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东亚钳蝎蝎毒的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东亚钳蝎蝎毒(scorpion of Buthus martensii venom)的分析及鉴定方法,建立相关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检测8个蝎毒样品。结果:蝎毒可分离出40多个组分,实验所使用的8个省内所产蝎毒具有非常相似的图谱。蝎淋巴液和3种蛇毒与蝎毒图谱有显著不同。同一样品(二次冻干粉)连续测定5次进样量的精密度、重现性均达到有关规定。结论:采用HPLC法获得了蝎毒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了可影响蝎毒质量的蝎淋巴液和可能用于掺伪的3种蛇毒的图谱。本研究为蝎毒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鉴定新型蝎毒免疫活性肽。方法:从海南斑等蝎(Isometrus maculates)毒腺组织c DNA文库中筛选和分离蝎毒肽基因,通过GST融合蛋白表达纯化、肠激酶酶切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的方法,获得色谱纯重组蝎毒活性肽,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细胞因子,鉴定免疫调节活性。结果:筛选得到一个新的蝎毒活性肽基因Im169,其编码的成熟肽由29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Im169多肽对T淋巴细胞IL-2、TNF-α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序列分析显示:Im169多肽和蝎钾通道毒素的相似性最高,提示其是一个潜在的钾通道毒素多肽。功能机制分析显示:Im169多肽通过抑制T细胞表面的钾通道,从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结论:发现了一个新的蝎毒免疫调节肽,丰富了对蝎毒活性肽的功能认识,为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多肽模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湘白芍、毫白芍与抗白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3种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方法 采用HPLC对11批白芍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主要化学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11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结论 通过建立白芍指纹图谱的定性、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定量,为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蝎毒素ITX样品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并鉴定其中某些蛋白质组成成分.方法:将常压柱分离得到的蝎毒素蛋白ITX利用L-8800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氨基酸含量分析;以17 cm pH 3~10固相pH梯度胶条(IPG)为第一向IEF,18%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第二向进行双向电泳;PDQuest 7.1.1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筛选目的蛋白,然后对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的蛋白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串联质谱(MS/MS)分析,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PMF)数据,登录网站http://www.matrixscience.com.用Mas-cot程序检索NCBInr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ITX 17种氨基酸的含量从0.14%-11.35%不等;从蝎毒素ITX蛋白样品中共筛选出9个等电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00的蛋白点,其中蛋白点1、2、3、4位于酸性区,蛋白点5、6、7、8、9位于碱性区.获得了4、6号蛋白点多肽的PMF数据.结论:测定了蝎毒素ITX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建立蝎毒素ITX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佛手及属间药用植物化橘红、广陈皮的亲缘关系,同时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 方法 运用HPLC法对佛手同属的3种药用植物进行测定,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实现了预分类,制定了原料药材的选择方法。 结果 测定了样本的HPLC的色谱峰,从获得的17个不同产地的佛手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结果从检测出17个分离度良好的共有指纹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良好,说明佛手这一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分布及比例较稳定;使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样品的聚类结果理想,19个样本可聚为8类,即样本1、7~10和15处于一类,样本2和3处于一类,样本4、14、16和17处于一类,样本5、6和11处于一类,样本12和样本13分别单独处于一类,而同属药用植物化橘红(样本18)和广陈皮(样本19)分别单独处于一类,可较明显地与佛手样品区分。 结论将佛手及其属间3种药用植物的中药指纹图谱及主成分聚类分析相结合,丰富了中药鉴定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黄连上清丸的指纹图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为黄连上清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选择8个制药厂家生产的共22个批次的黄连上清丸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黄连上清丸的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和相似度计算,并用SIMCA 13.0软件建立PLS-DA模型做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黄连上清丸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34个共有峰,相似度计算结果在0.745~0.946之间,通过对照品指认出小檗碱、黄芩苷等8种成分。PLA-DA分析显示8个制药厂家22个批次黄连上清丸样品的成分较为一致,但34个共有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且与生产厂家呈较好相关性。结论指纹图谱技术结合PLA-DA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厂家样品,并找到造成差异的成分。提示该方法可用于黄连上清丸的质量控制。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蝎毒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春旭  李桂生  陆瑶 《广西医学》1999,21(6):1166-1169
蝎(scorpion)属原始肉食性蛛形纲蝎目、甘蝎科的节支动物。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蝎目分6科、70属,约600种,中国仅占其中15种。东亚甘蝎在我国因分布广、种群大、药效好而成为蝎类药材的主要来源。蝎的疗效在于蝎毒,蝎毒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性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抗风湿、抗癫痫以及对心血管的作用等方面,现将其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回顾和展望。1 抗肿瘤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蝎毒的抗肿瘤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结果。如用不同浓度的蝎毒(svc)培养基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后发现:蝎毒可使癌细胞DNA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了辛夷木脂素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辛夷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不同产地和批号的辛夷样品。结果:建立了辛夷指纹图谱,对7个辛夷样品中木脂素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含量,得出主要共有峰保留时间,峰面积作为辛夷指纹谱相关技术参数。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法能简便快速地鉴别辛夷药材,为全面控制辛夷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石柱和抚松人参叶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探讨两产地人参叶皂苷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采于辽宁宽甸石柱、吉林抚松的人参叶HPLC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10批人参叶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标定了22个共有峰,不同产地人参叶共有峰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建立的人参叶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科学可靠,可为人参叶药材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采集的8批竹柏叶样品进行醇提物的分析研究,建立竹柏叶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为其基源鉴定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体积分数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穗花杉双黄酮为对照品,对竹柏叶的醇提物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相似度评价软件对8批次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共标定竹柏叶的HPLC共有特征峰21个,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2、3和6号样品其相关系数(中位数)小于0.95,尤其6号样品,小于0.90,提示各样品具有差异性。【结论】HPLC特征指纹可以显示竹柏叶样品的差异性,可用于竹柏叶的基源鉴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纯化东亚钳蝎原毒,提取活性多肽成分SVⅡ—A4,并观察其抑瘤活性。方法:(1)分离纯化,采用分子筛凝胶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蝎毒;(2)纯度分析,用SDS—PAGE电泳和HPLC色谱法对SVⅡ—A4进行纯度分析;(3)活性观察,用MTF法(酶反应比色法)观察比较不同浓度(1、10、100mg/L)的蝎毒及其成分与SVⅡ-A4对4种肿瘤细胞(A549、HL-60、K562/S及K562/ADR)的抑制作用。结果:经过两步的分离纯化获得5个蝎毒多肽成分,其中的蝎毒抗肿瘤有效成分SVⅡ-A4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当。结论:经过优化提纯方法,两步即可从东亚钳蝎原毒中获得色谱纯度达96.73%的抑瘤活性单体成分SVⅡ-A4,初步观察,SVⅡ-A4对4种肿瘤细胞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且它对布耐药细胞株(K562/ADR)的抑制作用较阳性对照组强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消癌平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选择Shim-packVP-ODS柱,流动相为A:50mM磷酸盐缓冲液(磷酸调pH=3);B:甲醇;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30nm,参比波长39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记录时间为70min。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B为5%;10min,B为5%;30min,B为20%;70min,B为45%。结果:根据13批次供试品的检测结果,选择了各批样品共有的、峰面积较大且保留时间以及峰面积相对稳定的8个色谱峰作为消癌平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其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大于95%。测定了通关藤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消癌平注射液与其中间体及通关藤药材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消癌平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天麻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天麻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天麻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产地的18个天麻样品,确定指纹峰并进行对照药材相似度、共有模式相似度的计算,用纯品随行对照结合LC-MS对主要指纹峰进行定性鉴定。结果建立了由27个指纹峰和17个共有峰组成的天麻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峰具有特征性,鉴定了其中12个主要的指纹峰。用对照药材相似度,可将天麻样品分为3类安徽河南产天麻、陕西四川产天麻和云南产天麻。两个相关系数分界点为0.80和0.58,夹角余弦分界点为0.88和0.73。结论所选指纹峰有特征性,建立的指纹谱可用来区别3个产地的天麻药材,并为进一步控制天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复方五仁醇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复方五仁醇胶囊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e C18色谱柱,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对10个批号的样品进行了测定,标出26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鉴定出其中6个成分。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五仁醇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及炮制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以指纹图谱软件计算相似度,并进行图谱比较。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不同大黄炮制品间的成分差异显著。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利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较全面的反映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乌拉尔甘草药材及甘草浸膏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TM) C_(18)(4.6 mm×15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检测时间95 min,分析了乌拉尔甘草主产区的12批样品.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8个色谱峰构成了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特征峰,对其中的4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结论 建立的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具有简便、稳定、可靠的优势,为乌拉尔甘草药材有效物质研究及甘草浸膏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何首乌药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有效控制何首乌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SunfireTM C18,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分析时间为60 min,分析了10批生首乌药材和10批制首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3个色谱峰构成生首乌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11个色谱峰构成制首乌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可用于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测定和质量评价.结论 采用RP-HPLC方法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不但可以用于何首乌药材质量控制,还可以作为探索中药何首乌有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按照《中国药典》对市售36批次的白及饮片进行常规检验,并借助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白及的质量现状。方法:检测白及饮片的水分、总灰分、二氧化硫残留量,通过HPLC方法建立指纹图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将标准化后的共有峰峰面积数据分别导入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36批次白及饮片按标准检验全部合格,经指纹图谱确定6个共有峰,将聚类分析为两大类的样品共有峰信息进行PLS-DA分析,结果发现在得分图第一主成分上样品能够明显分为两类[R2X(cum)=0.63,R2Y(cum)=0.71,Q2=0.59],验证了聚类分析的结果,相应的载荷图显示5号峰对2组的区分贡献较大。结论:市售白及存在化学成分的差异,该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为白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指纹图谱技术联合多组分定量分析构建益母草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HPLC-DAD-MS)法检测4个产地110份益母草,经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筛选得到7个特征峰(5个被鉴定),并以此构建HPLC指纹图谱;应用HPLC外标法测定5个特征化合物(盐酸益母草碱、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和芹菜素)的含量。[结果]指纹图谱效能评价:4种模式识别模型,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均证实该指纹图谱具有很好的辨识度,可准确鉴别不同产地的益母草,以RBF-NN为最优(校正集识别率98.6%,预报集识别率97.3%)。特征组分定量分析:新疆、河南益母草各组分含量较高,河南、江西、湖北药材部分组分具有相近的含量。[结论] HPLC指纹图谱技术联合多组分定量分析,可用于益母草的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徐长根  罗世书  谢艳华 《医学争鸣》2009,(22):2667-2669
目的:建立注射用水蛭冻干粉针剂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指南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HPLC法,筛选有效和稳定的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供试品溶液配制等检测条件,对10批水蛭冻干粉针剂的指纹进行检测.结果:①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条件为KromasilKR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水-甲醇-四氢呋喃(100∶0.1∶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9nm;次黄嘌呤对照品为参比物,分析各色谱峰与次黄嘌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②10批次水蛭冻干粉针剂HPLC分析发现主要由5个主峰构成其指纹特征.③10批次样品中次黄嘌呤色谱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各色谱峰与次黄嘌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均符合指纹图谱的检测要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2.结论:建立的检测水蛭冻干粉针剂指纹图谱HPLC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水蛭冻干粉针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