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油对6-羟多巴(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行为学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该药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6-OHDA组40只、灵芝孢子油 6-OHDA组40只.通过脑部立体定向法将6-OHDA注射到SD大鼠一侧黑质致密部建立6-OHDA大鼠PD模型,灵芝孢子油 6-OHDA组在造模前3 d开始给灵芝孢子油每天500 mg/kg,连续10 d.6-OHDA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造模后每周给予阿朴吗啡观察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4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对TH蛋白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①灵芝孢子油 6-OHDA组出现旋转行为的大鼠比例为10%,6-OHDA组为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在两组间存在差异,多巴胺手术侧含量/手术对侧含量在灵芝孢子油 6-OHDA组为(60.12±7.5)%,在6-OHDA组为(38.58±7.26)%.③在黑质致密带区灵芝孢子油 6-OHDA组的TH免疫阳性细胞及TH蛋白表达量均较6-OHDA组显著增多.[结论]灵芝孢子油能明显改善6-OHDA大鼠模型行为学,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并提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残存率,提示灵芝孢子油可能具有减缓PD病变进程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炎性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炎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PD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区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IL 1)的水平。采用酪氨酸羟化酶 (TH)免疫组化法估测黑质区神经损伤的程度。 结果 :PD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区TNF α和IL 1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环孢素 (CsA)可减轻 6 羟基多巴胺 ( 6 OHDA)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 ,但对黑质纹状体区TNF α和IL 1水平无明显影响。 结论 :免疫炎性机制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 ,CsA可能通过与炎性因子无关的途径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MANF减轻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对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表达纯化人重组MANF蛋白;将6-OHDA立体定位注射至大鼠纹状体区,制备大鼠帕金森模型;将3个剂量(5、10、20μg)纯化的MANF注射至模型大鼠纹状体区,腹腔注射司来吉兰作为阳性对照,纹状体直接注射PBS作为阴性对照;计数大鼠给药前后由阿扑吗啡诱导的由损伤侧向健侧不对称的旋转次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大鼠黑质、纹状体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结果 10μg MANF组大鼠的旋转行为较PBS组明显减少,效果与司来吉兰组相近。MANF注射后对黑质部位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纹状体部位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恢复。结论 MANF能减轻6-OHDA引起的帕金森模型大鼠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2X4受体(P2X4R)对帕金森病(PD)大鼠脑黑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羟基多巴胺(6-OHDA)组、P2X4组、P2X4-阴性对照(NC)组、P2X4+6-OHDA组、P2X4-NC+6-OHDA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于左侧黑质注射2μL含体积分数0.02%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6-OHDA组大鼠于左侧黑质注射2μL 6-OHDA构建PD模型;P2X4组大鼠于左侧黑质注射2μL携带过表达P2X4基因的慢病毒;P2X4-NC组大鼠于左侧黑质注射2μL空载阴性病毒;P2X4+6-OHDA组大鼠于左侧黑质注射2μL携带过表达P2X4基因的慢病毒,1周后注射2μL 6-OHDA;P2X4-NC+6-OHDA组大鼠于左侧黑质注射2μL空载阴性病毒,1周后注射2μL 6-OHDA。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左侧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左侧黑质中P2X4R、BDNF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6-OHDA组大鼠左侧黑质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mtrophic factor,GDNF)在保护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过程中,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 28K,CB)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注射后第7天,根据行为学分析筛选模型鼠,将模型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PBS组(右侧黑质注射pm)和GDNF组(右侧黑质注射GDNF)。空白对照组动物分别于6-OHDA注射后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时,PBS组和GDNF组动物分别于6-OHDA注射后第14天、21天和28天时,行黑质节段连续冠状石蜡切片,以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mxylase.TH)、CB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ous acid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显示DA能神经元、含cB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光镜观察以及细胞计数,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6-OHDA注射后第28天,GDNF组大鼠右侧黑质rrH表达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和PBS组;②C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6-OHDA注射后第7天,空白对照组大鼠右侧黑质尚可观察到cB表达阳性神经元,之后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PBS组均观察不到,而GDNF组大鼠右册黑质处在所检测的各时间点均可观察到cB表达阳性神经元;③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空白对照组在6-OHDA注射后第7天时有少量的GFAP表达阳性细胞,于注射后第14天时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注射后第28天时已基本检测不到;PBS组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量与空白对照组的表现一致,而GDNF组大鼠黑质在所检测的各时间点均可观察到大量反应性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CB和(或)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GDNF保护并促进PD模型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存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 的 从 神 经 行 为 学、组 织 病 理 和 生 化 方 面 对 3 种 不 同 脑 区 单 侧 定 点 注 射 6- 羟 基 多 巴 胺 ( 6- hydroxydopamine , 6-OHDA )损伤大鼠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 , PD )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健康雄性 SD 大 鼠随机分为 3 组( n =10 ):纹状体组、黑质组、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根据脑立体定位图谱,将微量 6-OHDA 单点定位注入大鼠中脑黑质区、纹状体区和双点定位注入黑质区与中脑腹侧被盖区。观察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 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黑质区酪氨酸( tyrosinehydroxy-lase , TH + )阳性神经元数目,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 dopamine , DA )及其代谢产物 3 , 4- 二羟苯乙酸( 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 , DOPAC )和高香 草酸( homovanillicacid , HVA )含量。结果 纹状体组 3 周后模型稳定,黑质组与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大鼠 2 周后稳定, 3 组 30min 内向健侧转圈数均呈升高趋势,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高于纹状体组和黑质组,组间· 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纹状体组和黑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组造模成功率高于黑质组 ( P <0.05 )。 3 组大鼠注射 6-OHDA 损伤侧纹状体中 DA 、 DOPAC 、 HVA 含量和 TH + 神经元数目均明显低于非 损伤侧( P <0.05 )。结论 纹状体单点注射 6-OHDA 损伤建立 PD 模型成功率高,可作为研究 PD 的一种稳定可靠 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缺失形式。方法 将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于右侧内侧前脑柬(MFB)制备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运用特殊染色,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成功复制出符合临床特点的PD大鼠模型,且旋转行为与黑质区神经元数目呈反变关系。损伤侧黑质DA神经元存在着细胞凋亡。以术后两周最明显。结论 6-OHDA诱导的PD大鼠SNc中存在以凋亡为主的死亡方式。细胞凋亡在PD发病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毁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提高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成功率的方法 ,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取SD大鼠 90只 ,将 6 -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黑质纹状体通路 ,观察大鼠行为及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90只大鼠中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有 6 4只 (占 71.1% )恒定转向右侧且结果稳定 ,旋转圈数 >2 10r/ 30min ,被视为成功PD大鼠模型 ;免疫组化观察发现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能神经元 (NDN)较对侧明显减少 ,电镜观察发现其普遍存在凋亡及坏死样改变。结论 :用 6 -OHDA选择性损毁NDN可较快建立稳定的类似于人类中晚期PD行为病理的大鼠模型 ,但在病理和行为学等方面同自然PD病人仍有较多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对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表达纯化人重组MANF蛋白;将6-OHDA立体定位注射至大鼠纹状体区,制备大鼠帕金森模型;将3个剂量(5、10、20 μg)纯化的MANF注射至模型大鼠纹状体区,腹腔注射司来吉兰作为阳性对照,纹状体直接注射PBS作为阴性对照;计数大鼠给药前后由阿扑吗啡诱导的由损伤侧向健侧不对称的旋转次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大鼠黑质、纹状体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结果 10 μg MANF组大鼠的旋转行为较PBS组明显减少,效果与司来吉兰组相近.MANF注射后对黑质部位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纹状体部位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恢复.结论 MANF能减轻6-OHDA引起的帕金森模型大鼠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压氧(HBO)结合抗震颗粒对实验性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右侧中脑黑质腹侧被盖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PD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治疗后假手术组、模型组及HBO结合抗震颗粒组PD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Bcl-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内神经祖细胞和神经元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建立模型,行为学分析筛选PD动物模型.将动物模型分为4组:动物模型对照组(右侧黑质内不注射);PBS组(右侧黑质内注射PBS);GDNF组(右侧黑质内注射GDNF);EGF+GDNF组(右侧黑质内注射EGF+GDNF).动物继续存活21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Ⅲ型β-微管蛋白(Tuj1)、巢蛋白(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并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黑质TH、Tuj1、Nestin蛋白的表达,蛋白条带用图象处理仪扫描,用LabWorks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在GDNF组及EGF+GDNF组大鼠出现显著的行为学功能恢复的同时,其TH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TH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同时检测到这里有Tuj1反应阳性细胞及Tuj1蛋白表达.但仅在EGF+GDNF组检测到Nestin反应阳性细胞及Nestin蛋白表达.结论 GDNF能促进PD模型大鼠黑质内神经元前体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膜铁转运蛋白1(FP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6-OHDA单侧损毁大鼠内侧前脑束(MFB),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细胞存活情况,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黑质区FP1mRNA表达的变化,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F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 6-OHDA单侧损毁大鼠MFB后,与未损毁侧及对照组相比,损毁侧中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显著减少(t=20.619、18.404,P0.01),FP1表达下调(t=8.123、7.609,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注射侧F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χ2=20.0,P0.01)。结论 6-OHDA所致PD大鼠模型中黑质FP1基因表达降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FP1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噬在6-9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激活,初步探讨自噬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脑立体定位黑质致密部给药法建立6-OHDA介导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中自噬激活,免疫荧光法检测6-OHD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中LC3表达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6-OHDA注射后6h至24h,被损伤大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内溶酶体被激活,自噬小体形成.免疫荧光法显示模型大鼠与对照组相比,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LC3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 自噬参与6-OHDA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14.
徐丽  金清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1):2561-2562,2566
目的探讨利用6-羟基多巴(6-OHDA)制备模拟绝经期妇女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方法应用6-OHDA制备OVX PD模型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大鼠黑质(SN)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进行考察并评价。结果阿朴吗啡可诱导出明显的PD大鼠旋转行为;大鼠损伤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健侧显著减少(P<0.01),纹状体DA及其代谢物DOPAC和HVA含量也较健侧明显减少(P<0.01)。结论本模型具有绝经期妇女帕金森病的基本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高压氧(HBO)结合抗震颗粒对实验性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右侧中脑腹侧被盖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PD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治疗后假手术组、模型组及HBO结合抗震颗粒组PD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Bc1-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PD模型组进行HBO结合抗震颗粒治疗后TH阳性细胞数量及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5)、GFAP平均光密度及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 结论 HBO结合抗震颗粒能明显抑制黑质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表达,对PD大鼠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synphilin-1 siRNA对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从而探讨synphilin-1siRNA在帕金森病治疗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iRNA组、siRNA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立体定向将6-OHDA注入左侧黑质制作PD模型,siRNA组、siRNA对照组立体定向将synphilin-1siRNA、阴性对照synphilin-1 siRNA分别注入到各组大鼠的左侧黑质,然后用与第一组相同的方法注入6-OHDA,假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用阿朴吗啡(APO)(0.5 mg/kg)诱发旋转,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术后4周取大鼠的术侧中脑黑质利用免疫组化检测synphilin-1,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ir)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ynphilin-1-ir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而TH-ir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siRNA组synphilin-1-ir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而TH-ir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结论:Synphilin-1在6-OHDA诱导的PD大鼠黑质神经元损伤机制中起一定作用,synphilin-1 siRNA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疏筋解毒方对PD大鼠黑质纹状体Bcl-2/Bax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筋解毒方对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Bcl-2mRNA/Bax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其对PD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PD大鼠黑质纹状体Bcl-2mRNA/BaxmRNA分布及表达。结果疏筋解毒方有提高PD大鼠中脑Bcl-2mRNA/BaxmRNA分布及表达的趋势。结论疏筋解毒方可能在基因调控层面。通过提高Bcl-2mRNA/BaxmRNA比率,达到抑制PD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黑质受损时黑质感觉门控活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和大鼠行为学异常变化的性别差异,探讨大鼠的PD发病率是否有性别差异以及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在大鼠右侧黑质埋置记录电极,其中制备PD模型的大鼠同时在右侧黑质微量注射6-OHDA.分别记录各组黑质感觉门控P50;用阿扑吗啡诱发大鼠旋转,检测大鼠的PD发病率,并通过免疫组化测定黑质的TH+细胞数目.结果雌、雄PD模型组损伤侧黑质P50的T/C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鼠,且两组大鼠损伤侧黑质TH+细胞数目比各自健侧黑质分别减少;PD发病率雄鼠明显高于雌鼠,切除双侧卵巢的PD大鼠PD发病率明显高于保留卵巢的PD大鼠.结论(1)黑质DA神经元的生存及感觉门控P50活动的水平均和大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并且PD的发病率与性别相关,雄性PD发病率明显高于雌性.(2)体内低水平的雌激素在PD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建立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模型.方法 成年大鼠单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注射后第7天,通过姿势不对称性、前肢始动不能、前肢使用不对称性、阿朴吗啡诱发旋转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估.观察组织学变化,取鼠脑黑质节段(n=6),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冠状切片.焦油紫(Nissl)染色显示黑质神经细胞;抗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光镜下观察并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而且,使另一部分模型动物(n=6)继续存活到第28天,鉴定所选动物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纹状体内注射6-OHDA后第7天,动物行为学出现有意义改变,黑质内神经细胞出现肿胀等变性坏死的早期形态变化,DA能神经元出现有意义减少;注射后的第28天,行为学改变更加显著,神经细胞大量减少,DA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到92%.结论 纹状体内注射6-OHDA后第7天,通过行为学方法能确定早期P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noggin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其对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治疗组。采用脑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内注射6-OHDA构建帕金森病(PD)模型,模型治疗组纹状体内注射noggin,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7d于行为检测完毕后行尼氏染色、TH、TUNEL与GFAP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3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计量分析,电镜下观察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治疗组大鼠的旋转次数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TH阳性神经元较模型组增多,凋亡神经元显著减少(P<0.05),GFAP阳性神经元较模型组减少,胞浆内GFAP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亦明显降低(P<0.05);TH、TUNEL与GFAP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黑质致密部;电镜下对照组黑质神经元结构清晰,胞核形态规则,核膜光滑、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浆电子密度中等,细胞器丰富;模型组黑质神经元胞核皱缩,核膜凸凹不整、异染色质减少,胞浆内大量线粒体嵴断裂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模型治疗组黑质神经元细胞核形态规则,部分线粒体肿胀,细胞器丰富。结论  noggin可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能力、使凋亡神经元及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这些变化可能与noggin能促进黑质内部分神经元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