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正中神经显微松解术与传统腕掌部开放入路在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2例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正中神经显微松解术)30例、对照组(传统腕掌部开放入路)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的BCTQ评分、SSS评分、FSS评分及肌电图指标,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波士顿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分、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 severity score,SSS)评分、功能状况(function scale score,FS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肌电图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冲击波联合小切口手术与单纯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9-01诊治的50例腕管综合征,25例采用单纯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冲击波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对照组术前与2组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波士顿腕管综合征问卷中的症状评分、功能评分。结果 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个月,患者术后3天开始康复治疗,手部疼痛明显减轻,手指麻木及活动功能有很大程度改善。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术前疼痛VAS评分、波士顿腕管综合征问卷症状评分、波士顿腕管综合征问卷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波士顿腕管综合征问卷症状评分、波士顿腕管综合征问卷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冲击波联合小切口手术较单纯行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器械关节镜下单通道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腕管综合征病例,分为关节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关节镜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7.5±4.5)岁,病程(6.6±4.2)个月;传统手术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8.5±3.5)岁,病程(5.6±4.4)个月。两组均为单侧。根据腕关节的解剖及治疗需要切断腕横韧带和关节镜的特点自行设计了器械,包括套管、内心、钩刀。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联合自制器械单通道治疗和传统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进行统计比较,采用波士顿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较传统手术组具明显优势,住院总费用增加。术后BCTQ评分,术后1个月两组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镜组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3、6个月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联合自制器械单通道治疗腕管综合征较开放性手术疗效可靠、微创、手术过程简化,但术前应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病例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内镜下腕管松解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和常规腕管切开松解术(open carpal tunnelrelease,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Co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2010年3月)、EMBASE(1966年~2010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1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2009年12月),并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4.2.2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ECTR与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Meta分析显示,ECTR组与OCTR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观满意率、手术时间及术后手握力和捏力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R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恢复工作时间显著低于OCTR组(P〈0.05)。结论与OCTR相比,ECTR可降低腕管综合征的术后疼痛发生率,缩短恢复工作时间;2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观满意度、手术时间、术后握力与捏力无统计学差异。因研究质量及样本的局限性,2种手术方法与手术时间和手功能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鼻镜辅助下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 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行利前鼻镜辅助下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12例(15例腕),随机抽取我科同期开放式腕管松解术(OCTR) 28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2~15个月.术前诊断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及肌电/神经传导检测阳性结果.研究组术前及随访期间行Levine腕管问卷调查,评测手指两点辨别觉、握力、捏力,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用SPSS 13.0统计软件行配对资料t检验.同时研究组与对照组问卷调查术后12个月内切口“瘢痕痛”的发生率、发生程度及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结果行组间计数资料x2检验和两样本均数t检验. 结果 研究组15侧均未出现松解不全和神经、血管损伤,术后12个月Levine评分值、感觉指数、握力、捏力值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瘢痕痛”发生率(6.67%)、“瘢痕痛”评分值(0.067 ±0.258)、恢复正常工作时间(15.70 ±3.81)均低于对照组(42.85%、1.440±1.395、31.20±5.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前鼻镜辅助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3种手术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96例腕管综合征住院病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2例,分别行传统手术、小切口手术和关节镜手术.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疗效比较,传统手术组明显优于关节内镜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个月的疗效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比较患者的两点分辨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的发生,传统手术组瘢痕痛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2组,手术及住院时间也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结论 传统切开腕管探查手术松解彻底、可靠,但是有明显的后遗症;关节镜手术切口小,镜下直视切开,不易损伤其他组织,但是需要专用的器械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小切口手术无需特殊器械,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内镜下双孔入路与有限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5采用内镜下双孔入路与有限小切口手术治疗的42例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的Kelly等级。结果 42例共58个腕部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小切口组3例出现瘢痕疼痛。内镜组手术时间较小切口组少,切口长度较小切口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Kelly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双孔入路与有限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内镜下双孔入路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创伤导致的肘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行肘关节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松解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原始损伤诊断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采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1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异位骨化1例,肘关节中度疼痛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2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中度疼痛3例。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周~12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功能,观察组获优27例、良10例、中1例,优良率97.4%;对照组获优12例、良2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4.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型肘关节僵硬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传统松解术。  相似文献   

9.
吴鹏  杨剑云  陈琳  虞聪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4):270-271,277
目的探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药物治疗的长短期疗效。方法门诊随访24例(35腕)口服四联药(弥可保、地巴唑、维生素B1、维生素B6)的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病人。病人在入组时、治疗4个月、6个月后及停药1年后来我院门诊随访,向医生汇报其近期临床症状表现,自评其患手功能并填写Boston腕管问卷调查表(BCTQ)。病人在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后,需接受患肢桡侧3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结果药物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短期(4个月、6个月)临床有效率可高达94.3%,长期(停药后1年)临床有效率可高达91.4%。BCTQ功能总评分及桡侧3指SNCV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恢复。结论弥可保联合地巴唑、维生素B1及维生素B6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有很好的长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与传统开放腕管切开减压术(open carpal tunnel release,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分别有30例行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CTR组),28例行手掌部开放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OCTR组),其中男16例,女42例;年龄39~68岁,平均(51.2±5.9)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1.5±2.8)个月。采用Kelly评分系统、两点分辨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作为随访评价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优劣。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24.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Kelly评分、两点分辨觉等临床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R组患者手术耗时短、术后伤口小、恢复工作早、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相比,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手术瘢痕小、手术耗时短、恢复工作早,其他方面则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臀肌挛缩症患者129例。其中,镜下组65例,予以关节镜辅助下等离子刀切除挛缩带及腱板松解术;开放组64例,予以传统开放松解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止痛药物使用人数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镜下组切口长度短于开放组,镜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组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组术后止痛药物使用人数比例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而开放组为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以上,两组术后1年SF-36评分均较术前增高(P0.05),两组术后1年SF-36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组术后1年功能和疗效优良率92.31%,与开放组95.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肌挛缩症患者予以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不仅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感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69个患腕)腕管综合征患者,性别不限,年龄33~61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C组采用解剖标志定位正中神经阻滞,两组每次阻滞药物均为布比卡因4.5mg、曲安奈德5mg、维生素B12 100μg混合液3ml。通过Boston腕管问卷调查表(BCT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手症状和功能;记录治疗前后正中神经电生理参数;记录二次治疗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两组BCTQ评分中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功能状态评分(FSS)明显降低(P0.05),且U组SSS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F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两组运动潜伏期(MDL)、感觉潜伏期(SDL3)明显缩短(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增快(P0.05),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U组SNCV明显快于C组(P0.05),其余神经电生理参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二次治疗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手部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在腕管综合征的治疗中,窥镜下腕管松解术是一种新崛起的方法。在短短的几年中,它由于刨伤小、恢复快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与传统术式相比其疗效究竟如何还少有评论,本文对此作一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因创伤导致的肘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行肘关节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松解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原始损伤诊断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采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1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异位骨化1例,肘关节中度疼痛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钉道感染2例,尺神经症状2例,肘关节中度疼痛3例。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周~12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功能,观察组获优27例、良10例、中1例,优良率97.4%;对照组获优12例、良2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4.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开放松解术联合桡骨远端固定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型肘关节僵硬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传统松解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技术(内窥镜、腕部小切口)与传统切开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术后疗效。方法对60例(72侧)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内窥镜、腕部小切口及传统切开方法进行治疗。采用Kelly评价、两点分辨觉的改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3组术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2个月,3种手术方法术后疗效的优良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窥镜和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瘢痕痛方面均明显少于传统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手术在手掌部残留的瘢痕小、手术耗时短,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疗效等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跟进式护理在腕管综合征康复过程中的疗效。方法以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神经松解术,术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行跟进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麻痛数值评分(mimeric rating scale,NRS)、生活自理能力、睡眠质量;手的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肌电图检测、握力测定;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dNRS疼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 NRS疼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部握力改善提高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虽然高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进式护理能促进腕管综合征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止血带完全清醒局部麻醉技术(WALANT)在腕管松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8—2019-03采用腕管松解术治疗的24例腕管综合征,术中应用WALANT技术,术后记录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在术后2、6、12、24 h记录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结果多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仅在初始注射时感到轻度刺痛,随后仅感到药物注射时的坠胀感,并无疼痛。3例在麻醉时感受到明显的胀痛不适,但随后很快缓解。多数患者在手术全程无疼痛感,5例在近端切开腕横韧带时主诉疼痛,但可以耐受。术中出血量3.5~7.5 mL,平均4.71 mL,术后患者麻醉时间可维持4~7 h,平均5.6 h。术后2 h疼痛VAS评分平均0分,术后6 h疼痛VAS评分平均0.97分;术后12 h疼痛VAS评分平均2.75分;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平均1.79分。术后21例获得随访,3例失访,随访时间3~8月,平均4.3个月,未出现局部缺血或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术前Quick-DASH评分(46.21±8.65)分;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18.18±7.76)分,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3,P<0.001)。结论WALANT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腕管松解术,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术后舒适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神经松解术结合健骨注射液治疗中老年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4月-2009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CTS患者共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采用神经松解术结合健骨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单纯神经松解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神经松解术结合健骨注射液治疗CTS的疗效优于单纯神经松解术的疗效(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神经松解术结合健骨注射液治疗中老年患者CTS的效果,优于单纯神经松解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并发症差异,系统评价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双切口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55例手术,关节镜组465例,开放手术组380例。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术中损伤率、切口并发症率和再次手术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RR=2.90,95%CI[1.19,7.07],P=0.02)。[结论]关节镜组的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放手术组,多为术中牵拉损伤所致,严重的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不大。开放手术仍是较可靠的治疗选择。但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斜切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90侧)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针刀单一微创斜切松解开腕横韧带。结果术毕即刻疼痛、麻木症状缓解,并且消失疼痛、麻木不适症状;0类切口Ⅰ期愈合;恢复工作岗位时间平均3.5d,持续随访时间24~54周,平均随访时间35.2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麻木、刺痛及感觉异常症状消失,握拳力量恢复正常,术后均未出现夜间疼痛,大鱼际萎缩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斜切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微创0类切口,较传统手术明显促进康复,缩短恢复时间,临床操作简易,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