KJF≥0.85为判别指标,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78.7%。假阳性率18.5%,假阴性率21.3%。结论荧光胃液分析系统对胃癌诊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30个正常成人小脑连续冠状切片上的齿状核作了立体定位研究。以第四脑室顶作为原点,由此点定出基准平面和基准轴线。所得结果:齿状核前,后极平面间距离为16mm,其中3mm位于FO平面前方;13mm位于FO平面后方;上、下极平面间距离为18mm,其中11mm位于HO平面之上,7mm位于HO平面之下;内、外极平面间距离为11mm,内极和外极至SO平面间距离分别为6mm和17mm。齿状核靶心的三度空间座标为X=11mm,Y=-3mm,Z=-5mm。 上述齿状核立体定位解剖学资料,供临床作定向手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0例新生儿女性生殖器进行了解剖观测:1.新生儿卵巢多位于小骨盆入口以上的髂窝,呈垂直位;其形态绝大多数为长条形;并测得其大小及重量。2.输卵管行径曲折,测得其各部的长度及内径。3.子宫多呈哑铃形,宫底不发育,宫体各径均较颈部小,宫口多呈裂隙状。观测了子宫的大小、重量及内腔。4.观测了阴道及女阴的有关项目。新生儿处女膜呈唇状突入阴道前庭。  相似文献   

18.
通过猴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徙术后不同时期扫描电镜的动态观察,发现骨段连接区界面的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界面由宽到窄最后完全骨性连接的过程。整个界面的连接程度进展不一,骨性连接的早晚与应力分布的状况有关。同时发现,非胶原蛋白是胶原基质最终发生矿化的核化中心,胶原是晶体物质取向沉积的被动模板,能促使细胞对骨基质的附着,而骨基质的改建则是一个不断吸收和沉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冯辉  马强  邓英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33-33,29
目的观察应用酮体芬和布地夸德(普米克都保)联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3例给予口服酮体芬片及布地奈德吸入剂,对照组43例给予口服氨荼碱片。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69.8%),有效12例(27.9%),无效1例(23%),总有效率高达97.7%。对照组显效21例(48.8%),有效8例(18.6%),无效14例(32.6%),总有效率为674%。结论酮体芬和布地奈德治疗CVA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烟煤快速加氢热解,除获取轻质烃和甲烷等气,液产品外,还得到半焦,焦油和水,半焦中残留挥发分。在氢气氛中快速热解生成半焦中的挥发分低于氮气氛,残留挥发分的多少是衡量快速热解反应程度的标志。加氢热解后生成半焦的堆密度仅为原煤的1/3.5,活性半焦直接加氢反应生成甲烷是引起半焦密度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轻质烃产率与焦油生成量有关,焦油加氢二次反应是轻质烃生成的主要途径。氢气氛中热解生成的水多于氮气氛,气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